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绵阳经济技术学院学报目录(第19卷)

2002年绵阳经济技术学院学报目录(第19卷)

一、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滕昱廷[2](2018)在《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文中研究说明许多研究者认为抗战时期是近代大学农业推广的转折期,整体成绩不如1927-1937的成熟期。这时期农学院面对农业的问题、条件、目标与战前既有诸多不同之处,又具有连续性。其中中央大学农学院在近代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均取得可观的成效。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内迁,其中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学校的科研、教育等社会职能继续发挥。中央大学农学院紧急应对这种局面,根据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带来的科研成果恢复科研与推广工作。本文主要追溯中央大学农学院在成渝等地的农业活动,对大后方农业的近代化作出贡献,同时产生的一些材料缺失、农民不肯接受、推广区域有限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依据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文献,当时重要的农业刊物、报纸、论文等,参与的活动者的回忆、研究,对内迁后的中央大学农学院所作的农业科研与推广活动进行了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梳理了中央大学农学院成立以来的概况,包括建立的时代背景、学院的科研机构、农学的学术组织、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农业推广的理念、农业推广试验的践行情况。第二部分回顾了农学院迁至大后方的情况。学院对其进行科系调整、继续农学研究、学术交流、期间内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和农业推广成果等作了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央大学农学院的主要推广方式,与之合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内江种猪场、简阳农场、诊疗室、兵工署,对其具体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作了述论。第四部分论述了农学院在大后方农业推广的成果,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政府、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并对其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因作了分析。本文通过介绍中央大学农学院在成渝进行农业科研与推广情况,分析其工作对社会改良、人民生活的改变、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认为以中央大学为代表的学校对民国时期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仕海[3](2017)在《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以剑南道为中心的唐代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唐朝在以剑南道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治理政策、官署机构和职官设置、边政实践、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在唐朝边防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唐代西南边政大致呈现出特点比较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主要表现为:唐高祖通过“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成功地将巴蜀和云南纳入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版图,并通过设置军事色彩浓厚的管理机构和大量“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贞观时期,唐太宗开始推行文治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主要表现为:为遏制吐蕃东扩,积极防御和反击吐蕃的侵扰;设置剑南节度使调整西南边防体制;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除重建姚州都督府外,又支持南诏统一了洱海;天宝后期,为遏制南诏东拓,迷信武力,导致南诏判附吐蕃。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主要表现为:为防止剑南道成为河朔型藩镇,将其一分为二;为明确中央、藩镇和州之间的赋税分配,推行“两税三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代、德两朝被迫对藩镇“姑息迁就”;德宗朝,韦皋镇蜀二十载,他大力发展西南交通和社会经济、“南抚群蛮、西摧吐蕃”,巩固了唐朝在西南的统治,基本解除了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巨大威胁;为抑制藩镇,平定刘辟之乱后,宪宗通过“两税三分制”改革和增加“刺史军权”,削弱了藩镇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大和之役”后,李德裕筹边,使西南地区获得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局面。四是咸通以后唐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主要表现为:唐诏关系破裂,南诏四犯西川;高骈通过修筑成都罗城和重建西南边防体系,彻底斩断了南诏再次侵犯西川的念头;西南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阡能和韩秀昇之乱;三川内乱,王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王建兼并东川和山南西道,并于公元907年割据称帝,唐朝在西南的统治终结。唐代西南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同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高祖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制,特别重视西南边吏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贞观时期,为了推行文治,唐太宗格外重视边吏的治理才能和德行,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任用制度。永徽至天宝时期:武则天为改变官僚集团的构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开元时期,唐玄宗为了整饬西南吏治,选拔大量重臣出镇西南;天宝后期,杨国忠秉政并遥领西南,大量“贪求边功”的杨氏亲信把持了西南政局。至德至大中时期:肃、代、德三朝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选用大量武将到西南任职,考课制度时行时废,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唐宪宗为结束西南军人专政的局面,选拔大量文官进入西南,同时推行“徙镇策略”;为解决财政困难,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官员的“财经”能力格外重视;考课制度日趋反动,“税钱长数”、“征办先期”、“捕盗多少”等成了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咸通以后:宦官势力在僖宗中后期渗入西南并控制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王建占据两川后,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唐代西南边吏作为唐朝西南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许多人在唐朝西南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维系唐朝与西南各族群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唐朝西南疆域的开拓者和西南边防的建设与巩固者,还是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者。