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科技 (1)

全球化与科技 (1)

一、全球化与科技(一)(论文文献综述)

边郭晓晴[1](2021)在《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不断演进,智能制造产业已成为当前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引擎。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发展迅而猛,得益于完善的产业供应链和庞大的潜在市场,智能制造产业正在经历着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对深圳而言,这座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机遇叠加的背景下,以“创新”为底色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一个奇迹的改革开放之城而言,智能制造成为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机器人行业更是在完善的产业链条、充足的人才保障、良好的政府效能等因素的推动下,迎来了发展高峰,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要“做优做大做强做全”新目标,在注重提高企业质量效益的同时,释放品牌的创新活力。2015年创立的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在深圳创立和发展的新兴智能行业代表企业之一,在众多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收获了市场认可。尤其是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在工业机械臂的细分市场,越疆科技打破了此前通常机械臂产品体型较大的限制,全球首创研发出了第一款轻量型产品,将庞大的工业机械臂升级为桌面机械臂的新时代,为协作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发展带来了新的潜力。然而,受限于企业发展阶段和资源配置和重心规划,相较于越疆科技领先的产品价值而言,其公司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却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随着企业产品远销海外,占据国产机械臂出口第一品牌,但越疆品牌在大众市场上认知度却不尽如人意,其卓越的品牌价值被低估,品牌建设对企业商业潜能的贡献有待提升。本文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品牌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着手,深入观察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的越疆科技的发展现状,对其在品牌发展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新的机遇进行分析,为企业品牌定位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架构设计,并从中探索出传播出色的品牌内容的方式,推动企业品牌传播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同时,也给面临同样问题的企业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借鉴经验。

刘冠军[2](2019)在《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的动因和意义》文中认为现代化所反映的人类文明之深刻变化,既呈现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所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展现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牵动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大变革,同样面对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及二者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进行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理论自觉,也是当代中国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实践问题的迫切需要,更是应对世界范围内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不断向前推进以及科技与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因此,从理论与现实、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维度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郑媛[3](2019)在《《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文中提出国家的科技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窗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长远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科技领域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也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纽约时报》2014-2018年的涉华科技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助臧国仁对框架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划分的理论,在分析《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科技时“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的基础上,提炼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塑造的三种报道框架,并分别总结出在科技领域中国的科技产品形象、科技企业形象等,分析国外对我国总体科技形象的认知中存在的扭曲和误解,最后从国际环境、中美关系、媒介管理的层面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呈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塑造中国科技形象的改进措施,借以对我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对本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做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等。正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以及“框架理论”作简要概述,包括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等,此外,本章还阐述了臧国仁学者提出等宏观、中观、微观的框架三层次结构,该理论是本研究解读《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重要基础。第二章依托框架的三层次结构,对228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得出宏观上《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数量逐年增加、频率上升、议题广泛的结论;中观上涉华科技报道篇幅中长为主、消息体裁居多、正面报道少、中性报道居多的结论;微观上涉华科技报道多引用美国本土消息源,“捧杀”的威胁论调和“扼杀”的怀疑论调并存的结论。第三章结合《纽约时报》有效涉华科技报道样本,归纳了《纽约时报》2014-2018年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经常使用的三种新闻报道框架,分别是发展迅速、成果显着的成果框架、野心勃勃的威胁框架、放大弱点的怀疑框架。本章还以不同报道主体出发,总结出《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塑造了积极推动科技发展的政府形象、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形象、市场广阔的科技产品形象等,并提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的报道,呈现了兼顾正负、纵横结合、前瞻性强等特点。第四章从问题意识出发,分析了《纽约时报》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制造“科技威胁论”、刻意扭曲现实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力量的迅速崛起、中美国际摩擦的加剧、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纽约时报》扭曲、曲解中国科技形象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树立客观、积极的国家科技形象这一问题给出合理建议,包括深化科技改革、转变传播策略、积极加强沟通等,由此来增强中国科技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解慧娟[4](2019)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广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丰富的,由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中拓展,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发展,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益探索思考而历史地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价值、影响、趋势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以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是科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基本立场,以科技进步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为主线,以人类解放为追求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领域。它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科技思想和观点、观念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现实指导价值。