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喆滢[1](2020)在《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tensive care unit,ICU)近5年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入院早期影响90天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存活患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相关亚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南部战区总医院ICU 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24小时内的各器官功能参数及治疗措施等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危险因素,根据是否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存活组中分痊愈组与后遗症组进行亚组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如呈正态分布则使用单因素方差的LSD分析比较均数,如呈偏态分布则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采用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将P<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采用向前条件(forward LR)逐步剔除,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筛选预后危险因素。以非参数法构建各指标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并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结果:共纳入11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9-69岁,中位年龄21.0(19.0,27.0)岁,ICU住院时间为1-49天,其中生存组为8.1 ±7.1天,中位住院时间5天,死亡组为11.8±10.6天,中位生存时间9天。23例(19.7%)出现低血压(MAP<65mmHg);31 例(26.5%)意识障碍持续时间>24h;14 例(12%)出现DIC;其中2例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余10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存活与死亡组相比,低血压和意识障碍持续时间>24h发生率、核心体温降至低于38.5℃时间、心率、CT/MRI异常率、脏器功能指标均较好、DIC发生率均较低(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持续昏迷时间、核心体温降至低于38.5℃时间、降钙素原等方面痊愈组小于后遗症组,GCS则高于后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降温时间(HR4.87;95%CI:2.2-15.3;p<0.001)、心率(HR 1.04;95%CI:1.01-1.09;p=0.0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HR 1.41;95%CI:1.31-2.02;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M曲线显示降温时间≤2h,心率≤120次/分,SOFA≤2分的患者生存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温时间、心率、APACHE II联合预测重症中暑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8.1%(95%CI 0.957-1.000,p=0.000),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92.3%。结论:相对单独指标,联合指标预测重症中暑发病后90天死亡预后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采取早期综合针对脏器支持保护措施,缩短降温时间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减慢心率可能减少重症中暑发病后90天后的死亡率。在ICU治疗期间,中暑脑损伤涉及中枢多个部位,但患者早期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CT/MRI)影像学异常表现不能反映其90天后的脑损伤程度。
罗瑾梅,杨秦,冯亚芬[2](2020)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收治的88例急性重症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干预前后各项心肾指标水平,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 065,P=0. 014);观察组干预后心率、肌钙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t=2. 120,P=0. 03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 132,P=0. 0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 122,P=0. 008)。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重症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胡富林[3](2019)在《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 CCO)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指导作用及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CRRT救治的85例危重患者,其中40例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及动脉穿刺导管行Pi CCO监测(设为Pi CCO组),监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在CRRT治疗过程中根据平均动脉压力(MAP)、ITBVI、EVLWI的变化指导CRRT的液体管理,另45例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设为CVP组),根据CVP、MAP的变化,指导CRRT的液体管理。记录Pi CCO组患者CRRT治疗前、治疗后12h、24h、72h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观察Pi CCO组和CVP组所有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72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Pi CCO组和CVP组3d液体总入量、ICU停留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压发生率、肺水肿发生率、乳酸升高率及28d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Pi CCO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CRRT治疗后12h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TBVI及SVRI开始上升,EVLWI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的24h和72h,ITBVI、SVRI及EVLWI逐渐趋于较稳定的水平。CVP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i CCO与CVP组APACHE I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与CVP组相比,Pi CCO组患者CRRT治疗前A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 CCO组治疗后12h、24h、72h APACHE II评分较CVP组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i CCO组3d液体总入量(10.93±2.01)L,少于CVP组(15.12±3.07)L,Pi CCO组ICU停留时间(13.43±2.84)d,低于CVP组(15.17±2.9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i CCO组患者容量相关性低血压、肺水肿发生率,高乳酸发生率及28d死亡率(7.50%、5.00%、10.00%、10.00%)显着低于CVP组(24.44%、20.00%、28.89%、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P相比,Pi CCO指导危重患者CRRT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液体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李银[4](2019)在《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心力衰竭是临床的常见病,常迁延不愈,且病程中症状往往反复发作。虽然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的药物和器械治疗越来越多的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但仍然难以治愈[1]。大量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患者患病后由于种种原因,治疗效果欠佳,致残率、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由于疾病,患者的精神负担较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活动耐量逐渐下降,治疗效果变差,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肾功能不全伴发于心力衰竭也比较常见,而研究表明,这个比例是25%左右。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有较高利尿剂抵抗的发生率,这将使临床治疗更困难,更复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技术成熟,疗效确切。CRRT早期主要在肾脏病及危重症领域开展应用。由于其治疗方式多样性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众多优点,近年来逐步在心血管领域崭露头角,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大量的临床研究从基础和临床的不同角度证实CRRT技术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容量过负荷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且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预后。近年来,人们对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化,对疾病的认识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基础的新的心力衰竭分类方法广受世界各地学者的认可。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生理基础、临床表现、预后方面大相径庭,但大部分都有容量过负荷表现。CRRT对不同射血分数,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目前仍未明确,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这项研究分析了CRRT应用于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CRRT技术在不同类型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差别,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心力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心力衰竭合并伴肾功能不全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依据治疗指南给予了包括“金三角”在内的标准化内科药物治疗(如无禁忌症)。