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称谓符号与文化的非映射性分析

中英文称谓符号与文化的非映射性分析

一、汉英称谓的语符与文化的非映射性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芦金梅[1](2017)在《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社交称谓语是汉语语言系统中最为庞杂的系统之一,它是交际者在说话时要过的第一关,但其复杂性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代汉语称谓语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针对对外汉语中的称谓语研究则并不多见,尤其是针对汉语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立足于汉语社交称谓语的本体研究,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为目的,梳理了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对外汉语中社交称谓语的界定和分类,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从留学生汉语社交称谓语学习、使用调查入手,对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的社交称谓语学习和使用情况、影响社交称谓语学习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学习和使用社交称谓语的心理状态、课堂中对外汉语教学情况、教材中社交称谓语的涉及情况、留学生使用社交称谓语的频度等进行了调查,总结出留学生使用社交称谓语的偏误类型并分析其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第四章根据对外汉语教学指导性《大纲》提出了加强文化教学,采用分阶段教学,建立积极的认知策略和完善教材内容等教学策略提升社交称谓语教学效果。本文从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整体情况出发,从理论研究到学生学习使用情况调查,再到提出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对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并对更深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杜璇[2](2017)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存在的,而作为标记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也相应地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现代汉语亲属称谓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亲属称谓受到宗法制度、儒家文化、传统农耕经济、婚姻制度、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划分精细、繁复庞杂、使用灵活等特点。亲属称谓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相关研究成果就比较丰硕。从最早的《尔雅》开始,就有亲属称谓研究的相关记录,可以说为后人研究亲属称谓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直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多元化的视角对亲属称谓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亲属称谓从古至今发展较为稳定,大都为现代人所使用,拥有较强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受现代婚姻制度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许多亲属称谓的使用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对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进行考察,以便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使用亲属称谓。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封闭语料,对其中的亲属称谓进行统计与整理,进而对现代社会常用亲属称谓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虽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但其书面语称谓系统却保持了基本面貌,这就表明了其作为基本词汇使用所具有的稳定性特点,同时,也使演变有所依据,不离其宗。现代汉语亲属称谓在现代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受到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旧有称谓很少使用或不再使用,也产生了一些新称谓新用法,这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称谓系统,而且满足了语言使用主体的多种需要。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从古代和近现代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有关亲属称谓的研究概况。第二章首先对亲属称谓进行了追本溯源的考察,即从语义和婚姻制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其次对亲属称谓的动态发展与使用现状进行了描写;再次,笔者整理归纳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亲属称谓,并以表格的形式对几种不同的类型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第三章对亲属称谓构词语素做了统计整理,并总结了语素分布特点,对常用亲属称谓的关系构成以关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对其语义成分进行了阐释。第四章对现代汉语亲属称谓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泛化现象作了相关论述,从特点、主要类型及变体、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

王倩蕾[3](2013)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亲属称谓研究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对现代汉语中有关亲属称谓的研究进行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示亲属称谓研究的成果,分析亲属称谓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今后亲属称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做出贡献。

韩琳[4](2010)在《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中餐菜名的英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步深入,中餐菜肴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其名称的英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中餐菜名的英译绝非易事。中餐菜肴名称不胜枚举,在语言表达、词汇和句法方面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特点,中餐菜名中还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如谐音、双关等;并且中餐菜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中餐菜名的英译不仅要考虑到语言因素,还要兼顾文化信息的转换。为了达到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目的,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分析中餐菜名的意义与功能,并根据“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尝试对中餐菜名的英译进行探讨。根据符号学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且每一种符号都具有特定的意义。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三种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语言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观点,语言的功能分为: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中餐菜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也具有上述三种意义并体现不同的语言功能。本论文归纳了中餐菜肴的命名方式。根据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分别从语言的三种意义及信息、祈使、美感、酬应功能方面对中餐菜名进行了分析。在中餐菜名的英译过程中,为了达到传递信息、广告和文化交流的目的,并最大程度地再现中餐菜名的意义和所体现的功能,应根据不同的命名方式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意译、直译、音译、直译加注释等以期把意义和功能在英译过程中的缺失降到最低程度。

马正义[5](2010)在《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翻译》文中指出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亲属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亲属称谓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因此,了解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称谓语。