本研究紧扣的问题域在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入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如何历史地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立体式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的系统解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与特征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经典抽绎——观点梳理——演进分析——规律把握。即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导入,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历程加以描述,然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经典原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中的科技论述进行概括性分析,接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以历史演进梳理与观点分析,加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要点评价,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结论。在内容覆盖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部分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梳理和归纳评述,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分科技功能论、科技动力论、科技依托论、科技异化论、科技人本论、科技系统论、科技趋势论等做了八个方面的归纳,并从系统论的视域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三个方面立体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层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内容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科技观的形成条件与背景,梳理和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经典文本关于科技的重要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演进部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观与科技战略的发展演进。本文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最新拓展做了重点论述,包括其形成的时代特征、系统内涵、系统特征、实践要求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本文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做了阐述和评价,以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脉络和全貌有一个整体的展现。在逻辑组织上,本文力求较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丰富、拓展、发展和解释所作的历史贡献,从而找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传承接力、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和斯大林的科技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加之辅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此基础上,最终总括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几条基本规律,如科技观演进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与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与实践要求相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本质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并从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命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贯穿红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理论品格、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开放视野、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永恒追求、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精神特质、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活力所在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鲜明特征进行了理论归纳。

张灏[5](2018)在《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科技飞速的进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频次的增强和活动区域的扩展,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逐渐增强。科技作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效应,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使人类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其具有的各种特性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活动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后,关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关的风险理论与风险学说,一般说来,科技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科技自身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与控制能力有限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使科技治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内部风险的受体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直接主体。外部风险是科技治理与应用等过程中,科技活动或人工物对已有物(如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等)、人自身以及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危害(如科技活动主体不愿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转嫁各类风险,导致风险分配不正义而成为影响社会与世界稳定的风险源)。外部风险受体除了直接参与活动的主体外,还有各类非直接参与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等非人主体。科技风险的存在就需要治理。科技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不同行动者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具有差异性。而且长期以来,有些风险无法进行归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当代科技正成为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由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主题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科技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现阶段科技风险研究领域来看,全社会对于科技风险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相关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地指导科技风险治理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科技风险的成因、属性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积极探索在风险社会下治理科技风险的新型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促进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选题是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绿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引领下,综合当代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科技风险做出新的界定,由于科技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使科技在其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能被人们充分认识,并且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危害。我们需要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快的扩散性、连锁反应性和生成的渐进性等特征,就科技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克服或降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工业社会中科技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以及对科技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和科技道德的滑坡等导致科技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对社会和公众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要加强法制控制、道德控制、科技控制、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协同治理科技风险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期望达到更有效的控制科技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如下: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反省,加快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朝着绿色的路径发展。