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荀《仲景新书》有叙事记录

荀荀《仲景新书》有叙事记录

一、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论文文献综述)

梅洁[1](2020)在《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来新夏是我国当代着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对我国文献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录学研究成就方面,通过总结来新夏在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分析来新夏的目录学思想,全面地阐述了来新夏的目录学研究成就和思想。在方志学研究成就方面,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来新夏在旧志资料类编、旧志目录编制以及旧志的点校与刊印等旧方志整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来新夏关于史志关系、新方志编纂体例方法等方志学思想的论述,归纳总结了来新夏的方志学理论。来新夏在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功底为他“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总结了来新夏目录学和方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来新夏“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实践,并且对来新夏在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概而言之,来新夏在中国目录学、方志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而且他所倡导和实践“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还扩展了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来新夏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马楠[2](2017)在《《隋书经籍志》着录撰人衔名来源考述》文中研究表明《隋书经籍志》系点对贞观见存书,参酌损益"旧录"而成,"旧录"可分作两类:一是官修的秘书目录,一是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私撰的解题、叙录型目录。官修目录自荀勖《中经新簿》起就有据藏书写卷过录篇目的特点;而《七志》《七录》叙录则每就史书为撰人立一小传。与过去一般的认识不同,《隋志》着录撰人衔名以终官故衔(含赠官、征召官)为主,与解题、叙录关系更为密切,更基础的来源则为史书传记;同时《隋志》也存在题着书时官的情形,与直接或间接从写本过录结衔这一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区分《隋志》着录撰人衔名题终官故衔或题着书时官,可为补证撰人官阀仕履、推定着书时间提供文献支持。

刘芷新[3](2018)在《荀勖《中经新簿》辩》文中研究指明《中经新簿》之所以将图书分类法由《七略》的六分法变为四分法,主要是由于它是由典守者编制的典藏目录。《中经新簿》的四部不是分类,而是书库的编号,它实际分为14类。通过将《中经新簿》与其他书籍的比较以及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经新簿》绝非仅仅抄录书名和篇名,很有可能抄录了书中的精要之言,编成了一部兼具类书性质的目录。

郝润华[4](2015)在《宋代目录学研究的新突破——评《玉海艺文校证》》文中研究说明古代学者治学,向来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种追求促使学者对各种各样的书籍分门别类,进行着录和解题,产生了一系列的书目。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七略》、《别录》到清代四库馆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历代书目的编撰源源不绝,为各个时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形成了一种围绕书目的编纂与研究的专门学问——目录学。中国古代目录学自从汉代以来不断发展,到了宋代,达到高峰。宋代学者不仅编纂出众多着名的书目着作,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

曹宁[5](2014)在《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现代文献编目理论为参照,将研究视角凝聚于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形式、方法和体例,通过对书目基本款目中着录信息的挖掘、归纳与分析,探讨和揭示了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事业产生、发展、变革的历史过程。具体内容包括:根据辑佚资料,对中国古代宋以前已经亡佚的经典目录文献,如《别录》、《七略》、《晋中经簿》、《七志》、《七录》、《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等的着录形式、方法和体例,进行了推测、分析和概括。结合宋以后现存目录的着录面貌,总结了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事业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其对当代文献编目的影响。在对汉代书目的研究过程中,对《汉志》修订《七略》书目题名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对向歆父子在编撰书目过程中选取文献题名和自拟题名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细致研究;对《七略》与《别录》提要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汉志》“篇卷”和“家”的问题上提出新的观点。认为《汉志》中着录的篇卷数是对文献外在形式特征的描述,在着录中篇卷并不混用,卷是常态,篇是特例。若文献中的每一篇均做到以一卷载之,则全书以篇计;若文献内部不分篇或虽然分篇但篇卷并不一一对应,其中或有一卷容纳多篇,或有一篇以多卷载之,或两种情况均有时,则全书以卷计。而《汉志》中的“家”并不以“一行”或“一书”计算,“家”的划分只在父子师徒之间。有直接师承关系的父子师徒(含活动时代相近的宗师与再传弟子)即便各自有署名着作,如无“更张义例,别有发明”的具体记载,原则上也应合为一家。在对魏晋以来书目的研究过程中,对《今书七志》的书名及附录构成进行了考证;对《隋志》的参考书目特别是“梁有”书目的来源做了推测分析。针对中国古代“目”和“录”的产生与发展变迁提出新的观点。认为“类书”与“类人”体例皆发端于《汉志》,而成型于南北朝时期,且“类人”在前而“类书”在后,进而对唐以后两种体例的交替变化、利弊得失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传录体提要,可能在隋唐以后还延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宋元才退出提要体例的主流地位,而其余脉则一直延续到明清。

