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次,我国直接发现了纳米金属的“奇特”特性

世界上第一次,我国直接发现了纳米金属的“奇特”特性

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奇异”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阳[1](2021)在《拓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文中指出拓扑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奇异的物理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近年来,寻找新的拓扑材料、发现新的拓扑相和探索新的拓扑物理性质成为拓扑材料研究的主要课题。本论文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结合物性测量,对LaSbTe和EuCd2As2等拓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从拓扑材料的发现开始分别对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拓扑超导体、及磁性拓扑材料的研究历程和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在拓扑材料研究中获得的重要结果。2.对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仪器的构造进行了详细介绍。3.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长了拓扑绝缘体Bi2Se3纳米片,并对其进行了物性表征。4.利用物性测量系统结合锁相放大器对Weyl半金属TaAs的热电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次观察到热电势各向异性的量子振荡,结果表明TaAs具有线性的能带色散关系、高度各项异性的费米面结构和拓扑非平庸的Berry phase。5.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结合能带计算,发现LaSbTe是一个本征的nodal-line拓扑半金属。当考虑自旋轨道偶合时,能带计算结果表明布里渊区边界的nodal line对自旋轨道偶合稳定且能量值位于费米能级附近。ARPES实验直接观测到了沿X-R方向分布的nodal line,并且形成nodal line的Dirac点的能量值全部位于费米能级附近。这些结果直接表明LaSbTe是一个真正的nodal-line半金属,为研究与nodal-line半金属相关的新现象和可能的应用提供了平台。6.通过对EuCd2As2进行磁测量、电输运和热电输运测量,首次发现其磁化率在低温下存在长时间的磁弛豫现象,在5K时(001)面内的磁化率经过14小时变化量可达~10%。这种磁弛豫现象呈现出各向异性,(001)面内弛豫大于面外弛豫。这种磁弛豫效应发生在磁有序状态,温度越低弛豫效应越强。而且这种效应和外加磁场的大小有关。这些结果将激发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了解弛豫过程的起源及其对磁拓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7.利用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对EuCd2As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量,首次发现其电子结构在低温下超长时间的强烈弛豫现象,弛豫时间可以长达2-3天。其费米面随时间演变从起始的一个点发展成为多个大的费米面结构,能带则相应的表现出明显的位置移动和劈裂。对已经弛豫的EuCd2As2样品进行变温测量,发现其电子结构表现出强烈的温度依赖关系,其温度演变可以划分为四个温度区间。发现的电子结构弛豫现象不能用EuCd2As2的表面重构和晶体结构的变化进行解释,可能和磁结构的变化相关。

刘志远,祝叶华,徐丽娇,陈广仁[2](2021)在《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着分门别类、本刊推荐、专家遴选、宁缺毋滥、叙述事实的原则,从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按科学、技术、工程3个类别,由《科技导报》编辑部遴选、推荐候选条目,经《科技导报》编委、审稿人等专家通信评选,推选出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进展30项。(1)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精准绘制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揭示脑-脾神经环路控制抗体免疫应答新机制;发现H+HD→H2+D反应中直接抽取机制和漫游插入机制的量子干涉;首次合成近质子滴线百纳秒寿命超铀新核素222Np;首次证明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发现睡眠压力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首次实现单个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源的辐射具有丰富偏振特征;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新型亚稳结构;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与科学应对。(2)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10项:提出质子辅助方法实现超平整石墨烯的可控生长;自主研发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阵芯片;揭示克制小麦赤霉病的主效基因Fhb7;开发RNA-RNA空间相互作用的原位全景分析技术;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提出基于忆阻器阵列的新型脑机接口;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发现空位诱导的二维材料薄膜超快离子传输;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3)2020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中国天眼"验收开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取得新突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两大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中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开通;"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闫光远[3](2020)在《基于离子层外延生长法合成超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石墨烯问世以来,超薄二维纳米材料(也叫超薄纳米片)己经迅速崛起并在纳米技术的很多研究领域占据关键地位。