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一、强化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1](2021)在《ARCS动机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KGJG学校为例》文中提出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再次重申中职语文三大模块的划分标准,强调“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增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阅读与实践作为中职语文各模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基本技能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阅读与实践课程的特点所致,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当其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与中职教学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不谋而合。尽管近些年来中职语文领域的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做了不少努力,但由于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不够成熟,使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本研究以KGJG学校计算机、汽修、电子商务和幼儿教育四个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中职语文课堂学习动机的激发方式和效果,从中获得定性和定量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ARCS动机模型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ARCS动机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可行性。从ARCS动机模式的注意、相关、自信、满意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动机激发策略,并将之进行实践应用,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实践结论。研究结果表明,ARCS动机模式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于: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有利于提升语文的课堂活力;3.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4.有利于推动课标的有效落实。为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维持稳定的语文课堂秩序,建立有效的师生课堂互动注入新的动力。

潘建安[2](2021)在《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课程是中学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要学习的理论课程。最新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实现这一理念目标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目前,课堂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但是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因素的教学策略设计,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实验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此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设计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题目,选取实习学校的部分学生和四位生物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生物课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生物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内部动机有待激发;学生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学生没有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目的性教育有待加强;学生自信心不足,归因能力有待培养。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并结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人本理论和认知理论,提出培养策略:明确生物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正确运用奖惩方式,调整学习动机;适当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外在动机;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本研究设置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班将动机因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开展实践,学期结束时,学生再次填写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水平和生物成绩于对照班均有显着提高,验证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由此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芮雨佳[3](2021)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教师去合理采用动机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课堂被广泛应用,课堂当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才用的动机激励策略也是十分复杂的,该文运用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师使用的动机激励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教师得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建议。ARCS动机模型是在众多模型理论当中被认为是较为系统且易于操作的动机理论,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得到了检验证实。运用文献分析法,对ARCS动机模型做了相关研究之后,确定了该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该文以ARCS动机模型为基础,以新课标和高中化学学科特点为依据,重新优化了ARCS动机模型,使得该模型更加适合中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编码系统。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14节高中化学优质课作为研究对象,对优质课课堂录像进行文本转换、编码、统计分析之后,运用数据分析法并结合具体的优质课案例片段对每一个ARCS动机模型当中的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教师在优质课探究式教学使用动机激励策略的方式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ARCS动机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型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通过对优质课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大量的动机激励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A注意策略”下的“具体化策略”、“变化策略”、“质疑策略”次数较多。因此针对探究式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当中应重视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灵活使用动机激励策略,教学形式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环节当中的学习动机。

张媛[4](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新课程的目标应当适合现代化与时代要求,让学生初步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环境意识和人文素养。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恰与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思想不谋而合。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包括四个方面:(1)意义学习是“完整的人”的学习方式;(2)学生是学习的中心;(3)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习;(4)认知与情感不可或缺。这四个方面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与理论依据。本文意在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深度理解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探索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有待初中历史教师思考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标题为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并阐明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标题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首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展开调查,采取了多种调查方式,主要是以A中学为例开展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调查的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不同类型教师的同课观摩,加上典型案例的展示。通过对数据以及材料的整理、分析与总结,最终得到调查分析的结果,从而发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标题为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与典型案例分析。笔者根据第二章的调查结果,结合第一章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提出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第四章标题为本章主要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戊戌变法”两次课例进行具体说明。