只有以绿色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现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科技风险治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科技风险,加快社会架构的调整,将绿色社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为此首先界定什么是科技风险:科技风险就是指在科技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的负面效应。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生物、信息、核能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实际消费和享受过程中所存在的显性危害、隐性危害和潜在危害。科技风险主要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科技既能够把自然力转化为绿色环保、高效能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让人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使用价值,也会给人类带来科技风险,带来灾难。任何一个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科技风险。为了治理科技风险,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念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念创新的结果,彰显了由科学发展观直至五项发展观念的改变,不但是意识领域创新的体现,还是实践形成的结果,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是利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我们看到,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在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同时发现科技不仅会带来风险,而且其自身本身也存在风险。传统的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能回应来自当前各方面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现实转向:坚持绿色发展: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如何引导科技发挥积极动力。在以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治理我国的科技风险,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达到“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目的。在以绿色发展观指导探讨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对策时,我们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对策。我们认为,风险是科技的内在属性之一,虽然科技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科技风险的负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促使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坚持绿色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大国的重要担当。我们应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刘冠军[6](2013)在《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化和时代化两维视角的一个研究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存在着丰富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科技一经济"思想,现代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现实根据,中国化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拥有丰富的"科技—经济"思想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基于中国化和时代化两维视角统一建构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重要。这一研究框架由六部分内容构成:(1)经典文献考察——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内容和特征;(2)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发展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现代经济社会分析;(3)现代"科技—经济"理论的基础原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问题研究;(4)现代"科技—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研究;(5)现代"科技—经济"理论的深化与拓展——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6)理论回应与政策建议——运用发展的马克思"科技—经济"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进行探索。在这一框架下的深入系统研究,对于实现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历史超越,进而应对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挑战、批判和质疑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科技—经济"关系的协同发展,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以科技进步为核心支撑的经济发展战略,避免像拉美国家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夏小青[7](2012)在《怀远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在相互促进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过去数千年里人们一直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技术才被纳入正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经济学对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以索罗的研究最为着名。索罗经过研究得出技术进步对1909-194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7.5%,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无法从经济学原理上予以说明。罗默和卢卡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新增长理论用经济学语言完整地表述了技术的作用,他们把教育和研发活动视为技术进步的源泉,并认为鼓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和政府对知识生产提供支持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更着重探讨了产品品类增加和质量改进这两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国内外有关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大多以一国或较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于技术进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根据测度结果对怀远县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促进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由怀远县统计局和科技局提供,另外通过查阅安徽统计年鉴和蚌埠统计年鉴获取了一些数据,经过测度得出:1998-2010年,技术进步对怀远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由2005年的-0.017提高2010年的0.370。笔者经过研究分析后认为,随着2003年怀远县科技支出的提高及科技事业发展的提速,科技发展的后发优势致使科技投入和产出的增长速度大大高出资本、劳动投入与产出的增长速度,这是怀远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高贡献率的主要原因。2003年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为-0.017,意味着复合系统处于非协调发展的状态,主要是因为科技系统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经济系统的发展。随后的七年里,在怀远县人民、政府、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经济系统有序度在起伏中不断提高,科技系统有序度持续提高,在经济和科技这两个子系统快速有序发展的合力推动下,科技—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由2003年-0.017大幅提高至2010年0.370,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开始由无序发展转变为有序发展,但是2010年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依然较低,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在总结有关促进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怀远县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三条措施:一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大科技支出,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引进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鄢显俊[8](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马勇[9](2011)在《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并行不悖。