磁性液体及其应用

磁性液体及其应用

一、磁性液体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祥鹏[1](2021)在《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文中认为非线性光学是现代光学的一个新兴重要的分支,其研究领域为介质在强相干光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应用。由于各种超快激光器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线性光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脉冲激光技术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具有可调节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新材料非常少,因此对新型可调节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光学器件研究的开展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人们发现球形介质纳米颗粒的悬浮液可以表现出非常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因此国内外学者对纳米颗粒悬浮液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目前对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缺乏相关研究,尤其是在皮秒或者飞秒时间尺度下超快激光对磁性纳米粒子悬浮液进行可调谐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重点研究了磁流体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超快激光激发的各种非线性光学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了九种不同浓度水基磁流体,并且对其做了线性光学方面的表征。首先使用三棱镜全反射的方法测量了低浓度磁流体的线性折射率。通过搭建测量磁流体透过率的试验装置,测量了磁流体在可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用下的线性透过率。研究了斜入射角下磁流体光栅的弯曲衍射现象。(2)系统研究了磁流体在高功率收敛和发散连续高斯激光光束的空间自相位调制效应。通过改变样品位置、浓度、入射激光功率和波长等变量来研究磁流体对激光的空间自相位调制过程。首次发现了不同于磁流体热透镜效应的空间自相位调制现象。提出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判定磁流体在连续激光作用下的自散焦特征,即可以通过远场的衍射中心的明条纹来判断。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高斯光束的收敛和发散引起的非线性相移与产生远场衍射环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衍射图样随着激光入射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衍射环个数与入射光强的计算公式算出样品在不同位置的非线性折射率系数和三阶非线性极化率。最后研究了磁流体对于发散和收敛的高斯光束的光限幅现象。(3)利用Z扫描实验平台研究了磁流体分别在皮秒和飞秒时域下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了两种不同脉冲时域激光激发下样品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同时通过电子跃迁理论解释了相关现象。研究了通过改变入射功率来调控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一步在理论上解释了磁流体非线性特征的调制反转这一现象。研究了磁流体作为饱和吸收体在锁模方面的应用,获得了稳定的输出脉冲。(4)利用Z扫描测试平台,研究了高功率皮秒激光入射条件下磁流体中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团簇形成的过程。通过从高到低调节激光的入射功率,研究了纳米颗粒团簇形成的条件和稳定持续的时间等重要信息,建立了一个基于光力诱导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动态迁移和团簇的物理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胶体悬浮液在激光诱导团簇后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演化。测定了磁流体的反饱和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并与磁流体干燥后的薄膜样品进行了相关参数的比较。图82幅,表16个,参考文献217篇。

陈铎[2](2021)在《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低频振动能,如人体运动能、波浪能、风能等。低频振动能量庞大可观,对低频振动能的收集拾取不仅可以缓解传统能源消耗的压力,而且也可用来供给微型低功耗电子器件能量所需。目前,电磁式能量采集装置应用于低频振动能的高效采集过程中,主要依靠磁性惯性质量块拾取和转换振动能,然而常见电磁式能量采集装置中的惯性块在响应振动的过程中阻尼过大,使得其低频微振动响应性能差;且目前低频振动频率范围宽,使得单频振动能量采集器无法进行高效采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性液体的悬浮特性,将永磁质量块悬浮来避免与壁面之间的固固摩擦,增强惯性质量块的振动响应性能;采用多频振动能量采集模块,拓宽能量采集频率范围,提高采能效率。本文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实验研究来开展对磁性液体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基于磁性液体振动能量采集装置的相关基础理论。理论分析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磁性液体二阶悬浮力方程。理论分析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功率,分析出在共振以及电磁阻尼比与机械阻尼比的比值相等的条件下采集装置的输出功率最大。(2)对磁性液体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进行结构设计与理论模型参数分析。针对低频微振动拾取模块,建立了单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等效模型中的刚度与阻尼,实验研究影响刚度与阻尼的因素。(3)理论研究磁性液体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并进行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仿真上下两个单自由度系统中动子的相互影响程度,最终确定整体结构参数。(4)实验研究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在低频振动下的功率特性。以悬臂梁形式振动作为振动源,来模拟采集装置受到外界的低频率振动,实验研究能量采集装置在不同低频(1Hz~2Hz)振动源下的输出功率与功率密度。针对人体运动形式,实验研究了能量采集装置的功率特性,实验表明,人体在步行与慢跑时,采集装置的体积功率密度最大分别为529.9 m W/cm3与438.1 m W/cm3,质量功率密度最大分别为0.7111 m W/kg与0.5879 m W/kg。本论文共有图57幅,表19个,参考文献70篇。

