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肝硬化的辨证分型

浅谈早期肝硬化的辨证分型

一、早期肝硬变的辨证分型浅识(论文文献综述)

黄诚台[1](2021)在《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与评估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治疗思路。方法:1.筛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肝病中心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以及西药组,每组32例。2.三组均予抗病毒及常规支持治疗。联合组:口服加味藿枳汤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中药组:口服加味藿枳汤;西药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各12周。3.每组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3个阶段)治疗结束后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肝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SDSVD)、安眠药使用频率(次/月)。疗程结束后记录安眠药总使用频率(次/月)及不良反应事件。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患者复发情况。4.分别给予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临床常规安全指标(Stroop Test(秒)、血常规、凝血、肝功能、肾功能、血氨、乙肝DNA)检测各一次,检测结果作为评价加味藿枳汤临床安全性的依据。5.统计学处理:所记录的数据将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96例患者,其中89例完成临床观察,联合组脱落2例,中药组脱落1例,西药组脱落4例,总脱落率7.29%。2.治疗前,对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PSQI评分、肝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基线对比上,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可进行比较。3.PSQI评分:治疗后三个组三个阶段的PSQI评分均有下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个组各个阶段进行组间PSQI评分的比较,治疗4周后联合组(7.8±3.12)低于中药组(10.00±4.28)和西药组(10.93±4.6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7.70±3.39)与中药组(8.23±3.91)无明显差异(P>0.05),这两组均低于西药组(10.0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7.43±3.60)与中药组(7.74±4.0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均低于西药组(9.89±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三组的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行显效率的比较发现联合组(66.7%)与中药组(61.3%)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却比西药组(35.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积分:疗程结束后三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个组进行组间证候积分下降的比较,联合组(10.20±7.18)与中药组(9.65±6.8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较西药组(15.61±5.84)下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硬度值:疗程结束后联合组(11.17±2.79)与中药组(11.30±3.79)的肝硬度值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15.89±3.31)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眠药总服用次数:联合组的次数(9.19±2.67)比西药组(15.82±3.05)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复发率:联合组(8.69%)与中药组(17.39%)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4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加味藿枳汤可以改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失眠,减少右佐匹克隆片的服用次数,同时降低肝硬度值。

李竹青[2](2021)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中医体质量表》和相应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成为“治未病”健康辨识的主要手段。婴幼儿体质虽与成人不同,但也存在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体质差异,因此也“有类可分、有体可辨”,只是婴幼儿体质更加秉承于先天因素。目前,无论是儿童中医保健领域,还是儿科临床,都缺乏对婴幼儿进行中医健康测评的规范化、实用性的方法和工具。本研究依据王琦院士创立的中医体质理论,对婴幼儿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研发,服务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方法:1.以课题组前期编制的《2-6岁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问卷》为基础,以2009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基本框架,借鉴古籍和近现代文献中关于婴幼儿体质的表述,通过访谈和专家论证,编制《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2.基于流行病调查数据,对量表条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决断值检验法、题-总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因素负荷量法4种方法对条目进行统计学筛选,根据统计结果对条目进行删减。3.对删减条目后的《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系数、再测信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均在SPSS23.0中进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条目修订后生成的初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45个条目、9个亚量表组成。其中,平和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气虚质亚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阳虚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阴虚质亚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痰湿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湿热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血瘀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郁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特禀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2.通过1503例横断面调查,初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项目分析结果为:条目Q1、Q2、Q3、Q45满足三种分析要求,Q44满足两种分析要求;条目Q34仅满足一种分析要求,其他条目均满足四种分析要求。经核心小组讨论后,决定删除平和质条目Q44和气郁质条目Q34,其他条目保留。3.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43个条目、9个亚量表组成。其中,平和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虚质亚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阳虚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阴虚质亚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痰湿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湿热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血瘀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郁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特禀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4.通过565例横断面调查,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回收率和完成率均为100%,量表的平均填写时间为5.92士3.27分钟,表明二测版量表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二测版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范围在 0.522-0.742 之间,分别是 0.533、0.593、0.575、0.630、0.522、0.690、0.742、0.685、0.732;二测版总量表的再测信度系数为0.898,9个分量表的再测信度系数范围在 0.880-0.967 之间,分别为 0.950、0.960、0.944、0.938、0.964、0.896、0.880、0.967、0.898,均大于0.70,且P≤0.01;二测版总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831;9个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范围在 0.427-0.766,分别为 0.494、0.591、0.545、0.658、0.427、0.702、0.751、0.766、0.678之间,除平和、痰湿亚量表外,其余亚量表都>0.50,表明二测版量表的信度较好。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97,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6947.277,P=0.000<0.01,按特征根值>1提取了 10个公因子,10个公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共计为53.736%,进一步提取9个公因子,结果显示累计贡献率为51.291%,说明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结构效度良好。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终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9个亚量表,共43个条目组成,均为正向计分;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在信度分析方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均有良好的表现,在效度分析方面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几个方面亦有良好的表现。

