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联办图书馆资源共享浅析

三校联办图书馆资源共享浅析

一、浅析三校联合办馆之资源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陈晴晴[1](2021)在《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钰生是天津近代着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南开大学秘书长、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主任和天津图书馆馆长,在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图书馆建设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宝贵的价值,对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黄钰生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且缺乏深度,亟待丰富和扩充,因此,研究黄钰生的教育思想既能够丰富黄钰生的相关研究内容,也能够深入挖掘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为当今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黄钰生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黄钰生的生平和教育活动。第二章深入分析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有大学的本质、大学教育的意义、人文学科建设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师范教育思想包括师范教育的任务、课程、途径、师资建设以及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小学教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管理以及学习方法;图书馆建设思想主要有图书馆的文化价值、馆藏建设和图书馆界的交流合作。第三章总结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特点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内核,严以治校贯穿始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养;影响是:推动南开大学发展成为知名高校,推动云南中小学教育长足进步,推动天津图书馆发展成为一流图书馆。第四章论述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教师教育一体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信念感与责任感,以及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对黄钰生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其可贵之处。

廉志强[2](2020)在《追问异托邦:中学图书馆的叙事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田野考察,本文针对一所中部地区高中图书馆以叙事探究为方法进行了个案研究,最终讨论了学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问题。田野资料被分成了3个部分。首先,在2017-2019年,本文发现该校图书馆在学校中呈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向,并面对着关于与学校课堂教育之间关系的广泛困惑。经过探究,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由历史延续而来的长期存在的、关于图书馆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深远困惑。第二部分,本文发现在20世纪初,该校图书馆也存在与学校教育过程相互融洽的良性发展时期,并随之追溯了在中外历史上学校图书馆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似关系的案例,证明学校图书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并非宿命式的相互排斥,并进一步提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部分,对该校图书馆过去数十年内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察,可以见出图书馆的变迁是对学校教育形态变迁的回应。结合相关史实,本文提出学校图书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由教与学的矛盾关系而决定的,学校图书馆由于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强调而与以教师教学为重心的传统分科教育构成矛盾,学校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它所在的教育环境如何认识和实践教和学的矛盾性。本文结论称,中学图书馆在学校环境中面对了生存困难,其背后隐藏着智识上关于学校图书馆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困惑;21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处境随着中学教育的发展变革经历了价值的衰落;自夸美纽斯开始的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性的表征,因而具有社会本质上的主导性,学校图书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被隐喻为异托邦与乌托邦的关系。

董飘飘[3](2019)在《河南省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校地共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服务效益为研究主体,设计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和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实证案例,从办馆条件、共建模式、读者服务、读者满意度四个方面分析服务效益的影响因素,采用读者问卷调查法,进行服务效益评价,对国内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深化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关于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研究较少见,且研究内容大多是图书馆服务效益理论方面的浅析,关于调查、评估与服务效益实证分析相关的论文缺乏;二是制定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和服务效益评价指标,为国内校地共建图书馆开展评估工作、提高办馆效益方面提供借鉴作用;三是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探究影响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评价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依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提升策略。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调研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文章对校地共建图书馆作了全面分析,在明晰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概念、整体把握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建设特征的前提下,从办馆条件、文献资源建设、自动化与网络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科学管理和中华古籍保护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设计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以促进我国共建图书馆建设更加规范化发展;考虑图书馆服务效益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引入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总体从节省成本投入和提升使用价值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成本效益四方面的体现,把握设计原则,设计出服务效益评价指标,缩小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发放两种调查问卷,一是对河南省四所校地共建图书馆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以实证数据为支撑,研究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影响因素,二是选取河南科技大学共建图书馆的读者为调查对象,发放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服务效益分析与评价,验证得出馆舍建筑、设施设备、馆藏资源、共建模式、读者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等是影响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主要因素。根据前文对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提出发挥政府保障作用、科学规划管理馆舍和馆藏建设,提高读者满意度等方面的策略建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独创性,提出设计了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和服务效益评价指标,阐述了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表现形式,提出策略建议。灵活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以客观数据为研究基础,从新颖的角度对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体现形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实践性更强。