由于超薄的原子级厚度和超高的比表面积,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可以表现出与其体相或其他纳米结构更加不同的优异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已经在很多研究领域包括磁性材料、催化剂、能量储存和转化、传感器、电子和光电设备以及生物医学器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适用于层状材料,而对于适合非层状材料的合成方法却很有限,因此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依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拓展一种能够适用于多种研究领域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不仅可以解决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合成难的问题,而且可以大大丰富二维纳米材料的种类,并给众多研究领域带来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作为最具吸引力的功能材料之一,金属氧化物基超薄二维纳米材料表现出独特的电子跃迁、电学和光学等特性,因此研发新型的金属氧化物基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一种简单的离子层外延生长法(ILE),合成了三种新型的超薄金属氧化物二维纳米材料,并分别探索了其在磁学、电催化和光电催化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而表明了离子层外延生长法可以作为一种在多种研究领域均适用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策略,为不同研究领域设计和开发性能优异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采用离子层外延生长法合成了超薄二维形貌的磁性材料,超薄氧化铈基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片(hy-CeO2-x)。该方法采用混合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分子硬脂酸(SA)和油酰胺(OAM)在水-空气界面引导纳米片的生长,得到厚度在0.67 nm到3.01 nm范围内的六边形超薄纳米片。磁性测试结果表明,hy-CeO2-x纳米片的磁性随厚度减小而增强。当它们的厚度降低到0.67 nm时,纳米片的饱和磁化强度(Ms)显着增加到0.149 emu/g,此饱和磁化强度的数值分别是报道过的典型CeO2薄膜和CeO2纳米颗粒的约5倍和20倍。这种强健的铁磁性归因于有机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无机CeO2-x纳米片之间的杂化作用,该杂化稳定了高浓度的氧空位(Vo),并且促使了有机表面活性剂分子层与氧化铈层之间的电子转移。通过在hy-CeO2-x纳米片表面进行原子层沉积(ALD)Al2O3薄膜,使Vo浓度由15.5%增加到20.6%,从而使饱和磁化强度进一步增加到0.19 emu/g。对纳米片在不同的气体氛围下(H2,Ar和空气)的退火处理调节了 Vo浓度和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键合状态,进一步证实了 hy-CeO2-x纳米片中强健的铁磁性归因于有机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与CeO2-x纳米片之间的杂化作用。将离子层外延生长法的应用拓展至合成超薄二维形貌的电催化剂材料。通过该方法合成了超薄La2O3纳米片,并结合随后的Ar退火处理使纳米片表面析出纳米颗粒,最终得到具有纳米颗粒杂化的2.27 nm La2O3超薄纳米片(La2O3@NP-NS)。AFM和TEM结果证实了 La2O3@NP-NS是一种细小晶态的La2O3纳米颗粒镶嵌在非晶的La2O3超薄纳米片基质表面的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La2O3@NP-NS纳米片厚度降低到2.27 nm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表现出较低的过电势310 mV,较小的塔菲尔斜率43.1 mV dec-1和电荷转移电阻38Ω。同时在310 mV过电势时,2.27 nm La2O3@NP-NS的质量活性(6666.7 A g-1)比基准的 IrO2(4.4 A g-1)和 RuO2(2.05 A g-1)高出 3 个数量级,比商业 La2O3(0.048 A g-1)高出5个数量级。该纳米片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11小时的连续OER反应后,依然能保持90%的电流密度。将离子层外延生长法进一步拓展至合成超薄二维形貌的光电催化剂材料。通过此方法合成了厚度为2.47 nm的In2O3超薄纳米片,将此超薄In2O3纳米片引入到Si纳米线阵列(NW)基光电极Si NW/TiO2表面作为助催化剂,形成的新型复合光电极Si NW/TiO2/2.47nm In2O3 表现出了较低的起始电位 0.6 V vs RHE(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和高达2.25%的光能转化效率,同时在电势1.6 V vs RHE下,表现出高达36.9 mA cm-2的饱和光电流密度,此光电流密度数值分别是相同电势下未负载超薄In2O3纳米片的Si NW/TiO2光电极和将In2O3纳米颗粒(NP)作为表面助催化剂时的Si NW/TiO2/In2O3 NP光电极的约16倍和335倍。同时表现出5小时的光电化学稳定性。揭示了 Si NW/TiO2/2.47 nm In2O3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机理是由于In2O3超薄纳米片在光电极Si NW/TiO2表面作为助催化剂时,可以在不降低光吸收率的前提下,显着地提高光电极的电荷分离效率和电荷注入效率。同时揭示了光电极稳定性的增强是由于In2O3超薄纳米片在光电极Si NW/TiO2表面的负载保护了 Si基光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不被腐蚀。基于以上研究开发了三种性能优异的超薄金属氧化物二维纳米材料,并成功把离子层外延生长法推广到合成新型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之中,表明了 ILE法可以作为一种适用于多种领域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这对于解决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合成难的问题和进一步丰富二维纳米材料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朱有启[5](2016)在《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表面增强的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新材料合成技术在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胶带剥离促使了石墨烯的发现,引起了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迎来了二维纳米材料时代。原子级厚的二维纳米结构开启了材料研究的新兴领域,并激发了探索各种潜在特异性能的极大热情。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拥有几何学上片状的结构,厚度在原子或分子级别,通常小于5 nm,平面尺寸为微米级,在100 nm以上或达到几十微米,具有超高的纵横比和二维各向异性。除了常见的石墨烯,其它类石墨烯超薄二维纳米材料也被相继合成出来,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层状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碳化物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等。