高永丽[6](2009)在《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的汉语熟语英译研究 ——以杨译《儒林外史》为例》文中提出汉语熟语为汉语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粗俗语等的总称,这些表达方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语音和谐,历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作为汉民族语言的精髓,汉语熟语更是在对外文化宣传以及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将汉语熟语恰如其分的地再现于目标语中却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因此,对汉语熟语英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社会符号学理论,选取杨译《儒林外史》中的例证,深入探讨汉语熟语的英译问题。一方面,中国古代着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饱含了各种熟语,这些熟语映射着中国的传统社会和文化,生动描绘了中国社会的人文道德、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较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社会符号学强调文本、语言和非语言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符号的影响,注重语言的各种符号学意义以及功能的实现。有鉴于此,社会符号学理论可以作为指导汉语熟语翻译的理论。基于社会符号学理论,本研究对《儒林外史》中的汉语熟语进行归纳分析,针对熟语可能具有的三种符号学意义以及相关语言功能提出了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认为译者要从宏观上理解和阐释汉语熟语,结合目标语语言背景和具体语境判断各种符号学意义的重要性和可译性,采取适当方法在目标语中寻找与原语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语言符号,一方面确保译文可以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另一方面也要最大限度地传播原语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语言结构特点等。总之,本研究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理论方面,它证明了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指导和分析汉语熟语英译的可行性;在实践方面,它有针对性地为汉语熟语英译探讨和总结了可行的翻译方法,给译者带来了一定启示。

姜慧霞[7](2009)在《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水浒传》英译本中文化流失与补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翻译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学者和广大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用大量的例证探讨了汉译英中译者应如何恰当使用不同的文化补偿方法来最低限度地减少文化损失。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现象就是文化流失。因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应用社会符号学理论来研究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与补偿。社会符号学理论对符号的意义作了最全面的概括,认为意义是符号、所指物和解释体三者之间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符号的意义分为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依据,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三种意义的流失:所指意义的流失;言内意义的流失和语用意义的流失。然而,虽然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译语读者可以像原语读者一样欣赏到原语文化,译者应该采取各种文化补偿方法来减少和弥补翻译过程中的各种损失。在采用补偿手段时,译者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信息补偿恰当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以这三大原则为指导,译者应灵活选择补偿方法,提供既传神又流畅的好译文。《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且常被比作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此外,它最为着名的两个英译本的译者沙博理和赛珍珠都是享有盛名的语言大师和资深译者。因此,把该小说作为研究翻译过程中文化流失与补偿的范本是非常恰当的。如果文化补偿做得好,它将起到减少文化冲突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笔者希望该论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成这一领域的更多研究。

章志敏[8](2007)在《论身势语翻译的语境意识》文中指出作为无声交际形式的一种,身势语在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身势语具有文化属性,这无疑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障碍。因此,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身势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从这句英语谚语不难看出语境对作品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身势语的翻译也离不开语境。译者在翻译时应时刻保持语境意识。本文的作者将把Hatim和Mason提出的与翻译联系紧密的语境三个层面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引导身势语的翻译。语境三分论这一新角度对身势语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能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除了序言和结尾部分,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对身势语的一个总体介绍。一方面,作者给出了身势语的定义、特点并对几个与身势语有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地比较;另一方面,作者分析了身势语的可译性,回顾了身势语翻译的研究现状,探索了身势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包括定义和分类在内的语境的一些基本信息,接着将语境与身势语联系起来,体现了身势语翻译对语境的不可分离性。作者还介绍了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交际理论语境三个层面理论。Hatim和Mason将语境分为三个层面: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层面,这对身势语翻译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本章还揭示了语境对身势语翻译的两大主要功能----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第三章从交际层面对身势语翻译研究进行了探索。作者从与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和与语言使用相关的语域两个角度对这一层面进行了剖析。语言变体包括地理方言,反映时代特色的方言,社会阶层的方言等;语域则包括话语范围,话语体式,话语语旨。作者用大量的例子阐述了交际层面的各因素对身势语翻译的指导。第四章从语用层面对身势语翻译研究进行了探索。Hatim认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很多语用因素可以影响这一特殊交际的顺利进行。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遵守言语行为规律,传达原文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合作原则要求译者在身势语翻译时力求遵循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第五章从符号学层面对身势语翻译研究进行了探索。身势语具备典型符号的功能,在符号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Morris符号理论的指导下,以Hatim和Mason的语境符号层面的理论为理论基础,作者把身势语符号当作符号体,着力寻求身势语的符号意义。换言之,作者力图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探索身势语翻译。最后,作者总结全文观点,指出本文可能在哪方面对身势语翻译研究有所贡献以及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希望以此文为身势语的研究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王倩[9](2007)在《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是语言科学里一个特殊的领域,一方面具有表达概念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表义的模糊性,由此可见数字翻译并不是原语与译入语间的简单对应。本文试从数字语义的模糊性功用谈起,浅析模糊数字现象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刘晓雪[10](2007)在《汉语言中数字的符号意义及翻译探讨》文中认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如哲学语言学、文化、思维方式、宗教等对数字的含义进行阐述。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数字尤其是汉语语言中的数字的意义进行诠释,并进一步探讨汉语数字符号意义的英译。

