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一、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1](2022)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5)与B组(n=48),A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AP、C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HR水平低于A组,MAP、CI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效果显着,可有效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善肾功能,缓解病情。

唐涛[2](2022)在《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成功救治碘造影剂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文中指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20世纪末开展的一种治疗技术,1995年第一届国际连续肾替代治疗规定,采用每天连续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即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包括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CAVDH、CVVD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CVVHDF)等模式。近年来又提出了"间歇性CRRT"和日间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概念,即每日治疗时间8~12 h,在确保有效治疗的同时又能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抢救治疗中,特别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1],在治疗时间上,CRRT往往超过24 h,有研究表明[2],连续性与间歇性肾替代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同效果,而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更不容易发生低体温现象,本文通过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成功救治造影剂致糖尿病肾病Ⅳ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现报告如下。

瞿嵘[3](2021)在《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对ICU患者诊断及预后价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尚不清楚常规检查炎症标志物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评估炎症标志物在预测普通重症监护病房人群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同时评估降钙素原等炎性标志物在预测ICU早期感染方面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在四个综合ICU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如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ROC)评价不同因素对ICU住院期间死亡率、28天病死率以及90天病死率预测的影响大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DI)评价不同因素对ICU住院期间死亡率预测的影响程度。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三节点函数对PCT和CRP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截断值是否更合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ICU早期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ROC)评价不同因素对ICU早期感染预测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13例患者,其中121例(14.88%)在ICU住院期间死亡。非生存者的血清PCT和CRP浓度显着高于生存者(PCT:0.97[0.23;5.51]vs.0.12[0;1.02]μg/L,P=0.000;CRP 66.70[12.80;140.00]vs.11.95[2.25;56.15]mg/L,P=0.000)。PCT和CRP用于预测ICU死亡率的AUC-ROC值分别为0.696(95%可信区间[CI],0.650-0.743)和 0.684(95%CI,0.633-0.735)。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 APACHEⅡ评分(OR:1.166;95%CI,1.129-1.203;P=0.000)和 CRP 浓度>62.8 mg/L(OR:2.145;95%CI,1.343-3.427;P=0.001)与 ICU 死亡率增加有关,而PCT与ICU死亡率增加无关(P=0.444)。此外,与单独使用APACHEⅡ评分相比,APACHE Ⅱ评分和CRP>62.8 mg/L的组合显着改善了风险重分类(NRI=0.556;IDI=0.013)。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证实,CRP浓度>62.8 mg/L是区分生存和非生存患者的最佳临界值。其中133例(16.36%)在住院期间死亡,113例(13.90%)在28天内死亡,145例(17.84%)在90天内死亡。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APACHEⅡ评分、CRP浓度升高与住院死亡率、28天死亡率、90天死亡率增加有关,而PCT与住院死亡率(P=0.051)、28天死亡率(P=0.090)、90天死亡率(P=0.068)增加无关。与单独使用APACHE Ⅱ评分相比,联合APACHEⅡ评分和CRP并不能增加预测患者住院(P=0.1083)和28天死亡率(P=0.1403)的曲线下面积(AUROC),但显着增加预测患者90天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UROC)(P=0.035)。470例患者入住ICU时无明确感染,其中有115例发生早期感染。多因素分析显示:CRP和PCT是患者发生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预测ICU早期感染AUC-ROC值分别为0.685(95%CI:0.641-0.727)和 0.733(95%CI:0.690-0.772)联合 PCT 和 CRP 不能增加曲线下面积(P=0.3469)(表3-26,图3-12),其敏感性为82.61%。结论:在ICU入院时的炎症生物标志物中,CRP可作为ICU死亡率、住院病死率、28天病死率和90天病死率的预测因子,CRP联合APACHE Ⅱ评分显着改善了预后预测的风险重新分类。PCT和CRP均可以作为预测ICU早期感染的指标,但联合PCT和CRP不能提高ICU发生早期感染的预测效率,但敏感性提高。