陈毅晖[4](2019)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职能的学术图书馆在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所采取的策略,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张光润[5](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余子侠[6](2015)在《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历史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抢占民族战争"文教制高点"并借以维系中华民族高教事业现代化进程于不坠,绝大多数高校在迁徙流转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实行联手合作办学。或两校合并办理,或多校联手合作,或以一校为主而广纳他校抱团渡险,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下、迁地社会各界的支助下和广大师生爱国精神的支撑下,战时高校联办不仅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出国家急需的知识人才,而且在战时条件下提升了教研学术质量,对其时及后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布局亦有所调整。

刘长宽[7](2013)在《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办学近九年,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西南联大图书馆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为联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有所启示。

刘京京[8](2012)在《西南联大矛盾论析》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然而,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西南联大光辉业绩的一面,鲜有研究分析联大之矛盾者。事实上,错综纷杂的矛盾展现了联大在战乱时期别样的历史图景,演绎了别样的联大生活。通过对联大矛盾的展现与分析,有助于了解联大历史的全貌。以往的研究主要借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态学等理论,笔者本着“问题决定方法”的原则,借采了其它一些理论,如博弈论、组织学、权力论及代价论的相关理论进行历史解读。历史研究的理论多元化及跨学科采借,也符合当下新史学研究的应然走向。基于以上认识,论文全面展现并深入剖析了联大内外部矛盾,从理论及其它方面分析了矛盾生成的原因,总结出这些矛盾缓解的策略,并简析矛盾缓解策略达到的效果。通过对联大复杂矛盾的梳理与考察,重思联大“功绩”与“缺憾”及何为真正的“联大精神”,并结合当今联合办学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当今联合大学的借鉴和启示。根据上述思路,内容分为五部分。引言,主要提出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新意与不足、研究的方法、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部分,主要从内部与外部较为详尽、细致地描绘出联大层层矛盾与冲突的生活景象。就外部而言,联大与教育部和国民政府之间发生了诸多争执。就内部而言,一是三校领导、三校集团及因实力对比而产生了许多冲突;二是各学派间,因各自执守的学术观点与政治信仰不一,而意见不同、互相倾轧;三是各党派间,国民党内部派系及国共两党在联大校园进行着明争暗斗。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及其它方面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借用“枪手博弈”、“纳什均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三校间的摩擦缘起;从权力论视角,采用了“权力制衡”、“权力关系”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联大党派之争及联大外部矛盾生成的动因;从组织学视域,解读联大这一组织在组合、分离及瓦解过程中诸多矛盾滋生的成因。此外,三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人事经费的不同及固有矛盾的延存与震荡,也是矛盾产生并激化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联大缓解矛盾的对策加以分析。大体而言,一方面,联大建立了层级的组织机构及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许多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激发爱国精神、提升自由民主的精神、加强通家之好的学缘关系,也缓解了联大不断涌现的内外部冲突。然而,经笔者考察,这些缓解对策并未真正化解了联大所有矛盾,只是一定程度上缓和,并非真正解决。直至复员之时,三校仍未真正融合、彼此间仍是相互猜疑、心存芥蒂。第四部分为反思与启示。该部分首先对联大的“功绩”与“缺憾”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联大固然培养出了不少精英人才,然而三校并未实现真正的融合,而是在艰难运作中勉力维持。因此,今日观之,“联大精神”绝非仅仅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自由精神,更重要的体现为直面矛盾、加强沟通、共谋大局的精神。这种直面矛盾,化解冲突,加强沟通的精神才是“联大精神”的精髓所在。其次,反观当下联合办学,主要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资源共享存在障碍,大学精神尚未形成等问题。联大联合办学的经验与教训,足可为当下的联合办学提供经验与启示。