二、汉英称谓的语符与文化的非映射性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英称谓的语符与文化的非映射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称谓语本体相关研究概述
        (二)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三)存在的不足
    三、本文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基础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交称谓语的本体研究
    一、社交称谓语的界定与分类
        (一)社交称谓语的界定
        (二)社交称谓语的分类
    二、社交称谓语的特点
        (一)时代性
        (二)文化性
        (三)复杂性
    三、社交称谓语的语用原则
        (一)合作原则
        (二)礼貌原则
        (三)情感原则
    四、社交称谓语的功能
        (一)指示功能
        (二)交际功能
        (三)情感功能
第二章 留学生社交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问卷设计
        (六)调查实施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二)留学生社交称谓语的使用频度分析
        (三)影响留学生学习社交称谓语的因素分析
        (四)留学生对汉语社交称谓语功能的理解分析
        (五)留学生学习汉语社交称谓语的难易度分析
        (六)留学生学习汉语社交称谓语的方式分析
    三、留学生社交称谓语使用情况分析
        (一)总体错误率情况
        (二)具体错误率统计分析
    四、留学生汉语社交称谓语使用偏误分析
        (一)社交称谓语的偏误类型
        (二)社交称谓语的偏误原因
第三章 汉语社交称谓语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积极认知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社交称谓语的信心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交称谓语使用策略
    二、采用分阶段教学方式
        (一)分阶段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分阶段教学的实施
    三、重视文化教学
        (一)讲清文化差异
        (二)输入文化背景
        (三)创造体验机会
    四、完善教材相关内容
        (一)梳理教材内容
        (二)适当增删教材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语料选择
    三、研究综述
        (一)古代的亲属称谓研究
        (二)近现代的亲属称谓研究成果
第二章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类型与特点
    一、汉语亲属称谓的产生
        (一)从语义层面看“亲属称谓”
        (二)从婚姻制度看“亲属称谓”
    二、汉语亲属称谓的发展与使用
    三、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类型
        (一)现代汉语亲属称谓分类
        (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亲属称谓收词评析
    四、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
第三章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语义分析
    一、汉语亲属称谓的构词分析
        (一)语素分析
        (二)构词分析
    二、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的语义分析
第四章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一、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
    二、亲属称谓泛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变体
        (一)区别年龄、有辈分限制的亲属称谓泛化
        (二)不区别年龄、无辈分限制的亲属称谓泛化
    三、亲属称谓泛化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因素
        (二)现实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亲属称谓体系研究
二、亲属称谓的语形层面研究
    (一) 亲属称谓可通过变读辨义
    (二) 亲属称谓有词缀化的趋势
    (三) 亲属称谓的语音发展及重叠用法
三、亲属称谓的语义层面研究
    (一) 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亲属称谓研究
    (二) 亲属称谓的语义成分分析
    (三) 具体亲属称谓的语义研究
四、亲属称谓的语用层面研究
    (一) 亲属称谓的语用规则研究
    (二) 亲属称谓的泛化趋势及语用特点
    (三) 亲属称谓翻译中的语用问题
    (四) 亲属称谓的社会、文化研究