并在上述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改善容量负荷。共入组66例患者,年龄40~91岁,其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研究开始时测定每位患者的LVEF,并依据CRRT治疗前的LVEF水平分将入组患者分为两个组,LVEF保留组(LVEF≥50%)33例和LVEF降低组(LVEF<50%)33例。分析患者CRRT治疗时间、治疗期间超滤液体总量、住院时间、CRRT次数、治疗模式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CRRT强度的差异。通过测定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终止后6分钟步行实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LVEF、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酐(Cr)指标,并分别计算各组的总有效率,评估CRRT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后,不同射血分数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随访患者至出院后30天,设置30天再住院率及30天全因死亡率为主要终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在CRRT过程中对其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评估CRRT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CRRT治疗时间、超滤液体量、CRRT上机次数、治疗模式及住院时间等CRRT治疗强度相关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分钟步行实验、NT-pro BNP、CRP、Cr、LVE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值比较,CRP、Cr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分钟步行实验、NT-pro BNP、LVEF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LVEF降低组总有效率为90.91%,LVEF保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0d内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导管相关血液感染、明显皮肤黏膜或脏器出血、严重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LVEF降低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3例,穿刺点局部渗血2例;LVEF保留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1例,穿刺点局部渗血3例,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技术应用于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明显减轻这类患者容量过负荷状态,且治疗效果肯定,临床不良反应轻微。与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相比,CRRT技术应用于LVEF降低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
王嫣[5](2019)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收治的62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ASOPP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常规治疗+HP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生化指标(胆碱酯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msis 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和中毒药物种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5d胆碱酯酶活力均显着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内的TNF-a、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衰竭和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死亡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显着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UTI联合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能快速清除有毒物质,而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脏器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抢救中应给予重视。
冯红肖[6](2019)在《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疾病分布、诊治措施、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总结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经验,为降低危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为规范化救治危重孕产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联合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219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救治情况和母儿预后信息,根据既往病史以及孕期有无异常,分为妊娠并发症组及妊娠合并症组,比较两组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疾病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1.危重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78%(219/27910);219例危重孕产妇中,妊娠并发症组140例,占63.93%;合并症组79例,占36.07%。2.入住ICU的危重孕产妇疾病分布前三位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③妊娠合并心脏病。其中并发症组入住ICU的前3位疾病病因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③产褥感染。合并症组入住ICU的前3位疾病病因是:①妊娠合并心脏病;②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③妊娠合并重症肺炎。3.入住ICU平均住院时间最短的三类疾病主要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并发症;③妊娠合并心脏病;平均住院时间最长的三类疾病主要是:①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②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4.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孕产次、终止妊娠孕周、规范产检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分娩情况的比较,两组在麻醉方式、分娩方式、产后24小时出血量、行介入治疗病例数、Bakri球囊放置病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ICU救治情况的比较,两组在入ICU方式、入ICU时机、使用呼吸机治疗病例数、输血液制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救治结局的比较,两组在术后再次剖腹探查病例数、子宫切除病例数、发生休克病例数、自动出院及死亡病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19例危重孕产妇,有39例(占17.80%)发生多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其中妊娠并发症组有19例,合并症组有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发生呼吸衰竭、肾衰竭、循环衰竭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危重孕产妇入住ICU时及经ICU救治48小时后的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肾功能、动脉血气主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产科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最主要疾病是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2.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孕产妇主要以妊娠并发症为主。3.随着孕产次的增多,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来势凶猛,但如果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快,预后好,极少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情况。4.尽早启动产科联合重症监护病房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是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5.专业、规范的围生期保健是保障孕产妇和胎儿安全,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6.产科专科ICU的建立,是现代化产科的发展趋势。
盛欢[7](2019)在《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225例,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动态观察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得出每个时间截断点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有利于对疾病及早干预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225位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且入选病例参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剔除标准。首先采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咬伤部位、职业分布、咬伤至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是否口服中药等一般资料,根据抽血送检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收集并动态观察的指标为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UREA)、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其中心肌酶3项指标为CK、CK-MB、LDH,肝功能3项指标为ALT、AST、TBIL。3次指标送检及观察时间分别为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根据住院第5天患者咬伤后临床表现及复查的WBC、HS-CRP、CK、CK-MB、LDH、ALT、AST、TBIL、UREA、SCR、PT、APTT检测指标,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和好转组。