由于具有极大的结构各向异性、超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二维电子量子限域效应,这些超薄二维纳米材料表现出了许多反常的物理、光学、化学和电子特性,在电子器件、催化剂、能量储存与转换、传感器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尽管在石墨烯及其它二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中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开发新型合成技术来大规模合成这些类石墨烯超薄二维纳米材料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本论文中,我们成功开发了大量制备单层石墨烯、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和非层状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新合成策略,并研究了它们表面增强的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这些新策略对石墨烯及相关二维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望推动该领域取得向前长足进步,对这些二维纳米材料的后续研究可能促进物理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合成策略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二维纳米材料有望在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找到广泛的实际商业化应用。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首先设计了一种宏量制备高质量单层石墨烯通用的合成策略。这种新的合成方法主要基于Na2CO3辅助的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钠等羧酸钠的直接固相热解转化。实验室条件下数分钟内便可一次热解转化出克量级的单层石墨烯。我们开发的热解转化法能够克服剥离法单层含量低和化学气相淀积法产量少的缺点。采用微波辅助液相生长法大量合成出了超薄α-Ni(OH)2纳米片。所合成的纳米片表现出了微米级的平面尺寸和1.52 nm的厚度,比表面积高达190.15 m2 g-1。这种超薄的2D纳米结构可以把几乎所有的活性材料转化为表面,使之获得较高的活性,进而利于表面主导的电化学过程的发生,最终达到良好的整体性能。当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超薄α-Ni(OH)2纳米片表现出了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高达4172.5 F g-1。即使在更高的倍率下(16 A g-1)连续循环2000次后,其比容量仍能保持在2680 F g-1,容量保持率为98.5%。电化学测试也表明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超薄α-Ni(OH)2纳米片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活性,呈现出了可逆转化型的电化学反应行为。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起始放电比容量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744.9和1364.6 mAh g-1。采用层状氢氧化物过渡中间体的策略合成出了高质量超薄NiO纳米片。表现出了几何学上石墨烯一样的形貌,平面尺寸达到数个微米,厚度小于2 nm。与其块体材料相比,超薄NiO纳米片表现出了独特的表面和电子结构特性,具有相当数量的未配位表面镍原子和晶格体积膨胀。这些检测到的局部配位几何形貌和电子状态能够使超薄NiO纳米片在表面主导的电化学反应和催化过程中发挥巨大潜力。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超薄NiO纳米片表现出了很高的储锂容量、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其中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连续循环130次后其可逆比容量仍有715.2 mAh g-1。在超级电容器中,超薄NiO纳米片获得的最大比容量高达2236 F g-1(0.5 A g-1)。开发了一种通用的制备高质量超薄2D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方法,包括Co3O4、NiCo2O4、ZnCo2O4和CuCo2O4纳米片。所有纳米片均形状完整独立存在,具有微米级的平面尺寸和超薄的厚度。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超薄的ZnCo2O4纳米片表现出了很好的储锂性能,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其可逆比容量能够保持在930-980 mAh g-1,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突出的倍率性能。超薄NiCo2O4纳米片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7.1 mAh g-1,循环100次后,其可逆比容量仍有804.8 mAh g-1,表现出了很好的循环稳定性。设计了微波辅助合成超薄SnO2纳米片的方法。超薄SnO2纳米片的2D各向异性生长高度依赖于微波诱导辐射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导向作用。这种超薄二维纳米结构具有很高的表面Sn原子比率,能获得很高的化学活性,有利于高度依赖于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的发生。与一维SnO2纳米棒相比,超薄SnO2纳米片表现出了显着增强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连续循环40次后其可逆容量仍能保持在757.6 mAh g-1,同时也拥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汪卫华[6](2013)在《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非晶态物质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原子和电子结构复杂,微观结构长程无序,体系在能量上处在亚稳态,具有复杂的多重弛豫行为,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特征及结构随时间演化。不稳定,随机性,不可逆是非晶物质的基本要素,自组织,复杂性,时间在非晶物质中起重要作用。复杂的非晶态物质有很多基本而独特的性质。非晶态物质的复杂性没有能阻挡住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研究。现在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从相对简单的有序物质体系关注到复杂相互作用的无序非晶体系。近几十年来,非晶的研究在无序中发现有序,在纷繁和复杂中寻求简单和美,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导致很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模型和理论,以及新物质观的产生。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50多年前偶然发现的一类新型非晶材料。非晶合金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属物理的研究内容,带动了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蓬勃发展,把非晶物理研究推向凝聚态物理的前沿。今天,非晶物理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和有挑战性的分支。非晶态材料不仅成为性能独特、在日常生活和高新技术领域都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同时也成为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模型体系。本文试图用科普的语言,以非晶合金为典型非晶物质综述非晶物理和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精彩故事、介绍非晶科学中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科学问题和难题、非晶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非晶的本质、非晶中的重要转变–玻璃转变、非晶中的重要理论模型、物理和力学性能及非晶材料的各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最新的重要进展。还介绍了非晶领域今后的研究动态及趋势,以及这门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前景和方向。