郭佳硕[3](2021)在《高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磁性液体应用在特殊工况下成为研究热门,其中就包括高速磁性液体密封的研究。在高速工况下磁性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很大,过大的离心力使磁性液体难以稳定在极齿下。同时高速时转轴与磁性液体摩擦耗散产生热量更多,结构的温度迅速上升使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粘度变低,致使密封性能变差。针对高速时的大离心力和高温这两个难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适用于高速密封的二酯基磁性液体进行了表征测试,测得其在室温及高温时的饱和磁化强度,采用线性拟合得到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用流变仪测量不同温度、磁场强度和剪切速率磁性液体的粘度,通过Slotte方程拟合得到磁性液体的粘温曲线。(2)设计了适用于高速工况的磁性液体密封零件,主要包括转轴,极靴,永磁体,轴承及外壳结构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材料性能和结构密封耐压能力,选用转轴和极靴材料为2Cr13,永磁体材料为钕铁硼。选择在轴上开极齿,减小离心力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参数结构密封耐压能力大小,极齿宽度为0.2mm,齿间距为1.2mm的设计方案。采用极靴上加工冷却水槽,在零件中通入冷却液来解决温升问题。考虑冷却水槽两侧要用橡胶圈密封,将极靴轴向尺寸设计为29mm。(3)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多物理场分析,通过磁场分析得到密封间隙中最大磁通密度为1.8T,磁性液体受到的最大轴向磁场力为1.112×108N/m3,最大径向磁场力为7.77×107N/m3,从磁场角度计算密封最大耐压能力为502.34k Pa。通过流场分析,得到静密封和转轴线速度达20m/s的高速密封磁性液体随着压力增加的变化情况,观察到高速时离心力对磁性液体液膜变化的影响,计算出结构静密封耐压能力为323.08k Pa,转轴线速度为20m/s时耐压能力为275.14k Pa。通过温度场分析得到了冷却水槽中通入不同冷却水时,结构的温度变化情况,拟合了磁性液体温度随热流密度变化情况,与磁性液体粘温特性和磁温特性联系,对高速工况的磁性液体密封耐压公式进行了修正。(4)首次提出将磁场和温度场仿真模块进行耦合仿真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对不同结构参数模型进行自动采样计算,构建出高速工况磁性液体密封的代理模型,对高速时磁性液体密封冷却水槽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齿槽轴向距离为10mm,径向距离为9mm的优化方案。以优化的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得到结构静密封最大耐压能力为304.52k Pa,无冷却转轴线速度为20m/s工况时结构密封最大耐压能力为180.02k Pa,0℃冷却液转轴线速度为20m/s工况的最大耐压能力为275.15k Pa。图82幅,表10个,参考文献78篇。

韩鹏栋[4](2021)在《基于磁性液体一阶悬浮特性的理论及减振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失重环境下的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和自身振动的影响。这些振动在无大气阻尼的空间环境下通常难以自行衰减,轻则影响航天器的指向精度和分辨率等重要指标,重则导致结构破坏以致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针对振动频率为0.3Hz~15Hz,振幅在1.5mm~15mm的太空环境,相比其他类型阻尼器,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对惯性力更为敏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寿命长、无需外界供能等优势。归结于以上所述应用背景,本文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三个方面,对基于磁性液体的一阶悬浮特性设计的阻尼减振器展开以下工作:(1)总结了近期磁性液体在阻尼减振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对比了磁性液体与磁流变液的本质区别,以及磁性液体在调谐阻尼器和能量收集器的发展动态;(2)建立适用于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计算模型,研究了磁性液体阻尼应用的基本理论。包括阐明了磁性液体的磁化和磁粘效应,伯努利方程和界面平衡方程等,推导了磁性液体的浮力方程,并分析了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耗能原理和振动模型,对主要运动体作受力分析,对减振过程做出耗能理论分析,以及就磁性液体的用量和主要运动体的锥角结构对减振性能的影响作出相关理论分析;(3)通过对比择优,确定了一种基于一阶悬浮特性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并分别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设计,并推算出该整体结构的尺寸约束条件;就磁性液体的用量和主要运动体的锥角结构对减振性能的影响作出相关理论分析,并对该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进行磁场仿真分析计算,对比分析了二维平面模型和二维轴对称模型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磁极方案对应的磁通密度分布图,确定了最终的磁极排布方式;(4)展开了对设计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验研究,由于该减振器是围绕一阶悬浮特性设计的,故先进行了非导磁减振块的一阶轴向悬浮力的测量实验,确定了壳体底部能够稳定悬浮减振块的磁性液体的用量;再研究了同一振幅下,不同锥角和不同磁性液体用量对减振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振幅下,不同锥角和不同磁性液体用量下的阻尼效果,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终结论。

祖梦硕[5](2020)在《新型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振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振动会影响航天器运行的平稳性,严重时甚至导致航天事故。另一方面振动的存在使得航天器处于微重力环境中,导致开展的航天实验结果不准确。而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既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动性。故利用磁性液体开发的阻尼减振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灵敏度高的优势且能够有效抑制航天器在太空中产生的低频率、小振幅的振动。作者在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并对其展开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在太空中航天器存在的振动进行分类,说明减振研究的必要性。对目前存在的减振形式进行对比,得出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应用于太空环境的优势。通过对减振方式的研究现状、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发展趋势。(2)根据普通流体的力学基本规律推导了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并研究了磁性液体的磁化过程以及其二阶悬浮特性的基本原理。计算了圆柱形永磁体的磁场并研究了圆柱形永磁体轴径比变化对其磁场分布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磁性液体充入方式下永磁体悬浮特性的变化。(3)设计并优化了新型阻尼器外壳。通过对比材料性能选择了阻尼器外壳的材料并最终确定所用磁性液体种类。对惯性质量进行了结构设计。推导了阻尼减振器的耗能公式。(4)通过对永磁体吸附磁性液体能力的研究,初步确定惯性质量块直径的范围。利用流变仪深入研究直径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惯性质量块最终直径。通过ANSYS和COMSOL仿真,对比磁性以及非磁性材料作为连接质量块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5)优化了阻尼器惯性质量块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加入不同量的磁性液体时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性能的变化。图65幅,表3个,参考文献50篇。