张勇[4](2020)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与预后不良、死亡率升高及医疗费用增加有关。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凭借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和液体平衡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公认为危重症患者AKI的首选治疗方法。CRRT虽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关于其适应症、治疗时机、剂量、抗凝等问题的争议延续多年,实际应用模式在不同国家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普遍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患者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CRRT相关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频繁发生,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CRRT应用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关于CRRT医疗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描述CRRT临床应用及不良事件特征,探索影响CRRT患者安全的临床因素,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确定CRRT过程中威胁患者安全的高危失效模式,进而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干预效果加以验证,为改善CRRT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依据国外相关研究改编的调查表,以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和肾脏病学分会会员单位为现场,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ntenve Care Unit,ICU)和肾内科CRRT临床应用特征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第二阶段研究以第一阶段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的CRRT患者安全影响因素,针对CRRT实施过程开展FMEA分析。通过制定工作流程图、构建风险评分矩阵对潜在安全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确定CRRT实施过程中的高危失效模式及相应的失效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第三阶段是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核查表实施前后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验证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CRRT应用情况调查共回收问卷72份,反馈率为92.3%。在返回的问卷中,66份填写完整并纳入数据分析(91.7%,35份来自ICU,31份来自肾内科)。调查结果显示,最常用的CRRT技术模式是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共63个科室(95.5%)报告使用。绝大多数科室(50,75.8%)采用L/h作为治疗剂量开具方式。前后联合的稀释方式无论在CVVH还是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中都是使用最多的。如果CVVH以L/h方式开具,剂量≦2L/h使用频率最高(30,47.6%);如果以m L/kg/h方式开具,剂量>25m L/kg/h最为常见(10,15.9%)。总体上CRRT每日治疗时长7-8小时(22,33.3%)最多见。报告经常和总是进行持续24小时治疗的科室均为ICU(16,24.2%)。此外,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置管部位(45,68.2%),普通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剂(43,65.1%)。CRRT不良事件调查共发放问卷3006份,回收2262份,反馈率为75.2%。其中412份问卷报告了430例CRRT相关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在报告的不良事件中,占比较高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89,20.7%)、代谢性碱中毒(46,10.7%)、代谢性酸中毒(38,8.8%)、高血压(28,6.5%)、低钙血症(26,6.0%)、心率失常(24,5.6%)、高钙血症(23,5.3%)和置管穿刺部位出血(22,5.1%)。共131份问卷(4.4%)报告了CRRT病历相关缺陷,涉及159例处方和监测记录信息缺失。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过程中,FMEA团队绘制了CRRT实施流程图,列出CRRT实施流程潜在失效模式22项,讨论分析得出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原因98项。通过计算RPN值进行危害分析,最终确定12项潜在失效模式及对应的25项失效原因。通过对失效原因的讨论分析,制定了14项改进措施,依据改进措施开展专项培训并制定了CRRT实施核查表。在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中,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别有96例和89例CRRT患者纳入分析,干预实施后严重的凝血病、有证据的出血、低体温、处方记录缺失和肾功监测缺没有再出现,滤器凝结和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数量也明显较少。结论:本研究发现辽宁省CRRT应用在机构间和专业间存在服务能力与治疗实践的差异,缺乏统一规范。CRRT实施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最常见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通过FMEA分析制定的CRRT实施核查表,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减少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陈丽丹,邱伟勇,赵娴[5](2020)在《前列腺素E1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出现病原体感染后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对机体多器官功能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1-2]。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脓毒症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研究显示,早期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可延缓疾病进程而有助于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3]。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已经成为目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4]。而前列腺素E1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而保护残余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脏病进展[5]。为进一步提高脓毒症