辛勤,林励吾[7](2013)在《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催化科学与技术始于20世纪初, 经过先辈的努力使其经历了发展初期和稳定发展阶段, 在历史上由于人为因素的严重破坏使其处于停滞并失去了宝贵的十余年大好发展时机.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催化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 迅速恢复和建立了以中科院、高校和产业部门研究院组成的三个方面军的研究队伍. 开展了以形式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基础研究方面提炼出新催化材料、新催化表征方法和新催化反应为主要研究方向. 表面科学、纳米科学的出现大大促进和深化了催化的基础探索, 催化正从艺术走向科学……. 在应用催化研究方面, 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 在煤、石油、天然气优化利用, 先进材料, 环境, 人类健康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的中国已成为催化大国并正在走向催化强国.

张景廉,杜乐天,范天来,李相博[8](2012)在《谁是“全球变暖”的主因——碳的自然排放源与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主因研究评述》文中研究指明通常认为,导致地球大气圈CO2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燃烧。笔者研究表明,导致地球大气圈CO2气体的增加还有更重要的来源,即自然因素。它们是火山气体、泥火山气体、矿床中的气体(金属矿、盐矿、煤矿、石油天然气藏等),与地震、海啸、洋中脊、洋壳蛇纹石化有关的气体,以及与森林大火有关的地球排气等等。而海洋—大气、土壤—大气的碳循环作为CO2与CH4的汇涉及到CO2、CH4的演化与循环。相比之下,人类活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很小的。只有全世界科学家通力合作,观测研究CO2、CH4气体的源与汇及其通量,进而对温室气体CO2与CH4做半定量、定量的评价,才能确定人类活动与地球排气对环境的影响孰主孰次。

朱宇,苏青,陈广仁,代丽[9](2012)在《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导报》2004年始连续8年评选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本着分门别类、本刊推荐、专家遴选、宁缺毋滥、叙述事实的原则,从《科技导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刊载的重大国内科技新闻中,按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类别,由《科技导报》编辑部遴选、推荐候选条目,经《科技导报》编委等专家投票推选出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30项。(1)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动力学机制,碳纳米管高效光伏倍增效应,用于氧还原和析出反应电催化剂的纳米晶尖晶石快速室温合成,CUEDC2蛋白是乳腺癌内分泌激素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因子,65As等短寿命核质量的直接测量及其对快质子俘获过程新认识,从头起源的人类编码蛋白基因,FeSe超导体中节点和双重对称性的直接观测,转入有限因子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西藏上新世披毛犀化石表明冰期动物可能最早起源于高原;(2)2011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10项:核能技术取得突破——铀利用率提升60倍,超级杂交稻亩产超900kg,"蛟龙号"完成5000m级载人下潜海试,成功制备世界上最长的锗酸铋大单晶,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建成亚洲功能最强大的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平台,首创新型太阳能电池,世界上首台百万伏高端断路器试验成功,世界上首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诞生,世界上首次实现光纤激光千瓦级相干合成输出;(3)2011年度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交会对接,"歼-20"战斗机试飞成功,"北斗"导航系统试运行,"瓦良格"航母平台海试成功,"嫦娥二号"成功环绕拉格朗日L2点飞行,中国建成世界上首座超导变电站,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世界综合最大规模水工隧洞群全面贯通,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建成,"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

叶成[10](2008)在《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几乎所有的方面都

二、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奇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奇异”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拓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物理学中拓扑的引入
    1.2 从霍尔效应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1.2.1 霍尔效应
        1.2.2 反常霍尔效应
        1.2.3 自旋霍尔效应
        1.2.4 量子霍尔效应
    1.3 拓扑绝缘体
        1.3.1 二维拓扑绝缘体
        1.3.2 三维拓扑绝缘体
    1.4 拓扑晶体绝缘体
    1.5 拓扑半金属
        1.5.1 拓扑Dirac半金属
        1.5.2 拓扑Weyl半金属
        1.5.3 拓扑nodal line半金属
        1.5.4 拓扑nodal surface半金属
    1.6 拓扑超导体
    1.7 磁性拓扑材料
        1.7.1 磁性拓扑绝缘体
        1.7.2 磁性拓扑半金属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2.1 引言
    2.2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基本原理
        2.2.1 光电效应
        2.2.2 光电发射的量子力学描述
        2.2.3 光电发射的动量和能量
        2.2.4 光电子谱函数的数据分析
    2.3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
        2.3.1 光源系统
        2.3.2 能量分析器
        2.3.3 超高真空系统
        2.3.4 低温样品台系统和传样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拓扑绝缘体Bi_2Se_3系列纳米片生长
    3.1 引言
    3.2 气相沉积法生长Bi_2Se_3纳米片
        3.2.1 气相沉积法