安学勇[6](2014)在《余嘉锡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嘉锡是近代着名的历史文献学家。他治学秉承乾嘉历史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根本,立足于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四库提要辨证》、《目录学发微》与《古书通例》等着作。余嘉锡在学术上的贡献,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的总结,是余嘉锡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清末及至民国,西方目录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后,使民国时期的目录学流派纷呈。在此学术背景下,余嘉锡着《目录学发微》,对中国传统目录学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总结,借以维系传统目录学在现代学术体系中的存在价值。余嘉锡不仅继承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传统,更为可贵的是,他尤其注重郑樵“类例既分、学术自明”的分类观的价值,在今天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中,仍然具有实践上的意义。关于余嘉锡目录学思想的来源,向来学者多关注余嘉锡对章学诚的继承,实则余嘉锡对章学诚批评多于褒扬,余嘉锡的目录学理论是直接源自刘向、刘歆父子的,体现出强烈的“宗刘”倾向。从清末到民国,疑古成为近代学术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思潮,上古时期的古史以及古书受到普遍的怀疑。余嘉锡的《古书通例》,是在地下文献没有大量出土之前,主要依据传世文献,对中国上古时期古书体例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余嘉锡论及汉魏以前之古书真伪、古书命名、作者时代、篇目编次、卷帙分合存佚、内容增删附益等种种问题。他对先秦古书体例的总结,是针对当时盛行的疑古学派辨伪方法的不周。但通过与疑古派学者的观念进行比较,我们认为余嘉锡更多的只是对“疑古”活动进行纠偏,而并非完全站在“疑古”的对立立场上。另外,余嘉锡学术思想中,抱有较为强烈的“崇汉”的学术倾向,这对他的古书体例研究,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余嘉锡最大的学术成就,当属《四库提要辨证》。《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传统学术遗产的总结性着作,但由于杂成众手、编纂时间仓促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其文字出现了诸多纰漏。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专为纠《总目》之谬而作,全书八十余万字,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四百九十篇提要,从书籍作者、书籍内容、版本、流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辨。该文从四库学与史学史等视角,对《四库提要辨证》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进行发掘与阐释。余嘉锡以考据学名家,他的历史文献研究体现了立足考据学的治史方法,并能够摆脱清儒尊经的局限,将传统历史考据学与现代科学主义相融合,这与近代以来的新历史考据学发展大体趋同。但余嘉锡却反对新考据学派学者贬低宋学,并提出“清儒之学不胜宋儒”的说法,推崇宋代理学,这是他与胡适等近代新历史考据学派在文化价值关怀上的重大区别。余嘉锡于汉宋学术并重,可以归纳为“讲宋学、做汉学”一语,兼重“道问学”与“尊德性”。他作学问能够发扬考据学的实证学风,而安身立命则采取宋学家的态度,体现出余嘉锡身处晚清民国时势丕变的时代,在西方文化强力冲击中国传统的情况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维护。在内忧外患的政治时局下,余嘉锡藉历史文献的考证以申明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与国家复仇之义,以达到正人心,励士气,贬奸佞的目的。由于现实政治环境的刺激,尤其是日本侵华之后所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促使余嘉锡在学术研究中蕴藏着强烈的当下关怀,有以学术经世致用之义。总体而言,余嘉锡与清末民初的旧学者以及五四以后的新学人皆有一定程度的区别。他的学术研究,立足于对传统历史考据学的继承,又吸收近代以来的新材料与新方法,与新旧学术皆有深刻牵连而又有所区别,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也具备了一种典型意义。对余嘉锡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对我们更加全面认识民国学术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余姣[7](2013)在《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代的校雠之学是由汉代向歆父子发展而出的一套治书理论,在学术文化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界对校雠之学的认识历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雠之学被认为包括校勘、目录、版本、辑佚等内容,而狭义的校雠之学被认为近似现代的校勘学。就现在而言,广义的校雠之学在我国的现代学术体系中已被分散为多个学科,致使现代学人已很难知晓古代校雠之学的内容体系与范围。本文选取了我国着名的两位校雠学家郑樵和章学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他们的校雠学着作——郑樵《通志》中有《校雠略》、《艺文略》、《图谱略》、《金石略》,章学诚有《和州志艺文书》、《校雠通义》、《史籍考》等相关着作,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他们校雠学研究的内容、特点、优长和不足,并对二人校雠学思想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评价了郑樵和章学诚二人校雠学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古代校雠学,尤其是广义校雠学,并评价其学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部分,说明该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并对郑樵、章学诚的校雠学概念作了界定,以及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我们基本明确了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是广义的校雠学,包括校勘、目录、版本、辑佚等丰富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对郑樵和章学诚校雠学思想进行溯源,找出影响他们校雠学思想的理论源头。从向歆父子而下,诸多校雠目录学家的工作和成果影响了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思想的形成。第三、第四部分是分别对郑樵和章学诚二人的校雠学着作进行一一解读和评析,从而总结出他们校雠学思想的特出之处。第五部分是总结郑樵和章学诚二人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以及二人校雠学思想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章学诚对校雠之学的三段式的建构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了校雠学的四段式传承路线。第六部分是论述了郑樵、章学诚校雠学对后人的影响,分析了郑、章二人的校雠学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后人对他们学术的认可与承传,也标志着二人主要校雠学学术着作《校雠略》和《校雠通义》学术经典地位的形成。