邵一婷[3](2014)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人数众多,社会经济负担巨大。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临床结局之一。对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能延缓肝硬化的进展,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医药的治疗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之上。因此,本研究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证候及其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文献综述综述一总结了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并对导师叶永安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当前国内有关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综述二总结了西医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选取共105例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应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医证候及其特点,并对其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肾、胃,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病机主要涉及湿、热、脾虚、血瘀、气滞,兼有肾虚、气虚、阴虚。AKP值的分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相关,HBsAg、门静脉内径宽度平均值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相关;同时,含有脾肾阳虚证型患者的PLT、PCT平均值较其他证型低含有瘀血阻络证型患者WBC平均值较其他证型低

郑保平,林唐唐,陶夏平,龙一梅,姚乃礼,刘绍能,陈兰羽,刘震,白宇宁[4](2012)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中医药基于其综合治疗的特色,在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掌握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特点是提高该病诊疗水平的关键。文章检索了近10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章,通过整理、总结,试图对其证型现状作一分析概括,以冀发现能较科学地反映该病病机特点的临床证候分型;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分型的方法。

张迎迎[5](2012)在《肝硬化营养不良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搜集各个中医辨证分型病人的营养状况指标,对各个营养参数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到其相关性规律,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量化标准。有益于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辨证标准,有益于好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的推广。方法: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制定的肝硬化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筛选病人,选择青岛市中医医院肝胆内科2008年~2011年门诊及住院病例,共300例,男性168例,女性132例。其中乙肝性肝硬化196例,丙肝性肝硬化34例,酒精性肝硬化70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血瘀组。全面检测病人的营养评价标准(NAI法)的各项参数以及肝功能指标,应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肝硬化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寻找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营养不良参数及肝功能指标的内在联系与客观规律。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观察,发现各型肝硬化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SGA评分级别:肝气郁结组最轻,脾虚湿盛组和湿热内蕴组次之,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和血瘀组这三组最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肌酐身高指数水平等也存在着肝气郁结组>湿热内蕴组>脾虚湿盛组>肝肾阴虚组和脾肾阳虚组>血瘀组(P<0.05)的规律。结论:本研究提示肝硬化病人的营养不良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演变规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营养状况的评估,可以在肝硬化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作为重要的量化依据,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李国斌[6](201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五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在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258例运动神经元病住院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研究,采用流行病学,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多元统计方法探讨中医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资料来自973课题《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临床研究组收集的258例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证候病例。调查表收集结束后,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通过StatTrans数据库类型转换软件,将所建立的数据库转换为SPSS、SAS统计软件支持的规范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将多余变量、相似变量进行删除、合并处理。运用软件SPSS16.0对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五脏各自证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软件SAS9.1对五脏各自证候分别进行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五个主成分,代表五脏各自证候的综合指标,然后用五脏的主成分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五脏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候变量经处理后,得到五脏系统证候共计64个,其中脾脏系统21个,肝脏系统6个,肺脏系统8个,肾脏系统16个,心脏系统13个。一般资料分析显示,年龄分布在41岁~50岁患者最多(占27.9%),51岁~60岁患者次之(占25.6%);性别分布相当;临床类型以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多(占72.5%)。运动神经元病五脏证候的频数分析显示,本病以四肢无力、肌肉萎缩、体倦乏力、肌肉跳动、神疲懒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直接通径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心-肾、脾-肺,分别是0.8539和0.7403;涉及三脏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的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10、-0.3650、0.2941、0.2493、-0.1698、0.0403、0.0175、0.0159、0.0152;涉及四脏、五脏的间接通径系数均较小。本研究验证,只有肝肾、肝心、心脾、脾肺的关系符号与五行学说的生克关系相同。结论本研究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动神经元病的五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两脏之间以心和肾、脾和肺的联系最为紧密;三脏之间以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的相关性最为密切。涉及四脏、五脏间的相关性极小的原因可能与本病自身特点有关。另外,从方程的通径系数符号中可以看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四种五行关系得到了验证。提示了五行学说的局限性,同时也体现了五脏学说的联系性和整体观。本研究中的临床数据经统计分析后表明,五脏中的任意两脏或多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其中一脏生理功能的异常都会影响到其他脏。因此,从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研究出发,探讨五脏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为本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姚欣[7](20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我国重型肝炎的主要类型,发病率高,证候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调查及随访,揭示其证候分布特征,为建立《慢性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信息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并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前瞻性证候规律调查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的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病例调查,收集病历资料,对一般资料及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填写统一印刷的回顾性调查表,将结果统一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电话及户籍随访,建立《慢性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布法、聚类分析等。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候规律及预后情况。结果1对所有症状、体征、舌、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筛选出频率大于10%的证候,形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的频数分布表。