        3.2.2 气相沉积法生长Bi_2Se_3纳米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拓扑Weyl半金属TaAs的热电输运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TaAs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4.3 TaAs中手性反常诱发的负磁阻信号
    4.4 TaAs热电势的研究
        4.4.1 高质量TaAs单晶样品
        4.4.2 热电势实验装置和测试设备及方法
        4.4.3 TaAs热电势研究结果
        4.4.4 TaAs热电势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拓扑nodal-line半金属LaSbTe电子结构研究
    5.1 引言
    5.2 LaSbTe高质量单晶样品的生长和物性表征
    5.3 LaSbTe电子结构的DFT计算
        5.3.1 四方晶格LaSbTe的对称性与能带简并点
        5.3.2 t-LaSbTe三维布里渊区中的体态能带结构和能带节点曲线的DFT计算
        5.3.3 t-LaSbTe体态费米面结构的DFT计算
        5.3.4 t-LaSbTe表面7个元胞层的slab计算
    5.4 LaSbTe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5.4.1 不同k_z面上的费米面结构及电子能带结构的测量
        5.4.2 Diamond状能带节点曲线研究
        5.4.3 X-R路径的Dirac能带节点曲线研究
        5.4.4 四方晶格LaSbTe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总结
        5.4.5 LaSbTe的光电子能谱实验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磁性拓扑材料EuCd_2As_2的物性测量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EuCd_2As_2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
    6.4 EuCd_2As_2的磁化率和电阻率测量
    6.5 EuCd_2As_2的比热和热电输运测量
    6.6 EuCd_2As_2的弛豫实验测量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EuCd_2As_2电子结构超长时间弛豫现象的发现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3 EuCd_2As_2电子结构在低温下的弛豫现象
    7.4 EuCd_2As_2电子结构在高温下的弛豫现象
    7.5 EuCd_2As_2电子结构随温度的变化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个人简历
致谢

(2)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
    1.1精准绘制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
    1.2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与科学应对
    1.3揭示脑-脾神经环路控制抗体免疫应答新机制
    1.4发现H+HD→H2+D反应中直接抽取机制和漫游插入机制的量子干涉
    1.5首次合成近质子滴线百纳秒寿命超铀新核素222Np
    1.6首次证明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
    1.7发现睡眠压力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
    1.8首次实现单个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1.9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源的辐射具有丰富偏振特征
    1.10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新型亚稳结构
2 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2.1提出质子辅助方法实现超平整石墨烯的可控生长
    2.2自主研发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阵芯片
    2.3揭示克制小麦赤霉病的主效基因Fhb7
    2.4开发RNA-RNA空间相互作用的原位全景分析技术
    2.5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
    2.6提出基于忆阻器阵列的新型脑机接口
    2.7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2.8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
    2.9发现空位诱导的二维材料薄膜超快离子传输
    2.10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3 2020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
    3.1“中国天眼”验收开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3.2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取得新突破
    3.3“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3.4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3.5中国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3.6“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两大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3.7中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
    3.8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开通
    3.9“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
    3.10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3)基于离子层外延生长法合成超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3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1.3.1 微机械剥离法
        1.3.2 机械力辅助液体剥离法
        1.3.3 离子插入辅助剥离法
        1.3.4 离子交换辅助剥离法
        1.3.5 氧化辅助液体剥离法
        1.3.6 选择性蚀刻辅助液体剥离法
        1.3.7 化学气相沉积法
        1.3.8 湿化学合成法
        1.3.9 离子层外延生长法
    1.4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在磁学、电催化和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
        1.4.1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在磁学领域的应用
        1.4.2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析氧反应中的应用