朱文杰[5](2021)在《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中地理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近年来,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地理思维。但由于地理学科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高一年级开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地理课程改革本身中也要求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程内容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见,无论从国家还是地理课程本身出发,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都极为重要。MUSIC模型是Jones教授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动机模型,包括五个要素,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从赋权(Empowerment)、有用(Usefulness)、成功(Success)、兴趣(Interest)、关怀(Caring)五个维度出发,赋予学生课堂权利(M),学生理解课程或教学活动的有用性(U),在充满兴趣的课堂环境下(I),通过努力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S),收获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C)。将该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旨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动机较低的现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丰富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地理教学中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实际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并总结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水平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动机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作为实验分析评价的依据;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基于MUSIC动机模型的教育实验研究,从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两方面对模型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系统提出MUSIC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中的教学策略。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对MUSIC动机模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以活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地理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环境;能够改善教师对原有学习模式和学习思想的理解,增进教师业务,改进教学策略。(2)MUSIC动机模型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大脑信息的形成。其中赋予学生课堂权利、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需要、有趣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关怀等理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相契合。(3)应用MUSIC模型进行实验教学,调查高一年级学习动机现状,收集模型研究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该模型的应用效果,发现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及模型各要素的动机成绩等都显着高于对照班。(4)基于MUSIC动机模型的教学理念和地理教育实验研究总结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的策略。提出模型应用流程、应用原则及五个要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动机策略。(5)以地理1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设计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从案例设计流程、案例设计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案例分析等方面展现将模型具体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借鉴国外关于“MUSIC动机模型”的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关于学习动机模型的研究;通过教育实验法,深化模型在中小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总结MUSIC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地理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彭宇佳[6](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IN结合理论指出,在外界客观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和智力共同影响学习者的成就。因此,非智力因素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测评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针对测评工具的区域性常模研究还不多见。常模的建立可以帮助被试者对自己的非智力水平有更清晰的认知。研究问题为:(1)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区域性常模是什么?(2)如何根据所构建的常模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各维度不同等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有何特点?(3)如何编制并利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进行应用案例分析?为研究上述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需要和现有理论查阅、分析和整理已有相关文献,研究常模建立方法,确定研究思路。其次,利用调查研究法进行大规模取样,利用SPSS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验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建立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常模,并划分等级标准。最后,利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应用案例分析,并为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提供具体可操作建议。研究结论为:(1)以天津市为例,借助《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利用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常模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了区域性定量标准。建立了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总常模详表;动机、情绪情感、态度、意志、性格五个主维度的常模详表;十一个子维度常模表。(2)将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划分为“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五个等级,结合操作性定义及小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建立五个主维度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明确不同等级学生的特点,便于使用者准确归因。(3)从测评流程、常模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等级学生的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编制《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在应用其进行案例分析时,需诊断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在不同维度上的短板,或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明确学生在改进数学学习非智力方面的努力方向。教学建议:教师应主动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尽量明确学生在各子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找到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不足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将数学学习非智力训练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

程鑫[7](2021)在《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影响研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施,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逐渐从注重应试教育向强调素质教育转变,应试教育以适应考试为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智力因素水平的不断提高固然重要,但是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和培养在教学中也应受到重视,这是加强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收集国内以及国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而确定研究范围。以西宁市三所高中的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影响,旨在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相关文献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阐述非智力因素相关概念、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关系;第二章专门探讨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第三章是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影响的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习惯维度等,依次对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部分教师做了访谈,掌握了较为翔实的资料;第四章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思想政治学习中调动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并做了专门分析;第五章是策略与思考,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的若干对策,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五种视角,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

史册[8](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是教育现代性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育人由育师始,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党和国家对教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对这项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的工作来抓。在我国教育进入加速发展的今天,培育、塑造出众多杰出教师,努力使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已刻不容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列入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之中,这一政策文本的靶向性为未来教师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高素质的培养塑造亟需与时代精神进行关联性思考,未来教师不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具备教学技能、知识体系等教学素质,更需要具备审美、心理等教师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等教师专业素质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后的“杀手锏”。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而目前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短板,培养理念、内容和培养方式亟待变革。教育戏剧作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向师范生开展课程设计与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创新。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教育戏剧在英美等国家已有近百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教育戏剧运用戏剧的手段与方法,结合学习者特点及学习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习式,通过情境设立、即兴表演、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个性化学习、讨论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塑造、促进学习者心理、审美和教学等方面素质的提升,一直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应用戏剧研究者的推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教育戏剧实践,符合对未来教师教育培养要求,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也正是智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智慧学习的理念引领信息时代高阶学习由数字学习环境进入智慧学习环境,使智慧学习环境成为智慧学习的基本依托。