2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组意见,慢重肝中医证型可分为6类:第1类的特点为肝胆湿热共27例;第2类为脾虚湿困共23例;第3类为肝郁气滞血瘀共18例;第4类为肝肾阴虚共13例;第5类为脾肾阳虚共11例,第6类为热毒炽盛共6例。3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得出肝胆湿热型早期13例、中期9例、晚期5例;脾虚湿困型早期2例、中期13例、晚期8例;肝郁气滞血瘀型早期8例、中期7例、晚期3例;肝肾阴虚型早期1例、中期4例、晚期8例。脾肾阳虚型早期3例、中期4例、晚期4例;热毒炽盛型早期0例、中期1例、晚期5例。表明慢性重型肝炎证候分布是符合一定发展规律的。4探讨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得出脾虚湿困证胆红素指标较其它三型升高明显,表明湿热之邪容易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热毒炽盛证白蛋白明显异常,说明病情较重预后差。所有证型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说明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凝血机能差。5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得出,随着中医证型由实转虚,临床疗效逐渐变差,治疗难度加大。6通过对2007年-2008年6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病死率及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肝肾阴虚型病死率高于肝胆湿热型,脾虚湿困型病死率高于肝郁气滞血瘀型,其它各证型之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6类证型符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特点,慢性重型肝炎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伤肝,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浊毒内蕴,上干于脑,下扰于肾,导致肝脏形体实质败坏,形成虚实夹杂的局面。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及建立系统、规范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郑保平[8](2010)在《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病机研究》文中认为HBV慢性感染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肝硬化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近年来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疗水平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显示出了较广阔的前景。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借助现代统计学方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因素、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因病机方面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第一部分理论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多年来,以导师为首的课题组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反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认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为“疫毒“和”内生之毒”,病位在“肝络”;指出“肝脾不调”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基本的脏腑病变。本研究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了“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的基本病机,并进行了初步探讨。肝络作为络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散于肝脏,又是肝脏结构和功能体系的基本构成。它既有络脉的基本属性,又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肝络生理上既是肝脏与其他脏腑及组织联络的纽带,又是肝脏气血津液生化贮藏的场所和输布贯通的要道;病理上肝络则可能成为外邪入侵肝脏和气血邪浊郁滞的场所。肝能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对相关脏腑组织进行生理功能的调节,其中尤以“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二者是调节“升降出入”的枢纽。同样肝脏病变也可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影响到这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以肝脾不调最为常见),而产生病变。因此,湿热疫毒外袭、内生之毒为患,极易入肝脏血分,深入肝络,犯肝累脾,发生传变,导致一系列变证。本研究在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及导师经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特别是基本病机和证候特点进行深入探讨,认为:①“疫毒内伏”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启动子和关键因素;②“肝脾不调、正气不足”则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发展的基本脏腑病变;③“水湿痰瘀浊阻滞”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病理变化;④“毒损肝络,肝脾不调”是贯穿乙型肝炎肝硬化始终的基本病机。治疗上遵“扶正祛邪”的原则,采用“解毒和络、调和肝脾”的治疗大法,随证加减论治。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特点及病机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对2007年9月-2009年10月间,分别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解放军302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河南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公主岭市人民医院等多家传染病医院或中医院传染科的住院或门诊搜集到的650份合格病例进行相关分析探讨。1.一般资料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进展是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课题研究表明,性别、病程、年龄、季节以及情绪因素都是引起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进展的相关因素。尤其季节因素的研究符合中医传统四时医学理论,研究发现季节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和/或加重有一定影响(202/650,31.1%),占52.0%(105/202),其中涉及春季者占52.0%(105/202);涉及冬季者亦不在少数,占33.7%(68/202)。尤以春季明显,是否与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或乙肝病毒的活性增强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印证了中医四时五脏相应,而肝病易发于春的认识。为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作和加重提供了依据。2.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本研究应用频次统计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湿困中焦、肝胃不和、肝肾阴虚等证型可以发生于肝硬化病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代偿和失代偿不同阶段均有表现;而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肝气郁结主要反映在代偿性肝硬化阶段;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寒湿中阻多见于失代偿性肝硬化阶段,这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特点涉及湿热、气滞、血瘀、痰湿、肝脾(胃)肾、阴虚、阳虚等相关因素,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湿热疫毒及内生之毒的作用下,出现肝脾不调,致使气滞血瘀逐渐加重,病变脏腑由肝脾而及肾,终至阴虚、阳虚叠现。3.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机及临床特点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学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结论如下:(1)因子分析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机涉及湿热、脾胃虚、肝气郁、肝脾不和、痰湿、水停、血瘀伤络及肾虚等相关因素。其特点为“虚实夹杂”。结合前面证候特点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其病机演变规律基本为:疫毒湿热内侵,耗气伤津,导致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致使肝脾不调,后期兼及于肾,变生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后者又可再伤肝脾肾,导致恶性循环,终成肝硬化之疾。(2)聚类分析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基本病机相关证候类别为脾虚湿困类证,肝郁脾虚类证,湿热内蕴、肝脾肾俱虚类证,肝胆湿热类证。(3)通过对聚类所得证候类别的相关指标计算权重,初步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基本病机相关证候类别的诊断标准。脾虚湿困类证:倦怠乏力、食欲差、腹胀、肝掌、腹胀大、目黄、红丝赤缕、胃脘胀、气短懒言、下肢浮肿、身黄、身困重、大便溏、胁肋胀、口淡乏味、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肝郁脾虚类证:倦怠乏力、肝掌、面色萎黄、腹胀、食欲差、胁肋胀、小便黄赤、精神情绪异常、口淡乏味、胃脘胀、口渴、舌淡暗红、苔白厚腻、舌下系脉紫暗、脉沉弦细。湿热内蕴、肝脾肾俱虚类证:倦怠乏力、小便黄赤、身体困重、腹胀、身黄、胃脘胀、肝掌、目黄、精神情绪异常、气短懒言、口渴、腰膝酸软、食欲差、眠差多梦、善太息、下肢浮肿、面色晦暗、胁肋胀、双目干涩、腹胀大、口苦、健忘、异常出血、烦躁、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肝胆湿热类证:目黄、身黄、肝掌、口渴、小便黄赤、口苦、倦怠乏力、面色晦暗、腹胀、大便不畅、色暗红、苔黄厚腻、舌下系脉紫暗迂曲、脉弦滑数。4.