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碘盐检测试液的制备方法

一种碘盐检测试液的制备方法

一、碘盐检测试液的配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程中琴[1](2019)在《盐黄柏等级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柏的药用历史距离今已经具有2000多年。其性味苦寒,具有燥湿清热、解毒泻火的功效。盐炙后可引药入肾经,缓和其苦燥之性,故对盐黄柏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在“川牛膝等4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编号(ZYBZH-Y-S-41)”其中“黄柏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支持下进行了盐黄柏饮片片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炮制技术规范的相关研究。目的对盐黄柏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指标同时进行研究,盐黄柏饮片进行由内至外的质量等级评价,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盐黄柏质量等级标准。同时,对盐黄柏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科学优良的炮制技术规范,以期更好控制盐黄柏饮片的质量,充分利用黄柏资源,规范黄柏盐炙技术,保证黄柏盐炙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1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对盐黄柏中的酸、酯、碱类成分进行测定,并探索出对黄柏碱和盐酸小檗碱同时测定的方法,多指标成分结合盐黄柏指纹图谱评价方法,指认其中8种成分,运用2002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59批样品相似度;定性定量的分析不同炮制工艺,不同盐黄柏商品规格等级质量,以期为进一步规范黄柏盐炙工艺,优化盐黄柏饮片使用,确保良好的临床效果。2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对收集59盐黄柏饮片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包括(饮片厚度、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杂质、二氧化硫、重金属、农药残留),其中饮片厚度、醇溶性浸出物作为不同等级划分指标之一,其余各理化指标不得低于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3鉴别对盐黄柏饮片采用外观性状、显微、薄层鉴别,能够通过相关鉴别信息区分出盐黄柏。4根据2016版《食用盐国家标准》(GB5461-2016),进行盐类理化性质的测定,测定项目主要有:粒度、白度、水分含量、水不溶物、水溶性杂质、氯化钠含量、碘离子含量、铅离子限量、砷离子限量、钡离子限量、亚铁氰化钾限量11个方面,初步优选炮制用盐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盐黄柏炮制工艺。5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盐黄柏中NaCL含量,控制盐黄柏质量。结果1建立了盐黄柏定性定量的等级评价标准,从外观性状到一般理化性质鉴别,以及农残重金属方面进行研究到内在化学质量的分析,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全面分析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建立了科学、全面的等级评价标准。2建立了科学、稳定操作性较强的盐黄柏炮制技术规范。以最初建立的盐黄柏等级评价标准为基础,从盐类的最初筛选及炮制前期浸润溶媒的选择、浸润时间的确立等方面均进行考察到炮制温度、时间的确立。大生产验证表明,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结论本实验综合运用多指标定性定量控制方法和多因素、多水平,全面控制盐黄柏炮制技术,经验证,方法科学准确,炮制技术稳定、可行,可用于盐黄柏质量控制。

刘昕[2](2018)在《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药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醋酸去氨加压素是一种多肽类药物,为天然精氨盐加压素的结构类似物,即1-半胱氨酸脱去氨基,8-L-精氨酸被8-D-精氨酸取代,因此也称为去氨精氨酸加压素。这一结构的改变大大增强了分子对抗酶降解的能力,使其抗利尿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而血管收缩活性明显降低。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术后止血、血友病、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等。目前,基于醋酸去氨加压素在分子学水平上的作用机制,在临床动物模型上用于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等作用相继被报道。随着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在国内销售的逐步增长,此领域的临床研究也逐步增加,醋酸去氨加压素的临床应用可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对于该药物原料药的合成生产工艺探究在我国医药市场是很有前景的。本课题着手于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药的合成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研究。在合成工艺研究中采用常规固相合成方法,通过对拟定合成路线的摸索研究,各批次小试生产及中试放大生产,确定最优生产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通过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了性状、鉴别、有关物质、含量测定、残留溶剂、细菌内毒素、三氟乙酸、微生物、重金属、砷盐、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方法学验证试验,证实样品质量稳定,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在稳定性研究中,本品经高温、高湿、强光照射30天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6个月及长期试验9个月,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可知本品性质稳定,贮藏条件宜采用遮光,密封,在2~8℃处保存。有效期暂定24个月。结论:本课题研究的醋酸去氨加压素合成工艺稳定,具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可准确控制本品质量,能够为该本品的制剂生产提供稳定的化学合成原料药。