运用SPSS 21.0软件,对一般资料及两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及方差不齐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着性水平是P﹤0.05。结果1.好转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高于痊愈组,住院天数(z=7.427,P﹤0.01)、住院总费用(z=6.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入院后予我院协定方蛇伤冲剂口服,其口服中药痊愈率占33.33%,未口服中药痊愈率占12%。χ2=11.76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入院后24小时内,两组中肌酸激酶(z=5.795,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z=4.280,p﹤0.01)、乳酸脱氢酶(z=3.28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4.429,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4.354,p﹤0.01)、总胆红素(z=2.26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住院第3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1.849,p=0.064)、肌酸激酶同工酶(z=1.270,p=0.204)、乳酸脱氢酶(z=1.587,p=0.1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1.707,p=0.088)、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1.761,p=0.078)、总胆红素(z=0.894,p=0.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5.住院第5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5.222,p﹤0.01)、乳酸脱氢酶(z=5.08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3.744,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5.019,p﹤0.01)、总胆红素(z=2.64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z=0.971,p=0.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痊愈组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少于好转组(但好转组患者均最终痊愈出院);2)经口服蛇伤冲剂(院内协定方)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建议观察并监测入院后24小时内CK、CK-MB、LDH、ALT、AST、TBIL及除外CK-MB的第5天CK、LDH、ALT、AST、TBIL指标,可不监测住院第3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即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减少住院花费。
伍珺,杨海燕[8](2018)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心肾指标变化、各种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c Tn I、CK-MB、Bun、Ccr、心率、收缩压、尿量等心肾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和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距显着(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显着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加快恢复速度,改善心肾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和谐。
张华丽[9](2016)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总结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予以科学的血管通路护理、感染护理、加强体征监测等护理,患者在治疗之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钾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清肌酐以及HCO3-水平均得到显着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予以救治,并采取科学的护理对策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0](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重症中暑救治关键点理论及可疑预后影响因素 |
1.3 重症中暑神经系统后遗症及脑损害临床表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记录起病后一般情况及合并重要脏器损害情况 |
2.2.2 重症中暑患者死亡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2.3 记录存活患发病90天后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 |
2.3 统计学处理 |
2.4 相关定义 |
第三章 结果 |
3.1 流行病学资料 |
3.2 临床资料描述 |
3.3 分组差异比较 |
3.3.1 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 |
3.3.2 存活组中痊愈组与后遗症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亚组分析) |
3.3.3 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 |
3.3.4 单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
3.3.5 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
3.3.6 以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组作生存分析 |
3.3.7 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2.3 两组救护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CRRT概述 |
1.2 CRRT的液体管理 |
1.3 CVP在 CRRT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
1.4 PiCCO在 CRRT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
1.5 PiCCO监测指标的指导意义 |
1.6 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iCCO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
3.3 PiCCO与 CVP组 APACHE I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3.4 PiCCO组和CVP组临床干预措施比较 |
3.5 PiCCO组与CVP组相关预后情况比较 |
4.讨论 |
4.1 危重患者CRRT治疗的背景 |
4.2 CRRT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原理 |
4.3 危重患者CRRT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
4.4 两种监测方法在CRRT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
4.5 两种监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要仪器试剂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
3.3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介质比较 |
3.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
3.5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
3.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语词表 |
致谢 |
(6)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中医学与毒蛇咬伤 |
1.2 西医学与毒蛇咬伤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2.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蝮蛇流行病学现状 |
5.2 研究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优势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预见性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 1 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护 |
1.2.2. 2 机械通气的护理 |
1.2.2. 3 急性肾衰竭的救护 |
1.2.2. 4 预见性用药的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肾指标变化的比较 |
2.2 两组治疗情况的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
3 讨论 |
3.1 EICU实施预见性护理的重要性 |
3.2 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 |
3.3 预见性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3.4 预见性护理提高EICU的护理质量 |
4 结语 |
(9)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D]. 刘喆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2]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 罗瑾梅,杨秦,冯亚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20(02)
- [3]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D]. 胡富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4]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疗效分析[D]. 李银.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5]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D]. 王嫣. 青岛大学, 2019(02)
- [6]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D]. 冯红肖.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7]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D]. 盛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预见性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伍珺,杨海燕.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03)
- [9]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对策探讨[J]. 张华丽.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3)
-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