刘汉勇,颜招强,陈芳[6](2020)在《氟醚油基磁性液体及其密封相关性能》文中认为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氟醚油基磁性液体并将其磁性能与进口产品对比,根据实际密封工况对比分析该磁性液体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如挥发、耐高低温、耐腐蚀及摩擦、导热等性能。结果表明氟醚基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6.33 emu/g,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14.56 emu/g;温度越高、基液分子量越小则磁性液体的挥发性越强;具有优于硅油基磁性液体的耐强酸、强碱腐蚀性;在约200℃高温时性能稳定且耐高温性优于煤油、甲苯基磁性液体,在-70℃低温时未达到结晶温度能够保持流动性,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为-70~200℃;具有与各种常规亲油、亲水性溶剂不发生溶解的特性;颗粒间的团聚及摩擦作用导致磁性液体的摩擦系数比基液大很多,导热性随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高饱和磁化强度氟醚油基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各性能研究,将为其在各种环境下工业密封应用提供依据,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

伏磊[7](2020)在《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基于磁性液体的流动性和磁性两大物理特性,利用惯性质量块的移动导致的差动线圈电感变化,进行倾斜角度测量。这种新型传感器有着成本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倾角传感器的新型材料传感器。本文利用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设计了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论文首先阐述分析了磁性液体相关应用,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和其工作原理;其次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传感器二维结构,研究探讨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输出信号和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接着针对线圈发热造成的数据波动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案设计;对各项参数、结构做出了深入地研究,最终确定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参数。本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理论方面,阐述了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的相关原理,推导了此传感器的回复力计算公式;构建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物理模型,并推导出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磁场分布的表达式、电感变化的表达式及灵敏度公式;(2)设计出能测量空间倾角变化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的整体结构,选择了符合要求的磁性液体、壳体材料、永久磁铁等材料;(3)使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设计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实施仿真分析,得到永磁铁的悬浮位置及受力大小和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内部的磁场分布情况及电感变化的曲线;(4)设计了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和液晶显示模块;(5)根据使用条件推导了传感器温度补偿的算法公式,进行了实验方案设计和部分仿真工作。

程艳红[8](2020)在《基于高速密封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增强综合国力竞争和维护国防安全,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不断发展,出现越来越多需要高线速度密封的应用场合。磁性液体密封因具有零泄漏、长寿命和高可靠性而显示出越来越独特的应用优势,不仅能满足高端密封领域的苛刻密封要求,还能保障设备和武器的良好工作性能。然而,磁性液体高速(线速度>20m/s)密封在国内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影响磁性液体高速密封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离心力和温升问题,而温升又是直接导致磁性液体高速密封失效的关键原因。因此,为拓宽磁性液体密封应用,解决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传热问题,本文基于高速密封工况对通道内磁性液体的传热特性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工作体现如下:(1)推导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粘性阻力矩及摩擦耗散公式,通过实验研究磁性液体流变特性对粘性阻力矩的影响,再将高速密封工况特点下的磁性液体粘-温特性代入到摩擦耗散公式中进行修正。(2)通过对制备得到的水基、机油基、酯基和氟醚油基四种磁性液体的基本性能表征选择了适用于高速密封工况的磁性液体。并选择了合适的磁性液体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如粘度采用Brinkman模型,导热系数采用Maxwell经典模型,计算得到了四种磁性液体的热物性参数。(3)通过简化磁性液体高速密封间隙内的温度场计算模型,推导得到了密封间隙内磁性液体最大温度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修正。经验证,利用修正公式计算得到了线速度在22.6m/s~50.3m/s时无冷却条件下密封间隙内酯基磁性液体的最大温度,说明了高线速度下温升问题突出。这种温度计算方法虽然简化和忽略了一些条件,与实际值存在偏差,但适用于工程应用中快速便捷地估算密封中的温度,且在一定误差内准确有效。(4)基于磁性液体高速密封常规冷却结构,对高速密封工况特征下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研究模型进行合理地假设和简化。自主设计并搭建非均匀永磁场下水平通道内磁性液体对流传热特性研究实验台。实验台测试段的主体结构与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结构基本相同,采用的材料完全一致,以尽量保证物理模型的真实性;加热段采用直流电源对电阻丝进行加热,保持加热功率恒定,作为外热源施加到测试通道下方;冷却系统主要采用低温冷却循环机,为极靴提供稳定且恒定温度的冷却液;采用K型热电偶对温度进行测量,再通过温度巡检仪和数据采集电脑进行测量结果的显示和记录。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从而得到非均匀磁场下水平通道内磁性液体的瑞利数Ra、磁瑞利数Ram、努塞尔数Nu等无量纲参数。通过对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的分析得到了实验不确定性,其中瑞利数、磁瑞利数、努塞尔数和热流密度的不确定度分别为2.46%、1.41%、4.51%和7.51%。以水基磁性液体作为对比工质,测量得到了自然对流传热下的努塞尔数,验证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5)实验测量了磁场、冷却温度、加热功率、间隙大小等因素对磁性液体对流传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均匀永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的对流传热性能相比没有磁场时明显增强了,增大磁场强度可以提高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性能。降低通道上壁面的冷却温度可以显着提高传热效率和传热速率,起到降低磁性液体温度和通道下壁面温度以及增大温差的作用。但持续降低通道上壁面的冷却温度并不能一直提高传热,对于恒定的加热功率存在达到最大热平衡态的冷却温度极限值。增大加热功率会增加磁性液体温度和通道下壁面温度,但同时会增大上下壁面温差而引起对流传热的不稳定性增强。