范润勇,孙佳彬,张红玲,覃艺,陈晓玉,王瑾,黄勤挽[3](2017)在《炮制辅料药用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定中药炮制辅料药用盐质量标准,以保证药用盐和盐炙炮制饮片质量稳定。方法对比不同产地和不同厂家34批食用盐样品,研究比较3种国家标准食用盐和《中国药典》大青盐、氯化钠等规定,鉴别药用盐中钠盐和氯化物,检测药用盐溶液澄清度和颜色、亚铁氰化钾、水分、水不溶物、重金属含量和砷盐含量,测定药用盐中氯化钠(Na Cl)含量。结果初步制定了中药炮制辅料药用盐质量标准。结论初步制定的药用盐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靠,为中药炮制辅料药用盐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础。

刘武[4](2015)在《几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红外荧光检测由于能避免生物体自发荧光干扰,降低对生物样品的损伤,并能更深地穿透生物组织,成为生物检测和生物成像的首选的检测方法之一。而目前所研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中,大多局限于多甲基菁类化合物,而多甲基菁化合物光稳定性存在缺陷,故开发基于新型荧光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氢离子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离子,在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小到细胞的生殖凋亡,离子运输,细胞内吞,酶活性,大到各个组织,系统的运作,如肌肉收缩,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正常的p H值与一些常见疾病,如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息息相关;一氧化氮是生物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瞬态自由基物质,作为信使分子,它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与媒介作用。不正常的一氧化氮产生与癌症,神经退行性损伤,发炎等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用近红外荧光探针检测生物体系中的p H值,一氧化氮的浓度在生物化学及临床诊断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苯并恶嗪及萘罗丹明染料设计合成了几类p H探针及一氧化氮探针,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N-芳基取代的苯并恶嗪化合物(探针1a-1b)被合成并研究其p H响应的吸收和发射性能。其中,亚胺上氮原子被吸电子芳基取代的苯并恶嗪化合物(探针1b)显示了其可用于近红外p H荧光探针的潜力,在此基础上,N-烷基吡啶盐取代的苯并恶嗪类水溶性近红外p H探针3a-3c被设计合成,在含0.1%DMSO的缓冲溶液中,它们展现出可逆的p H响应,增强倍数在8.2-40.1倍之间,p Ka分别为2.7,5.8,7.1;将它们混合配制成复合探针,在p H=1.9-8.0之间,该探针的荧光强度与p H值成线性关系,该探针还能用于细胞质p H实时检测。2.母体环上被腈基或羟基取代的苯并恶嗪类化合物(探针6a-6b)被设计合成,其中,化合物6a在含1%DMSO的缓冲溶液中具备OFF-ON型的荧光变化,并成功将p Ka值调节至5.0。激发波长为600 nm时,探针的整体发射处于625-850 nm。He La细胞的成像实验表明其中一个探针(探针6a)可对溶酶体进行特异性标记,并且同时具备了近红外激发(633 nm)与近红外发射(650-790 nm)的性质。3.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两个萘罗丹明类近红外p H探针(探针7a-7b)被设计合成。它们都在p H=2.0-5.0之间展现出OFF-ON型的p H响应荧光变化,p Ka值分别为3.28,3.25,增强倍数分别可达272,114倍。两个探针又被进一步应用于小鼠的消化道成像,探针7b由于同时具备近红外激发(663 nm)与发射(700-870 nm)性能,体内成像效果明显优于探针7a。该体系表明萘罗丹明是设计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类探针的新型近红外发色团。4.两个含邻苯二胺基团的萘罗丹明类衍生物(探针10a-10b)被设计合成,并研究了它们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检测一氧化氮的吸收发射性能。一氧化氮存在时,其中一个探针(探针10a)在681 nm处荧光增强3倍,而另一个分子探针(探针10b)表现出OFF-ON的荧光变化,荧光强度在最大发射750 nm处增强35倍。同时,探针在常见离子,氨基酸,活性氧和氮存在下,对一氧化氮有很好的选择性,并能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工作。细胞成像实验表明其中一个探针分子(探针10b)能实时检测细胞内的一氧化氮。

郭爱华,王玮,李晔[5](2015)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建立数学模型,从样品测量重复性、试液消耗标准滴定溶液体积、标准滴定溶液配制、样品称量、碘的相对原子量讨论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6次重复测定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值为11.5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 mg/kg,k=2。结论样品测量重复性对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是测量不确定度的决定影响因素。

