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若干说明

关于《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若干说明

一、《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几点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曹俊[1](2016)在《国产H90-2.0MW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雾霾天气对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条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不断增长,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对公用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因此,国家电力部门对风力发电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陆续对风力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能力就是重要的一项,即当电网电压跌落一定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能够保持与电网连接,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本文基于国产H90-2.0MW型风电机组,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进行研究。对电网故障时风电机组PWM变换器转子侧和电网侧控制策略的研究是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研究重要部分。首先,研究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分别在三相静止坐标下和在两相旋转坐标下的数学模型。其次,在此基础上,转子侧PWM变换器采用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的双闭环的矢量控制策略,网侧变换器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输入电流和功率因数,有效的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方法一类是增加硬件保护设备,另一类是完全依靠改进变换器控制策略的方法,本文采用第二类,对网侧PWM变换器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模型,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时和电网出现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时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变化,对上述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对国产H93-2.0MW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现场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魏飞[2](2015)在《基于MEMS传感器的无线船舶振动检测系统》文中提出随着船舶及航海技术的发展,船舶正在向更大、更快、更轻的方向发展。船舶振动检测及主动振动控制正在船舶设计和制造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振动有关的学科技术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振动检测系统作为坚实的数据基础。传统的有线振传感器网络价格昂贵,布设困难,不易大量布设,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以MEMS加速度传感器为基础,结合Zigbee无线通讯网络的船舶振动检测网络。首先,在国内外大型结构物以及相关领域振动检测的背景下,结合船舶振动检测的实际需求,确定整个系统的主要设计目的与意义,并系统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本文设计了组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装置,包括在模块化设计思想指导下组成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振动传感器模块、控制处理模块、无线通讯等以及与之配套组成传感器网络的协调器模块。文中设计了各个模块的电路以及PCB布局,并对各个部分的实现进行了说明。然后,本文设计了相关数据处理算法,包括用于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的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以及将加速度时间序列转换为频谱序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本文还在Zig Bee网络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组网程序,设计了软件系统,其中包括各个模块的底层程序设计以及包括数据库和用户交互界面在内的数据集中处理软件。最后,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完成后,在实际环境下进行了现场试验,成功提取了有效数据并与现场观测状态进行比对,证明系统运行顺利且能够有效采集数据,较好的完成了设计指标,测试了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税航伟[3](2013)在《60HZ 150MW 13.8KV 0.85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开发与转子强度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美洲及东南亚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持续旺盛供需形势紧张。目前由于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深入,不断有当地用户提出大中型60Hz发电设备的需求,这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现阶段国内各发电设备制造厂商很少针对这些60Hz电力系统地区进行60HZ发电设备的开发研究及制造,特别是对高效、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的大中型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组的开发研究制造。因此,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我公司在消化吸收引进的ALSTOM50Hz100MW等级空冷发电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60Hz发电机的运行特点,自主设计研发高效的60Hz150MW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本文主要对60Hz150MW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主要包括:1.机组不同冷却方式的对比选择;2.机组不同励磁方式的对比选择;3.方案确定和结构设计;4.转子强度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5.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和性能验证。型式试验的结果表明60Hz150MW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机组的成功开发不仅完善了产品结构,满足了现实的市场需求,也对开发更大容量的60Hz机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产生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叶和龙[4](2008)在《基于能量函数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文中认为电力系统在国民生活和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系统稳定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一旦遭到破坏,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灾难性的后果,世界各国不乏惨痛教训之例。