但是,同样存在许多边吏,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行为残暴、贪污腐化,甚至为贪求边功而故意挑起战争,给唐朝在西南的治理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唐代西南边政和边吏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要保证边政与边吏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显着的特点,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论文力图将唐朝在中国古代治边实践中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历史局限性,唐朝西南边吏选拔、任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西南边吏在唐代边疆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在唐朝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出西南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唐朝历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张晶萍[4](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研究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段振华[5](2016)在《《清实录》列女旌表概观 ——以乾嘉道三朝为例》文中认为列女,指代女性群体,一般具有“女性的罗列”和“节烈女性”两层意思。自西汉刘向编写《列女传》,到正史把《列女传》列为固定体例,“列女”一词实际经历了一个含义不断收缩的过程,即形式上勉强是“女性的罗列”的编排,而内容上却逐渐演变为以“节烈女性”为主。换句话说,中国女性入史经历了一个日趋窄化的过程。《清实录》中有着列女旌表的大量记录,是清代妇女问题研究的基本史料,它里面的记录既包含节烈女性,也囊括了其他类型的女性。因此,本文的列女取“女性罗列”之义,以节烈女性研究为主,附带“孝、义、寿、产”女性的研究。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列女旌表制度形成于两汉,完善于隋唐,集大成于两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贞节观念也随之严格化、宗教化。那么问题就是,如何证明“顶峰说”,“顶峰”的具体情形又是怎样?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取量化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清实录》乾嘉道三朝的列女旌表内容进行数字化整理、分析、研究,兼采地方志、八旗通志和八旗驻防志作为补充,通过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整体上,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依次回答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点,概括学术前史,解决论文框架和概念界定等问题;正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历代列女旌表制度的沿革;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分别从“岁末汇总记录”和“分列记载条目”两方面介绍了乾嘉道三朝的列女旌表基本情况,前者包括孝妇、孝女、贞孝、守节合例、夫亡殉节、未婚守志、百岁寿民妇等内容,后者分为地域、身份地位、家庭角色、旌表原因四个类型;第五章是对前三章的汇总记录和对比分析;第六章以地方志、八旗通志和八旗驻防志为基础,从区域和族别角度对列女旌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了解中央和地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关系;第七章是把清入关以后的十朝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勾勒清代列女旌表的基本面貌;最后就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收束全文,归纳核心观点。通过分析对比研究,本文的基本观点有:明清是节烈观念严格化和宗教化的时期,也是列女旌表的顶峰时期,清代顶峰时期有两个节烈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乾嘉道时期,道光朝是高点,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咸同光时期,同治朝是高点。清代列女旌表是对历代列女旌表的再扩大,其规模和影响空前绝后。清代列女旌表具有等级性、灵活性、季候性、回归性和相对性特征,是典型的旗民二元制结构。清代列女旌表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当今社会的婚姻和两性关系都有鉴戒意义。

周瑾锋[6](2016)在《唐宋笔记小说硏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小部研究领域,肇记小说历来较少受到嗣注,有限的关注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未能给予其独立的文学视角的研究,即大多还停留在迥逞的研究,没有从笔记小说本身的文体学或理论批评角度展开。在唐宋小说研究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笔记小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唐代小说研究一直以傅奇为主流,而宋代的小说研究重点也是以括本为主的白话小说,笔记小说虚於次要地位。唐宋两代在文化上高度繁荣,在笔记小说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准,其中唐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重要过渡陪段,宋代是肇记小说走向成熟、繁荣的陪段,唐宋两代的笔记小说理应成为笔记小说乃至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是关於唐宋笔记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关注唐宋笔记小说的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前唐宋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大致了解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创作、传播、批评等情部沉,有助於我封唐宋小说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对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小说总体格局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本论文涉及了一些笔记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关於“小说”、“笔记”、“笔记小说”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仍然处於模糊含混的状态,有待於进一步的厘清和规范。唐宋两代作为笔记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笔记”或者“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观念上有哪些继承和燮化发展也有待於作过一步的梳理。其次,本论文将涉及唐宋时期笔记体小说的多个方面,对笔记体小说的撰述背景、撰述意图、撰述方式、命名方式、目录着录等方面过行探封,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的创作、传播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关於小貌文体的研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傅奇体、话本体、章回体都己经有了专门的论着,得到了学界的承认。而“笔记体”这一称谓在学界还存在较大学议,本论文作为对唐宋笔记体小说的研究,势必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笔记小说作一番梳理,以期对笔纪小说的体制、叙事、审美方面的特徵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第四,本论文在输述的遇程中,不但注意到唐宋笔记小说在创作和文体规范的延续性、一致性,也兼顾到了差异性,即因唐宋雨代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笔记小说在观念、创作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文体上的差异。最後,本论文在材料的挖掘上,将立足於已有的材料基础,尽可能有所扩展,将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材料纳入到研究的范围内,加以关注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观点新结论。