张固也,赵骞[8](2013)在《再谈《晋中经簿》四部之小类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晋中经簿》的"众篇之名"是指十四卷的名称,并非图书分类意义上的小类之名。进一步推测,它实际分为四十多个小类。前人指责它分类粗疏,是没有依据的。

郭剑珩[9](2012)在《古代官修书目渊源考略》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至清代时期逐一剖析古代官修目录演变轨迹,其间呈现的义例、着录、分类方法等将对其他目录形式发展与完善起到重要参考价值,指出我国古代由政府主持的官修目录对于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志拔[10](2012)在《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宋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因为这一时期产生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着名思想家,成为宋明道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在於南宋学术本身的丰富性、多檬性,其学术规模、领域及方法,都对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後世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话语所建构起来的南宋学术,则是不免简化和先入为主。後见之明的历史叙述虽然看似符合逻辑与所谓"规律",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历史细节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形成了遮蔽。考据学并非当日学术之主流,却可以将我们引入道学主流话语之外丰富的历史世界,也能从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认识道学及其发展。第一、二两章主要是描述两宋考据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术和政治背景下的发展演变情况,分为庆历以前的北宋前期、元佑以前的北宋中期、孝宗以前的两宋之际、嘉定以前的南宋中期和道学地位逐渐确立的南宋後期等五个阶段。其中,北宋末的徽、钦时期,由於历史的原因,一般研究多关注其政治的腐败、文化的浮华,对其学术特点与地位则重视不够,而考据学正是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的,至高宗时期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期。孝宗、光宗时期是道学发展与政治文化逐步内倾的重要阶段,道学在激烈的政治、学术论争中不断调适、完善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并奠定了以後成为主流学术的基础,这一思考调适的过程中,考据学正是其努力借重的工具之一。随着道学的官学化,利禄之涂再一次使一种原本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学术发生工具化,道学之士对於考据学的引入,使其内部反思发展出了哲学义理的学术化。道学之外,传统世儒在科举、教育、印刷等文化的多重合力下,更多关注了文献的整理、校勘、考订、刊刻,关注各类社会政治经验知识的接收、考辨,并不断将之记录於文字。各方的这些需求共同推动了两宋考据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南宋考据学的多样繁荣。南宋考据学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校勘、目录解题、随笔劄记、史料考异纠缪等。前二者显然与宋代兴起的印刷文化有密切关联:书籍刊刻对文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校而刻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诉求,对於书籍文字、内容的校勘考证便应运而生,对於印本书籍文字的指摘纠缪,也渐渐增多。因此,第三章讨论印刷文化背景下,考据学在校勘、目录学方面的进展。笔记是宋代考据学的重要方面,其中产生了不少考据学的专门论着,并且随着南宋学者读书风气日益浓厚、博学重知之学术方法对於义理之学的反思,笔记逐渐专门化为学术笔记、读书劄记,这在宋学考据学与清儒考据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这是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宋人重视大型文献的编纂,这自然涉及对於文献的整理、考辨与研究,这一需求培养了宋人的文献学意识,也推动了史料求真的考据学发展。本文第五章以史注与类书为例,对此类形态的南宋考据学作一探讨,认为南宋史注对於史料的更为客观严谨,而《玉海》则是南宋真正以文献的精细考证作为编题纂集前提的一部类书。考据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方法、原则,在学术思想史的视域下,也是学术史、思想史本身。对於南宋考据学的研究,正是力图通过这一时期学者对考据学的方法运用、观念讨论、价值反思,管窥一代学术思想的另一种存在与特性。