区域一体化既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又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综观全球,在当今时代,欧盟一体化以其形成时间之早,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高,对当代世界经济影响之大,堪称区域一体化的典型与楷模。欧盟一体化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历史传统和价值基础,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先导者和成功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盟经过六次扩大,目前已拥有27个成员国,涵盖了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到亚平宁、从北海之滨到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区域,在世界上代表欧洲发出统一声音。自20世纪50年代西欧开始走向联合和一体化起,科学技术就打上了欧洲统一的烙印。进入8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融入了欧共体建立统一大市场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当中,欧盟的研究、技术和发展(RTD)政策无论是在共同体政策中的重要性方面,还是在共同体的资金投入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0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欧盟理事会又提出了把欧盟打造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的战略目标,把RTD政策放在发展战略的中心,为未来科学技术在欧盟的扩充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历史表明,在欧洲的背景上,研究从来不只是研究,它总是服务于其他的目的,通常是与增强欧洲统一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正像欧盟研究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说,欧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基于“孪生原则”,即科学技术优势和欧盟政策目标”。从内容上看,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第二章基础理论。总结梳理了区域科技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理论、新经济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协同论等。第三章区域科技一体化与政府作为。本章主要论述了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发展阶段以及政府在促进区域科技一体化中能够有何作为的相关问题。第四章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作为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盟一方面有其总体的科研优势,另一方面成员国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各成员国的科研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科研优势领域。本章从总量、结构和科研特色三个方面对欧盟各成员国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评价了欧盟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第五章欧盟一体化实践及科技制度模式。分析了欧盟一体化的基础、进程、及其制度模式,探讨了欧盟一体化的决策机构和其中主要的科学技术管理与研究机构。最后介绍了欧盟一体化的科技与创新政策和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第六章欧盟科技一体化发展及其R&D合作网络。阐述了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提出及一体化发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欧盟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并着重对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欧盟框架计划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其决策程序及发展演变过程,研究了欧盟框架计划所形成的R&D合作网络及其分布特点。第七章欧盟框架计划中的合作倾向分析。本章基于实际数据,分别分析了欧盟框架计划项目合作中的地理、语言、科研优势倾向和综合效应,并将此与合着论文的相关倾向进行了对比,评价了欧盟框架计划的积极作用。第八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炼论文的主要结论及欧盟科技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启示,并指出本文的局限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龙桂杰[10](2005)在《体验科技 ——一种新的科技观》文中认为体验是人类古老的实践之一。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中,这一因素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科技在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人们对它的误读,使人们对其双刃剑性质认识不足,从而产生了科技与人性之主体地位的悖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这一追求决定了人类一切实践都必须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为行动指南。科技活动实践也不例外。当人们从人之本心出发来观照科技时,“体验”就成为人们对待科技的方法,体验思想也被“去蔽”,得以凸现。 体验科技正是在此理论背景下提出来的。体验要求从人的需求及感受出发,来探讨科技及其发展方向。其价值取向是对人的精神及人之存在的肯定,对“体验”的倡导实际上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回归,从而让科技向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从体验这一视角看科技的体验科技是一种新的科技观,这种科技观有利于实现科技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二、全球化与科技(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与科技(一)(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品牌的起源和定义
    2.2 品牌战略
        2.2.1 品牌化决策
        2.2.2 品牌模式选择
        2.2.3 品牌识别界定
        2.2.4 品牌延伸规划
        2.2.5 品牌愿景设立
    2.3 品牌定位
        2.3.1 品牌定位的概念
        2.3.2 品牌定位的目的
        2.3.3 品牌定位的方法
        2.3.4 品牌定位的常见类型
        2.3.5 品牌定位的形象评价
    2.4 整合营销传播
第三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3.2.1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
        3.2.2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
第四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公司基本情况
        4.1.1 公司简介
        4.1.2 产品结构
    4.2 品牌定位现状分析
        4.2.1 品牌创立故事
        4.2.2 品牌基本体系
    4.3 品牌定位存在问题分析
        4.3.1 品牌定位模式不清晰
        4.3.2 品牌管理力量薄弱
        4.3.3 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4.3.4 品牌活动缺乏规划
    4.4 品牌定位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市场发展和宏观政策原因
        4.4.2 消费者认知度的原因
        4.4.3 品牌传播和推广的原因
        4.4.4 企业品牌意识的原因
第五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方案
    5.1 总体思路与原则
        5.1.1 品牌总体定位
        5.1.2 品牌产品定位
        5.1.3 品牌目标市场定位
        5.1.4 品牌竞争考量定位
    5.2 品牌要素设计
        5.2.1 品牌理念
        5.2.2 品牌行为
        5.2.3 品牌符号
        5.2.4 品牌形象塑造
    5.3 品牌传播策略
        5.3.1 提高品牌传播的精准度
        5.3.2 扩大品牌传播的渠道
        5.3.3 丰富品牌传播的形式
        5.3.4 拓展品牌传播的主体
第六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实施管理保障
    6.1 品牌定位的组织架构保障
        6.1.1 强化品牌团队建设
        6.1.2 完善人力资源储备
    6.2 品牌定位的绩效考核保障
    6.3 品牌定位的管理制度保障
        6.3.1 建立品牌管理流程
        6.3.2 优化生产管理体系
        6.3.3 优化营销管理体系
        6.3.4 完善技术研发机制
    6.4 品牌定位的风险防范措施
        6.4.1 加强品牌的自我保护
        6.4.2 实施品牌满意度调查
        6.4.3 制定品牌危机预案
        6.4.4 开展品牌文化建设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说明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及框架理论概述
    第一节 国家科技形象概述
        一、国家科技形象的概念
        二、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
    第二节 《纽约时报》及中国科技形象概述
        一、《纽约时报》概述
        二、科技新闻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科技形象
    第三节 框架理论概述
        一、新闻框架与媒介框架
        二、框架理论的三层次结构
第二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框架结构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宏观结构