“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相关证候与临床检验指标关系的探讨本研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聚类后的各证候类别与常见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似能反映湿热疫毒为患的病机及证候特点;ALP、PT反映的肝细胞损害及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是基本病机演进的生化基础;血浆蛋白的下降是在疫毒与肝脾不调的双重作用下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的;ALT、AST和γ-GT体现了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病机的基本理化表现。总之,本研究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入手,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本病机和证候特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发现了一定规律,今后尚需通过广泛收集临床信息,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机及证候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南元[9](2010)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判识及复方丙肝宁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HCV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为单股正链RNA,目前从HCV毒株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100多个亚型,其中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1b型是我国主要感染的基因型,约占80%,临床研究发现感染1型和4型HCV患者对干扰素的反应性较低。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低,慢性化率极高,为75%-85%。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起病隐匿,病机复杂,症状多样,且特异性不高,这些特点均不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病程迁延时间越长,本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就越高。感染后10-20年,至少2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其中约15%肝硬化患者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有报道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期肝硬化,10年的生存率仅为25%。HCV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 HCC)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为1%-3%,主要见于肝硬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化,HCC的年发生率为1%-7%。肝硬化和HCC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研究目的:流行病学调查部分通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归纳患者的症状体征分布规律,找出常见症状,特征性较强的症状或体征,初步明确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现做出预警,达到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目的。进而早期扭转病程进展,降低本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死亡率。临床试验部分通过对临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和复方丙肝宁治疗,观察中药复方丙肝宁治疗的慢性丙肝的疗效,形成一套有效的、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易于掌握和推广的规范化中医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肝硬化等的发生率。研究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部分通过对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丙肝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设计的证候积分表、SF-36量表、慢性肝病量表(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CLDQ),调查患者的症状、体征,建立流行病学数据库。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烟酒嗜好、感染途径、病程、治疗经过、家族史等。证候学指标,包括头痛、头重、头晕、眼花、目赤、目干、目黄、视物疲劳、眼皮重、耳鸣、鼻衄、鼻干、面色无华、面色晦暗、面赤、唇甲青紫、肌肤甲错、皮肤紫癜、蜘蛛痣、肝掌、口干、口苦、口淡、口腻、口渴、口臭、齿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痛、四肢关节痛、浮肿、太息、呵欠、自汗、心悸、胸闷、吞酸、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脘闷、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胁痛、腰酸、膝软、腰痛、烦躁易怒、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肠鸣、便秘、便溏、泄泻、里急后重、尿黄、夜尿清长、失眠、嗜睡、多梦、妇女经带变化、舌苔、脉象等;SF-36量表、CLDQ等。数据录入软件采用Epidata 3.1,经数据核查,找出异常值、离群值,评价其专业意义或误输入,数据经核实后即予锁定,不得修改。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计数资料用频次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症状积分经初筛,运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找出症状间的共性和权重。临床试验部分纳入19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病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淮阴市传染病院、江苏江北人民医院、解放军八一医院等单位的住院及部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复方丙肝宁治疗组140例,干扰素对照组52例。观察的指标包括疗效性指标(肝功能、病毒载量、肝纤维化、病理学观察等)等,治疗组用中药复方丙肝宁,每次1包,1日1次冲服,治疗6个月;对照组用干扰素(赛诺金)300万u肌注,隔日1次,疗程同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干扰素不良反应,可给予对症治疗,如白细胞下降,可给予提升白细胞药物地榆升白片,发热者予扑热息痛等。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临床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分布等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软件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研究结果:流行病学部分调查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以倦怠乏力、口苦为最多见,且多为主诉,直接影响患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其它的症状按出现频次依次为食欲不振(频次148)、尿黄(频次145)、口干(频次137)、多梦(频次135)、失眠(频次127)、目干(频次87)、恶心呕吐(频次79)、便溏(频次78)等。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倦怠乏力(397)积分最高,,其次为食欲不振(322),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相符。其它的症状积分依次为尿黄(202)、口苦(189)、口干(186)、多梦(119)、目干(115)、恶心呕吐(114)、眼花(100)、胁肋不适(93)等,其中口干症状多伴有口苦,失眠症状多伴有多梦。对于调查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通过统计学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正交旋转法旋转变换之后,共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13个,累积贡献率达75.9%。根据13个公因子解析权重,结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专业知识,可以将13个公因子按症状分类:(1)头面部症状,包括因子1、因子2、因子5、因子8和因子13;(2)睡眠情况,包括因子3;(3)消化道症状,包括因子6、因子7、因子9和因子10;(4)肝区症状,包括因子11;(5)其它系统症状,包括因子4和因子12。将13个公因子按病机分类:(1)肝肾阴虚,包括因子1、因子2、因子4和因子8;(2)湿热瘀毒,包括因子5、因子10、因子12和因子13;(3)脾失健运,包括因子6、因子7和因子9;(4)其它,包括因子3。可以看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症状除文献明确记载的消化系统表现(因子6、因子7、因子9和因子10)、肝区特征性病位表现(因子11),还包括文献较少记载的头面部症状(因子1、因子2、因子5、因子8和因子13)、睡眠情况(因子3)、其它系统症状(因子4和因子12)。临床试验部分观察了复方丙肝宁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复方丙肝宁治疗组140例,干扰素对照组52例,一般资料显示感染途径多为输血、手术、献血、吸毒等。病程治疗组为1-8年,平均2.90年;对照组为1-7年,平均2.95年。主要症状有乏力、纳差、胁痛、腹胀、鼻衄、牙龈出血、便秘、尿黄等,体征有肝脏肿大,脾肿大,黄疸,舌苔、脉象改变等。两组患者经过半年的疗程治疗,治疗组140例中,基本治愈51例,占36.43%;显效10例,占71.43%;有效37例,占26.43%,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52例中基本治愈16例,占30.77%;显效6例,占6.52%;有效15例,占28.85%,总有效率为71.15%。提示复方丙肝宁在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总体疗效与一般干扰素效果相似。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变化方面,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程度减轻或消失,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其中乏力、胁痛、出血、便秘、尿黄、黄疸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其中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等主要反应HCV感染对肝脏的损伤程度,谷氨酰转肽酶(y-glutamyltransferase GGT)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血清ALT、AST、GGT均有明显增高,蛋白代谢方面白蛋白基本正常,球蛋白有轻中度升高,治疗后血清ALT、GGT均有明显下降,球蛋白有一定程度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该四项指标较为稳定。研究对149例患者测定了血清CD3、CD4、CD8、CD4/CD8比值,其中治疗组101例,对照组48例。