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展商介绍

中国纺织服装展商介绍

一、纺织服装类来华办展单位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孙立蓝[1](2020)在《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它不仅可以为举办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加强城市与外界的商流、文化、物流、资金等合作,进而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和提高贸易水平。作者借助缅甸学生身份的便利,前往缅甸商务部门及多个缅甸企业搜集数据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概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动态与创新点,并对经济交易会和边境贸易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第二部分介绍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作用和功能。第三部分阐述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介绍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影响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因素,并对阻碍其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讨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发展的案例,总结了这些案例在促进交易会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启示。第五部分提出了促进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对策。最后一部分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缅边境贸易的有效补充。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逐步成为集商品展览、经贸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合作、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区域性盛会,在繁荣双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不仅促进了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还有以下功能:(1)在政治沟通上,促进中缅政治磋商,加强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合作,有效维护边境政治稳定;(2)在文化沟通上,丰富文化艺术成果交流,有助于两国民心相通;(3)在经济沟通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促进商流集聚、信息传递、物流畅通和资金融通。第三,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发展还面临以下制约因素:边境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交易会参展商实力不强、双边边境贸易政策不稳定、缅甸口岸通关便利化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不足等。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研究选题现实意义突出。作为来华的缅甸留学生,作者深入研究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能够提出促进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对策。(2)研究的数据来源大多为一手资料。这增加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策建议的适用性。

崔颖虹[2](2020)在《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展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简称“广交会展馆”)是国内特大型会展场馆之一,地处广州琶洲,依傍珠江,专为“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建筑而成。广交会展馆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变迁与迅猛发展,是改革开放重要的经济交流与贸易承载平台。广交会展馆一直是国内会展产业探索和发展的引领者和领先者。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各项利好政策出台、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全国会展产业进入了新常态,会展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更大型、更先进的展馆纷纷建起。全国各地会展场馆(简称“展馆”)建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已建成的展馆则加大力度不断升级改造,展馆与展馆之间展开了市场争夺大战,广交会展馆无疑也受到了行业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按国际会展业盈利标准-展馆利用率来看,广交会展馆的利用率未能达到盈利标准,展馆经营方应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改善和提升目前欠佳的展馆使用率,将是本论文研究和解决的最重要核心问题。因此,本论文将明确以广交会展馆为研究对象,以展馆未来五年发展经营战略为研究核心内容,通过利用PEST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SWOT分析、基本战略定位等理论工具,采取案例分析法对广交会展馆进行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总结得出广交会展馆的优势与劣势和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找出广交会展馆的差异化特点,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和具体战略措施方案,旨在全方面提升展馆综合实力,实现优化展馆利用率的最终目的,为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国内外会展场馆在经营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日红[3](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刘显世[4](2017)在《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战略转型的实施,会展业成为城市通往世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因其具有增长快、效率高的特点,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上诸多发达城市每年都会凭借其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举办众多大型国际性会展,借助会展经济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会展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间,中国的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国内学界关于会展业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国内会展业快速发展期,并在最近十余年逐步形成研究热潮。基于作者多年从业经历和学术专注考虑,本文选择该时期(1990-2014年)的山东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省成功举办文博会、艺术节等各种大型综合展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内会展场馆数量和质量,加强了与会展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提升了山东省承接、举办展会的能力,为今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内容方面,本文从历史学学理逻辑出发,集合文化产业研究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学、社会学理论等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研究国内外及山东省会展业发展历程和趋势。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展会的案例分析,提出推动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四至九章,其中第四章综合评述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萌生、产业要素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山东省会展活动对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六章主要评述山东省会展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文的研究节点(2014年),在全国及山东省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处于形成期的山东省会展业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影响,提出山东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在这一阶段的特定环境下山东省会展业迎来了产业成长阶段,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形态,会展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会展业的主要形式、产业的鲜明特征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七、八章分别通过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国十艺节和各地区的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历届山东省文博会)的梳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第九章提出了山东省会展业要不断加强优势、突破瓶颈,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包括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强化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进一步做靓会展产业的品牌;2.对山东省会展业的问题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包括:(1)全面提升山东省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2)加大山东省会展业的品牌培育力度;(3)加快山东省会展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4)提高山东省会展业场馆建设与利用水平;(5)补强山东省会展业专业人才的短板;(6)提升山东省会展业配套服务功能;(7)健全山东省会展业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从目前已有的中外文献看,选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对山东省会展经济从要素的培育、产业形成期、成长期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和研究会展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形成及成长、典型案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各阶段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和演化成长特征,实现了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的多维度研究。为全面了解山东省会展业,其中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和探讨会展业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陈树津[5](2016)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中纺联的探索之路》文中指出屈指算来,中纺联全面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整整15年了。如今,这个组织已经成为国内外知晓的代表我国纺织业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愈来愈显示出其在新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在评价社会组织,评价一个协会的影响力,有多少会员是个重要的指标。但作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更重要的是在于你能聚拢多少行业及相关的力量,大家信服你的权威性,认可你对行业趋势