在相同加热功率和冷却温度下,增大间隙尺寸会增加磁性液体和通道下壁面温度,降低传热效率;减小间隙尺寸会降低磁性液体和通道下壁面温度,增加传热效率。此外,对不同种类的磁性液体进行了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测试,结果对比了相同工况下不同磁性液体的传热效率和传热性能。并基于自然对流准则方程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水基、机油基、酯基和氟醚油基四种磁性液体在特定范围内的自然对流无量纲关联式,为预测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测试通道中磁场和温度分布的测量,探讨了磁性液体在非均匀磁场和温度梯度下自然对流传热机理。通过分析认为磁场梯度和温度梯度产生的开尔文力和浮力使得磁性液体在水平通道内产生流动辊,导致了热边界层的扰动和颗粒的迁移,从而增强了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填补了国内现有磁性液体高速密封传热相关问题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欠缺,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温升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参考,有望为解决磁性液体高速密封难题带来希望,在未来高速密封领域中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图71幅,表18个,参考文献159篇

李会光[9](2020)在《大轴径磁性液体密封的分瓣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盾构机作为目前应用于地铁、铁路、公路等隧道掘进的先进施工设备,其主驱动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密封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盾构机的正常工作。传统磁性液体密封应用于大型设备时存在不易加工、装拆不便、易产生应力集中等问题。盾构机工作的复杂环境中外界泥沙等非磁性颗粒进入盾构机内部,将导致主驱动轴承损毁而无法掘进。本文拟通过设计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解决不易加工、装拆不便、易产生应力集中等问题,阻断泥沙等非磁性颗粒,延长磁性液体密封寿命,提升密封稳定性。这对解决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密封等工程应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完成了以下研究:(1)提出了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设计方案,解决传统磁性液体密封应用于大型设备时存在的不易加工、装拆不便、易产生应力集中等问题。(2)提出了研究磁性液体排异性的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案,以岩石主要成分Si O2为非磁性颗粒完成了定性实验,验证了磁性液体一阶浮力原理;设计了排异性定量实验装置,完成了研究一阶浮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实验方案设计。证明磁性液体具有排异性,密封装置可阻断泥沙等非磁性颗粒这一问题。(3)结合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极靴厚度、密封间隙、极靴间距、极靴高度进行了磁场模拟仿真,确定了极靴设计相关参数。完成了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并最终完成了密封结构装配图。(4)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密封结构进行了静态磁场模拟仿真,得到极靴下密封间隙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图。结合密封耐压公式,计算出密封结构的理论耐压值,说明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耐压能力,进一步证明密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曹千卉[10](2020)在《Ag/Fe3O4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折射率可调谐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性液体是一种颗粒复合体系的软凝聚态物质。磁性液体的磁性主要由磁性固相颗粒提供,当液体中的磁性颗粒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时,会顺着磁场方向形成链状或柱状结构,其光学性质从无磁场时的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产生法拉第效应、二向色性、磁致双折射、偏振等现象。在磁性液体的诸多光学性质中,折射率可调谐性是其光学应用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从可调性好、制备成本低的角度,本论文提出一种掺杂贵金属颗粒的磁性液体设计,为此进行了以下工作: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并结合Ag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水基Fe3O4和Ag/Fe3O4两种磁性液体,并探究两种磁性液体在不同浓度及不同磁场下的折射率可调谐性。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基Fe3O4磁性液体。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比、反应温度、反应p H值和搅拌速度分别进行实验并观察生成的颗粒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Fe3O4颗粒形貌的影响不大,反应物浓度比、反应温度和反应p H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实验得出这几个变量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Fe2+/Fe3+浓度比1:1.6,反应温度60℃,反应p H值9,搅拌速度300 rad/min。重点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和聚乙二醇这三种表面活性剂对Fe3O4颗粒形貌和磁性液体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采用聚乙二醇制备的颗粒分散性较好,磁液粘度较低,且在一定搅拌速度下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在确定的Fe3O4磁性液体优化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Ag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Ag/Fe3O4磁性液体,同时探究了Ag NO3溶液浓度和还原剂对Ag/Fe3O4纳米颗粒磁化强度的影响。利用VSM对分组实验的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0.15 mol/L硝酸银溶液和采用甲醛溶液作为还原剂制备的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略有降低,证明有更多的Ag颗粒被还原。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优化制备工艺后的Ag/Fe3O4磁性液体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一部分Fe3O4纳米颗粒附着在Ag颗粒表面,一部分Fe3O4颗粒游离在基载液中。Ag/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57.85 emu/g,比纯Fe3O4纳米颗粒减少了约10 emu/g。最后,设计实验探究了Ag/Fe3O4磁性液体的折射率可调谐性。本研究通过采用基于长周期光栅的光纤传感装置,通过输出光谱损耗峰的变化得出磁性液体的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水基Fe3O4和Ag/Fe3O4两种磁性液体的折射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浓度下Ag/Fe3O4磁性液体的折射率要比Fe3O4磁性液体的折射率要低,这是因为溶液中的Ag颗粒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响应,影响入射光在溶液中发生折射的能力,从而降低磁性液体的折射率。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加,两种磁性液体的折射率均变大,这主要是因为当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时,溶液中的颗粒会产生定向排列,影响入射光在溶液中的传播速度和折射能力,导致溶液折射率的增加。