张秀球,吴南萍,黎国华,王笃年,刘孝元,戈益超,曾应超,毛杨林[6](2015)在《2015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指明

米小玲[7](2013)在《试论行为导向化学实训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就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化学实训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做了一些探索和反思,旨在能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董贵斌[8](2012)在《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碘是人体和其他一些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缺碘或摄入过多都会引发各种疾病。虽然有关碘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对于痕量碘的分析仍是一个难点。本工作在已有的碘分析方法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催化比色法和ICP-M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分析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检验,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本文研究采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半熔,氯胺T—四碱(4,4’-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碘。对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样品的分解温度及时间,乙酸、四碱的加入时间,氯胺T的加入量,显色时间、酸度、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碘测定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分析过程中碘的形态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抗坏血酸还原碘酸根。在选定条件下,方法选择性好,操作手续简便;检出限为0.15μg/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已成为痕量碘测定方法的首选。本文研究了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半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钠、锌等阳离子,采用直接测定溶液中的碘。比较并讨论了在纯水、2%NH3·H2O以及2%HNO3中不同形态碘的ICP-MS信号强度和记忆效应,选择稀氨水清洗进样系统以降低碘的记忆效应。研究采用抗坏血酸统一不同形态碘的信号强度,并通过添加乙醇增加碘的信号响应强度,以达到降低检出限的目的,使检出限达到0.001μg/g。方法检出限低,简便易行,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地质调查样品中痕量碘的测定方法。

吴鸣[9](2008)在《碘盐中碘含量检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综述的形式,汇集了化学分析方法容量分析(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各类方法测定食盐中微量碘(含碘酸钾、碘化钾)的检测方法,在对几类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评述的同时,也对主要方法的原理,仪器药品及操作做了简单介绍,供同行们参考研究。

焦海振[10](2008)在《浅谈盐产品中氯离子测试的自我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同一盐样品中氯离子测试结果相对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提出并试验了相应的消除措施。试验证明:这些措施提高了盐品中氯离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保证了结果的再现性,完善了企业实验室对盐产品氯离子测试结果准确度的自我检验。