二、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论文提纲范文)

(1)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生平概述及学术渊源
    第一节 生平概述
    第二节 学术渊源
        一、家学
        二、师承
第二章 目录学成就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贡献
        一、论目录的起源
        二、论目录书的类别
        三、论目录书的基本结构
        四、论闷录的功能与作用
        五、论目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六、论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的关系
    第二节 目录学史研究
        一、对不同时期目录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概括
        二、对关注较少的目录学家及其着作的研究
第三章 方志学成就
    第一节 对旧方志整理工作的贡献
        一、旧志资料的类编
        二、旧志目录的编制
        三、旧志的点校与刊印
    第二节 对新方志编修工作的贡献
        一、培养修志人员
        二、为新方志的编纂提供指导
第四章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第一节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贡献
        一、编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二、梳理图书形态的演变过程
        三、探讨藏书体制与藏书家类型
    第三节 图书馆学贡献
        一、学科建设
        二、专业人才培养
        三、推动《津图学刊》的创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来新夏学术系年简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2)《隋书经籍志》着录撰人衔名来源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隋志》参酌损益“旧录”
    (一) 《隋志》考贞观见存书依据《隋大业正御书目》
    (二) 《隋志》载“梁有”依据《七录》
        1. 卷帙:《隋志》贞观见存书中个别条目不仅着录“卷”, 并且着录“帙”, 有特别明显的梁代目录特征。例如:
        2. 官名系“卿”字
    (三) 《隋志》所据别有“旧录”
二、《隋志》着录撰人衔名的两种来源
    (一) 解题叙录多本史传所载终官故衔
        1.《隋志》所载衔名多为终官赠官
        2.《七志》《七录》据史传撰写叙录
    (二) 官修簿籍据写本过录着书时官
        1. 写本署衔着书时官或为《隋志》采入
        2. 官修簿籍多据写本过录
三、《隋志》着录撰人衔名的应用
    (一) 补充修订史籍
        1. 补充撰人仕履
        2. 订补史籍阙误
    (二) 确定着书时间
        1. 书时官与着书性质相应
        2. 据着书时官推知着书时间

(3)荀勖《中经新簿》辩(论文提纲范文)

1 荀勖四部分类解析
    1.1《中经新簿》是一部典藏目录
    1.2 荀勖四部分类是如何编制的
        1.2.1 四部分类源于工作需要
        1.2.2《中经新簿》有无小类
2《中经新簿》有无序录
    2.1《中经新簿》与《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
    2.2《中经新簿》与《七志》
3 为什么说《中经新簿》兼具目录和类书的性质?
    3.1《中经新簿》编制的历史背景
    3.2《中经新簿》的类书性质