随着我国远距离输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和高压电网的建成及大容量发电机组在电网中不断的投入运行,如何保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在诸多改善发电机稳定性的措施中,提高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被公认为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行为的复杂系统,并含有很多的未建模动态和不确定性。当系统的运行点改变时系统的动态特性会显着改变。线性控制器很难保证电力系统的控制要求,因此非线性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基于能量函数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为主要内容。首先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以及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Hamilton能量函数理论基础和同步发电机实用数学模型的前提下,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应用能量函数理论构造Hamilton能量函数并设计出发电机励磁系统控制律。并对能量函数进行整形使所设计控制器的吸引域扩大,控制性能优化。很好地限制了用线性控制所产生的近似误差。最后,应用Matlab7.1/Simulink对用Hamilton能量函数和能量函数整形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与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和比较。

陈慧春[5](2007)在《200MW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DCS改造》文中研究表明火力发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生产过程,生产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人为的疏忽或误操作都可能引起电力中断并造成严重后果。随着电厂规模的扩大,单元机组正朝着大容量、高参数和高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保证机组安全发电,对单元机组运行人员现有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应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训仿真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手段得到电力生产行业的广泛认同。同时,由于DCS的广泛使用,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操作人员将不再面向巨大的监视仪表和操作盘台,而是计算机。由于监视和操作方式的变化,使得以前基于仪表盘台的火力发电机组培训仿真机不再适合人员培训的需要。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2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仿真机在1997年开发完成,该仿真机模拟的对象是基于仪表盘台的机组,目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由于DCS的广泛应用,该仿真机已不再适应目前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人员培训的需要;2)该仿真机设备已经陈旧,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操作;3)重要部件在市场上已无法买到备件。基于这些原因,以及仿真机在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教学、培训中的重要地位,对该仿真机进行DCS改造已非常必要。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工作:1)基于DCS仿真机的具体结构重新规划整个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以满足DCS仿真机运行的需要和改造后仪表盘台的需要;2)修改仿真机原有模型,完成模型的调整;3)仿真机下位机的改造;4)仪表盘台和DCS仿真机的并行运行的处理。该改造项目通过严格测试已经成功通过了验收。目前已经完成了300余人次的培训,在长时间的测试和使用中,整个机组硬件工作稳定,模型能够反映系统主要的动态特性,通讯可靠,证明了本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洪君[6](2007)在《基于HHT和D-S理论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备故障诊断是一门各学科交叉的新技术,近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离心泵故障信号是非平稳信号,因此有必要选择恰当的适合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如窗口傅立叶变换(Windowed Fourier Transform),WVD(Wigner-Ville Distribution)、小波变换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近来,一种适合于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Hilbert-Huang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被提出来以后,经验证在很多方面的应用效果都优于其它的信号处理方法。信息融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离心泵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离心泵故障诊断中可利用的信息很多,只有充分利用有用的信息来对离心泵的故障进行诊断才能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和可靠性,因此故障诊断实质上是一个多信息融合的过程。针对设备故障诊断中存在的处理数据量大、故障类型复杂多变、领域知识难于准确获得、故障识别率低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Hilbert-Huang变换(HHT)、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提高了故障诊断系统的灵活性、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首先,本文论述了Hilbert-Huang变换技术的特点、形式结构和具体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HHT进行离心泵振动和汽蚀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通过信号的Hilbert-Huang谱,能够同时在时频域分析信号的变化情况,发现信号不同频率范围能量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定量描述这种差异,定义了不同频率范围(不同模态)信号所占的能量比作为特征变量。其次,论述了RBF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学习方式;重点介绍了RBF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建立网络结构的在线训练算法。最后,详细介绍了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合成规则、推理过程。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从待诊断系统的振动信号的特点入手,划分出两个故障特征征兆域,分设两个子神经网络分别对系统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将诊断结果转化为基本概率赋值再利用D-S证据理论分别进行时间域和空间域的信息融合。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彭济湘[7](2006)在《同步发电机阶跃响应最优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扰动都会对同步发电机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各种扰动对同步发电机运行的影响及其励磁最优控制方法,是工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基于各种扰动的特点,本论文使用了一种阶跃大扰动目标引导和逼近目标控制的励磁控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TMS320LF2407型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励磁控制装置,其可以实现实验室阶跃扰动控制实验。 