秦军荣[7](2014)在《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赵秉志,阴建峰[8](2013)在《新中国注释刑法学的扛鼎之作——试评高铭暄教授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文中研究指明目次一、从拓荒之作到鸿篇巨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的缘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的修订二、

杨卫民[9](2013)在《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20—1937年的都市上海为背景,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生活史理论和方法,论述中共出版人这一政治-文化群体在都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生命、生活和生态发展,剖析其社会生活实践的特质,进而揭示其进行红色革命传播的经验和价值。论文在导论部分,结合现实出版实践的认识、社会生活史研究方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学术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模式之争,明确了本文的问题意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从革命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透视摩登上海红色革命传播的本质和精神。论文第一章交待了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和概貌。文章认为,中共出版人脱胎于现代化、都市化、革命化的上海,是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场景中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其间,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是一个与都市其他话语体系相博弈的过程。因此,中共出版人的实践品格中蕴含革命性和现代性交融的特征。论文在第二章对中共出版人的群体结构进行了总体考察。文章首次对中共出版人都市成长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以作者搜集的统计样本,对该群体的年龄、籍贯、性别、教育状况、入党时间、所任职务、出版经历及社会关系等作了整体分析,从中发掘出其思想的时代性、联系的广泛性、生活的实践性等特征。论文在第三、四、五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了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第三、四章从宏观论述了中共出版人在出版实践、社会运动和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中可发现中共出版人革命理想和专业精神的契合、革命行动和角色转化的结合以及中共出版人群体和各阶层的融合。在红色革命传播主体上,以中共中央、团中央、总工会等系统为中心,中共出版人团结诸多商业出版人和先进分子,逐步建构了一个中央和地方、中心和外围紧密结合的红色革命传播网络;在传播主题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大革命和民族解放潮流,坚持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走进工人、学生和市民等大众群体的生活,促进大众的觉醒和团结;在传播方法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公开、伪装、渗透和领导等多种手段,坚持红色启蒙,加强红色革命传播的力量;在传播过程中,中共出版人将革命追求和现实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两大发展阶段:1920—1927年主要对工人和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1927—1937年主要深入到都市社会深处;在传播效果上,在摩登上海的多元话语体系博弈中,中共出版人越来越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都市整合功能。第五章论述了中共出版人日常中的衣食住行、收支、修养和精神生活、婚恋和家庭等生活内容,分析该群体一边进行革命工作、建构着新的社会生态,一边为自身的生存、生命和生活而劳作的都市社会场景,揭示了其革命工作与日常生活品位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总之,本文以社会生活史为主要视角,吸取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和新闻出版史等领域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分层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诸多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剖析,首次对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大样本总体分析,并始终将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阶段、分层、分类考察。据此,论文首次提出,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性质上是一个进行红色启蒙运动的过程,充满着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以此观照摩登上海与红色革命传播的关系,论文首次认为,“红色启蒙”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结合,是革命传播者在上海的主要生活形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由此,本文的研究意义或可继续深化:在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整体性探索的基础上,寻求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有效结合,从中共出版人群体看红色革命与现代性的共存与融合、红色革命群体与民族国家关系的交织与变动。

房正[10](2011)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2年,结束于1950年,历时近四十年,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学会结束时有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团体会员一百多个、各地分会五十个以上,是中国近代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学会由詹天佑、颜德庆等中国最早的职业工程师创立,并长期接受凌鸿勋、茅以升等着名工程师的领导,是近代职业工程师的集合,发挥着工程师“民间领袖”的功能;学会组织工程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为中国近代工程学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掌握中国工程师学会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力图对学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挖掘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追溯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及传入中国的过程,另一方面重现“职业工程师”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及其群体的壮大过程。