陈树津[6](2016)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探索之路》文中指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自成立以来,15年间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考验,在几届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下,协会所有成员凭着对纺织行业的执着和热爱、凭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责任心,与中国纺织行业企业一起走到了今天,共同构筑了中国纺织业的卓着功绩。总结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作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老领导、协会改革的亲历者,陈树津同志一片热忱,提笔写下了协会这些年的风雨历程,记录下协会同仁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值得大家认真研读。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本刊特意编发此稿,希望今后我们的协会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更加对行业企业大有助益。当然,也许当年有些事情比较敏感,甚至有不同意见,而且作为十几年后的回忆,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张安华[7](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黄玉妹[8](2014)在《新中国会展业政治功能变迁与共产党服务经济意识的演化》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至今,会展业经历了政治功能强势主导阶段、政治功能弱化发展阶段以及政治功能引导多元化三个阶段,相应地经济体制也经历了计划经济特征明显、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阶段。从会展业政治功能弱化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带来的启示:共产党执政的政府服务经济意识不断演化,思路从直接参与竞争性行业到为经济服务,从幕前转移到幕后;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化,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邓远德[9](2014)在《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以来,世界贸易中心东移,尤其是向以中国新兴市场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速度已成加快趋势。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引擎,中国会展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华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在拉动内需、鼓励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会展业自身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2006年,中国会展业总产值仅约600亿元,2010年就已经达到1453亿元,短短5年增长近1.5倍,年均增长率26%。受巨大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刺激,一方面国外会展巨头纷纷在中国跑马圈地,加快战略布局,抢占有限的会展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基于会展产业1:5至1:9左右的带动效应,政府大量资金进入会展场馆的建设。在政府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下,民间资本也大量涌向会展产业。在群雄混战的中国会展市场,如何通过厘清发展战略,进而谋求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会展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HB会展公司作为特定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借鉴。并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矩阵等战略管理理论工具,对HB会展公司发展赖以依存的内外部环境、资源要素、整合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得到了HB会展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即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运营为核心,以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为业务抓手,走差异化竞争道路,进而实现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的战略发展思路,打造中国知名会展控股集团。最后,本文进一步确定了HB公司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步骤、重点、保障措施,以强化战略管控,为深入实施既定发展战略提供流程和节点保障。

胡素音[10](2012)在《郑州市会展行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势态良好,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带动效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国内外会展行业的办展方式、办展理念、办展技术与介质不断变化更新,既给了郑州市会展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巨大契机,同时也增加了郑州市会展公司发展的压力,并对郑州市会展行业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以期通过对郑州市会展行业的分析,为郑州会展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使其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大环境中找准方向,并创建行业领先的会展公司。本文首先界定了会展业的内涵,然后分析郑州市会展业的发展轨迹和现状,发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发现产业特点。其次,对郑州会展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影响行业的宏观因素、产业链、产业关联方的地位和作用、行业集中度和战略组分析。最后把郑州市现有展会分为贸易类展会和消费类展会两类,分别研究其在运作模式、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不同。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郑州市会展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从长期看来,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性,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行业利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郑州会展行业产业链的梳理,提炼不同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会展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通过产业集中度和战略组分析,全面了解行业竞争特点,使会展企业把握在行业中应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分析不同展会的运营模式,发现特点和不足,使企业可以寻求在展会运作模式、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突破。