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和同龄人一道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与学习无时不被数字技术所包围,选择智慧学习环境符合师范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天然诉求。我国高校智慧教室建设速度与水平也为智慧学习环境的提供创造了可能。智慧教室作为支撑学习发生的重要场所,从资源、方式、方法各个方面都将对“学与教”形成冲击和产生新鲜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形成科学分析,进而改进教学,使教育戏剧教学更有效、更精准地服务于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根据以往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戏剧教学自身的特点,界定本研究的教师专业素质模型,将教师专业素质分为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教学素质三个维度。以智慧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戏剧为研究手段,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为研究目的,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生成过程中始终富于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关照,最终赋予智能时代教师的价值与尊严以新的内涵。论文基于教育戏剧干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背景,在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RCS理论、ADDIE理论,对应智慧学习环境下进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T检验的数据分析进行量化研究之后,再通过视频分析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对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干预活动进行质化研究。研究发现,智慧学习环境为教育戏剧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情境保证和学习资源,并基于量化与质化的研究得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的心理素质,审美设计的审美素质,以学定教、应对策略的教学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展了师范生培养的方式和场域,并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戏剧应用策略。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顾娆[10](2020)在《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文中指出现代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理念,这就意味着在生物学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影响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众多因素中,动机占据核心位置,决定着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同时影响着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从学习动机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此优化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势在必行。本研究在基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将提出的培养策略应用到教学案例中,初步检验提出的培养策略的实施效果。旨在于深化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论文首先简述问题的提出,然后对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选取曲阜市两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整体水平一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缺乏生物学学习兴趣,内部动机不足;学生意志力薄弱,未掌握内化外部动机的方法;生物学的切身性不明确,目的性教育有待加强;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学生自信心不足,归因能力有待培养。接着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培养策略:提高生物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内部动机;适度使用奖惩,引导内化外部动机;明确生物学学习目标,加强目的性教育;注重生物学学习环境创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本研究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动机因素并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动机水平和学习成绩均有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初步验证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对本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阐明本研究的结论及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并反思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二、强化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ARCS动机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KGJG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
        二、学习动机
        三、ARCS动机模式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ARCS动机模式的内涵研究
        二、ARCS动机模式的应用研究
        三、中职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
        四、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的研究现状
        五、文献述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ARCS动机模型理论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注意维度分析
        二、相关维度分析
        三、自信维度分析
        四、满意维度分析
    第二节 课堂观察与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目前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第四节 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教学条件分析
        一、中职学校具有运用ARCS动机模式的教学条件
        二、中职语文教师具有运用ARCS动机模式的教学能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RCS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动机策略设计
    第一节 注意策略的设计——引起关注
        一、丰富导入方式,创设学习情境
        二、语言生动幽默,赋予丰富情感
        三、模拟文章情境,一同身临其境
        四、介绍作者故事,趣味了解背景
        五、巧用思维导图,脉络一目了然
        六、妙用直观呈现,恰当举例说明
        七、偶用规定情境,经常提供示范
    第二节 相关策略的设计——强化相关
        一、进行角色代入,激发情感关注
        二、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情感类比
        三、提供多种方式,实现个性教学
        四、说明内容价值,联系专业教学
        五、引发切实体悟,鼓励有感而发
        六、激活已有经验,进行仿照练习
    第三节 自信策略的设计——树立自信
        一、树立合理目标,懂得日积月累
        二、学会正确归因,提升学习动机
        三、鼓励独立学习,养成学习习惯
        四、分解教学目标,讲求积土成山
        五、解释评价标准,科学自我评估
        六、提供挑战任务,增强学习自信
    第四节 满意策略的设计——生成满意
        一、制定拓展计划,巩固学习成果
        二、设置阶段测试,效果及时反馈
        三、多元评价体系,挖掘学生亮点
        四、减少成绩评价,注重能力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RCS动机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第一节 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案例
    第二节 在古诗文阅读中的应用案例
    第三节 在文书拟写类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第四节 在活动策划类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第五节 应用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有利于提升语文的课堂活力
        三、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四、有利于推动课标的有效落实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中职语文课听课观察记录单
附录 C 中职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D ARCS动机模式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2)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学习动机概述
    2.1 学习动机相关概念
        2.1.1 动机
        2.1.2 学习动机
    2.2 学习动机的分类
        2.2.1 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2.2.2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3 学习动机的作用
    2.4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2.5 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2.5.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5.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2.5.3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方法
    3.3 调查实施
        3.3.1 问卷编制
        3.3.2 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3.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4 访谈结果及分析
    3.4 调查结论
第4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4.1 明确生物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4.2 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能
    4.3 正确运用奖惩方式,调整学习动机
    4.4 适当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外在动机
    4.5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
第5章 融入学习动机因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及实践
    5.1 教学实践
        5.1.1 实践目的
        5.1.2 实践对象
        5.1.3 实践材料
        5.1.4 实践设计与实施
    5.2 教学案例设计
        5.2.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5.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5.3 实践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 2 《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ARCS模型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数据分析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动机