二、磁性液体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性液体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线性光学性质
        1.2.1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1.2.2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类
        1.3.2 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现状
    1.4 磁流体及其应用概述
        1.4.1 磁流体的应用
        1.4.2 磁流体光学方向的研究及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流体的制备及线性光学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磁流体的制备
        2.2.1 磁流体制备方法概述
        2.2.2 水基磁流体的制备
        2.2.3 水基磁流体样品表征
    2.3 磁流体线性光学特征
        2.3.1 磁流体的线性折射率
        2.3.2 磁流体的线性透过率与吸收
        2.3.3 斜角入射下的磁流体光栅的弯曲衍射图
    2.4 小结
第三章 磁流体空间自相位调制效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空间自相位(SSPM)调制效应
        3.2.1 光学克尔效应
        3.2.2 自聚焦和自散焦
        3.2.3 光限幅效应
        3.2.4 空间自相位相关理论
        3.2.5 空间自相位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3.3 实验台搭建以及实验步骤
    3.4 SSPM 效应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样品位置对SSPM效应的影响
        3.4.2 波长对SSPM效应的影响
        3.4.3 入射功率对SSPM的影响
        3.4.4 非线性折射率与三阶非线极化率的计算
        3.4.5 磁流体对连续激光光限幅现象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流体可调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三阶非线性原理
        4.2.1 非线性折射理论
        4.2.2 非线性吸收理论
    4.3 Z扫描相关理论以及实验装置
        4.3.1 Z扫描技术简介
        4.3.2 Z扫描数据曲线拟合
        4.3.3 Z扫描数据计算非线性折射率和非线性吸收系数
        4.3.4 试验台搭建
    4.4 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4.4.1 研究背景
        4.4.2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
        4.4.3 在皮秒时域下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4.4.4 飞秒时域下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4.4.5 磁流体可调谐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4.5 磁流体作为饱和吸收体的应用研究
        4.5.1 研究背景
        4.5.2 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搭建
        4.5.3 结果与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磁流体纳米颗粒团簇形成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激光光场下的动力学
    5.3 样品制备及实验装置
    5.4 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5.4.1 磁性纳米颗粒团簇的形成
        5.4.2 磁性纳米颗粒团簇恢复时间的研究
        5.4.3 纳米颗粒团簇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5.4.4 光镊子作用下的纳米团簇观察以及理论解释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成果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外界环境中低频振动能量采集的研究现状
    1.3 磁性液体的应用与进展
        1.3.1 磁性液体简介
        1.3.2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应用与进展
        1.3.3 磁性液体在电磁能量采集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磁性液体振动能量采集理论基础
    2.1 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
    2.2 磁性液体二阶浮力方程
    2.3 磁性液体电磁采能理论方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磁性液体的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设计
    3.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力学模型
        3.1.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模型
        3.1.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力学模型
    3.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设计
        3.2.1 永磁体的选择
        3.2.2 磁性液体的选择
        3.2.3 线圈绕组设计
        3.2.4 壳体及调频结构设计
    3.3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参数分析
        3.3.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刚度
        3.3.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阻尼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
    4.1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4.2 动子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所受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4.2.1 动子永磁体轴向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4.2.2 动子永磁体径向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4.3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参数分析
        4.3.1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刚度