本论文首先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扰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国内外励磁控制的研究方法,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然后,介绍了DSP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进行设计基于DSP的励磁控制装置做好准备。另外,本文在确定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二次型最优方法所未针对的阶跃扰动电压稳定控制过程,根据不同操作扰动类型对过渡到新运行点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主要影响控制效果的目标为重点,进行相应单目标引导和逼近目标精确控制的分阶段控制方法。为了验证这一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制了基于DSP的励磁控制装置。最后,在励磁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实现了阶跃扰动目标引导控制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励磁控制装置快速有效,阶跃扰动控制方法简明,易于应用。阶跃大扰动过渡到新运行点目标引导理论与实践吻合较好。结合邻近目标后的逼近目标精确控制,形成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的一组实用有效方法。

谢伯年[8](2006)在《章丘市琅沟热电厂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基本形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格局。对每一个电力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运用战略分析,制定出本企业的具体战略,以保证在这个无序的过渡阶段取得竞争优势。 热电企业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力产品将与单纯发电的企业一道在电力市场上参与竞争。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燃煤火电不仅要面对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还要承受煤炭、水资源等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本文在对琅沟热电厂电力生产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琅沟热电厂的SWOT分析,理出了企业目前情况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明确了琅沟热电厂在电力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由于电力产品的同一性,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成本的竞争.本文由此提出低成本竞争战略是琅沟热电厂竞争战略的必然选择。利用价值链分析,从价值活动本身、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三个环节指出了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三条途径。本文最后从影响发电企业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出发,提出了琅沟热电厂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六条措施:扩大机组规模特别是单机容量,改善资产质量;建立并推行先进的人力资源制度,为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提供有力的保证;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从运行、检修和设备改造三个环节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加强燃料和材料供应管理,重点加强对煤质的监控;创新营销渠道,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加强企业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在资产和管理上建立起自己的优势,琅沟热电厂才能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郭成[9](2006)在《同步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研究及仿真》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远距离输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和高压电网的建成及大容量发电机组在电网中不断的投入运行,如何保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在诸多改善发电机稳定性的措施中,提高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被公认为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励磁方式的发展:二是励磁控制器的发展。众多资料指出:在大、中型发电机组中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已是发展趋势。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一励磁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了自并励励磁系统设计中主回路、起磁回路、灭磁回路的有关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励磁系统的控制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控制器研究方面,以AVR+PSS励磁控制器和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MATLAB提供的SimPower工具箱是一个针对电力系统仿真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完成诸多方面的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在本文第四章,利用MALAB的SimPower工具箱,构造了含有励磁控制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对论文第三章提出的两种励磁控制器(AVR+PSS励磁控制器和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性能;AVR+PSS励磁控制器也具有较好的动态稳定性能。

王少荣[10](2004)在《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 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国电力系统即将进入大机组、超高压、超大规模、远距离交直流混合输电的时代,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将日益复杂。同时,这使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面临新的问题。传统的基于异步运行模式的电力系统监控方式,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电力系统突发恶性事故的相继出现,而受到质疑。人们盼望出现功能更为强大、原理更为先进的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系统,以应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所提出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又为解决长期困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最新成果,研究新一代的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以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论文首先较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电力系统监测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局部优先”问题以及该问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并行处理机的概念,并阐明了它的内涵。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论文提出了建造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构想。为了评价所提出的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论文提出了一种评价实时监测系统性能的同步映射描述法,并用该方法对所提出的平台构想进行了评价。