治疗后CD4细胞上升,CD8细胞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丙肝宁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清除体内的病毒。研究对118例患者作了血清HA、LN、PC-Ⅲ和Ⅳ型胶原测定,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48例。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从均值分布上观察,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关于复方丙肝宁抗病毒疗效观察,我们对192例患者作了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定性检查,其中治疗组140例,对照组52例。治疗6个月后,复方丙肝宁组有73例转阴(52.14%)。随访6个月,仍有67例转阴(47.86%)。干扰素对照组分别为33例(63.47%)和23例(44.23%)。结果表明复方丙肝宁和干扰素均有明显抗丙肝病毒作用。进一步观察HCV RNA定量变化,对113例治疗组和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HCV RNA定量测定,治疗后复方丙肝宁组共有24例转阴(占24%),38例滴度下降(占38%),38例上升(占38%)。对照组有9例转阴(占18%),25例下降(占50%),16例上升(占32%),两组定量变化比较,经秩和检验,X2=0.00807,P=0.9284,无显着差异(P<0.05)。病理学改变方面,复方丙肝宁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汇管区扩大缩小,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碎屑样坏死减轻并有肝细胞再生,肝细胞界板变齐,肝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结论认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可以分为身体表现和心理表现两部分,身体表现包括头面部症状、消化道症状、肝区症状、其它系统症状,在HCV感染早期,这些身体表现症状轻微、或无明确特异性,如口干、口苦、目干、自汗、盗汗等,临床上常常容易忽视;心理表现则时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被患者和非心理专业医务人员忽视,如疾病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如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失眠、多梦。这与两个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量表体现的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 GH)、活力(vitality VT)、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活动能力(acitvity AC)、困乏(fatigue FA)、焦虑(worry WO)等维度积分受损相一致。临床试验结论认为,复方丙肝宁有显着的保肝降酶、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变化,在改善慢性丙肝患者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方面优于干扰素对照组;其抗病毒作用和干扰素疗效无明显差异;复方丙肝宁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通过抗HCV、调节细胞免疫等机制。

陈坚雄[10](2010)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21世纪医学发展面临诸多新的考验,医学的发展需要中医学的整体观,需要系统联系的方法论。研究和发展中医理论,是中医学术自身传承与创新的需求,是提高中医药养生防治水平和能力,更好服务于现代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健康的需求。21世纪的中医药现代化,中医理论发展依然是先导。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学核心理论的继承与发扬的现代创新理论。本研究拟在继承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深化、系统化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第一,推溯该学说的学术渊源;第二,对邓铁涛五脏相关学术思想做专题研究;第三,阐释中医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第四,探讨该学说的方法论意义。二、研究方法借助文献资料,通过对历代着名医家医论的研究,梳理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对邓铁涛教授有关五脏相关学说的论着进行全面整理,研究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思想;在文献疏理和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医整体观,结合现代系统论,发挥为系统联系观,进而阐释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内涵。参与临床调研,通过分析现代的疾病谱特点,探讨临床实际对中医学提出的时代需求;结合临床病证的多脏相关性、中药归经的多向性分析,探讨五脏相关理论的实践基础。以重症肌无力为切入点,进行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应用基础研究。首先调研39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证候分布的五脏相关情况;进而探讨针对当代疾病谱的中医脏腑病机研究、以及中医“五脏系统定位”等问题;最后对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运用路径提出初步设想。三、研究内容和结果(一)中医五脏相关的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中医五脏相关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提出“四时五脏阴阳”,这是《内经》中讨论脏腑和四时阴阳之间联系的主要理论,也成为中医脏腑理论的特色,奠定了中医五脏的认识论基础,是中医学研究人体始终遵循的法则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认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而相通之理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有次序的转输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十二脏相使”,以官职喻脏腑,以君臣关系讨论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发挥经旨,验之临床,相继提出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论、五脏互藏、五脏相互关涉等理论,发展了《内经》的五脏相通学术思想,为五脏相关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学脏腑理论是伴随着中医临床对病证的病机阐释和用药经验总结而发展的。古代医家对中医五脏病机的阐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医家对五脏病机的研究多各有侧重,甚至形成学术流派;单脏病机的研究较为成熟,但也有医家开始结合临床探讨五脏相兼为病的病机;②病机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对临床病候的研究密切相关;脏腑病机的研究进展与中药学理论发展也密不可分;③借用五行哲理推导转向具体脏腑病机的阐发和临床经验积累;医家临证多不拘于五行生克之序,一经之病,每兼数经以治,而且也积累了一些调和五脏关系的治则和方药经验。中医学之五脏各有所主,又互相关涉;五脏各相生相克,实各相成;五脏有可分,有不可分。五脏病机是中医病机学的核心,是中医辨证的关键,而其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五脏分证和中药归经。中药归经理论使药物作用与临床五脏分证联系起来,成为针对性治疗和调理五脏关系的指导性理论;它是中医临床用药摆脱了对五行推理的依赖,使中医脏腑经络辨证用药突出了实践优位。(二)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学中,五脏联系的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个理论学说的“五脏相关”,则是由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创立的。20世纪50-60年代,学术界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展开大讨论。1961年邓铁涛教授发表《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之后相继发表《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中医理论的核心》、《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等代表性专论,阐明该学说的定义、理论价值和主要内容。邓铁涛教授其他的着作中也有关于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内容,如从病理机制上对五脏相互关系的归纳;提出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脏腑相关学说为指导的“杂病辨证纲要”。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解决临床难题,主要体现在对冠心病、高血压病、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现代常见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防治。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经历了创立阶段、孵化成熟阶段,历经半个世纪的学术探索,2005年7月被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进入“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阶段。(三)中医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中医学肝、心、脾、肺、肾五脏概念是对人体生命过程呈现的整体机能的分类概括,是指人体的五个机能子系统,是一种功能性单元。五脏相关,一是强调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维联系,构成有机整体,不可机械分割;一则强调人体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亦即“天人相应”。五脏相关,更加突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联系的思想,体现了现代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功能系统观、脏腑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中医五脏相关的模式可以称之为N元系统相关模式。五脏是一个整体,有可分有不可分,分则为五个功能子系统,为五元系统相关;结合现代系统理论,按照系统之间、系统内、系统外可分为三个层次,是三元系统相关模式;从气机升降出入看,五脏系统可重新进行系统组合,脾-胃、肝-肺与心-肾各为一个新的系统,形成三元系统;从生理功能的联系、病机的影响、治疗作用的协同等角度,五脏相关又可体现为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三个系统的关联,等等。中医五脏相关的机理包括:①功能协调,气机相系;②经络沟通,阴阳气化;③生气通天,同气相求。因为影响因素多样性、五脏相关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中医五脏相关具有非线性特征。