黄成双[6](2020)在《PE和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儿的疗效。方法:1)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儿童血液科重型HLH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重型HLH的预后因素。2)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PE+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和对照组(单纯化学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的差异。3)比较观察组的危险因素(细胞因子、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血脂、CRP、铁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在PE+CRRT结束时、治疗后2weeks、治疗后4weeks较治疗前改善程度的情况。4)将观察组患儿根据器官障碍受累的数目、发热改善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分为多器官障碍组和少器官障碍组、发热改善组和发热未改善组,比较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及生存的情况。结果:1)28例重型HLH患儿;均伴有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障碍,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常见,呼吸系统次之;PE+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及发热改善与否是重型HLH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经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退热率61.9%高于对照组14.3%(P<0.05),铁蛋白、AST/ALT、尿酸、肌酐、APTT较对照组下降程度高,Fib、胆碱酯酶较对照组上升程度高(P<0.05),观察组生存率66.7%高于对照组生存率14.3%(P<0.05)。3)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细胞因子(SCD25、IFN-γ、IL-10、IL-6)、铁蛋白、肝肾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心肌酶指标、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E+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4)观察组发热改善与否和不同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疗效的差异:(1)器官障碍数目>3个,是重型HLH生存的最佳预后临界点(P<0.05),特异性为71.43%,敏感性为85.71%。(2)多器官障碍组和少器官障碍组比,多器官障碍组CRRT持续时间短,生存率低(P<0.05)。(3)发热未改善组与发热改善组比:发热未改善组CRRT持续时间短,生存率低。(4)CRRT持续时间大于46 h是预测发热改善与否的最佳临界点(P<0.05),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3.85%。结论:PE+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重型HLH的独立预后因素,较单纯化学免疫疗法生存率高,可通过快速清除体内的高细胞因子、铁蛋白及EBV-DNA,支持肝脏、肾脏、肺、心脏及凝血等重要器官功能,从而降低重型HLH的早期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而CRRT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改善重型HLH的发热和器官障碍有重要意义。

李晨光[7](2020)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脓毒症是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儿童重症监护室中患儿死亡的常见病因。根据《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委员会: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国际管理指南2012》,脓毒症是存在(可疑或证实)的感染,并伴有感染的全身系统表现。严重脓毒症定义为脓毒症并脏器功能不全或组织低灌注。以往脓毒症的治疗主要是以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症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保护重要脏器等),但局限性很大。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开始用于治疗脓毒症,但在儿童中应用较少,且疗效文献报道争议较多。本次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在儿童严重脓毒症应用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总体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1-2018.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严重脓毒症部分患儿,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55例。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即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CRRT治疗。研究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及预后(初始治疗24小时有效率、PICU住院天数、28天病死率)和两组患儿入PICU治疗72小时后,治疗前、治疗后一般项目T、HR、R、MAP,炎性指标PCT、CRP,器官功能指标CK-MB、TnT、UREA、Cr、ALT、TIBL,内环境指标K+、Na+、血乳酸、CO2CP、AG、血糖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作数据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一般治疗情况及预后:两组初始治疗24小时有效率,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ICU住院天数,治疗组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28天病死率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一般项目T、HR、R、MAP: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HR、R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MAP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T、HR、R、MAP治疗前、后比较,P<0.05,T、HR、R显着低于治疗前,MAP显着高于治疗前。两组T、HR、R、MAP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T、HR、R显着低于对照组,MAP显着高于对照组。4炎性指标:PCT、CRP:对照组治疗后PCT、CRP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PCT、CRP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PCT、CRP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器官功能:(1)CK-MB、TnT:对照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CK-MB、TnT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UREA、Cr: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UREA、Cr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ALT、TBIL: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ALT、TBIL治疗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6内环境:K+、Na+、血乳酸、CO2CP、AG、血糖: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K+、Na+、血乳酸、AG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CO2CP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血糖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K+、Na+、血乳酸、A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CO2CP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可迅速改善初始24小时病情,一般项目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炎症反应程度,心、肾功能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以缩短PICU住院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病死率。