二、碘盐检测试液的配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碘盐检测试液的配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盐黄柏等级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考证
    1 历代本草考证
    2 黄柏质量标准研究
    3 黄柏炮制技术规范研究
第二章 炮制工艺研究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2 炮制工艺流程图
    3 炮制用盐选择
        3.1 盐类理化性质测定
        3.1.1 盐类收集
        3.1.2 粒度测定
        3.1.3 水分含量的测定
        3.1.4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3.1.5 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3.1.6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3.1.7 碘离子含量的测定
        3.2 不同盐炮制黄柏
        3.3 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成品中NaCl含量
        3.3.1 电极预处理
        3.3.2 仪器使用
        3.3.3 标准曲线绘制
        3.3.4 方法学考察
        3.3.4.1 精密度考察
        3.3.4.2 重现性试验
        3.3.4.3 加样回收
        3.3.5 样品测定
    4 盐黄柏的炮制工艺研究
        4.1 盐黄柏炮制技术基本要求
        4.2 盐黄柏炮制方法
        4.2.1 浸润溶媒用量考察
        4.2.2 浸润时间的考察
        4.2.3 炮制温度考察
        4.2.4 炮制时间的考察
        4.2.5 炒药量的考察
        4.3 AHP法确定各指标成分权重
        4.4 正交设计优选炮制工艺
        4.5 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
        4.6 正交验证试验
        4.6.1 实验室验证
        4.6.2 大生产验证
        4.7 盐黄柏成品
    5 分装包装
        5.1 分装
        5.2 包装材料
第三章 样品采集、检测项选择及方法建立
    1 仪器与试药
        1.1 主要仪器
        1.2 试剂试药
    2 盐黄柏样品收集
    3 盐黄柏的鉴别
        3.1 性状鉴别
        3.2 显微鉴别
        3.3 薄层鉴别
    4 检查项测定
        4.1 水分测定
        4.2 灰分测定
        4.3 杂质测定
        4.4 二氧化硫测定
        4.5 农残测定
        4.6 重金属测定
    5 盐黄柏化学物质测定
        5.1 浸出物测定
        5.2 黄柏碱、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5.2.1 流动相系统组成考察
        5.2.2 色谱柱及柱温考察
        5.2.3 流速考察
        5.2.4 流动相比例建立
        5.2.5 含测方法学考察
        5.2.6 提取方法选择
        5.2.7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5.2.8 小檗碱、黄柏碱最终测定方法
    6 三大类成分测定
        6.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2 HLPC色谱条件
        6.3 制备供试品溶液
    7 盐黄柏指纹图谱研究
        7.1 测定指标及方法选择
        7.1.1 提取溶剂及提取方式考察
        7.1.2 提取溶剂比考察
        7.2 色谱条件考察
        7.3 色谱条件的确立
        7.3.1 色谱条件
        7.3.2 试品溶液制备
        7.3.3 制备对照品参照物溶液
        7.3.4 制备对照药材溶液
        7.4 方法学验证
        7.4.1 精密度试验
        7.4.2 稳定性试验
        7.4.3重复性实验
第四章 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制定
    1 盐黄柏鉴别
        1.1 盐黄柏饮片外观鉴别
        1.1.1 盐黄柏和川黄柏外观比较
        1.1.2 盐黄柏等级划分—厚度测定
        1.2 显微鉴别
        1.3 薄层鉴别
    2 检查项测定结果
    3 盐黄柏饮片等级划分
        3.1 质量常数计算
        3.2 市售盐黄柏饮片聚类分析
        3.3 基地盐黄柏饮片聚类分析
        3.4 等级划分小结
    4 各批盐黄柏指纹图谱测定
    5 含盐量测定
盐黄柏饮片等级标准(草案)
第五章 总结与创新
    1.总结
    2.创新点
    3.不足之处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药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醋酸去氨加压素的研究历史
        1.2.2 醋酸去氨加压素的药理机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合成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仪器及设备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1 合成工艺路线及合成方法的选择
        2.3.2 工艺路线图
        2.3.3 详细反应步骤
        2.3.4 原料的合成工艺研究
        2.3.5 工艺中二废处理方案
        2.3.6 结构确证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质量标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1 性状
        3.3.2 鉴别
        3.3.3 有关物质
        3.3.4 含量测定
        3.3.5 残留溶剂
        3.3.6 细菌内毒素
        3.3.7 三氟乙酸
        3.3.8 微生物检查
        3.3.9 重金属
        3.3.10 砷盐
        3.3.11 高分子聚合物
    3.4 本章小结
4 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仪器及设备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结果
        4.3.1 考察项目
        4.3.2 影响因素试验
        4.3.3 加速试验
        4.3.4 长期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炮制辅料药用盐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及材料
    1.1 食用盐样品及研究用盐样品
    1.2 试剂试药
    1.3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鉴别
        2.1.1 测定方法
        2.1.2 钠盐
        2.1.3 氯化物
    2.2 检查
        2.2.1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2.2 水分测定
        2.2.3 水不溶物测定
        2.2.4 重金属
        2.2.5砷盐
        2.2.6 亚铁氰化钾
    2.3 亚铁氰化钾检查试液配制
        2.3.1 氯化钠
        2.3.2 硫酸溶液 (1→20)
        2.3.3 40g/L硫酸亚铁溶液
        2.3.4 亚铁氰化钾溶液 (50μg/ml)
    2.4 含量测定
        2.4.1 测定方法
        2.4.2 试液配制
        2.4.2. 1 硝酸银滴定液 (0.1mol/L) 标定
        2.4.2. 2 糊精溶液 (1→50)
        2.4.2. 3 荧光黄指示液
        2.4.3 方法学考察
        2.4.3. 1 精密度考察
        2.4.3. 2 重复性考察
        2.4.3. 3 稳定性考察
        2.4.3. 4 加样回收率试验
        2.4.4 含量测定按照“2. 4.1”的测定方法, 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3。
3 讨论