(四)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意义目前我国的疾病谱特点:由生活、精神、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多因素疾病成为主要疾病谱,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老年性疾病等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而且疑难病、情志病日益增多。论文以当代的一个疑难病重症肌无力为例,探讨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意义。39例重症肌无力病例资料的研究结果:按照中医五脏病机归属,病例组39个症候的分布为脾胃系统12个、肺系统8个、肾系统7个、肝系统7个、心系统5个;症候出现的321例次中,脾胃系统症候158例次(占49.2%),心系统症候52例次(占16.2%),肺系统症候43例次(占13.4%),肾系统症候34例次(占10.6%),肝系统症候34例次(占10.6%)。从症候的种类分布和发生率分析,都是以脾胃系统为主,而其他四个脏系的症候出现率也都在10%以上,提示该病的脏腑病机首先定位在脾胃,且与其他四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与邓教授对本病基本病机的概括——“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相符合。五脏相关是中医临床一种思维模式,蕴含着一个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具有普适性。针对现代疾病谱进行中医五脏相关病机研究,根据新的病机认识制订中医诊治方案,是经西医辨病而又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诊治模式。这一模式既针对疾病的关键病机制订基本诊治程序,亦针对并发证、伴随病设立药物随证加减的措施。本研究对五脏相关临床诊治程序的初步设想为:①病名诊断,②五脏定位,③相关分析,④立法辨证施治。四、结论五脏相关的概念及其理论,是名老中医基于临床实践对现代疾病脏腑病机复杂性现象的高度概括,同时也为这一现象的研究开拓出一个新的方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中医学脏腑、病机等核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现代疾病谱为学术背景,该学说蕴含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前景。

二、早期肝硬变的辨证分型浅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肝硬变的辨证分型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中止标准
    3 试验设计
        3.1 分组方法
        3.2 干预措施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性指标
        4.2 疗效性指标
        4.3 安全性评价
        4.4 不良事件观察
    5 试验质量控制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一般性资料的比较
        2.1 治疗前三组性别比较
        2.2 治疗前三组年龄比较
        2.3 治疗前三组失眠病程比较
    3 疗效性指标的比较
        3.1 三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3.2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三组肝硬度值比较
        3.4 三组安眠药总服用次数比较
    4 三组失眠的复发率比较
    5 不良事件观察
    6 安全性评价
讨论分析
    1 中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
        1.3 厦门康氏肝病中医流派的临床体会
    2 西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1.1 肝硬化患者失眠的发病机制
        1.2 现代医学治疗
    3 加味藿枳汤的组方依据
        3.1 立方依据
        3.2 组方配伍分析
        3.3 单药功效与药理分析
    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选择
    5 疗效分析
        5.1 睡眠质量疗效分析
        5.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5.3 肝硬度值分析
        5.4 安眠药总服用次数分析
        5.5 复发率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之处
        7.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与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婴幼儿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于婴幼儿生理特点的研究
        1.1 “纯阳之体”说
        1.2 “稚阴稚阳”说
        1.3 “少阳之体”说
        1.4 “五脏有余不足”说
        2 近现代学者对婴幼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2.1 对新生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2.2 对婴幼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3 婴幼儿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 婴幼儿体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1 先天禀赋
        4.2 后天获得
        5 开发婴幼儿中医体质量表的价值和意义
    综述二 婴幼儿健康状况测评量表研究现状
        1 发育行为评定量表
        1.1 发育行为与评定方式
        1.2 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应用价值
        1.3 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的分类
        2 婴幼儿发育能力评定量表
        2.1 发育筛查类评定量表
        2.2 发育诊断类评定量表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初步编制
        1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理念
        1.1 理论框架
        1.2 判定思路
        1.3 条目的表述方式
        2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结构及条目的确定
        2.1 量表结构的确定
        2.2 量表条目的确定
        3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初测研究
        3.1 初测调查研究方案
        3.2 初测调查的一般结果
        3.3 初测量表的项目分析
        3.4 修订条目形成二测量表
    第二章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性能评价
        1 方案与方法
        1.1 研究方案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背景情况
        2.2 量表的可行性
        2.3 量表的信度评价
        2.4 量表的效度评价
        2.5 形成终版量表
    第三章 结语
        1 对于量表所测内容的讨论
        2 对于《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优势的讨论
        3 对于《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不足的讨论
        4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编制研究总结
        4.1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条目评价
        4.2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性能评价
        5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编制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3)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相关的中医病名
        2 古代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相关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古代中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
        4 现代中医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探讨
        5 现代中医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的探讨
        6 现代中医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经验
        7 导师经验
        8 中医辨证分型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9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1 乙型肝炎病毒
        2 乙肝肝硬化
        3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病例纳入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中医相关辨证标准
        6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证候分型认识
2 中西医结合对证型的研究
    2.1 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研究
    2.2 证型与超声声像学关系的研究
    2.3 证型与免疫学指标关系的研究
    2.4 证型与纤维化指标的研究
3 讨论

(5)肝硬化营养不良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主观综合评价法
        2.2 生化参数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各型 SGA 评分构成比比较结果
        3.3 血清白蛋白比较统计结果
        3.4 肌酐身高指数比较统计结果
        3.5 前白蛋白统计结果
        3.6 胆固醇统计结果
讨论
    1 肝脏与营养代谢
        1.1 肝脏与糖类代谢
        1.2 肝脏与脂肪代谢
        1.3 肝脏与蛋白质代谢
        1.4 肝脏与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代谢
    2 肝硬化的中医认识及辨证治疗
        2.1 肝硬化的中医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3 肝硬化营养不良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3.1 主观综合评价法
        3.2 血清白蛋白
        3.3 前白蛋白
        3.4 胆固醇
        3.5 肌酐身高指数