        4.3.2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阻尼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在低频振动下的能量采集
    5.1 不同外界振动频率下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采能实验研究
        5.1.1 振源介绍
        5.1.2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功率特性
    5.2 人体在步行和慢跑时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实际采能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磁性液体及其密封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磁性液体密封耐压理论与高速工况下的结构设计
    2.1 磁性液体密封的耐压理论
        2.1.1 磁性液体静密封耐压
        2.1.2 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耐压
    2.2 适合高速工况的磁性液体密封结构设计
        2.2.1 磁性液体密封的总体方案设计
        2.2.2 磁性液体的选用
        2.2.3 极靴设计
        2.2.4 永磁体设计
        2.2.5 轴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磁场与流场仿真及耐压能力研究
    3.1 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磁场仿真及耐压能力计算
        3.1.1 磁性液体密封磁场求解原理
        3.1.2 磁场求解过程
        3.1.3 计算结果分析
    3.2 磁性液体密封间隙流场仿真及耐压能力计算
        3.2.1 磁性液体流体控制方程
        3.2.2 耦合方法设计
        3.2.3 流场分析过程
        3.2.4 计算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高速工况下磁性液体密封结构温度场仿真
    4.1 高速磁性液体密封传热机理
    4.2 温度场求解过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磁性液体密封冷却水槽的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5.1 冷却水槽优化设计
        5.1.1 代理模型建立
        5.1.2 响应面拟合
        5.1.3 基于代理模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结构优化
    5.2 磁性液体密封优化结构实验
        5.2.1 实验方案设计
        5.2.2 结构耐压实验
        5.2.3 高速工况下温度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工作及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磁性液体一阶悬浮特性的理论及减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磁性液体的基本介绍
        1.2.1 磁性液体的诞生
        1.2.2 磁性液体的组成及制备
        1.2.3 磁性液体与磁流变液的区分
        1.2.4 磁性液体的主要特性简介
    1.3 磁性液体的悬浮特性及其应用
        1.3.1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介绍
        1.3.2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应用
    1.4 磁性液体阻尼应用的发展状况
        1.4.1 磁性液体的阻尼基础
        1.4.2 磁性液体的阻尼应用及发展现状
        1.4.3 磁性液体在振动能量收集方面的发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1.6 本章小结
2 磁性液体阻尼应用的基本理论及方程
    2.1 磁性液体稳定性理论
    2.2 磁性液体的磁化和磁粘效应
    2.3 磁性液体的伯努利方程
    2.4 磁性液体的一阶悬浮力方程
    2.5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结构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一阶悬浮特性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3.1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结构方案
        3.1.1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结构方案一
        3.1.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结构方案二
    3.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结构方案的确定及改进
    3.3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各部分结构设计
        3.3.1 永磁体的尺寸设计
        3.3.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中间减振块的设计
        3.3.3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壳体和端盖的设计
    3.4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各部分材料的选择
        3.4.1 壳体和端盖材料的选择
        3.4.2 中间减振块材料的选择
        3.4.3 磁性液体的选择
    3.5 磁性液体加入量对减振性能的理论分析及磁场仿真
    3.6 本章小结
4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
    4.1 轴向悬浮力的测量
    4.2 轴向悬浮力测量的结果分析
    4.3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实验台的介绍
    4.4 阻尼性能实验介绍
    4.5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阻尼性能的实验研究
        4.5.1 空载状态下的阻尼性能实验
        4.5.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作用下的阻尼性能实验
        4.5.3 配重阻尼性能实验
        4.5.4 不同影响变量对阻尼效果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型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研究现状
        1.2.1 磁性液体的简介
        1.2.2 振动方式的研究现状
        1.2.3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研究现状
        1.2.4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2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理论基础
    2.1 磁性液体的伯努利方程
    2.2 磁性液体的磁化过程
    2.3 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圆柱形永磁体的磁场分布及悬浮特性
    3.1 圆柱形永磁体的磁场分析
    3.2 磁性液体不同注入方式时永磁体的悬浮特性
        3.2.1 注满磁性液体永磁体的悬浮特性
        3.2.2 不注满磁性液体永磁体的悬浮特性
        3.2.3 永磁体吸附磁性液体的实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4.1 回复力提供方式的选择
    4.2 阻尼器外壳的设计