黎华兴[9](2012)在《浅析信息时代校企联合办馆实现双赢目标——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与百色市企业资源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从近日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得到启发,结合百色市高校图书馆建设模式与区域内企业文化信息建设需要,并从校企联合办馆的背景、原因、途径、进行论述,旨在阐明校企联合办馆的可行性、必要性,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黎华兴[10](2011)在《校企联合办馆实现双赢目标——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与百色市企业资源为个案》文中指出笔者从近日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得到启发,结合百色市高校图书馆建设模式与区域内企业文化需要,并从校企联合办馆的背景、原因、途径、进行论述,旨在阐明校企联合办馆的可行性、必要性,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二、浅析三校联合办馆之资源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三校联合办馆之资源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黄钰生
        (二)教育思想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黄钰生生平的研究
        (二)关于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黄钰生教育实践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黄钰生生平与教育活动
    一、黄钰生生平
        (一)少年潜心求学
        (二)青年从教办学
        (三)晚年躬耕不辍
    二、教育活动
        (一)在南开大学的教育活动(1925-1937,1946-1952)
        (二)在西南联大的教育活动(1938-1945)
        (三)在天津图书馆的教育活动(1952-1990)
第二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
    一、论高等教育
        (一)大学的本质
        (二)大学教育的意义
        (三)人文学科建设
        (四)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论师范教育
        (一)师范教育的任务
        (二)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三)师范教育的多种途径
        (四)师范教育的师资建设
        (五)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论中小学教育
        (一)道德教育
        (二)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三)教师管理制度
        (四)学习方法
    四、论图书馆建设
        (一)图书馆的文化价值
        (二)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三)图书馆界的交流合作
第三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一、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内核
        (二)严以治校贯穿始终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四)注重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养
    二、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推动南开大学发展成为知名高校
        (二)推动云南中小学教育长足进步
        (三)推动天津图书馆发展成为一流图书馆
第四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贯彻教师教育一体化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信念感与责任感
    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五、民国报刊
    六、电子文献
致谢

(2)追问异托邦:中学图书馆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背景和意义
    三、重要概念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方案
    六、研究参与者介绍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国内相关文献
        (一)图书馆建设、业务问题
        (二)课程支持与图书馆课程建设
        (三)语文学习与阅读素养
        (四)学校图书馆与学业水平
        (五)对文献的评论
    二、国外相关文献
        (一)国际规范文件
        (二)相关研究成果
        (三)对文献的评论
第三章 走近:H市一中图书馆(2017-2019)
    一、现实:跌落的图书馆理念
        (一)图书馆精神
        (二)“失望”的开始
    二、冲突与困惑:学校场域中的图书馆实践
        (一)冲突:图书馆如何定位
        (二)困惑:图书馆与教育(1)
    三、学校图书馆员:身份与命运
        (一)专业与资本
        (二)职业与职称
第四章 追忆:H市一中图书馆(2000年前后)
    一、回忆:遗失的“净土”
    二、亲离:图书馆与教育(2)
第五章 变迁:H市一中图书馆(1982-2017)
    一、一个现实的归途:学校图书馆背后的中学教育变迁
    二、一个远洋的参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的学校图书馆
    三、联结:图书馆与教育(3)
第六章 结论
    一、中学图书馆在学校环境中面对着生存困难,其背后是关于学校图书馆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智识上的困惑
    二、21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图书馆经历了价值衰落
    三、学校图书馆与课堂教育之间构成异托邦与乌托邦的关系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附录一 章馆长的迎督总结
附录二 田野资料概况
后记

(3)河南省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校地共建图书馆
    第一节 校地共建图书馆
    第二节 校地共建图书馆特征
        一、自主性
        二、差异性
        三、双重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
        一、指标设计
        二、设计原则
        三、评估指标
第三章 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
    第一节 图书馆服务效益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
        二、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
    第二节 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原则
        一、全面性和导向性原则
        二、客观性和有效性原则
        三、科学性和简易可行性原则
    第三节 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指标
第四章 服务效益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组织实施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济源图书馆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二、黄淮学院图书馆暨驻马店市图书馆
        三、三门峡图书馆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四、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暨洛阳市科技图书馆
    第三节 服务效益影响因素
        一、办馆条件与服务效益
        二、共建模式与服务效益
        三、读者服务与服务效益
    第四节 服务效益统计分析与评价
        一、服务对象统计分析与评价
        二、图书馆资源利用统计分析与评价
        三、满意度统计分析与评价
        四、读者需求统计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校地共建图书馆提升服务效益策略
    第一节 发挥政府保障作用
        一、转变政府“重共享、轻共建”观念
        二、建立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
        三、政府购买高校社会化服务
    第二节 科学规划与管理
        一、科学规划馆舍
        二、加强资源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
    第三节 提高读者满意度
        一、加强服务宣传
        二、加强服务管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校地共建图书馆整体特征
        二、校地共建图书馆评估指标
        三、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
        四、服务效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五、提升服务效益策略研究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河南省校地共建图书馆调查问卷
附录Ⅱ 河南科技大学共建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原则
    1.1 重点保障原则
    1.2 整体平衡原则
    1.3 联合共建共享原则
2 外文文献资源体系保障策略实践研究
    2.1 做好读者文献需求分析 明确重点学科采访对象
        2.1.1 大学城内三校重点学科分布情况分析
        2.1.2 大学城外深圳市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2 加大外文数字资源经费投入, 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2.3 完善馆藏结构, 平衡各学科与各类文献载体的采访
    2.4 加强特色化馆藏建设, 共建共享外文资源保障体系
3 外文文献资源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3.1 经费使用的挑战
    3.2 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3.3 标准规范化的挑战
    3.4 人力资源的挑战。
4 结语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历史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时高校联办的几种类型
二、战时高校联办的三大支力
三、战时高校联办的事业成效