        (二)学习动机
        (三)探究式教学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强化动机理论
        (二)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
        (三)认知主义理论
        (四)建构主义理论
    三、ARCS动机模型概述
第三章 基于化学学科对ARCS模型编码系统优化
    一、ARCS动机模型内涵及基本要素分析
        (一)注意策略(Attention strategy)
        (二)切身性(Relevance strategy)
        (三)自信心(Confident strategy)
        (四)满意策略(Satisfaction strategy)
    三、ARCS动机模型编码系统优化
        (一)ARCS动机模型优化的必要性
        (二)ARCS动机模型优化分析
第四章 高中化学课例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素材选取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素材选取
    二、素材处理
        (一)高中化学课例教学视频转录
        (二)优质课编码过程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ARCS动机策略优化后编码系统信效度分析
        (二)ARCS动机模型策略运用次数统计分析
    四、运用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例分析
        (一)注意策略
        (二)切身性策略
        (三)自信心策略
        (四)满意策略
第五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探究式教学激励策略
    一、重视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
    二、灵活使用动机激励策略
    三、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
    四、有效的合作学习,融洽师生学习氛围
    五、注重知识应用与迁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
    第一节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概述
        一、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运用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特点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三节 意义学习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有利于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四、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共同运用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情况说明
        三、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四、教师访谈情况及分析
        五、同课观摩情况及分析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动机不强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方法、策略以及迁移应用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综合、评价和强化不足
第三章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
        一、认知和情感合一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
        三、师生关系的融洽
    第二节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发学习动机策略
        二、历史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历史课堂自我评价策略
第四章 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设计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案例设计
    第二节 戊戌变法一课案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
        1.1.2 学习动机教育理念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1.1.3 学习动机教学能够创新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方式
        1.1.4 学生多元发展教学中需要培养学习动机
    1.2 研究主题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2.1.2 国外MUSIC学习动机模型研究现状
        2.1.3 结论与启示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内地理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2.2.2 国内学习动机模型研究现状
        2.2.3 结论与启示
    2.3 高中地理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行动研究法
        3.2.5 教育实验法
    3.3 研究思路及过程
        3.3.1 整体研究思路框架
        3.3.2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思路
        3.3.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的策略构建思路
    3.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3.4.1 理论意义
        3.4.2 实践意义
        3.4.3 创新点
4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方案
        4.1.4 问卷的编制
        4.1.5 MUSIC动机量表的信效度及相关性分析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2.2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现状分析
        4.2.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对学生地理成绩影响分析
        4.2.4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分析
    4.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总结
        4.3.1 实验数据总结
        4.3.2 访谈结果总结
        4.3.3 研究总结
5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5.1.1 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应用优势分析
        5.1.2 可行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5.1.3 必要性——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5.2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5.3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5.3.1 主体性原则
        5.3.2 趣味性原则
        5.3.3 目标性原则
    5.4 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4.1 M——赋权维度相关策略
        5.4.2 U——有用维度相关策略
        5.4.3 S——成功维度相关策略
        5.4.4 I——兴趣维度相关策略
        5.4.5 C——关怀维度相关策略
    5.5 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5.5.1 案例设计的流程
        5.5.2 案例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5.5.3 案例分析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2.1 关于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实验研究的讨论
        6.2.2 关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的讨论
    6.3 对高中地理中应用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教学建议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初高中地理衔接现状调查
    附录二 基于MUSIC学习动机的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三 MUSIC学习动机的追踪访谈提纲
    附录四 实验班对照班地理成绩统计
    附录五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生学习任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非智力因素
        1.2.2 常模
        1.2.3 小学高年级学生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关于数学学习非智力的研究现状
        2.1.1 非智力水平的实证研究现状
        2.1.2 非智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常用的常模建立方法
        2.1.4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议
        2.1.5 文献述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非智力测评工具
        2.2.2 非智力结构模型
第三章 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研究设计
    3.1 测评工具的选取
    3.2 常模方法的选取
    3.3 数学非智力水平等级划分的设计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对象
        3.5.1 选取被试
        3.5.2 取样过程
    3.6 研究流程
第四章 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建立
    4.1 样本分布
    4.2 数据分析
        4.2.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问卷的信度分析
        4.2.3 问卷的效度分析
    4.3 常模建立
        4.3.1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总体常模
        4.3.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动机常模
        4.3.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情绪情感常模
        4.3.4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态度常模
        4.3.5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意志常模
        4.3.6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性格常模
    4.4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研究结果
    4.5 对常模研究结果的合理性的验证
第五章 应用案例
    5.1 班内测评应用案例
        5.1.1 被试班级非智力总体情况分析
        5.1.2 被试班级数学非智力各维度水平分析
    5.2 个体应用案例分析
        5.2.1 被试个体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分析
        5.2.2 被试个体测验结果报告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与以往数学学习非智力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比较
        6.1.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的贡献
        6.1.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1.4 对应用案例研究的讨论
    6.2 结论
    6.3 建议
        6.3.1 常模应用建议