    4.3 阻尼器外壳材料的选择
    4.4 磁性液体的选择
    4.5 阻尼器惯性质量块的设计
    4.6 阻尼器耗能原理
    4.7 本章小结
5 磁性液体阻尼器减振器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5.1 惯性质量块直径的初步确定
    5.2 耗能质量块直径的系统研究
    5.3 连接质量块材料的确定
    5.4 耗能质量块与外壳接触长度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5.5 磁性液体加入量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5.6 阻尼器减振器性能的实验验证
        5.6.1 实验台搭建
        5.6.2 阻尼器减振效果的衡量标准
        5.6.3 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实验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氟醚油基磁性液体及其密封相关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
    2.1 仪器和试剂
    2.2 氟醚油基磁性液体制备
    2.3 氟醚油基磁性液体性能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磁性能
    3.2 挥发性
    3.3 耐高低温性
    3.4 耐腐蚀性
    3.5 抗溶解性
    3.6 摩擦性和导热性
4 结论

(7)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磁性液体概述及应用
        1.2.1 磁性液体密封
        1.2.2 磁性液体润滑
        1.2.3 磁性液体阻尼
        1.2.4 磁性液体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1.2.5 磁性液体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1.3.1 传统倾角传感器及其局限性
        1.3.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优点
        1.3.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机理研究
    2.1 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
    2.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物理模型
    2.3 载流直螺线管内部磁场数学模型
    2.4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原理分析
        2.4.1 螺线管式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2.4.2 差动螺线管式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2.5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输出信号采集
    2.6 本章小结
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整体设计
    3.1 结构设计
    3.2 磁性液体的选取与制备
        3.2.1 基载液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3.2.2 Fe_3O_4纳米粉末的制备
        3.2.3 磁性液体制备
    3.3 永磁铁的设计
    3.4 外壳选取
    3.5 线圈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仿真
    4.1 磁芯悬浮位置及受力大小
    4.2 磁芯直径对传感器电感变化的影响
    4.3 传感器磁力线及磁场强度
    4.4 本章小结
5 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5.1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5.1.1 AD698芯片
        5.1.2 AD698的连接方式
        5.1.3 使用AD698的电路设计
    5.2 传感器数据采集
        5.2.1 单片机选型
        5.2.2 模数转换模块
    5.3 液晶显示模块
    5.4 本章小结
6 传感器的温度补偿
    6.1 温度补偿算法推导
    6.2 温度补偿MATLAB仿真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高速密封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磁性液体及其密封应用概述
        1.2.1 磁性液体及其密封应用的研究进展
        1.2.2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研究进展
        1.2.3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传热问题
    1.3 磁性液体对流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磁性液体强制对流传热研究现状
        1.3.2 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项目来源
2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粘性耗散研究
    2.1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基础理论
    2.2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耐压理论
        2.2.1 常规磁性液体密封的耐压能力
        2.2.2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耐压能力
        2.2.3 影响磁性液体高速密封耐压能力的因素
    2.3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粘性阻力矩及摩擦耗散的研究
        2.3.1 粘性阻力矩及摩擦耗散功率的推导
        2.3.2 磁性液体流变性测量及其对粘性阻力矩的影响机理
        2.3.3 磁性液体高速密封的粘性阻力矩及摩擦耗散公式的修正
    2.4 本章小结
3 适用于高速密封的磁性液体制备及表征
    3.1 磁性液体的制备
    3.2 磁性液体的基本性能表征
        3.2.1 颗粒形貌及分散性表征
        3.2.2 稳定性表征
        3.2.3 磁化性能表征
    3.3 磁性液体的热物性参数计算
        3.3.1 密度
        3.3.2 定压比热容
        3.3.3 热膨胀系数
        3.3.4 绝对粘度
        3.3.5 导热系数
        3.3.6 热扩散系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速密封模型的磁性液体温度场计算
    4.1 平板模型中密封层内磁性液体的温度场计算
        4.1.1 数学模型
        4.1.2 边界条件求解
    4.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高速密封模型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5.1 物理模型与问题阐述
    5.2 基于高速密封模型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研究实验台设计
        5.2.1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5.2.2 实验装置的磁场测量与仿真
    5.3 非均匀永磁场下水平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实验数据处理
        5.3.1 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无量纲处理
        5.3.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5.3.3 实验台的可靠性验证