        一、报道总量和频率
        二、报道议题
    第二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中观结构
        一、报道篇幅和体裁
        二、议题倾向性
        三、报道消息源
    第三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微观结构
        一、报道标题
        二、版面位置
        三、关键语句
第三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及特征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
        一、成果框架:蓬勃发展,成果显着
        二、威胁框架:野心勃勃,威胁和平
        三、怀疑框架:核心薄弱,差距明显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
        一、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大力支持
        二、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充满活力
        三、中国科技产品:市场广阔,缺陷犹存
        四、中国科技工作者:竞争力强,潜力巨大
    第三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特色
        一、纵横结合,议题宽广
        二、兼顾正负,力求平衡
        三、商业视角,前瞻性强
第四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违背事实,制造“科技威胁论”
        二、立场片面,存在扭曲误读
        三、恶意抹黑,设立“双重标准”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忧虑
        二、在中美贸易分歧中维护本国利益
        三、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偏见
        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倾向本国立场
    第三节 应对《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彰显科技竞争力
        二、转变策略,借鉴经验,塑造科技影响力
        三、积极沟通,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科技观核心概念及科技价值评价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科学与技术
        二、科学技术观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第二节 科技的价值及功能评价
        一、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正面效应
        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历史背景
        一、科学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出现
        二、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三、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马恩科技观发展演进阶段
        一、马恩科技观的形成阶段
        二、马恩科技观的丰富阶段
        三、马恩科技观的拓展阶段
        四、马恩科技观发展中体现的鲜明理论品格
    第三节 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实践
        二、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第四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教训
        二、斯大林科技观的特点、贡献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文本摘析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马克思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马克思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马克思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二节 恩格斯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恩格斯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恩格斯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恩格斯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列宁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列宁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列宁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四节 斯大林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斯大林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斯大林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内容与系统理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技本质论
        二、科技功能论
        三、科技主体论
        四、科技依托论
        五、科技异化论
        六、科技人本论
        七、科技机制论
        八、科技趋势论
    第二节 系统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观
        一、系统论基本原则的启迪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系统理解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与启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启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背景与演进阶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流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阶段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文本摘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期重要文本摘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期重要文本摘析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深期重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评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与局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逻辑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演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考察
        一、我国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进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
        一、毛泽东科技观:向科学进军
        二、邓小平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江泽民科技观:科教兴国
        四、胡锦涛科技观:创新型国家
        五、习近平科技观: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新拓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背景与地位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系统特征与内涵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实践要求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辩证分析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性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物质生产发展要求相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人的解放理论相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总特征分析
        一、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轴心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贯穿红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思想路线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理论品格
        五、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开放视野
        六、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永恒追求
        七、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精神特质
        八、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活力所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意义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2.1 绿色发展
        1.2.2 科技风险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与难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2章 我国科技风险问题的产生及其后果
    2.1 科技风险与特征
        2.1.1 科技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2.1.2 科技风险的特征