(4)几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绪论
    1.2 PH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荧光素的pH荧光探针
        1.2.2 基于罗丹明染料的pH荧光探针
        1.2.3 基于BODIPY染料的pH荧光探针
        1.2.4 基于近红外花菁染料的pH荧光探针
        1.2.5 其它pH荧光探针
    1.3 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邻苯二胺的一氧化氮探针
        1.3.2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一氧化氮探针
        1.3.3 其它一氧化氮探针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苯并恶嗪的近红外可逆氢离子荧光探针
    2.1 引言
    2.2 探针分子设计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1 主要实验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合成与表征
        2.4.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
        2.4.2 合成步骤及表征
    2.5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
        2.5.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2.5.2 探针对氢离子的滴定实验
        2.5.3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2.5.4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2.5.5 细胞成像实验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1 探针 1a-1b的pH光学响应
        2.6.2 探针 3a-3c的pH光学响应
        2.6.3 探针 3b与探针 3a和 3c光学性能差异的机理解释
        2.6.4 探针的可逆性
        2.6.5 复合探针的性能
        2.6.6 细胞成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氰基苯并恶嗪的近红外溶酶体探针的制备及其细胞成像
    3.1 引言
    3.2 探针设计
    3.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1 主要实验仪器
        3.3.2 主要试剂
    3.4 合成与表征
        3.4.1 合成路线
        3.4.2 合成步骤及表征
    3.5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
        3.5.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3.5.2 对pH的滴定实验
        3.5.3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3.5.4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3.5.5 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
        3.5.6 荧光共聚焦成像
    3.6 结果与讨论
        3.6.1 探针的灵敏性
        3.6.2 探针的选择性和竞争性
        3.6.3 激光共聚焦细胞成像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萘罗丹明的近红外氢离子探针用于更酸环境下的检测
    4.1 引言
    4.2 探针设计
    4.3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1 主要实验仪器
        4.3.2 主要试剂
    4.4 合成与表征
        4.4.1 合成路线
        4.4.2 具体合成步骤及表征
    4.5 探针性能测试
        4.5.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4.5.2 对pH的荧光紫外滴定实验
        4.5.3 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
        4.5.4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4.5.5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4.5.6 动物实验
    4.6 结果与讨论
        4.6.1 探针的灵敏性
        4.6.2 探针的选择性和竞争性
        4.6.3 动物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萘罗丹明的近红外一氧化氮探针
    5.1 引言
    5.2 探针设计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1 主要实验仪器
        5.3.2 主要试剂
    5.4 合成与表征
        5.4.1 合成路线
        5.4.2 具体合成步骤及表征
    5.5 探针性能测试
        5.5.1 母液的配制
        5.5.2 对NOC 13 的荧光紫外滴定实验
        5.5.3 选择性实验
        5.5.4 探针 10b的pH滴定
        5.5.5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5.5.6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5.5.7 探针 10b的激光共聚焦HeLa细胞成像
    5.6 结果与讨论
        5.6.1 探针灵敏性
        5.6.2 动力学实验
        5.6.3 选择性研究
        5.6.4 细胞成像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5)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的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配制
    1.3 方法
    1.4 样品测定
2 不确定度分析
    2.1 数学模型
    2.2 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
3 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
    3.1 样品重复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
    3.2 试液消耗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3.3 配制标准滴定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
        3.3.1 标准物质溶液的不确定度
        3.3.2 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
    3.4 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3.5 碘的相对原子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3.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3.7 测量结果报告
4 结论

(7)试论行为导向化学实训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二、制定课程目标并进行内容改造
三、实训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1. 实训式实验行为导向模式的理论依据
        (1) 情景定位与设计。
        (2) 假设设立。
        (3) 实验规划。
        (4) 实验实施。
        (5) 假设的验证。
        (6) 相关理论归纳。
    2. 教学案例
        (1) 第一阶段:教学准备。
        (2) 第二阶段:教学实施。
    3. 实验的方案设计
    4. 实验的实施
    5. 对假设的检验
    6. 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
四、教学反思