二、纺织服装类来华办展单位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织服装类来华办展单位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经济交易会
        1.2.2 边境贸易
    1.3 文献综述
        1.3.1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研究
        1.3.2 中缅边境贸易的研究
        1.3.3 交易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1.3.4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统计分析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
    1.6 创新点和不足
        1.6.1 本文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作用和功能
    2.1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作用
        2.1.1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促进贸易规模扩大
        2.1.2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2.1.3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增加吸引中方投资
    2.2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功能
        2.2.1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加强政治沟通
        2.2.2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增进文化沟通
        2.2.3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促进经济沟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
    3.1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现状
    3.2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影响因素
        3.2.1 边境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3.2.2 交易会参展商实力不强
        3.2.3 双边边境贸易政策不稳定
        3.2.4 缅甸口岸通关便利化不足
        3.2.5 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专业化程度不高
    3.3 制约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3.3.1 边境经济发展程度低
        3.3.2 缅北地区冲突不断
        3.3.3 交易会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3.3.4 政府执政能力有待加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交易会发展的案例及启示
    4.1 交易会的案例简介
        4.1.1 中国-东盟博览会
        4.1.2 中国-亚欧博览会
        4.1.3 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
    4.2 案例启示
        4.2.1 建设稳固的交通设施是前提
        4.2.2 提升交易会品牌度是关键
        4.2.3 提高交易会专业化水平是重点
        4.2.4 双边国家政府对边境贸易政策支持是保障
        4.2.5 双边政府共同推动交易会发展是助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的对策
    5.1 推动与中国的交通设施合作建设
    5.2 发展缅甸跨境电商
    5.3 加强品牌宣传,吸引更多优质参展商
        5.3.1 深化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与国际展会的交流与合作
        5.3.2 加大国际参展商的开发力度
    5.4 保持中缅边境地区贸易政策的稳定
        5.4.1 细化缅甸贸易政策文件
        5.4.2 为缅甸边境企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5.5 加速缅甸口岸通关便利度
        5.5.1 缩减通关行政机构
        5.5.2 简化进出口贸易程序
    5.6 提升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的专业化水平
        5.6.1 提升参展商的专业化
        5.6.2 提升会场服务的专业化
    5.7 加大缅甸国际化人才的培育
        5.7.1 专业人才的多样化
        5.7.2 培养国际化人才
    5.8 加强缅甸政府执政能力
        5.8.1 继续夯实缅甸边境经济发展基础
        5.8.2 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的主要作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2-2019 年财政年度缅甸的贸易情况
附录2 2013-2019 财政年度中缅双边贸易状况
附录3 实地调查访问的对象
附录4 实地调查的问题及回答
致谢

(2)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定义说明
    1.3 文献综述
        1.3.1 理论基础
        1.3.2 国外会展场馆经营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会展场馆经营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内部环境分析
    2.1 广交会展馆情况介绍
        2.1.1 概况
        2.1.2 发展历程
        2.1.3 经营现状
    2.2 广交会展馆资源分析
        2.2.1 人力资源
        2.2.2 有形资源
        2.2.3 无形资源
    2.3 广交会展馆能力分析
    2.4 广交会展馆核心专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2.1 潜在竞争者威胁
        3.2.2 行业竞争情况
        3.2.3 替代品威胁
        3.2.4 客户讨价还价情况
        3.2.5 供应商讨价还价情况
    3.3 竞争对手分析
        3.3.1 国内外展馆情况
        3.3.2 展馆具体情况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选择
    4.1 SWOT分析
        4.1.1 展馆优势分析
        4.1.2 展馆劣势分析
        4.1.3 展馆机会分析
        4.1.4 展馆威胁分析
        4.1.5 SWOT分析矩阵
    4.2 基本战略选择
    4.3 差异化战略
        4.3.1 会展组合模式经营(自办展+引入展)
        4.3.2 智慧展馆建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实施
    5.1 目标细化和分解
        5.1.1 明确展馆定位和制定阶段发展计划
        5.1.2 革新经营思维和提升展馆利用率
        5.1.3 打造“线上线下+对内对外”展会
    5.2 资源调动配置
        5.2.1 优化机构职能和健全各管理制度
        5.2.2 注重展馆营销和促销战略
        5.2.3 建设展馆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
        5.2.4 改善及优化展馆服务软件和设施硬件
        5.2.5 加强人才培养和探索产学研合作
        5.2.6 丰富增值服务和打造展馆平台功能
    5.3 评价管理体系建设
        5.3.1 评价调查体系
        5.3.2 展馆标准体系
        5.3.3 财务管理体系
        5.3.4 企业管理体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交会展馆A区各展厅参数
附件2 :广交会展馆B区各展厅参数
附录3 :广交会展馆C区各展厅参数
附录4 :展览现场服务质量调查问卷(主办单位)
附录5 :展览现场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参展商)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2.2.1 工部美术学校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2.2.3 东京美术学校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4.3.3 其他日本教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4)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观点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第一节 会展及会展业
        一、会展的涵义
        二、会展业的涵义
    第二节 会展业的相关内容
        一、会展业的特点
        二、会展业的属性
        三、会展业的功能
        四、会展业发展条件
    第三节 会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会展产业生命周期概述
    第四节 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会展业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国际会展业典型案例—德国汉诺威博览会
        五、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中国会展业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五、中国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四章 山东会展经济萌生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要素的培育
    第一节 发展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评析
        二、产业环境评析
        三、政策法规评析
        四、发展体系评析
    第二节 主要形式分析
        一、主体组织形式
        二、主要展示类型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一、政治主体要素培育成熟
        二、市场主体要素程度加深
        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兴起
        四、知识资源要素储备积累
        五、组织体制要素不断提升
    第四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 山东会展业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成就城市品牌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涉外市场分析
        二、国内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地域品牌化
        二、文化品牌化
        三、专业品牌化
        四、品牌格局差异化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六章 山东会展业成长期(2000年—2014年):成为新兴产业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三、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基础保障扎实根基
        二、传统创新锋芒展露
        三、进军支柱创造新兴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重要节庆活动
    第一节 山东省承办的重要节庆:中国艺术节
        一、中国艺术节概述
        二、十艺节的创新、影响与效益
        三、中国艺术节的优化发展
        四、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二节 山东省地方节庆活动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
        二、潍坊国际风筝节
        三、泰山国际登山节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
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重要会展活动
    第一节 第一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确定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二节 第二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会场布局
        二、商业运作
    第三节 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创新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四节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提升借鉴
        二、模式创新
    第五节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组织形式
        二、商业运作
    第六节 山东文博会发展小结
第九章 未来展望:加强优势突破瓶颈
    第一节 强化山东会展业发展优势
        一、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三、大力巩固会展设施基础
        四、持续提升会展产业品牌
    第二节 突破山东会展业问题瓶颈
        一、探究山东会展业发展问题
        二、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四、加快"引进、走出"步伐
        五、提高场馆利用水平
        六、补强专业人才短板
        七、提升会展配套服务
        八、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山东会展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改革开放大潮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探索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登上历史舞台
二、全面创新协会工作
    (一) 完善结构体系
    (二) 聚拢行业力量
    (三) 凝炼行业战略
    (四) 坚持服务为本
    (五) 创新工作方式
    (六) 提升协会内力
三、坚持创新再作贡献