其次,梳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按照“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的顺序重新梳理学会复杂的历史沿革,展现学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历史轨迹。再次,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通过对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资格”、“领导群体”等要素的研究,分析学会的组织与制度演变及其对学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制约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的讨论,了解学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解决途径;通过对学会历届“年会”的梳理,归纳“年会”演变特点,讨论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主要从“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明确”以及“工业材料试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四项工作实际上包含在学会各时期确立的“宗旨”里,也是学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工程师学会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其他专门工程学会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程师群体的关系”三种关系进行讨论,将学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形成对学会社会角色的客观定位。作为近代产生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与不足
2 南京时期中央大学的农学兴起与发展
    2.1 农学院兴起的背景及科研机构
    2.2 教学与科研成果
    2.3 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
3 中央大学重庆办学时期的农业教育与研究
    3.1 科系变动与教学变化
    3.2 农学研究的开展与科研成绩
4 中央大学的农学实践与推广
    4.1 农业推广理论体系与推广方式
    4.2 中央大学农学院与相关地方机构的合作
5 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推广成效和社会影响
    5.1 农业推广的成效
    5.2 农业推广活动的社会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一) 边政方面
        (二) 边吏方面
    三、写作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南地区概况
    第一节 西南历史地理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主要交通路线
        三、唐代西南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西南行政区划沿革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蜀汉时期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朝
    第三节 唐代西南族群概况
        一、僚人
        二、党项
        三、白兰和西山八国
        四、东女国
        五、西蛮、东蛮、三王蛮、凌蛮、董蛮
        六、吐蕃
        七、爨
        八、洱海地区诸族群
第二章 唐代西南边政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618—649年)
        一、招抚西南
        二、官署机构
        三、行政建置
        四、羁縻府州
        五、军事部署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650—755年)
        一、西南政治生态的一波三折
        二、频繁的战争—唐蕃交流的主旋律
        三、姚州都督府的兴废——唐王朝经略云南的缩影
        四、设置剑南节度使——西南边防体制的重大调整
        五、独具特色的赋役制度
        六、为遏制吐蕃支持南诏统一洱海
        七、连续失误致使南诏判附吐蕃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756—859年)
        一、玄宗武力镇压蜀军兵变
        二、分治两川
        三、两税三分
        四、韦皋镇蜀
        五、宪宗抑藩
        六、德裕筹边
    第四节 咸通以后唐王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860-907年)
        一、咸通之后的唐诏关系
        二、地方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冲突
        三、高层权力之争与三川内乱
        四、王建割据与唐王朝统治的终结
第三章 唐代西南边吏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的西南边吏(618—649年)
        一、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的西南边吏(650—755年)
        一、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的西南边吏(756—859年)
        一、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至德至大中时期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四节 咸通以后的唐王朝西南边吏(860—907年)
        一、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二、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三、咸通以后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第四章 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互动关系探究
    第一节 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和任用的影响
        一、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的影响
        二、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任用的影响
    第二节 边吏对边政的影响
        一、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政策的影响
        二、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成果的影响
    第三节 边政与边吏良性互动机制探究
        一、健全制度
        二、因地制宜
        三、不断创新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一、外交研究会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一、就业指导训练
    二、外交部实习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三、外交实务研究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清实录》列女旌表概观 ——以乾嘉道三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创新点
    二、学术前史
    三、论文框架
    四、概念界定
    五、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记录的数据统计基础-以乾隆朝为例
第一章 历代列女旌表制度的沿革
    第一节 清以前时期列女旌表制度的沿革