    2.2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构成风险的可能性
        2.2.1 科技风险问题的明确
        2.2.2 科技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
        2.2.3 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2.2.4 科技中社会因素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2.3 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及特征
        2.3.1 生态资源风险
        2.3.2 生命生存风险
        2.3.3 社会风险
第3章 绿色发展观的兴起
    3.1 绿色发展观的生态内涵及基本特征
        3.1.1 生态内涵
        3.1.2 基本特征
    3.2 绿色发展观的理论缘起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素抱朴”观
        3.2.2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观
    3.3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3.3.1 社会进步的现实困境
        3.3.2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3.3.3 社会生产力的催生作用
    3.4 绿色发展观的现实评价
        3.4.1 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
        3.4.2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
        3.4.3 从发展愿景的角度来看
第4章 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的治理
    4.1 在防控科技风险上容易发生的可能性
        4.1.1 偏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可能性
        4.1.2 偏离全面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3 偏离协调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4 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2 我国在科技风险防控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4.2.1 观念缺失
        4.2.2 科研逻辑缺失
        4.2.3 内在属性缺失
        4.2.4 工具缺失
        4.2.5 政策缺失
    4.3 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4.3.1 责任主体分配不明晰
        4.3.2 公众风险意识不清醒
        4.3.3 科技理性工具化与政策选择失衡
    4.4 绿色发展对科技风险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4.4.1 绿色发展观对科技风险治理的意义
        4.4.2 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们的重新思考
    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1.1 美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2 英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3 日韩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4 其他国家科技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
    5.2 对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启示
        5.2.1 从社会参与者层面来讲
        5.2.2 从政府治理的层面来讲
        5.2.3 从各组织因素差异层面来讲
第6章 中国科技风险治理应对策略探讨
    6.1 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6.1.1 对中国当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
        6.1.2 基本原则
        6.1.3 策略选择
    6.2 主要对策
        6.2.1 全面认识绿色发展战略
        6.2.2 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
        6.2.3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
        6.2.4 公众参与和协商制度的设立
    6.3 保障机制
        6.3.1 切实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
        6.3.2 强化绿色配套保障措施的建设
        6.3.3 建立绿色成果共享机制
结语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怀远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点及特色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四、新增长理论
    五、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怀远县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
    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度方法
        (一) 国外有关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度理论简述
        (二) 国内有关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度理论简述
        (三) 构建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模型
    二、测度技术进步对怀远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 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 测度技术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
    三、技术进步对怀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分析
        (一) 对1998~2010年怀远县经济增长形势的简要分析
        (二) 关于技术进步对怀远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
第四章 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
    一、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理论综述
    二、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的测度与分析
        (一) 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分析原则
        (二) 分析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的计量经济模型
        (三) 测度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
        (四) 对怀远县科技—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的分析
第五章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技术进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不足
        (一)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新技术推广及农业生产机械化成本高
        (二) 科技力量薄弱,县域企业科技创新有待加强
        (三) 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不高
        (四) 政府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有待提高
    二、促进技术进步对怀远经济发展贡献的对策
        (一)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 加大科技支出,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三) 健全保障机制,引进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一、何谓Wintel联盟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二、OEM策略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四、"标准战争"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结束语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学术界定
        1.2.1 科技一体化的相关概念
        1.2.2 科技一体化与技术联盟的联系与区别
    1.3 国内外研究态势
        1.3.1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合作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关于欧盟一体化及科技发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框架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2.1.1 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理论
        2.1.2 区域溢出理论
        2.1.3 区域地域结构演化理论
        2.1.4 增长极理论
        2.1.5 核心—边缘理论
        2.1.6 点轴发展理论
        2.1.7 圈层结构理论
    2.2 新增长理论
        2.2.1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新增长理论的区域发展观
        2.2.3 新增长理论对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2.3 新贸易理论