(7)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8)新中国会展业政治功能变迁与共产党服务经济意识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功能强势主导阶段———计划经济特征明显( 1949. 10 ~ 1977 年)
    1. 建国初期( 1949 ~ 1957 年) 展会
    2.“文革”以前十年( 1957 ~ 1966 年) 展会
    3.“文革”期间( 1966 ~ 1976 年) 展会
二、政治功能弱化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978 年~ 20 世纪末)
    1. 1977 ~ 1982 年,举办促销性质的展销订货会
    2. 1983 ~ 1991 年,贸易性质展览会增加
    3. 1992 ~ 2000 年,出口交易会和投资洽谈会大量涌现
        第一,这个时期会展业政治功能开始逐步弱化,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第二,出国展览也较以往有了重大突破———不再强调会展业的政治色彩,而是强化会展的贸易成交和销售目的。
三、政治引导的多元化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2001 年~ 至今)
    第一,在良好的政策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会展业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中大型会展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中国会展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三,在政治引导阶段,会展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会展业与经济互动提升。

(9)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二) 分析方法
    (三) 会展业基本概念
三、国外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经验及借鉴
    (一) 德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二) 英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三) 美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四) 国外会展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四、HB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 HB公司发展战略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二) HB公司发展战略竞争环境分析
    (三) HB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五、HB公司战略制定与选择
    (一) 制定战略的基本准则
    (二) 发展战略及其目标体系
    (三) 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六、HB公司发展战略管控与实施
    (一) 战略实施步骤
    (二) 战略实施重点
    (三)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四) 战略管控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郑州市会展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行业概况
    2.1 发展阶段
        2.1.1 导入期
        2.1.2 成长期
    2.2 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行业现状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现有会展项目分析
        2.3.1 办展场地情况分析
        2.3.2 办展主体分析
        2.3.3 展览数量及展出面积分析
        2.3.4 展览行业项目分布
        2.3.5 办展时间统计分析
        2.3.6 郑州市展览项目基本特征
    2.4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4.1 展会趋于专业化
        2.4.2 会展公司集团化
        2.4.3 展会全面应用现代新技术
3 行业环境分析
    3.1 宏观因素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技术因素
        3.1.4 社会因素
    3.2 产业链组成及特点
        3.2.1 会展业产业链概述
        3.2.2 产业关联方及其地位与作用
    3.3 行业集中度和战略组分析
        3.3.1 行业集中度
        3.3.2 战略组
4 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4.1 贸易类展会(综合类及专业类展会)
        4.1.1 主要特点
        4.1.2 运作模式
        4.1.3 营销模式
        4.1.4 盈利模式
    4.2 消费类展会
        4.2.1 主要特点
        4.2.2 运作模式
        4.2.3 营销模式
        4.2.4 盈利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纺织服装类来华办展单位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发展研究[D]. 孙立蓝. 广西大学, 2020(07)
  • [2]广交会展馆经营战略研究[D]. 崔颖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 刘显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5]改革开放大潮下中纺联的探索之路[J]. 陈树津. 纺织科学研究, 2016(12)
  • [6]改革开放大潮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探索之路[J]. 陈树津. 纺织服装周刊, 2016(41)
  • [7]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8]新中国会展业政治功能变迁与共产党服务经济意识的演化[J]. 黄玉妹. 东南学术, 2014(02)
  • [9]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邓远德. 兰州大学, 2014(10)
  • [10]郑州市会展行业分析[D]. 胡素音. 郑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中国纺织服装展商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