        一、元明以前的列女旌表制度
        二、元明时期的列女旌表制度
    第二节 清代列女旌表制度
        一、清代列女旌表政策的提出
        二、清代列女旌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三、清代列女旌表制度的结果和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清实录》之乾隆朝列女旌表基本情况
    第一节 乾隆朝列女旌表岁末汇总情况概述
        一、孝女、孝妇及其他
        二、守节合例之节妇
        三、夫亡殉节之烈妇和其他烈妇、烈女
        四、未婚守志之贞女
        五、百岁寿民妇
        六、一产三男之列女
    第二节 乾隆朝列女旌表分列记载条目情况概述
        一、列女所属地域
        二、列女身份地位
        三、列女家庭角色
        四、列女旌表原因
    小结
第三章 《清实录》之嘉庆朝列女旌表基本情况
    第一节 嘉庆朝列女旌表岁末汇总情况概述
        一、孝女、孝妇及其他
        二、守节合例之节妇
        三、夫亡殉节之烈妇
        四、未婚守志之贞女
        五、百岁寿民妇
        六、一产三男之列女
    第二节 嘉庆朝列女旌表分列记载条目情况概述
        一、列女所属地域
        二、列女身份地位
        三、列女家庭角色
        四、列女旌表原因
    小结
第四章 《清实录》之道光朝列女旌表基本情况
    第一节 道光朝列女旌表岁末汇总情况概述
        一、孝女、孝妇及其他
        二、守节合例之节妇
        三、夫亡殉节之烈妇和其他烈女
        四、未婚守志之贞女和其他贞女
        五、百岁寿民妇
        六、一产三男之列女
    第二节 道光朝列女旌表分列记载条目情况概述
        一、列女所属地域
        二、列女身份地位
        三、列女家庭角色
        四、列女旌表原因
        五、列女总坊旌表
    小结
第五章 《清实录》之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基本情况汇总和对比分析
    第一节 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总目”数据汇总和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细目”、“特目”数据汇总和对比分析
    第三节 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政策待遇汇总和对比分析
    小结
第六章 乾嘉道三朝列女旌表的地域、族别对比分析
    第一节 地域对比分析-以杭州府、吉安府为例
        一、杭州府乾嘉道时期列女旌表基本情况
        二、吉安府乾嘉道时期列女旌表基本情况
        三、杭州府和吉安府乾嘉道时期旌表情况对比
    第二节 族别对比分析-以八旗通志和地方驻防志为主要文本
        一、《钦定八旗通志》与《清实录》列女旌表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二、八旗驻防列女旌表基本情况对比-以杭州、荆州、京口三个驻防点为例
    小结
第七章 《清实录》顺治以后历朝列女旌表基本情况对比
    第一节 乾嘉道三朝与顺康雍三朝比较
        一、列女旌表基本类别对比
        二、列女旌表基本数据对比
        三、列女旌表基本趋势对比
    第二节 乾嘉道三朝与咸同光宣四朝比较
        一、列女旌表基本类别对比
        二、列女旌表基本数据对比
        三、列女旌表基本趋势对比
    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
致谢

(6)唐宋笔记小说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二、已有研究之概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背景
    第一节 史家情怀与知识主义
        一、实录与动态——史家情怀
        二、博物与求知——知识主义
    第二节 宗教情怀——翰迥报应、求仙长生
        一、佛教——论迥报应
        二、道教——求仙长生
        三、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唐宋笔记小说
    第三节 三教的融合与世俗化
        一、三教的融合
        二、三教的世俗化
    第四节 民间宗教与信仰
        一、鬼神精怪与命定思想
        二、南方文化
    第五节 商业、城市化及出版印刷的影响
        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第二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意图
    第一节 资治体、寓劝诫
        一、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影响
        二、时代变迁之要求
        三、箴规与辅教
    第二节 广见闻、补史阙
        一、广见闻
        二、补史阙
    第三节 资谈笑、助谐谑
        一、笑话、谐谑与娱乐
        二、剧谈与娱乐
        三、滋味与娱业
    第四节 其他意国及宋人的新燮
第三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与命名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
        一、笔记小说的着述方式
        二、笔记小说的取材方式
        三、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方式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命名
        一、唐宋笔记小说命名基本情况
        二、唐宋笔记小说小说命名的理论内涵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徵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体制特徵
        一、标题
        二、分类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徵
        一、叙事与虚构
        二、从口传到书面
        三、程式化与类型化
    第三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审美特徵
        一、体制风貌与审美
        二、撰述状态与审美
        三、案头与审美
余论
附录一:唐宋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及其成因
    第一节 官方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的着录情况
        二、《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着录情况
    第二节 私家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一、《郡齐读书志》的着录情况
        二、《直齐书录解题》的着录情况
    第三节 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形成的原因
        一、四部分类法与笔记小说之着录
        二、笔记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四部之关系
附录二:唐宋笔记小说序跋辑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後记

(7)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解析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上)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功能
        一、“文学教育”释义
        二、“文学”释义
        三、“文学教育”的复合型功能
    第二节 中国前学科时代的文学教育
        一、古典人文教育
        二、古典人文教育的知识学整一性
        三、文学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四、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古典学特征