进而,论文用分布式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构想进行了合理性论证。在论述了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重要意义和应具有的特性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实现方案,并对实现该平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该平台具有广域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以 GPS 的授时信号作为公共时间基准,以解决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各组成部分间的快速数据交换为核心问题,并采用同步运行模式。该平台的实现可以充分调动接入平台的电力系统各厂站的所有计算机资源,共同完成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同步监测和协调控制的有关任务。论文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实用平台的系统结构、运行机 I<WP=4>制、通信系统、数据交换以及组成平台的有关设备。论文详细地研究了作为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域时间同步系统的有关问题。论述了研究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对 GPS 的工作原理及其信号的可用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基于 GPS 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该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已经应用于本文研制的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实践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对所研制的同步时间服务系统的构成、实现技术以及提高同步时间服务系统授时精度和可靠性的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论文研究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分析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操作、振荡以及短路故障状态下母线电压各参量(幅值、频率、相位)的变化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分析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中信号过零检测法和离散傅氏变换法(DFT)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和动态特性,并对误差的软件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 DFT 法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问题,并为解决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的矛盾提出了采样时间后退法。最后,讨论了被测电压突变情况下的相角测量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相位突变识别和相位测量值修正方法。论文还研究了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方法及其实现问题。首先论述了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功角测量的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同步发电机功角测量的主要方法。同时,结合湖南电力系统状态 GPS 同步监测系统的实现,提出一种同步发电机功角的高精度直接测量方法。论文详细介绍了这种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所提出的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方法已经成功用于湖南电力系统各主力发电厂的水轮发电机组和汽轮发电机组的功角测量装置。这些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既具有高精度又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功角直接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测量方法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成功地研制了“湖南电力系统状态 GPS 同步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湖南省电力系统的 6 个发电厂(其中 4 个水力发电厂和 2 个火力发电厂)和 4 个枢纽变电站共 10 个厂站有关状态量(包括同步发电机功角和母线电压相量)的实时同步监测。该系统还包含 1 个位于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中心站。该系统已经在湖南电网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论文对该同步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关键技术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几点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几点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国产H90-2.0MW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风力发电技术概况
        1.2.1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1.2.2 风力发电变桨控制技术
        1.2.3 风力发电功率控制技术
    1.3 国内外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研究
    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模型
        2.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模型
        2.1.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换器拓扑结构模型
    2.2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2.2 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3 机械传动装置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和仿真分析
    3.1 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3.2 风力机变换器转子侧控制策略
        3.2.1 H90-2.0MW型DFIG转子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3.2.2 改进后H93-2.0MW型DFIG转子侧控制策略
    3.3 电网侧DFIG变换器控制策略
        3.3.1 H90-2.0MW型DFIG网侧控制策略
        3.3.2 改进后H93-2.0MW型DFIG网侧控制策略
    3.4 电网故障时仿真分析
    3.5 电网电压跌落时DFIG的暂态性能分析
        3.5.1 定子磁链动态过程分析
        3.5.2 转子绕组动态过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国产H93-2.0MW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
    4.1 国产H93-2.0MW风力发电机组参数
    4.2 低电压穿越现场测试步骤
    4.3 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
    4.4 实测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致谢

(2)基于MEMS传感器的无线船舶振动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加速度传感器
        1.2.2 传感器网络
        1.2.3 信号处理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硬件系统设计
    2.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与芯片选型