(4)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中餐菜名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
        1.2.2 中国对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的研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概述
    2.1 符号学、社会符号学和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
        2.1.1 符号学
        2.1.2 社会符号学
        2.1.3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2.2 社会符号学视角的意义观和功能观
        2.2.1 社会符号学视角的意义观
        2.2.2 社会符号学视角的功能观
    2.3 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第3章 中餐菜名的意义和功能
    3.1 中餐菜名的命名方式
    3.2 研究中餐菜名翻译的重要性
    3.3 中餐菜名的意义
        3.3.1 中餐菜名的指称意义
        3.3.2 中餐菜名的言内意义
        3.3.3 中餐菜名的语用意义
    3.4 中餐菜名的功能
        3.4.1 中餐菜名的信息功能
        3.4.2 中餐菜名的呼唤功能
        3.4.3 中餐菜名的美感功能
        3.4.4 中餐菜名的酬应功能
第4章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中餐菜名的英译
    4.1 中餐菜名英译的目的
    4.2 中餐菜名英译中意义的转换
        4.2.1 中餐菜名英译中指称意义的转换
        4.2.2 中餐菜名英译中言内意义的转换
        4.2.3 中餐菜名英译中语用意义的转换
    4.3 中餐菜名的基本翻译方法
        4.3.1 直译法
        4.3.2 意译法
        4.3.3 音译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亲属称谓及其翻译
    一) 直译加注
    二) 类分法
三、仿亲属称谓及其翻译
四、结语