(7)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联大图书馆藏书的主要来源
2 西南联大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3 西南联大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服务
4 结束语

(8)西南联大矛盾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1. 已有研究成果的简略分析
        2. 教育史学术年会报告的启迪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新意与不足之处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西南联大矛盾的多重展示
    (一)联大外部矛盾
        1. 联大与教育部
        2. 联大与国民政府之间
    (二)联大内部矛盾
        1. 联大三校之间
        2. 联大学校内部之间
二、西南联大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联大矛盾原因的理论分析
        1. 博弈论分析
        2. 权力学分析
        3. 组织学分析
    (二)联大矛盾原因的其它方面分析
        1. 教育理念不同
        2. 人事安排、资源分配不均衡
        3. 固有矛盾的延续及震荡
三、西南联大矛盾的缓解对策
    (一)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的设置
        1. 校务委员会
        2. 教授会
        3. 学生自治会
        4. 完备的规章制度
    (二)其它方面的缓解策略
        1.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2. 提升独立、自由、民主的精神
        3. 加强通家之好的学缘关系
    (三)缓解对策效果简析
四、反思与启示
    (一)联大的“功绩”与“缺憾”
        1. 联大的“功绩”
        2. 联大的“缺憾”
    (二)究竟何为“联大精神”
        1. 当下“联大精神”之论
        2. 笔者“联大精神”之思
    (三)当今联合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章制度不完善
        2. 资源共享的障碍
        3. 大学精神尚未形成
    (四)联大经验与教训对当今联合办学的启示
        1. 建立和健全联合办学制度
        2. 提升联合办学的大学精神
        3. 实现资源共享
        4. 权衡联合后的得失代价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浅析信息时代校企联合办馆实现双赢目标——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与百色市企业资源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联合办馆的背景
    1. 联合办馆的概念。
    2. 校企联合办馆前景广阔, 2010年2月
二、联合办馆的原因与理论依据
    1.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2. 高校图书人力资源优势。
    3. 企业文献资源紧缺。
    4. 高校图书馆办馆经费不足与企业资金雄厚形成鲜明对照。
    5. 联合办馆是凝炼应用型“产学研”转化的有力措施。
三、校企联合办馆的途径
    1. 校企共同投入共建馆藏资源。
    2. 校企合作共建馆藏资源。
    3. 校企加强交流开展纵向服务。
四、结束语

四、浅析三校联合办馆之资源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D]. 陈晴晴.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追问异托邦:中学图书馆的叙事探究[D]. 廉志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河南省校地共建图书馆服务效益研究[D]. 董飘飘. 河南科技大学, 2019(11)
  • [4]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J]. 陈毅晖.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02)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历史解析[J]. 余子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4)
  • [7]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探源[J]. 刘长宽. 河北科技图苑, 2013(01)
  • [8]西南联大矛盾论析[D]. 刘京京.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9)
  • [9]浅析信息时代校企联合办馆实现双赢目标——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与百色市企业资源为个案[J]. 黎华兴. 电子世界, 2012(06)
  • [10]校企联合办馆实现双赢目标——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与百色市企业资源为个案[A]. 黎华兴.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2011

标签:;  ;  ;  ;  

三校联办图书馆资源共享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