    第三节 学科化文学教育在西方的出现
        一、艺术自律: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理论基石
        二、“文学”在英语中的含义
        三、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开端
    第四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雏形期
        一、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关乎文学教育之课程的设置
        三、《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课程的出现
        四、《奏定大学堂章程》与“中国文学门”的设置
        五、《大学规程》之“文学门”与“国文学类”
        六、京师大学堂与“中国文学门”
        七、雏形期汉语文学专业化教育的合法化依据
第二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下)
    第五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发展期
        一、分类教育与文学教育的专门化趋向
        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设置
        三、选科制、学分制与学位体系初步形成
        四、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功能指向
    第六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探索期
        一、苏联模式与汉语文学教育的专业性建制
        二、“三统一”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体制化趋向
        三、文学教育功能的萎缩与扭曲
    第七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成型期
        一、审美文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身份的现代确认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的定型
第三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之隐忧及当下困境
    第一节 隐忧之一:学科知识边界模糊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未完成性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机构组成方式带来的困惑
    第二节 隐忧之二:社会功能泛化
        一、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空泛性
        二、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内涵的知识化、理论化倾向
    第三节 困境之表现:就业适应性缩减
        一、文学大类专业与其他本科专业大类就业率趋势之比较
        二、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市场渐趋缩小的原因
第四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对策设计
    第一节 社会学功能的定位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精神之用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工具之用
    第二节 知识学结构的修缮
        一、课程设置要兼顾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关于文学阐释方法的思考
    第三节 教育学方法的设计
        一、在语言的游戏与想像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
        二、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结语: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徘徊在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之间
    二、文学教育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三年以来的科研成果统计
后记

(8)新中国注释刑法学的扛鼎之作——试评高铭暄教授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一、从拓荒之作到鸿篇巨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的缘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的修订
二、本书的整体影响和学术价值
    (一)本书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极其突出的学术价值
    (二)本书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三)本书为探寻刑法立法原意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线索和文献根据
    (四)本书具有极为鲜明的研究特点
三、本书对刑法立法规律的关注
四、结语

(9)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摩登上海与革命潮流:中共出版人都市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
    第一节 多元势态下的上海都市发展
        一、 多元的政治格局
        二、 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都市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四、 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现代化潮流中的上海出版业发展
        一、 上海出版的总体发展
        二、 各种类型出版的发展
    第三节 革命洪流中的上海红色革命传播
        一、 从卡内基到马克思:五四时期上海出版人的思想和行动转向
        二、 中共建党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0—1923.12)
        三、 大革命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4.1—1927.7)
        四、 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7.8—1937.12)
    第四节 红色革命的内涵:中共出版人社会实践的目标探索
        一、 中共出版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1927)
        二、 中共出版人转向重视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主张(1927—1937)
第二章 创生与合成:中共出版人群体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第一节 创生:中共出版人的发展轨迹与壮大
        一、 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中共出版人的产生和发展(1920—1927)
        二、 国民党统治下中共出版人的抗争(1927—1936)
        三、 中共出版人在民族救亡运动中的力量扩展(1936—1937)
    第二节 耦合与内聚:关于中共出版人群体的结构分析
        一、 年龄、性别和来源地
        二、 所受教育及相关文化活动
        三、 中共出版人的红色革命传播活动
        四、 内聚的群落:中共出版人的整体特性
第三章 理想与专业的结合:中共出版人的都市出版生活实践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出版理念考察
        一、 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
        二、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三、 促进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团结