        2.3.1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新贸易理论关于区域技术溢出的解释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交易成本理论
        2.4.2 资源依赖理论
        2.4.3 博弈论
        2.4.4 协同论
第3章 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与政府作为
    3.1 科学技术的区域扩散
        3.1.1 科学知识的区域扩散
        3.1.2 技术的区域扩散与技术创新的区域性
        3.1.3 技术扩散的时空变化过程及一般规律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区域障碍
        3.2.1 技术创新的地理局限
        3.2.2 技术压缩方式的空间不均衡制约
        3.2.3 技术区域扩散的人为障碍
    3.3 区域科技一体化的产生:国家作为竞争者与合作者
    3.4 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3.4.1 科技资源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
        3.4.2 区域发展与创新的竞争
        3.4.3 区域的形象塑造及利益共赢导向
    3.5 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阶段
    3.6 区域科技一体化中的政府作为
        3.6.1 机会把握与政府作用
        3.6.2 科技政策的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
        3.6.3 鼓励和支持建立区域技术联盟
        3.6.4 产业研发活动中的财政支持与政府补贴
第4章 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4.1 欧盟各成员国科技资源总量的空间差异
        4.1.1 研究方法:空间均衡度分布指标
        4.1.2 按指标权重法计算的科技资源分布
        4.1.3 按独立指标法计算的科技资源分布
        4.1.4 各成员国科技资源的综合分类
        4.1.5 欧盟各成员国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
    4.2 欧盟各成员国科技活动主体的空间差异
        4.2.1 企业科技活动的空间差异
        4.2.2 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科技活动的空间分布
        4.2.3 基于科技活动主体的区域科技相似度分析
    4.3 欧盟各成员国的科研特色与禀赋优势
        4.3.1 欧盟各成员国的研发贡献情况
        4.3.2 欧盟各成员国的科研特色和禀赋优势
        4.3.3 欧盟部分成员国的科研优势领域概况
    4.4 欧盟科技发展水平的世界地位:兼与美国的比较
第5章 欧盟一体化实践及科技制度模式
    5.1 欧洲一体化基础
    5.2 欧洲一体化进展
    5.3 欧盟一体化的制度模式
        5.3.1 《罗马条约》
        5.3.2 《单一欧洲法令》
        5.3.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5.3.4 《阿姆斯特丹条约》
        5.3.5 《里斯本条约》
    5.4 欧盟一体化的决策机构
    5.5 欧盟主要科学技术管理和研究机构
    5.6 欧盟一体化的科技与创新政策
        5.6.1 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决策程序
        5.6.2 欧盟创新政策的分类与模型
    5.7 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及主要研发计划
        5.7.1 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
        5.7.2 欧盟主要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第6章 欧盟科技一体化发展及其R&D合作网络
    6.1 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提出
    6.2 欧盟的科技一体化之路
    6.3 欧盟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
        6.3.1 创新社会网络的公共科学研究合作模式
        6.3.2 自上而下的预竞争科技合作模式
        6.3.3 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科技合作模式
        6.3.4 欧盟框架计划与尤里卡计划的分工与合作
    6.4 欧盟框架计划:决策程序及发展演变
        6.4.1 欧盟框架计划的决策程序
        6.4.2 欧盟框架计划的发展演变
    6.5 欧盟框架计划R&D合作网络分布及特点
        6.5.1 从地理上看,在国家间分布不均衡
        6.5.2 从时间上看,网络合作时间远超过FP存续时期
        6.5.3 从类型上看,大学和研究机构扮演主导角色
        6.5.4 从结构上看,合作网络呈核心-边缘性特征
第7章 欧盟框架计划中的合作倾向分析
    7.1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2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地理倾向性
    7.3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语言倾向性
    7.4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科研优势倾向性
    7.5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地理、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的综合效应
    7.6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地理、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分析
        7.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6.2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地理倾向性
        7.6.3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语言倾向性
        7.6.4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科研优势倾向性
        7.6.5 欧盟成员国论文合作中地域、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的综合效应
    7.7 论文合作与项目合作的空间结构比较
        7.7.1 整体比较
        7.7.2 代表性国家的比较
第8章 结语
    8.1 欧盟科技一体化的绩效评价
        8.1.1 积极作用
        8.1.2 经济绩效
    8.2 本文研究基本结论与启示
        8.2.1 基本结论
        8.2.2 启示与借鉴
    8.3 论文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体验科技 ——一种新的科技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对科技人性化的研究
        (二) 对“体验”的研究
    三、选题的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五、关于题目的说明
第一章 因何提出体验科技:科技与人性的矛盾及关于矛盾的思考
    一、科技与人的主体性地位之悖论
    二、悖论产生的原因
        (一) 科技自身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二) 人对科技的判断具有局限性
        (三) 科技与人的互动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后果
    三、科技理性应受人性系统的内在规约
第二章 体验
    一、体验思想的凸显
    二、体验的内涵
        (一) 各学科对体验的描述
        (二) 体验科技中体验的内涵
    三、体验的特征
        (一) 整体融通性
        (二) 情感与理智交融性
        (三) 意义的生成性
    四、体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 体验与知识、经验的关系
        (二) 体验与活动、方式的关系
        (三) 体验与直觉、顿悟的关系
第三章 体验科技及体验科技之科技观
    一、体验科技
        (一) 科技何以体验
        (二) 科技如何体验:体验科技之实践分析
    二、科技应该体验:体验科技,一种新科技观的提出
        (一) 体验科技之科技观的内涵及特征
        (二) 如何建立体验科技之科技观
        (三) 体验科技之科技观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全球化与科技(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D]. 边郭晓晴. 兰州大学, 2021(02)
  • [2]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的动因和意义[J]. 刘冠军.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9(04)
  • [3]《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D]. 郑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D]. 解慧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5]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D]. 张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化和时代化两维视角的一个研究框架[J]. 刘冠军.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3(02)
  • [7]怀远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D]. 夏小青. 安徽大学, 2012(10)
  •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9]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 马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10]体验科技 ——一种新的科技观[D]. 龙桂杰. 广西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全球化与科技 (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