        2.1.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2.1.2 芯片选型与分析
    2.2 振动传感器模块
        2.2.1 MPU6050型加速度传感器
        2.2.2 电路设计
    2.3 运算控制模块
        2.3.1 STM32F103T8U6型微控制器
        2.3.2 电路设计
    2.4 无线通讯模块
        2.4.1 CC2530F256型无线通讯芯片
        2.4.2 电路设计
    2.5 无线振动传感器节点与无线协调器
        2.5.1 无线振动传感器节点
        2.5.2 无线协调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处理算法
    3.1 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3.1.1 滤波器设计
        3.1.2 仿真结果
    3.2 快速傅立叶变换
        3.2.1 理论基础
        3.2.2 实现方法
        3.2.3 测试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4.2 无线网络协议及组网结构
        4.2.1 Zigbee通讯协议
        4.2.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4.3 无线通讯模块底层程序设计
        4.3.1 程序总体设计
        4.3.2 无线网络组网设计
        4.3.3 时间同步传输方法设计
    4.4 数据处理模块底层程序设计
        4.4.1 程序总体设计
        4.4.2 组成函数及其功能设计
    4.5 数据集中处理软件设计
        4.5.1 软件总体设计
        4.5.2 数据库设计
        4.5.3 用户交互界面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振动检测现场试验
    5.1 设备安装与调试
        5.1.1 测试环境与安装方式
        5.1.2 安装位置选择
    5.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2.1 运行状态与分析
        5.2.2 试验结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60HZ 150MW 13.8KV 0.85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开发与转子强度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60HZ 150MW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的技术创新点简介
        1.3.1 冷却方式和通风结构
        1.3.2 定子绝缘等级及其绝缘处理工艺
        1.3.3 机壳和铁芯结构工艺
        1.3.4 定子线圈换位和端部渐开线结构
        1.3.5 转子绕组的应力释放
        1.3.6 负序能力提高的措施
        1.3.7 转子槽型和护环结构设计
    1.4 论文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空冷发电机和水氢氢冷却发电机的技术经济对比
    2.1 主要技术及性能对比
        2.1.1 安全性对比
        2.1.2 可靠性对比
        2.1.3 冷却效果对比
        2.1.4 效率的比较
        2.1.5 运行维护便利性对比
        2.1.6 对资源占用的比较
    2.2 经济性对比
        2.2.1 设备投资对比(见表2.2.1)
        2.2.2 安装、检验项目及费用对比
        2.2.3 运行维护费用对比
    2.3 技术经济对比结果
第三章 静止励磁方式和无刷励磁方式的技术经济对比
    3.1 励磁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3.2 无刷励磁系统的技术性能特点
        3.2.1 无刷励磁系统的优点
        3.2.2 无刷励磁系统的缺点
    3.3 静止励磁系统的技术性能特点
        3.3.1 静止励磁系统的优点
        3.3.2 静止励磁系统的缺点
    3.4 无刷励磁系统和静止励磁系统的经济性对比
    3.5 技术经济对比结果
第四章 60Hz 150MW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的方案和结构设计简介
    4.1 方案设计简介
    4.2 总体结构示意
    4.3 空气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结构
    4.4 定子结构
        4.4.1 定子机壳
        4.4.2 定子铁芯
        4.4.3 定子绕组
    4.5 转子结构
        4.5.1 转子大轴
        4.5.2 转子绕组结构和绝缘
        4.5.3 阻尼绕组
        4.5.4 转子护环
        4.5.5 转子大轴接地
        4.5.6 风扇
    4.6 座式轴承结构
    4.7 测量检测装置
    4.8 空气冷却器
    4.9 补充空气用过滤器
    4.10 联轴器及联接
    4.11 小结
第五章 转子强度的有限元分析和转子结构优化
    5.1 转子强度分析的主要对象
    5.2 应力分析方法
        5.2.1 应力分析与强度理论
        5.2.2 弹性有限元法
    5.3 求解过程
        5.3.1 几何离散
        5.3.2 模型定义
        5.3.2.1 材料属性
        5.3.2.2 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
        5.3.2.3 边界条件
        5.3.2.4 计算工况和载荷
        5.3.3 求解计算
    5.4 计算结果
        5.4.1 转速3600 r/min下发电机转子机械强度计算
        5.4.1.1 线圈匝数为12(8+4匝)时机械强度计算
        5.4.1.2 线圈匝数为11(7+4匝)时机械强度计算
        5.4.1.3 线圈匝数为11(8+3匝)时机械强度计算
        5.4.1.4 线圈匝数为10(7+3匝)时机械强度计算
        5.4.1.5 转子机械强度计算小结
        5.4.2 转速3600 r/min下护环应力强度计算
        5.4.2.1 护环初始过盈应力计算
        5.4.2.2 转速3600 r/min时护环应力计算
        5.4.2.3 小结
    5.5 模型优化
        5.5.1 转子主轴的优化
        5.5.1.1 优化大齿齿根
        5.5.1.2 优化槽帽
        5.5.1.3 转子主轴最终优化模型及计算结果
        5.5.2 护环加厚尺寸的选择
    5.6 结论与讨论
        5.6.1 总体评价
        5.6.2 安全系数计算
第六章 发电机型式试验结果
    6.1 试验类别
    6.2 试验依据
    6.3 主要技术依据
    6.4 试验项目与结果
    6.5 发电机特性试验
        6.5.1 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
        6.5.2 发电机短路特性试验
        6.5.3 不同转速下交流阻抗值
    6.6 结论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基于能量函数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励磁控制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励磁控制器的发展
        1.2.2 励磁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1.3 Hamilton能量函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励磁系统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2.1 励磁系统概述
    2.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2.2.1 电力系统稳定的分类
        2.2.2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分析
        2.2.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2.3 励磁控制对系统稳定的影响
        2.3.1 励磁调节对静态稳定的影响
        2.3.2 励磁调节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amilton能量函数理论基础
    3.1 稳定性的判定条件