    第二节 中共出版机构、出版物及流程分析
        一、 红色出版机构的创办
        二、 中共出版人的编辑和组稿
        三、 中共出版人与出版物的发行、传播
        四、 中共出版人工作流程中的相关场景
    第三节 中共出版人出版实践的阶段变化、路径及特色
        一、 出版阶段的变化
        二、 社科和文艺并作的两条传播路径
        三、 出版实践的特色
    第四节 中共出版人的坚持与抗争
        一、 出版经费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坚持
        二、 出版环境的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抗争
第四章 多重角色下的革命活动: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加强
    第一节 工人的组织者: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对工人的启蒙和组织
        二、 中共出版人与五卅运动
        三、 中共出版人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第二节 青年的导师:上海教育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中共出版人与平民女校教育试验
        二、 中共出版人在上海大学的红色革命传播
    第三节 同路人:上海先进文化网络建设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中共出版人在商业出版机构中的组织和文化联系
        二、 中共出版人在“左联”组织中的活动
    第四节 都市整合者:上海整体动员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利用节假日进行都市民众联合的宣传,扩大影响力
        二、 通过国共合作,提升社会动员的领导力
        三、 通过成立和参与地方社团,加强社会动员中的组织能力
第五章 革命与品位的关联:中共出版人的都市日常生活实践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日常生活概况分析
        一、 收入与支出
        二、 生活空间:住所及其环境
        三、 个人修养与精神生活
    第二节 红色浪漫: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
        一、 红色浪漫产生的环境及主体追求
        二、 革命事业中现代爱情和婚姻实践
        三、 革命事业背后的家庭温情
        四、 红色浪漫与事业的协调问题
    第三节 多重身份及心灵矛盾:以沈雁冰为例
        一、 多重身份,多重责任
        二、 心灵的矛盾及其化解
        三、 沈雁冰人格:家庭和交友
        四、 沈雁冰个案分析的意义
结语
附录 在上海工作的中共出版人代表人物简表(1920—1937)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工程技术群体的演进
    第一节 西"工"东渐:知识与技术的进入
        一、近代"工程"与"工程师"在西方的出现
        二、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
    第二节 新式学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一、西式学校与中国早期工程教育
        二、洋务学堂与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
    第三节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师群体
        一、留美幼童与第一批近代工程师
        二、庚款、稽勋留美生与近代工程师的培养
        三、留日、留欧学生与近代工程师群体的壮大
第二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
        一、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
        二、学会早期快速发展及原因分析
        三、学会走向衰落
    第二节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
        一、中国工程学会在美成立
        二、学会移归国内后会务之发展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
        一、两会合并之经过
        二、合并后会务之进步
        三、学会抗战之准备
    第四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大后方
        二、沦陷区的"中国工程学会"
        三、战后短暂恢复与走向尾声
第三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第一节 学会的组织与制度
        一、学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影响
        二、学会组织制度研究:以入会资格和选举权利为中心
    第二节 学会的领导群体
        一、学会领导群体特点分析
        二、关键人物的努力及影响
    第三节 制衡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
        一、学会经费来源分析
        二、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第四节 年会与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一、从"会员大会"到"学术年会"
        二、年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四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以期刊为中心
        一、工程学研究的载体:《工程》
        二、工程知识普及的推手:《工程周刊》
    第二节 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的培养
        一、工程教育体制之检讨及对当局之影响
        二、工程教育之施行与工程人才之培养
    第三节 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的明确
        一、工程名词的编译与审定
        二、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节 工程技术突破的尝试:材料试验
        一、早期材料试验委员会之工作
        二、材料试验所与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
结论
附录
征引文献要目
后记

四、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科研与推广[D]. 滕昱廷.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3]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D]. 邓仕海. 云南大学, 2017(05)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清实录》列女旌表概观 ——以乾嘉道三朝为例[D]. 段振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6(11)
  • [6]唐宋笔记小说硏究[D]. 周瑾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秦军荣. 武汉大学, 2014(06)
  • [8]新中国注释刑法学的扛鼎之作——试评高铭暄教授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J]. 赵秉志,阴建峰. 刑法论丛, 2013(02)
  • [9]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D]. 杨卫民. 上海大学, 2013(05)
  • [10]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 房正. 复旦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2002年绵阳经济技术学院学报目录(第19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