        6.3.2 数学学习非智力十一个子维度水平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
致谢

(7)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影响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梳理
        一、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
        三、学习效果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区别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联系
第二章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的作用
        一、动力作用
        二、定向作用
        三、引导作用
        四、维持作用
        五、调控作用
        六、强化作用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的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殊性
        二、非智力因素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始终
        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成效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一、生理方面的成长
        二、心理方面的成长
    第二节 调查的设定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五、调查结果
第四章 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动机不够明确
        二、学生的兴趣不够充分
        三、学生的意志较为薄弱
        四、学生的情感较为脆弱
        五、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教育模式的影响
        三、学生的心理因素
        四、家庭的教育方式
第五章 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树立正确动机,提高学生道德认知
        一、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合理安排德育内容
    第二节 培养良好兴趣,坚定学生道德信念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紧贴日常实际生活
        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道德信念教育
    第三节 表达良好的情感增进学生道德情感
        一、寓情于教
        二、以理育情
        三、以趣生情
    第四节 塑造坚强意志,锻炼学生道德意志
        一、锻炼坚强意志力,树立自信
        二、培养良好意志力,因材施教
    第五节 养成良好习惯,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一、形成良好习惯,注重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二、养成良好习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影响研析》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准实验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视频分析法
        (五)教育叙事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教育戏剧理论及实践研究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研究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研究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
        (一)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梳理
        (二)智慧学习环境对教师教育效果研究
    三、已有文献研究的反思
    四、本研究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解读
        (一)对素质的解读
        (二)国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四)本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智慧学习环境
        (二)师范生
        (三)教师专业素质
        (四)教育戏剧
    二、理论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具身认知理论
        (四)智慧教育理论
        (五)戏剧表演理论
第三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理论
        (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模型
    二、教育戏剧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内容
        (二)教育戏剧课程结构
    三、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教学方法
        (二)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方法
    四、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作用分析
        (一)智慧学习环境与教育戏剧的关联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准备
        (二)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信效度及伦理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信效度以及伦理
    二、数据收集与统计
        (一)数据收集种类设置
        (二)问卷收集与统计
        (三)被试人口社会学特征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定量分析
        (一)被试教师专业素质基线水平
        (二)实验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性分析
    一、教育戏剧干预效果视频分析
        (一)视频分析框架
        (二)教师专业素质表征方式分析
        (三)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课程实施过程教育叙事分析
        (一)教育戏剧课程概况
        (二)智慧教室为教育戏剧课程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教育戏剧促进积极乐观心理素质的提升
        (四)教育戏剧促进情绪稳定心理素质的提升
        (五)教育戏剧促进以学定教教学素质的提升
        (六)教育戏剧促进应对策略教学素质的提升
        (七)教育戏剧促进审美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关于课程效果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二、策略建议
        (一)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建议
        (二)提升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教学范式建议
        (三)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语言艺术建议
        (四)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非语言艺术建议
        (五)提升师范生审美素质的物理空间建议
    三、未来规划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学习动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动机
        二、学习动机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分类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作用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学习动机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四、ARCS动机设计模式
第三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三节 调查实施
        一、问卷编制
        二、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三、问卷调查
    第四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调查结论
        一、总体情况
        二、存在问题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第一节 提高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内部动机
        一、明确生物学的价值,增强认知内驱力
        二、提供积极的替代性经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二节 适度使用奖惩,引导内化外部动机
        一、体验成功经历,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
        二、改进评价机制,提高附属内驱力
        三、引导学生内化外部动机,增强内部动机的形成
    第三节 明确生物学学习目标,加强目的性教育
        一、增强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注重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培养,满足学生自身需要
    第四节 注重生物学学习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交往动机
        二、优化生物教学课堂,营造良好课堂环境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生物学专业素养
    第五节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
        一、明确归因理论,学会积极归因
        二、正确分析结果,避免消极归因
第五章 融入学习动机因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及实践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
        一、新授课——《DNA的结构》
        二、复习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二节 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与假设
        二、实践对象的选择与变量控制
        三、实践材料
        四、实践设计与实施
        五、实践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强化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ARCS动机模式在中职语文阅读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KGJG学校为例[D]. 韩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D]. 潘建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D]. 芮雨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D]. 张媛. 扬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MUSIC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地理应用策略研究[D]. 朱文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6]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D]. 彭宇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7]非智力因素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效果影响研析[D]. 程鑫.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8]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D]. 史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D]. 顾娆.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强化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