        3.1.1 Lyapunov稳定
        3.1.2 La Salle不变集原理
    3.2 无源性与耗散性
        3.2.1 无源性与稳定性
        3.2.2 耗散性判定条件
    3.3 Hamilton能量函数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同步发电机的实用数学模型
    4.2 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4.2.1 基于常规哈密尔顿函数的励磁控制器设计
        4.2.2 利用能量函数整形设计励磁控制器
    4.3 吸引域的分析与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励磁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5.1 Matlab简介
    5.2 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常规PID励磁控制系统的建立
        5.2.2 非线性励磁控制系统的建立
    5.3 仿真研究
        5.3.1 小扰动实验
        5.3.2 大扰动实验
    5.4 仿真结果分析与比较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200MW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DCS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概述
    1.2 电站仿真机的分类
    1.3 国内外火电机组培训仿真技术的发展
    1.4 DCS 技术及其发展
        1.4.1 分散式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
        1.4.2 分散式控制系统的发展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原仿真系统的基本情况
    2.1 仿真对象介绍
        2.1.1 锅炉系统介绍
        2.1.2 汽轮机系统介绍
        2.1.3 电气系统介绍
    2.2 原仿真系统基本结构
    2.3 原仿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改造方案及主要数学模型
    3.1 原仿真机结构及构成情况分析
    3.2 硬件结构的改造
        3.2.1 整体硬件结构
        3.2.2 盘台改造通讯点
    3.3 软件系统的改造
        3.3.1 仿真控制站的主要功能
        3.3.2 系统软件结构
    3.4 下位机的改造
        3.4.1 PLC 的自动初始化
        3.4.2 PLC 对指示灯、仪表盘、操作台控制
        3.4.3 同期表的控制
        3.4.4 盘台间的通讯
    3.5 主要数学模型
        3.5.1 锅炉系统主要数学模型
        3.5.2 汽机系统主要数学模型
        3.5.3 电气系统主要数学模型
        3.5.4 控制系统主要数学模型
4 仿真机测试
    4.1 下位机测试
        4.1.1 PLC 初始化功能的测试
        4.1.2 PLC 对指示灯、仪表盘、操作台控制
    4.2 系统测试
        4.2.1 光字牌的测试
        4.2.2 仪表盘输出的测试
        4.2.3 操作台输入量的测试
    4.3 模型测试
        4.3.1 水冷壁爆管试验
        4.3.2 单台循环水泵跳闸试验
        4.3.3 给水控制系统控制功能测试
5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HHT和D-S理论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离心泵故障的概述
    1.3 机械故障诊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分析
    1.4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1 离心泵实验台
    2.2 实验系统
    2.3 实验步骤
第3章 HHT 的基本理论和算法
    3.1 引言
    3.2 基本概念
    3.3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3.4 基于EMD 的希尔伯特变换(HHT)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3.5 EMD 算法的几个关键问题
    3.6 HHT 与傅立叶变换、小波包变换的简单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HHT 与神经网络联合的故障诊断技术
    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4.2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4.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4.4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
    4.5 基于HHT 和RBF 的子网络故障诊断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5.1 引言
    5.2 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5.3 证据理论规则
    5.4 基于基本概率赋值的决策
    5.5 证据理论的推理结构及其优势
    5.6 多传感器多测量周期可信度分配的融合
    5.7 D-S 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的算例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同步发电机阶跃响应最优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力系统扰动问题概述
    1.3 国内外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综述
    2.1 DSP发展历史及其应用
        2.1.1 DSP的发展历程
        2.1.2 DSP芯片的应用状况
    2.2 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3 TMS320LF2407DSP芯片介绍
        2.3.1 DSP芯片的选型
        2.3.2 TMS320LF2407介绍
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阶跃响应的研究内容与控制方法
    3.1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3.2 同步发电机的各种扰动及其特点
    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3.3.1 励磁控制的基本要求
        3.3.2 电压稳定与频率稳定及机端电压与摇摆角对励磁控制的要求
        3.3.3 阶跃扰动最优励磁控制的基本思想
        3.3.4 励磁调节作用的机理
        3.3.5 控制同步发电机阶跃大扰动过程的目标引导法
第四章 励磁控制装置的研制
    4.1 励磁控制装置概述
    4.2 装置的硬件设计
        4.2.1 模拟量输入、采集模块
        4.2.2 同步信号捕获单元
        4.2.3 PWM脉冲输出模块
        4.2.4 人机接口单元
    4.3 装置的程序设计
        4.3.1 初始化模块
        4.3.2 频率实时跟踪模块
        4.3.3 数据采集模块
        4.3.4 电量计算模块
        4.3.5 控制算法模块
        4.3.6 脉冲输出模块
        4.3.7 人机交互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各模拟量测量精度实验
    5.2 脉冲单元输出及三相全控整流桥运行实验
    5.3 阶跃扰动实验
        5.3.1 起励
        5.3.2 甩负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本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章丘市琅沟热电厂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战略理论简述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章丘市琅沟热电厂经营环境分析
    2.1 琅沟热电厂概况
    2.2 琅沟热电厂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2.1 政治环境(political)分析
        2.2.2 经济环境分析
        2.2.3 社会环境分析
        2.2.4 技术环境