        1.4.3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超薄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合成及其磁性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合成
        2.2.2 材料表征
        2.2.3 磁性性能测试
    2.3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形貌表征
        2.3.1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形貌
        2.3.2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2.3.3 前驱体对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2.4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成分表征
    2.5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2.6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磁性性能
    2.7 CeO_(2-x)有机杂化纳米片的磁性机制
        2.7.1 氧空位和有机表面活性剂层诱导室温铁磁性机制
        2.7.2 Al_2O_3原子层沉积和退火工艺对纳米片室温磁性性能的影响
        2.7.3 低温下纳米片的磁性机制
    2.8 本章小结
3 超薄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合成
        3.2.2 电催化电极的制备
        3.2.3 材料表征
        3.2.4 电催化性能测试
    3.3 La_2O_3纳米片的形貌成分与结构表征
        3.3.1 La_2O_3纳米片的形貌表征
        3.3.2 La_2O_3纳米片的成分表征
        3.3.3 La_2O_3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3.4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形貌成分与结构表征
        3.4.1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形貌与成分
        3.4.2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结构
    3.5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电催化性能
        3.5.1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过电势
        3.5.2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塔菲尔斜率
        3.5.3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电化学阻抗
        3.5.4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质量活性
        3.5.5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转换频率
        3.5.6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稳定性
    3.6 La_2O_3纳米颗粒杂化纳米片的电催化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超薄In_2O_3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In_2O_3纳米片的合成
        4.2.2 光电催化电极的制备
        4.2.3 材料表征
        4.2.4 光电催化性能测试
    4.3 In_2O_3纳米片的形貌成分与结构表征
        4.3.1 In_2O_3纳米片的形貌表征
        4.3.2 In_2O_3纳米片的成分表征
        4.3.3 In_2O_3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4.4 In_2O_3纳米片/Si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5 In_2O_3纳米片/Si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光电催化性能
        4.5.1 In_2O_3纳米片/Si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光电流密度
        4.5.2 In_2O_3纳米片/Si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光能转化效率
        4.5.3 In_2O_3纳米片厚度对复合Si基光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
        4.5.4 Si纳米线长度对复合Si基光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
        4.5.5 TiO_2层对复合Si基光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
        4.5.6 In_2O_3纳米片/Si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表面增强的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科学进展
    1.3 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种类
    1.4 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物化特性
    1.5 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1.6 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能量储存与转化应用研究
    1.7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单层石墨烯的宏量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单层石墨烯的直接固相热解转化合成步骤
        2.2.2 材料微观结构与形貌组分分析表征方法
        2.2.3 电化学储锂性能测试方法
    2.3 葡萄糖酸钠热解转化的单层石墨烯结构与形貌
    2.4 柠檬酸钠热解转化的单层石墨烯结构与形貌
    2.5 单层石墨烯形成机理与方法讨论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微波合成类石墨烯 2D氢氧化镍纳米片及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类石墨烯 2D α-Ni(OH)_2 纳米片的微波合成步骤
        3.2.2 α-Ni(OH)_2 纳米片微观形貌结构表征方法
        3.2.3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方法
        3.2.4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3.3 材料微观形貌结构与讨论
        3.3.1 α-Ni(OH)_2 纳米片的微波合成策略
        3.3.2 α-Ni(OH)_2 纳米片的形态组分表征
        3.3.3 α-Ni(OH)_2 纳米片的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精细结构研究
    3.4 超级电容器性能