        3.6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6)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五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运动神经元病的现代医学研究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调查
        1.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4 临床表现
        1.1.5 临床诊断
        1.1.6 治疗进展
        1.1.7 预后
    1.2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2.1 中医学中的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药治疗方法
    1.3 五脏相关理论学说概述
        1.3.1 五脏相关理论的提出
        1.3.2 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1.3.3 五脏相关学说理论及内涵研究
        1.3.4 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应用
        1.3.5 五脏相关学说实验研究
    1.4 现代多元医学统计方法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1.4.1 回归分析
        1.4.2 聚类分析
        1.4.3 主成分分析
        1.4.4 判别分析
        1.4.5 因子分析
        1.4.6 数据挖掘
        1.4.7 隐结构模型
    1.5 小结
第2章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证的五脏相关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2.1 五脏证候的确定
        2.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库建立
        2.3.2 数据整理
        2.3.3 数据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分析
        2.4.2 五脏各自证候的描述性分析
        2.4.3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2.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3章 讨论与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五脏证候分布及分析
    3.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3.4 创新性
    3.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运动神经元病统计分析SAS程序
附录二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调察表内容
        2.2 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3 观查指标
        3.1 一般生命体征
        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3.3 中医症状、体征指标
    4 数据处理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1.2 中医诊断参考标准
    2 病例入选标准
    3 病例排除标准
    4 疗效评价标准
结果
    1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症状、体征表现
    2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特点
    3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关系
    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
    5 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
    6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死率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
        1.2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
    2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 重型肝炎主证"黄疸"演变规律
    4 正确认识中医病证发展规律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升华
    5 量化分析在中医证候诊断研究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8)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病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1. 前人对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因认识
        1.2 病机认识
        1.2.1 脏腑病机认识
        1.2.2 经络病机认识
        1.2.3 水湿痰瘀病理认识
        1.3 讨论
    2.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及证候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认识
        2.1.1 病因认识
        2.1.2 病机认识
        2.2 证候研究
        2.3 讨论
    3. 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3.1 毒
        3.1.1 "毒"的含义和特征
        3.1.2 "毒"的病因学分类
        3.1.3 "疫毒"及"内生之毒"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3.2 肝络
        3.2.1 "肝络"的含义
        3.2.2 "肝络"的生理特点
        3.2.3 "肝络"与肝的关系及生理功能
        3.2.4 "肝络"为病的病机特点
        3.3 肝
        3.3.1 肝的生理功能
        3.3.2 肝的生理特点
        3.4 "肝脾"相关性探微
        3.4.1 "肝脾"相互为用的生理功能
        3.4.2 "肝脾"为患的病理特征
        3.5 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病因病机理论的提出依据
        3.5.1 长期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特征观察
        3.5.2 现代医学关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形成机制及病理生理的研究
        3.5.3 前期实验研究的提示
        3.6 乙型肝炎肝硬化"毒损肝络、肝脾不调"基本病机理论内容
        3.6.1 "疫毒内伏"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启动子和关键因素
        3.6.2 "肝脾不调、正气不足"则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发展的基本脏腑病变
        3.6.3 "水湿痰瘀浊阻滞"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病理变化
        3.6.4 "毒损肝络,肝脾不调"是贯穿乙型肝炎肝硬化始终的基本病机
        3.7 以"毒损肝络,肝脾不调"基本病机为指导的治疗思路
        3.7.1 重视解毒
        3.7.2 清化痰湿热瘀诸邪
        3.7.3 调和肝脾、扶正以祛邪
        3.7.4 芪术颗粒解毒化浊通络,调肝益气健脾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病机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与分析
        2.1.1 一般人口学资料
        2.1.2 一般个人资料
        2.1.3 病程与年龄概况
        2.1.4 既往史及家族史
        2.1.5 治疗概况
        2.1.6 讨论
        2.2 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
        2.2.1 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分布分析
        2.2.2 讨论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机及临床特点研究
        2.3.1 基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四诊信息因子分析的病机研究
        2.3.2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特点研究
        2.3.3 讨论
        2.4 "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相关证候类别与临床检验指标关系的探讨
        2.4.1 "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相关证候类别血浆蛋白的研究
        2.4.2 "毒损肝络、肝脾不调"相关证候类别与肝功能关系的研究
        2.4.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文献综述
    综述一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二 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及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附录2:病历调查表
附录3:诊断标准

(9)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判识及复方丙肝宁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1. 概念及病名沿革
        2.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病因
        3.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病机
        4. 慢性丙型肝炎病因病机研究现状
        5.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6.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
        7.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现状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1. 丙肝病毒特征及感染后自然史
        2. 流行病学分布特点
        3.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4.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细胞免疫
        5.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6.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质量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判识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调查范围