梁华般[8](2019)在《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对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CRITERIA研究)研究背景: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明显增加死亡率风险,增加ICU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目前广泛用于CSA-AKI患者,但是如何确定最佳治疗剂量目前没有定论。目的:本研究以AKI的RIFLE分级标准为参考,在CSA-AKI患者达到I级或F级就开始给予CRRT治疗,给予随机分配设定的治疗剂量(35ml/(kg·h)或25ml/(kg·h)),然后观察各自的预后差别。观察指标包括14天、28天、90天、365天时的死亡率以及14天、28天、90天、365天时肾脏的恢复情况。方法:从2012年3月20日至2015年8月9日,我们随机分配211例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35ml/(kg.h)112例,低剂量组25ml/(kg.h)99例,观察终点为随机分组后14天、28天、90天、365天的全因死亡率及肾脏的恢复情况。结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剂量组14天生存率分别为71/112(63.39%)和65/99(65.66%),p=0.576;28天生存率分别为61/112(54.46%)和55/99(55.56%),p=0.690;90天生存率分别为51/112(45.54%)和47(47.47%),p=0.674;365天生存率分别为46/112(41.07%)和42/99(42.42%),p=0.108。在14天、28天、90天或365天时,两组之间的肾脏结局也没有差异。结论:在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肾替代治疗的剂量为25和35 ml/(kg.h)对14,28,90天或365天的存活无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患者予以25ml/ml/h的CRRT剂量(目标剂量)即可。第二章多效全血吸附器的研发及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背景:脓毒血症(sepsis)是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促/抗炎介质的释放,导致死亡率增加和肾功能恢复不良。血液吸附技术是公认清除大分子毒素的手段,但目前仍缺乏吸附器能改善脓毒血症预后强有力的临床证据,且目前的吸附器需要血浆分离后进行治疗,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适合在国内推广。感染一旦发展至脓毒血症,己经触发了炎症瀑布效应,单独清除内毒素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而只清除炎症因子,却不清除炎症因子的源头—内毒素,也很难改善预后。目的:本研究拟研发一种新型的脓毒血症多效全血吸附器,不需全血分离,以期同时清除内毒素及炎症介质,从而在炎症瀑布的源头改善脓毒血症预后。方法:Cytosorb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炎症因子特异性吸附器,而Cytosorb是由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构成的微颗粒所组成。多粘菌素B(PMB)可以与内毒素的重要结构一脂质A结合,破坏细菌细胞壁,目前可以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本项目拟构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与多粘菌素B结合的改良吸附器,观察该改良吸附器对清除炎症因子及内毒素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构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与多粘菌素B(PMB)结合的微球(P-PMB),与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相比,结果显示经改性的微球在2小时内对内毒素的吸附率高达94.3%,溶血率为2.9%,且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结论:聚苯乙烯-二乙烯多聚体(PS-DVB)与多粘菌素B(PMB)结合的微球(P-PMB)可以明显提高内毒素的吸附能力,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为脓毒血症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邓宇珺[9](2019)在《联合血胱抑素C和尿NAG酶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见并发症。重症患者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单一标志物预测该人群AKI不理想。联合肾小球滤过功能标志物与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提高对AKI预测效能,但对重症患者,具体标志物组合尚无定论。血胱抑素C(serumcystatin C,sCysC)、尿NAG酶(urinary N-accetyl-β-D-glucosaminidase,uNAG)分别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损伤,已在临床应用。本研究前瞻性、评估sCysC联合uNAG预测重症患者AKI效能,建立AKI预测模型及列线图,以期改善重症患者AKI的防治。方法第一部分:连续纳入本院ICU收治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开颅切除术后患者。检测术后入ICU时uNAG、sCysC,评估两者联合对术后AKI的预测效能;分析术后AKI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连续重分类改善指标(continuous 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c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cremental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联合 sCysC、uNAG 对模型的贡献;构建AKI列线图,校准曲线评估其预测准确性、决策曲线评估临床实用性。第二部分:连续纳入本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按时间先后分:建模与验证队列。检测入ICU时sCysC、uNAG;分析脓毒症患者AKI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ROC-AUC、cNAR、IDI评估联合sCysC、uNAG对模型的贡献;构建列线图。第三部分:连续纳入本院ICU收治的患者。检测入ICU时sCysC;分别根据患者入ICU时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糖尿病病史分组,比较不同血糖水平分组间 sCysC 预测 AKI 的 ROC-AUC。结果第一部分:在605例手术患者中(67例AKI),联合sCysC、uNAG预测AKI的AUC优于单标志物。建立术后AKI预测模型:模型一不含sCysC、uNAG,模型二包含;后者效能更高(AUC提高到0.803、cNRI提高0.6、IDI提高0.07)。根据模型二建立列线图,预测准确性良好、有临床实用价值。第二部分:共358例脓毒症患者,建模队列232例(69例AKI),验证队列126例(52例AKI)。构建建模队列AIKI预测模型:模型一不含sCysC、uNAG,模型二包含;后者效能更高(AUC提高到0.831、cNRI提高0.489、IDI提高0.053);根据模型二构建列线图,预测准确性良好、有临床实用价值。验证队列中,联合sCysC、uNAG的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第三部分:在1317例ICU患者中(379例AKI),血糖水平不影响sCysC预测AKI效能(组间AUC 比较,P>0.05);在糖尿病组,sCysC预测AKI截断值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sCysC联合uNAG提高重症患者AKI预测准确性,改善AKI预测模型效能,依此构建的列线图简便、准确,利于重症患者AKI个体化防治。