    3.5 锂离子电池性能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NiO纳米片的调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的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类石墨烯非层状 2D NiO纳米片的调控合成步骤
        4.2.2 NiO纳米片微观形貌结构表征方法
        4.2.3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4.2.4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方法
    4.3 材料合成方法调控与微观形貌结构
        4.3.1 类石墨烯 2D非层状NiO纳米片的合成策略
        4.3.2 NiO纳米片的形态结构表征
        4.3.3 NiO纳米片的调控合成讨论
        4.3.4 NiO纳米片的基于X-射线的光电子能谱和精细结构研究
    4.4 高质量NiO纳米片表面增强的电化学储锂性能
    4.5 高质量NiO纳米片优良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元钴基氧化物纳米片的合成与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类石墨烯多元钴基氧化物纳米片的合成步骤
        5.2.2 类石墨烯多元钴基氧化物纳米片微观形貌结构表征方法
        5.2.3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5.3 类石墨烯 2D多元钴基氧化物微观形貌结构表征
        5.3.1 类石墨烯 2D ZnCo_2O_4纳米片的结构组分特征
        5.3.2 类石墨烯 2D多元氧化物合成策略讨论与扩展
        5.3.3 类石墨烯 2D NiCo_2O_4纳米片的结构组分特征
    5.4 ZnCo_2O_4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
    5.5 NiCo_2O_4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SnO_2纳米片的微波辅助合成及增强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类石墨烯超薄 2D SnO_2纳米片的合成步骤
        6.2.2 类石墨烯超薄 2D SnO_2纳米片微观形貌结构表征方法
        6.2.3 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方法
    6.3 超薄SnO_2纳米片微观形貌与合成方法调控
        6.3.1 超薄SnO_2纳米片微观形貌表征
        6.3.2 超薄SnO_2纳米片的合成调控
        6.3.3 超薄SnO_2纳米片的表面成分与特性
    6.4 超薄SnO_2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Basic research in catalysis
    2.1. Exploration of catalytic theory
    2.2.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catalysts
    2.3. Development of novel catalytic reactions
    2.4.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catalytic materials
3.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3.1. Catalytic technology for refining
        3.1.1. Catalytic cracking and hydrocracking
        3.1.2. Hydrorefining
        3.1.3. Catalytic reforming
        3.1.4.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finery gas
    3.2.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s[111, 112]
        3.2.1. 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fiber monomer and raw materials
        3.2.2.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3.2.3. Selective hydrocracking
        3.2.4. Catalytic oxidation
        3.2.5. The synthesis of pyridine from aldehyde and ammonia
        3.2.6. Hydroammoniation
        3.2.7. Reppe synthesis
        3.2.8. Olefin esterification
    3.3.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111, 112]
    3.4. Cat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3.4.1. 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pollutants from non‐moving sources
        3.4.2. Catalytic purification of motor vehicle exhaust
        3.4.3. Catalytic purification of indoor air
        3.4.4. Catalysis in water treatment
        3.4.5. Metho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photocatalyt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3.5. Coal‐based syngas chemistry
        3.5.1.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3.5.2. Catalyst for coal‐to‐oil
        3.5.3. Technology of syngas methanation to natural gas (SNG)
        3.5.4. Coal‐to‐ethylene glycol
        3.5.5. Natural gas desulfurization by the dry method
4.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1.前言
2. 催化基础研究
    2.1. 催化理论的探讨
    2.2. 催化剂表征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3. 开发的新催化反应
    2.4. 催化新材料的应用和开发
3. 三十年来工业化重大成果
    3.1. 炼油催化技术[111, 112]
        3.1.1.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
        3.1.2. 加氢精制
        3.1.3. 催化重整
        3.1.4. 炼厂气综合利用
    3.2. 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111, 112]
        3.2.1. 合成纤维单体和原料制备
        3.2.2. 加氢、脱氢
        3.2.3. 选择加氢裂解
        3.2.4. 催化氧化
        3.2.5. 醛氨合成吡啶
        3.2.6. 临氢氨化
        3.2.7. 炔醛法合成