    七、调查内容
        (一) 一般资料
        (二) 证候学指标
        (三) SF-36量表
        (四) 慢性肝病问卷(CLDQ)
    八、统计分析
    九、研究结果
        (一) 一般资料
        (二) 证候特点
        1. 症状分布
        2. 症状积分
        3. 公因子提取及判识
        (三) 生存质量分析
        1. SF-36量表
        2. 慢性肝病问卷(CLDQ)
    十、小结
    十一、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复方丙肝宁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病例来源
    四、诊断标准
    五、纳入标准
    六、排除标准
    七、研究方法
        (一) 用药方法及疗程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方法
    八、研究结果
        (一) 一般资料
        (二) 总疗效分析
        (三)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四) 血清生化指标变化
        (五)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六) 病毒学指标
        (七) 病理学改变
    九、讨论
        (一) 复方丙肝宁组方特点
        (二) 复方丙肝宁疗效分析
    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2:SF-36量表及计分方法
附录3:慢性肝病问卷CLDQ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溯流求本,系统疏理历代医家有关医论
        (二) 专题探讨,整理与研究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思想
        (三) 学科交叉,阐释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
        (四) 临床调研,探讨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研究
    一、《内经》"五脏相通"和"十二脏相使"论
        (一)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二) 十二脏相使
        (三) 五脏病机和病证分类
        (四) 五脏关系的调理
    二、张仲景对"五脏相通"的临床发挥
        (一)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二) "病脉证并治"的疾病论治模式
    三、陶弘景"五行互含"之论
        (一) 以"脏气互乘"论劳损病机
        (二) 以药味相杂论"五行互含"
    四、孙思邈"五脏旁通"学术思想及其着作
    五、王冰论五运乘侮、胜复和病机十九条
        (一) 乘侮、胜复理论
        (二) 病机十九条
    六、钱乙论五脏所主和五脏相胜轻重
        (一) "五脏所主"
        (二) "五脏相胜轻重"
    七、刘完素"五运主病"与"六气相干为病"
        (一) "五运主病"
        (二) "六气互相干而病"
    八、张元素的脏腑经络标本说和药物归经理论
        (一) 脏腑经络标本说及其用药式
        (二) 发明"十二经之的药"理论
        (三) 探讨脏腑病机,开易水一派学风
    九、陈言"四气兼中"与"七情交错"论
        (一) "四气兼中"
        (二) "七情交错"
        (三) 五脏"乘克胜克,相感相因"
    十、明代李梴"天地人物气候相应说"和"五脏穿凿论"
        (一) 天地人物气候相应
        (二) 五脏穿凿论
        (三) 五脏病邪自相互入
    十一、张介宾五脏互藏论
        (一) 五行互藏
        (二) 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
        (三) 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
        (四)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十二、汪琦石治虚三本论和二统论
        (一) 病因认识上强调境遇和情志因素
        (二) 病机分析不离五脏相互关联
        (三) 治疗以三本统五脏,"中和为治"
    十三、李中梓先后天根本论和肝肾同源论
        (一)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二) "乙癸同源论"
        (三) "资化源"
        (四) "隔二之治"、"隔三之治"
    十四、何梦瑶"五脏互相关涉"论
        (一) 五脏互相关涉
        (二) 五脏相生之气机
        (三) 五脏相克之病情
    十五、陈士铎"脏有五,治法惟三"论
        (一) 论脾肺同治
        (二) 论肾肝同治
        (三) 论心肾同治
    十六、小结与讨论
        (一) 五脏相关的理论基础
        (二) 五脏病机研究的特点
        (三) 临证用药五脏定位的进步
        (四) 五脏可分与不可分
        (五) 医家临证多不拘于五行之说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
    一、五脏相关学说创立的学术背景
        (一) 中医学理论核心的讨论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研究
        (三) 五行学说的存废之争
        (四) 系统论的启示
    二、提出"五脏相关学说"的概念
    三、归纳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关系
        (一) 肝病的五脏相关病机
        (二) 心病的五脏相关病机
        (三) 脾病的五脏相关病机
        (四) 肺病的五脏相关病机
        (五) 肾病的五脏相关病机
    四、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实践
        (一) 指导杂病辨证
        (二) 防治重大、疑难疾病
    五、研究五脏相关学说的目的和意义
    六、五脏相关学说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趋势
        (一) 五脏相关学说的创立阶段
        (二) 五脏相关学说研究的争鸣和发展
        (三) "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进展
    七、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知识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研究
    一、几个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中医五脏的内涵和外延
        (二) 关于"五脏说"合理性的探讨
        (三) 中医五脏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
        (一) 功能系统观
        (二) 多维联系观
        (三) 天人整体观
    三、五脏相关的模式
        (一) N元系统相关模式
        (二) "三个层次"关联
        (三) 气机相系模式
        (四) 先后天之本
        (五) 脏有五,治法惟三
        (六) 理虚三本
    四、中医五脏相关的机理
        (一) 功能协调,气机相系
        (二) 经络沟通,阴阳气化
        (三) 生气通天,同气相求
    五、中医五脏相关的非线性特征
        (一) 五脏相关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二) 五脏相关的动态性
        (三) 五脏相关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五脏相关学说的应用基础研究
    一、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实践基础
        (一) 现代疾病谱的特点及分析
        (二) 临床病证的多脏相关性
        (三) 中药归经的专入性和多向性
    二、39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分析
        (一) 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2、调研方法
        3、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2、首发症状及临床分型
        3、并发症资料与分析
        4、证候资料与分析
        (三) 讨论
        1、重症肌无力主要证候的五脏病机
        2、重症肌无力的病位
        3、并发症如何界定
    三、五脏相关是中医临床一种思维模式
        (一) 针对当代疾病谱的中医脏腑病机研究
        1、五脏病机
        2、疾病定位
        (二) 五脏相关临床诊治的"程序"和"策略"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附录1: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知识管理系统
    附录2:重症肌无力五脏相关信息采集表
    附录3:有关"五脏相关"的名医医案选录
        2.1 方药中论治肝癌案
        2.2 方药中论治肝癌合并多囊肝案
        2.3 方药中论治点状角膜溃疡案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早期肝硬变的辨证分型浅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的疗效观察[D]. 黄诚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D]. 李竹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候的研究[D]. 邵一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分析[J]. 郑保平,林唐唐,陶夏平,龙一梅,姚乃礼,刘绍能,陈兰羽,刘震,白宇宁.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9)
  • [5]肝硬化营养不良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D]. 张迎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6]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五脏相关性研究[D]. 李国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D]. 姚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 [8]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及病机研究[D]. 郑保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9]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判识及复方丙肝宁治疗研究[D]. 方南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D]. 陈坚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浅谈早期肝硬化的辨证分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