徐耀[10](2019)在《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与单用P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探索治疗乙型肝炎相关ACLF更有效途径。方法:选取60例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依据随机入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30例。对照组的患者30例在内科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E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30例在内科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CRRT和PE进行治疗。分别于基线水平、2周及4周时统计分析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分别于基线、1周、2周及4周对实验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PTA、INR、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的变化情况,以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线和4周后MELD评分及预后生存率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在治疗之后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1周时以改善总胆红素及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更为优势,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变化不明显。2周以后各种生化指标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凝血功能的恢复,两组前2周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凝血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于基线水平时,两组对比分析,统计学无差异(P>0.05),2周及4周时,研究组中CD4+T淋巴细胞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CD8+变化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ELD评分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血浆置换,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CRRT联合PE治疗可有效清除细胞炎症因子,稳定机体内环境,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为个体化选择人工肝联合治疗肝衰竭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A组
        1.3.2 B组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2.2 两组肾功能比较
3 讨论

(2)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成功救治碘造影剂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简要病史
    1.2 入院体格检查
    1.3 转入ICU治疗经过
2 讨论

(3)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对ICU患者诊断及预后价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人群
    2.2 定义
    2.3 数据收集
    2.4 统计学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处理
    2.7 临床研究流程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的价值
    3.2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价值
    3.3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天病死率的价值
    3.4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天病死率的价值
    3.5 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第四章 讨论
    4.1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率的价值
    4.2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价值
    4.3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天病死率的价值
    4.4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天病死率的价值
    4.5 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浓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4.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辽宁省持续性肾替代治疗的应用与不良事件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1.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2 研究内容
        2.2.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2.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定义
        2.3.3 检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调查医院和科室基本特征
        3.1.3 医护人员特征
        3.2 CRRT服务能力
        3.2.1 CRRT服务时间可及性
        3.2.2 CRRT治疗模式可及性
        3.2.3 CRRT设备
        3.2.4 年治疗患者量
        3.3 CRRT技术操作特征
        3.3.1 CRRT技术模式和治疗剂量
        3.3.2 治疗时长
        3.3.3 静脉穿刺部位
        3.3.4 滤器膜材料
        3.3.5 抗凝剂使用
        3.4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1 CRRT治疗适应症
        3.4.2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3 不良事件促成因素
        3.4.4 处方和监测缺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CRRT患者安全管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头脑风暴法
        2.2.3 FMEA分析
        2.2.4 RPN指标计算标准
        2.2.5 数据整理
        2.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CRRT实施流程图
        3.2 CRRT患者安全失效模式
        3.2.1 CRRT失效模式和潜在原因
        3.2.2 CRRT失效模式危害分析
        3.3 制定CRRT患者安全改进措施
        3.3.1 改进措施制定
        3.3.2 CRRT专题培训
        3.3.3 CRRT实施核查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核查表在CRRT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变量
        2.3.3 监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干预前后CRRT处方与治疗特征
        3.2 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
        3.2.1 干预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比较
        3.2.2 干预实施前后CRRT不良事件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前列腺素E1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2.5 两组患者MODS发生率及28天死亡率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生化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6)PE和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创新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着作、申请专利