        3.2.8. 烯烃酯化
    3.3. 合成氨催化剂[111, 112]
    3.4. 环境净化催化
        3.4.1. 固定源污染物催化消除
        3.4.2. 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
        3.4.3. 室内空气催化净化
        3.4.4. 水处理过程中的催化
        3.4.5. 提高光催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能量效率的方法
    3.5. 煤基合成气化学
        3.5.1.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MTO)
        3.5.2. 煤制油催化剂
        3.5.3. 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制替代天然气技术 (SNG)
        3.5.4. 煤制乙二醇
        3.5.5. 天然气干法脱硫
4. 结论与展望

(8)谁是“全球变暖”的主因——碳的自然排放源与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主因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2 地球的CO2与CH4
    2.1 火山气体
    2.2 泥火山
    2.3 地震与海啸
    2.4 洋中脊释放气体
    2.5 洋壳蛇纹岩化生成的气体
    2.6 矿床中的气体
        2.6.1 金属矿床中的气体
        2.6.2 煤矿CO2气体
        2.6.3 煤矿瓦斯
        2.6.4 CO2气田 (藏)
        2.6.5 烃类气田
        2.6.6 非洲基伍湖中的天然气
    2.7 森林大火与天然气
3 CO2与CH4的汇——演化与循环
    3.1 海洋湖泊——大气圈的碳循环
    3.2 土壤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平衡
    3.3 森林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3.4 CO2在地质史期中的演化
4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5 地质历史上的气候演化
    5.1 白垩纪的热事件
    5.2 古新世-始新世的热事件
    5.3 3Ma前的气候变化
    5.4 中国文明史记录的气候变化
6“地环排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7 最新研究进展
    7.1 科学界尚未确认人为效应与自然效应的主次因素
    7.2 自然因素可能大于人类因素
    7.3 目前的气候模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战略
8 结论

(9)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10项)
    1.1 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
    1.2 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动力学机制
    1.3 碳纳米管高效光伏倍增效应
    1.4 用于氧还原和析出反应电催化剂的纳米晶尖晶石快速室温合成
    1.5 CUEDC2蛋白是乳腺癌内分泌激素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因子
    1.665As等短寿命核质量的直接测量及其对快质子俘获过程新认识
    1.7 从头起源的人类编码蛋白基因
    1.8 FeSe超导体中节点和双重对称性的直接观测
    1.9 转入有限因子可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
    1.10 西藏上新世披毛犀化石表明冰期动物可能最早起源于高原
2 2011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10项)
    2.1 核能技术取得突破——铀利用率提升60倍
    2.2 超级杂交稻亩产超900kg
    2.3“蛟龙号”完成5000m级载人下潜海试
    2.4 成功制备世界上最长的锗酸铋大单晶
    2.5 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问世
    2.6 建成亚洲功能最强大的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平台
    2.7 首创新型太阳能电池
    2.8 世界上首台百万伏高端断路器试验成功
    2.9 世界上首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诞生
    2.10 世界上首次实现光纤激光千瓦级相干合成输出
3 2011年度中国重大工程进展 (10项)
    3.1“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交会对接
    3.2“歼-20”战斗机试飞成功
    3.3“北斗”导航系统试运行
    3.4“瓦良格”航母平台海试成功
    3.5“嫦娥二号”成功环绕拉格朗日L2点飞行
    3.6 中国建成世界上首座超导变电站
    3.7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
    3.8 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工隧洞群全面贯通
    3.9 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建成
    3.10“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

四、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奇异”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拓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D]. 王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J]. 刘志远,祝叶华,徐丽娇,陈广仁. 科技导报, 2021(03)
  • [3]基于离子层外延生长法合成超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D]. 闫光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表面增强的电化学能量储存性能[D]. 朱有启.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6]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J]. 汪卫华. 物理学进展, 2013(05)
  • [7]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J]. 辛勤,林励吾. 催化学报, 2013(03)
  • [8]谁是“全球变暖”的主因——碳的自然排放源与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主因研究评述[J]. 张景廉,杜乐天,范天来,李相博.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2)
  • [9]2011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J]. 朱宇,苏青,陈广仁,代丽. 科技导报, 2012(03)
  • [10]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 2008

标签:;  ;  ;  ;  ;  

世界上第一次,我国直接发现了纳米金属的“奇特”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