    5.4 非均匀永磁场下水平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磁场对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5.4.2 冷却温度对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5.4.3 加热功率对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5.4.4 间隙大小对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5.4.5 不同种类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
        5.4.6 非均匀永磁场下水平通道内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大轴径磁性液体密封的分瓣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盾构机密封研究现状
    1.3 磁性液体密封研究现状
        1.3.1 磁性液体简介
        1.3.2 磁性液体密封原理及特点
        1.3.3 磁性液体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磁性液体一阶浮力原理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2 磁性液体密封理论与机理
    2.1 磁性液体密封理论基础
        2.1.1 磁性液体质量守恒方程
        2.1.2 磁性液体运动方程
        2.1.3 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
    2.2 磁性液体密封耐压理论
        2.2.1 磁性液体的磁化特性
        2.2.2 静密封耐压公式
        2.2.3 动密封耐压公式
    2.3 本章小结
3 磁性液体排异性实验基础研究
    3.1 实验原理
    3.2 定性实验
        3.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3.2.2 实验过程及定性分析
    3.3 定量实验
        3.3.1 测试原理
        3.3.2 实验装置零部件设计及实验材料选择
        3.3.3 实验过程及定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设计
    4.1 密封件整体方案设计
    4.2 密封零部件设计
        4.2.1 极靴的设计
        4.2.2 永磁铁的设计
        4.2.3 主轴的设计
        4.2.4 冷却水套的设计
        4.2.5 分瓣式隔磁环的设计
        4.2.6 分瓣式外壳的设计
        4.2.7 压盖的设计
        4.2.8 轴承的选择
        4.2.9 磁性液体的选择
    4.3 密封结构的装配
    4.4 本章小结
5 磁性液体密封的数值分析
    5.1 电磁场有限元理论模型
    5.2 磁性液体密封的有限元模型
    5.3 磁场模拟及结果计算
        5.3.1 磁力线分布图
        5.3.2 磁通密度矢量图
        5.3.3 节点磁通密度云图
        5.3.4 密封间隙处的磁感应强度及耐压能力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Ag/Fe3O4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折射率可调谐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磁性液体简介
        1.2.1 磁性液体的结构
        1.2.2 磁性液体的制备
        1.2.3 磁性液体的性质
        1.2.4 磁性液体的应用
    1.3 磁性液体折射率可调谐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
    2.3 表征手段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2 X射线衍射仪
        2.3.3 热重分析仪
        2.3.4 振动样品磁强计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3.6 流变仪
3 Fe_3O_4磁性液体制备工艺的优化与表征
    3.1 Fe_3O_4磁性液体的制备
    3.2 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3.2.1 反应物浓度比对Fe_3O_4磁性颗粒形貌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对Fe_3O_4磁性颗粒形貌的影响
        3.2.3 搅拌速度对Fe_3O_4磁性颗粒形貌的影响
        3.2.4 反应pH值对Fe_3O_4磁性颗粒形貌的影响
        3.2.5 表面活性剂对Fe_3O_4磁性液体性质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Ag/Fe_3O_4磁性液体制备工艺的优化与表征
    4.1 Ag/Fe_3O_4磁性液体的制备
    4.2 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4.2.1 Ag NO_3 溶液浓度对Ag/Fe_3O_4 颗粒磁性的影响
        4.2.2 还原剂对Ag/Fe_3O_4颗粒磁性的影响
    4.3 Ag/Fe_3O_4磁性液体的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Ag/Fe_3O_4磁性液体折射率可调谐性的研究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原理
    5.3 影响因素分析
        5.3.1 浓度对Ag/Fe_3O_4磁性液体折射率的影响
        5.3.2 外加磁场对Ag/Fe_3O_4磁性液体折射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磁性液体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流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D]. 杨祥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D]. 陈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高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 郭佳硕.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磁性液体一阶悬浮特性的理论及减振实验研究[D]. 韩鹏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5]新型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祖梦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氟醚油基磁性液体及其密封相关性能[J]. 刘汉勇,颜招强,陈芳.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20(04)
  • [7]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D]. 伏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高速密封的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程艳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9]大轴径磁性液体密封的分瓣式设计研究[D]. 李会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Ag/Fe3O4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折射率可调谐性的研究[D]. 曹千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磁性液体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