(6)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的汉语熟语英译研究 ——以杨译《儒林外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CHINESE SHU YUAND THEIR TRANSLATION
    2.1 Chinese Shu Yu
        2.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Shu Yu
        2.1.2 Features of Chinese Shu Yu
    2.2 Chinese Shu Yu and Their Translation
        2.2.1 Overview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Shu Yu translation
    2.3 Chinese Shu Yu in The Scholars
        2.3.1 About The Scholars
        2.3.2 Chinese Shu Yu The Scholars
CHAPTER THREE SOCIO-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3.1 Socio-Semiotics
        3.1.1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put forward by Saussure
        3.1.2 Trinity of Peirce's Semiotics
        3.1.3 Semiotic meanings by Morris
        3.1.4 Socio-semiotic theory of language by Halliday
        3.1.5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dvocated by Nida and Kress
        3.1.6 The standard of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 and similarity in function
    3.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ocio-semiotic approach
    3.3 Relevant applications of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3.4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Chinese Shu Yu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SOCIO-SEMIOTICS TO THETRANSLATION OF CHINESE SHU YUIN THE SCHOLARS
    4.1 Semiotic Meanings of Chinese Shu Yu
        4.1.1 Designative meaning
        4.1.2 Linguistic meaning
        4.1.3 Pragmatic meaning
    4.2 Functions of Chinese Shu Yu under the Socio-semiotics
    4.3 Transmitting the Designative Meaning of Chinese Shu Yu
        4.3.1 Full reproduction
        4.3.2 Partial or non-reproduction
        4.3.2.1 Cultural vacancy and the designative meaning-losing
        4.3.2.2 Annotation
        4.3.2.3 Amplification
    4.4 Transmitting the Linguistic Meaning of Chinese Shu Yu
        4.4.1 The linguistic meaning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4.4.2 The linguistic meaning at the lexical level
        4.4.3 The linguistic meaning at the syntactic level
        4.4.4 Tactics for reproducing the linguistic meaning
        4.4.4.1 Rhyming
        4.4.4.2 Word-for-word reproducing
        4.4.4.3 Remolding
    4.5 Transmitting the Pragmatic Meaning of Chinese Shu Yu
        4.5.1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agmatic meaning
        4.5.2 Strategies for transmitting pragmatic meaning of Chinese Shu Yu
        4.5.2.1 Substitution
        4.5.2.2 Generalization
        4.5.2.3 Specification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to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7)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水浒传》英译本中文化流失与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hui Hu Zhuan and Its two English Versions
    1.2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Loss and Compensation Study
        2.1.1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e loss of meaning
        2.1.2 Compensation studies
    2.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emiotics
        2.2.1 Semiotics
        2.2.2 Socio-semiotics
        2.2.3 Socio-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2.2.4 Socio-semiotic view of translation criterion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SOCIO-SEMIOTICS TRANSLATION CRITERION-EXPLORATION OF THE LOSSES AND COMPENSATION OF CULTURAL MESSAGES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SHUI HU ZHUAN
    3.1 The Losses of Referential Meaning
        3.1.1 Undertranslation
        3.1.2 Overtranslation
        3.1.3 Mistranslation
    3.2 The Losses of linguistic Meaning
        3.2.1 The losses of musical beauty
        3.2.2 The losses of formal beauty
        3.2.3 The loss of lexical beauty
    3.3 The Losses of Pragmatic Meaning
        3.3.1 The losses of symbolic meaning
        3.3.2 The losses of affective meaning
        3.3.3 The losses of associative meaning
        3.3.4 The losse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ULTURAL COMPENSATION
    4.1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s
        4.1.1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4.1.2 The principle of intelligibility
        4.1.3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4.2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4.2.1 Preservation
        4.2.2 Supplement
        4.2.3 Explanation
        4.2.4 Replacement
        4.2.5 Simplification
        4.2.6.Approximation
        4.2.7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8)论身势语翻译的语境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oncept of Body Language and Review of Its Translation
    1.1 Definition of Body Language
    1.2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Language
    1.3 Description and Translatability of Body Language
        1.3.1 Description of Body Language
        1.3.2 Translatability of Body Language
    1.4 Previous Researches o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1.4.1 Foreign Researches o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1.4.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1.5 Problems i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1.5.1 Unawareness of Cultural Messages in Body Language Contextually
        1.5.2 Neglect of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 in the Context
    1.6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1.6.1 Nonequivalence
        1.6.2 Ambiguity of Body Language
    1.7 Summary
Chapter Two Study of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from Contextual Perspective
    2.1 Definition of Context
    2.2 Classification of Context
    2.3 The Three Levels of Context under Hatim and Mason's Theory
    2.4 Hatim and Mason's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ocess
    2.5 Context and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2.6 Functions of Context in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2.6.1 Interpretative Function
        2.6.2 Restrictive Function
    2.7 Summary
Chapter Thre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3.1 The Communicative Level of Context and Its Effect
    3.2 User-related Varieties—Dialect
        3.2.1 Geographical Dialect
        3.2.2 Temporal Dialect
        3.2.3 Social Dialect
    3.3 Use-related Varieties — Register
        3.3.1 Field of Discourse
        3.3.2 Mode of Discourse
        3.3.3 Tenor of Discourse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Pragmatic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4.1 The Pragmatic Level of Context and Its Effect
    4.2 Speech-act- theoretic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4.2.1 Three-fold Distinction
        4.2.2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4.2.3 Context in Speech Act Theory
        4.2.3.1 Locutionary Act
        4.2.3.2 Illocutionary Act
        4.2.3.3 Perlocutionary Act
    4.3 The Cooperative-principle-theoretic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4.3.1 The Maxim of Quantity
        4.3.2 The Maxim of Quality
        4.3.3 The Maxim of Relevance
        4.3.4 The Maxim of Manner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Semiotic Approach to Body Language Translation
    5.1 Semiotic Level of Context and Its Functions in the Communication
    5.2 Transfer of Designative Meaning in Body Language
    5.3 Transfer of Linguistic Meaning in Body Language
        5.3.1 Linguistic Meaning on the Lexical Level
        5.3.2 Linguistic Meaning on the Syntactic Level
    5.4 Transfer of Pragmatic Meaning in Body Language
        5.4.1 Transfer of Associative Meaning
        5.4.2 Transfer of Affective Meaning
    5.5 Summary
Conclusion
    Significance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10)汉语言中数字的符号意义及翻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符号学对意义的阐释
二、汉语数字符号意义的剖释
三、汉语数字符号意义的翻译探讨

四、汉英称谓的语符与文化的非映射性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交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芦金梅.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2]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例[D]. 杜璇.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J]. 王倩蕾.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
  • [4]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中餐菜名的英译[D]. 韩琳. 河北大学, 2010(11)
  • [5]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翻译[J]. 马正义.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 [6]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的汉语熟语英译研究 ——以杨译《儒林外史》为例[D]. 高永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水浒传》英译本中文化流失与补偿[D]. 姜慧霞. 内蒙古大学, 2009(04)
  • [8]论身势语翻译的语境意识[D]. 章志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 王倩. 考试周刊, 2007(24)
  • [10]汉语言中数字的符号意义及翻译探讨[J]. 刘晓雪. 教学与管理, 2007(06)

标签:;  ;  ;  ;  ;  

中英文称谓符号与文化的非映射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