(7)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对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CRITERIA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资料及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效全血吸附器的研发及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联合血胱抑素C和尿NAG酶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血胱抑素C联合尿NAG酶对颅内占位性病变开颅患者术后AKI预测模型效能的影响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
        1 病人的术前基线资料、疾病特征等情况的描述和结局比较
        2 病人的术中、术后情况的描述和比较
        3 血胱抑素C联合尿NAG酶对术后AKI预测能力优于单一标志物
        4 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5 血胱抑素C联合尿NAG酶对术后AKI预测临床模型的贡献
        6 血胱抑素C与尿NAG酶参与构建术后AKI风险预测列线图
        7 列线图的临床应用--绘制决策曲线
    三 讨论
    四 结论
第二章 联合血胱抑素C和尿NAG酶建立脓毒症患者AKI的预测模型和列线图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
        1 脓毒症患者的基线资料、疾病特征等情况的描述和结局比较
        2 建模队列脓毒症患者AKI组与非AKI组之间预后的比较
        3 评估血胱抑素C、尿NAG酶单独及联合对脓毒症患者AKI的预测能力
        4 建模队列脓毒症患者中预测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5 联合血胱抑素C、尿NAG酶提高建模队列脓毒症患者AKI预测模型的效能
        6 建模队列脓毒症患者AKI预测列线图的绘制与内部验证
        7 建模队列与验证队列人群的临床基线资料及结局对比情况
        8 在验证队列验证建模队列构建的脓毒症患者AKI预测模型
        9 评估脓毒症患者AKI预测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决策曲线
        10 脓毒症患者入ICU30天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入ICU30天内死亡预测列线图的绘制与验证
        12 转化列线图为更简便的运算程序
    三 讨论
    四 结论
第三章 血糖水平对血胱抑素C预测重症患者AKI效能的影响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
        1 AKI病人与非AKI病人的基线资料、疾病特征等情况的描述和结局比较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史与血胱抑素C的相关关系
        3 血胱抑素C对重症患者预测AKI的效能
        4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血胱抑素C预测重症患者AKI效能的影响
        5 血糖水平对血胱抑素C预测危重症患者AKI效能的影响
        6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血胱抑素C预测危重症患者AKI效能的差异
    三 讨论
    四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缩略词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附图
致谢

四、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 李莉. 当代医学, 2022(03)
  • [2]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成功救治碘造影剂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J]. 唐涛. 基层医学论坛, 2022(01)
  • [3]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对ICU患者诊断及预后价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D]. 瞿嵘.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D]. 张勇.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2)
  • [5]前列腺素E1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影响[J]. 陈丽丹,邱伟勇,赵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8)
  • [6]PE和CRRT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 黄成双.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D]. 李晨光.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8]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优化模式的相关临床研究[D]. 梁华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联合血胱抑素C和尿NAG酶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D]. 邓宇珺.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10]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D]. 徐耀. 青岛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