    2.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2.3.1 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2.3.2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2.3.3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2.3.4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2.3.5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第3章 琅沟热电厂的SWOT分析
    3.1 竞争优势分析(Strengths)
    3.2 竞争劣势分析(Weakness)
    3.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3.4 威胁分析(Threat)
第4章 琅沟热电厂的竞争战略选择
    4.1 琅沟热电厂的竞争战略选择
    4.2 价值链在发电企业的应用分析
    4.3 琅沟热电厂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途径
第5章 琅沟热电厂低成本竞争战略实施措施
    5.1 扩大机组规模
    5.2 推行先进的人力资源制度
    5.3 控制内部成本
        5.3.1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5.3.2 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5.4 加强燃料和材料供应管理
        5.4.1 加强燃料供应管理
        5.4.2 严格控制材料供应
    5.5 创新营销渠道
    5.6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
说明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同步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研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自并励励磁系统简介
    1.3 国内外励磁控制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励磁调节与电力系统稳定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自并励励磁系统主回路及起励灭磁回路分析与计算
    2.1 引言
    2.2 主回路接线方式
    2.3 励磁系统主回路参数计算
    2.4 同步发电机的起励
    2.5 同步发电机的灭磁
第三章 励磁控制器研究
    3.1 引言
    3.2 PID控制理论基础
    3.3 常规PID励磁控制器研究
    3.4 AVR+PSS励磁控制器研究
    3.5 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基础
    3.6 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研究
第四章 仿真研究
    4.1 引言
    4.2 MATLAB/Simulink/SPB简介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4.4 仿真研究
    4.5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10)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现代电力系统的挑战
    1.2 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2 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电力系统广域并行处理机的概念及其内涵
    2.3 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构想
    2.4 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同步映射描述法评价
    2.5 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的分布式系统理论论证
    2.6 小结
3 实用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结构
    3.3 运行机制
    3.4 通信系统
    3.5 数据交换
    3.6 同步化接口
    3.7 小结
4 基于 GPS 的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
    4.1 引言
    4.2 GPS 工作原理及其信号的可用性
    4.3 基于 GPS 的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
    4.4 基于 GPS 的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时间服务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
    4.5 小结
5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母线电压在电力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变化过程分析
    5.4 同步相量测量的信号过零检测法
    5.5 同步相量测量的离散傅氏变换法(DFT 法)
    5.6 母线电压暂态过程的相位突变识别和相位测量
    5.7 小结
6 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方法及其实现
    6.1 引言
    6.2 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原理
    6.3 同步发电机功角直接测量方法的实现技术
    6.4 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技术措施
    6.5 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特性的功角直接测量方法研究
    6.6 小结
7 湖南电力系统状态 GPS 同步监测系统的研制
    7.1 引言
    7.2 应用背景
    7.3 系统描述
    7.4 子站系统研制
    7.5 中心站系统研制
    7.6 小结
8 全文总结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 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所获的科技奖励

四、《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几点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H90-2.0MW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D]. 曹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2]基于MEMS传感器的无线船舶振动检测系统[D]. 魏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3]60HZ 150MW 13.8KV 0.85静止励磁空冷发电机开发与转子强度有限元分析[D]. 税航伟. 山东大学, 2013(04)
  • [4]基于能量函数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D]. 叶和龙. 厦门大学, 2008(08)
  • [5]200MW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DCS改造[D]. 陈慧春. 重庆大学, 2007(05)
  • [6]基于HHT和D-S理论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洪君. 东北电力大学, 2007(02)
  • [7]同步发电机阶跃响应最优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验[D]. 彭济湘. 广西大学, 2006(12)
  • [8]章丘市琅沟热电厂竞争战略研究[D]. 谢伯年. 山东大学, 2006(12)
  • [9]同步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研究及仿真[D]. 郭成. 西华大学, 2006(09)
  • [10]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研究[D]. 王少荣.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关于《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的若干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