(8)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碘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1 光度分析法
        1.2.2 电化学法
        1.2.3 中子活化法
        1.2.4 色谱法
        1.2.5 原子光谱法
        1.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2.7 碘形态分析
        1.2.8 小结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催化比色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设备
        2.1.2 试剂与标准溶液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结果的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样品的分解温度及时间
        2.2.2 熔剂量实验
        2.2.3 器皿的清洗
        2.2.4 显色酸度
        2.2.5 四碱的加入量及时间
        2.2.6 显色时间和温度
        2.2.7 碘酸根还原实验
        2.2.8 氯胺 T 用量
        2.2.9 标准工作曲线
        2.2.10 共存离子的影响
        2.2.11 方法的检出限
        2.2.12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与标准溶液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形态碘的信号强度
        3.2.2 不同形态碘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记忆效应
        3.2.3 抗坏血酸还原实验
        3.2.4 样品半熔温度及时间实验
        3.2.5 熔剂的加入量实验
        3.2.6 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及时间
        3.2.7 分析元素的校准
        3.2.8 乙醇对碘的增强作用
        3.2.9 雾化气流量和采样深度对碘信号的影响
        3.2.10 动态线性范围
        3.2.11 共存离子影响
        3.2.12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3.2.1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碘盐中碘含量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碘量法
    2.1 溴水氧化碘量法
        2.1.1 原理。
        2.1.2 试剂。
        2.1.3 测定。
    2.2 高锰酸钾氧化碘量法
        2.2.1 原理
        2.2.2 试剂。
        2.2.3 测定。
    2.3 IO3-简化测定法
        2.3.1 原理。
        2.3.2 试剂。
        2.3.3 测定。
    2.4 碘酸钾
        2.4.1 含量测定。
    2.5 碘化钾
        2.5.1 含量测定。
3 吸光光度法
    3.1 碘一淀粉蓝光度法
        3.1.1 溴水氧化法
        3.1.1. 1 原理
        3.1.1. 2 试剂
        3.1.1. 3 测定
        3.1.2 H202氧化法
        3.1.2. 1 原理
        3.1.2. 2 试剂
        3.1.2. 3 操作
    3.2 萃取光度法
    3.3 催化光度法
        3.3.1 简化法测定碘盐中的IO3-。
        3.3.1. 1 试剂
        3.3.1. 2 操作
    3.4 褪色光度法
        3.4.1 甲基橙褪色法
        3.4.1. 1 原理
        3.4.1. 2 试剂
        3.4.1. 3 操作
        3.4.2 邻苯二酚紫褪色法简介
        3.4.3 碘阻抑结晶紫褪色法
        3.4.3. 1 原理
        3.4.3. 2 试剂
        3.4.3. 3 操作
    3.5 气体浮选光度法
4 荧光法
    4.1 荧光素荧光猝灭法
        4.1.1 原理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1.3 操作
    4.2 X射线荧光法
        4.2.1 原理
        4.2.2 仪器
        4.2.3 操作
    4.3 碘荧光敏感膜法
        4.3.1 原理
        4.3.2 仪器
        4.3.3 测定
5 等离子光谱分析 (Expeaience Real ICPPenqoumance)
6 离子选择电极法
    6.1 测定碘盐中的I-
        6.1.1 仪器与试剂
        6.1.2 测量
    6.2 测定碘盐中的IO3-
        6.2.1 仪器
        6.2.2 试剂
        6.2.3 分析步骤
    6.3 树脂法分离, 测定食盐中微量I-
        6.3.1 原理
        6.3.2 仪器及试剂
        6.3.3 食盐中I-的测定
7 极谱法
    7.1 单扫极谱法
        7.1.1 原理
        7.1.2 仪器及试剂
        7.1.3 测定
    7.2 平行催化波法
        7.2.1 原理
        7.2.2 仪器及试剂
        7.2.3 操作
    7.3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
        7.3.1 原理
        7.3.2 仪器
        7.3.3 测定方法
8 色谱法qbz
    8.1 顶空气相色谱法
        8.1.1 仪器
        8.1.2 试剂
        8.1.3 色谱条件
        8.1.4 标准曲线绘制
        8.1.5 食盐碘含量分析
9 快速检测法
    9.1 专用检测液法
    9.2 专用测碘仪
        9.2.1 WYD-1型测碘仪
        9.2.2 MDI-1型微机测碘仪
        9.2.3 HDY-1型袖珍快速测碘仪
1 0 结束语

四、碘盐检测试液的配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黄柏等级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研究[D]. 程中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醋酸去氨加压素原料药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刘昕.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3]炮制辅料药用盐质量标准研究[J]. 范润勇,孙佳彬,张红玲,覃艺,陈晓玉,王瑾,黄勤挽.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9)
  • [4]几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D]. 刘武. 苏州大学, 2015(02)
  • [5]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的不确定度评定[J]. 郭爱华,王玮,李晔. 浙江预防医学, 2015(03)
  • [6]2015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张秀球,吴南萍,黎国华,王笃年,刘孝元,戈益超,曾应超,毛杨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Z1)
  • [7]试论行为导向化学实训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J]. 米小玲. 职业, 2013(09)
  • [8]两种分析法方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碘量的研究[D]. 董贵斌. 吉林大学, 2012(10)
  • [9]碘盐中碘含量检测方法[J]. 吴鸣. 中国井矿盐, 2008(03)
  • [10]浅谈盐产品中氯离子测试的自我验证[J]. 焦海振.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4)

标签:;  ;  ;  ;  ;  

一种碘盐检测试液的制备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