(5)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着录释义与研究范畴
        一、着录释义
        二、研究范畴
    第二节 现、当代“古代书目着录”研究综述
        一、古代书目中的书名着录
        二、古代书目中的责任者着录
        三、古代书目中的篇卷着录
        四、古代书目中的版本若录
        五、古代书目中的提要及其体例
        六、古代书目中的“互着”与“别裁”
        七、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发展与变迁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本文的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到两汉: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开端
    第一节 先秦两汉文献的时代特点
        一、载体形式上的简帛兼用
        二、图书流传中的单篇别行
        三、文献书名与责任者信息的大量缺失
    第二节 《七略》和《汉志》的书名与责任者着录
        一、《汉志》修订《七略》书名之考证
        二、《七略》的书名着录
        三、《七略》的责任者着录
        四、《七略》书名与责任者着录的顺序
    第三节 《七略》与《汉志》的篇卷着录
        一、两汉目录中的“篇”“卷”概念
        二、《七略》和《汉志》中的“篇”、“卷”着录方法
    第四节 《别录》叙录、《七略》提要与《汉志》附注的着录
        一、刘向《别录》之叙录
        二、刘歆《七略》之提要
        三、《汉志》之附注
    第五节 《七略》和《汉志》中“家”的概念与统计方法
        一、“家”的概念分析
        二、“家”的统计方法
第三章 魏晋到隋唐: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体例的确立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目着录特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目录的着录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目录与宗教目录的着录特点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书目着录特点
        一、《隋书·经籍志》的着录特点
        二、《古今书录》与《旧唐志》的着录特点
    第三节 提要体例的分化:传录体的兴起与延续
        一、传录体提要的兴起及其社会原因
        二、传录体提要的内容特点与结构形式
        三、传录体提要的历史延续
第四章 宋元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发展与理论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宋元书目着录体例的并行与融合
        一、《崇文总目》与《新唐志》:书目着录体例的并行
        二、宋元目录对“类人”与“类书”着录体例的选择与融合
        三、南宋私家目录书中的版本信息着录
    第二节 宋元书目提要体例的完善与发展
        一、叙录体提要的改进与完善
        二、辑录体提要的酝酿与定型
    第三节 郑樵“书目着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郑樵的“书目着录”理论研究
        二、郑樵的书目着录实践
第五章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与规范
    第一节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
        一、明代书目着录项目的增加
        二、清代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书目提要与注释
        一、明代目录:叙录体的衰落与注释体的兴盛
        二、清代目录:叙录体的巅峰与版录体的兴起
    第三节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规范化进程
        一、明代书目着录方法的进步:以祁承(?)为例
        二、清代书目着录体例的规范化进程
第六章 结论: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特点及对当代之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书目的着录特点
        一、以“辨考”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现
        二、以书名为核心着录要素
        三、着录体例之分化缘于不同的书目类型需求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目着录对当代文献编目的影响
        一、古代“辨考”思想与当代FRBR理论的融合
        二、中国古代书目着录对确定当代古籍编目着录单位的启示
        三、中国古代目录之书序在当代书目系统中的定位
        四、中国古代书目责任者着录对当代文献编目规范控制之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史料部分
    (二) 专着部分
    (三) 论文部分
致谢

(6)余嘉锡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 研究状况回顾
    三 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 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余嘉锡生平及学术交游
    第一节 余嘉锡生平简述
    第二节 余嘉锡的学术交游
        一、与业师柯劭忞
        二、结识陈垣,任教辅仁
        三、结识湘籍学者杨树达
        四、与当时其他学人
第二章 余嘉锡与目录学研究
    第一节 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及地位
        一、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目录学
        二、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三、余嘉锡目录学思想评价
        四、如何认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从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观念的微变
        一、整齐篇章结构
        二、补充材料,充实文章中的论据
        三、文字删削,使表述更加严谨缜密
        四、少许观点略有变化
        五、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思想中的崇汉倾向
    第三节 余嘉锡对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批评
        一、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二、关于“校雠”与“目录”之别
        三、关于“别裁”
        四、“事”“理”先后与目录体例
        五、关于郑樵删削《崇文总目》
        六、关于《辑略》存亡问题
    第四节 宗刘: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探源
        一、关于“目录”释名
        二、目录书体制的阐释皆首举刘氏
        三、论“目录学源流”与“类例沿革”
第三章 余嘉锡的古书通例研究与古书辨伪
    第一节 《古书通例》撰写的学术背景
        一、疑古辨伪思潮的兴盛
        二、时人在古书体例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余嘉锡对清代学术的继承
    第二节 余嘉锡对古书通例的总结
        一、余嘉锡对古籍真伪考辨的重视
        二、《古书通例》的主体内容
        三、《四库提要辨证》中对《古书体例》思想应用举例
    第三节 余嘉锡与疑古派学者古籍辨伪思想比较
        一、梁启超、胡适与余嘉锡辨伪观念上的差异比较
        二、两派辨伪分歧举例
        三、与古史辨伪学者的相同之处
    第四节 余嘉锡古书体例研究的不足
        一、余嘉锡对于古书体例有过于泛用之嫌,或将不是“非一时一人”之书,而判为“非一时一人”之书
        二、余嘉锡考辨古书的理论与实际论证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三、余嘉锡过于崇汉的学术倾向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反对使用默证
第四章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研究
    第一节 《四库提要辨证》创作的学术背景
        一、留守北京
        二、晚清以来学者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
        三、新出文献的利用
        四、域外汉籍的发现及与其相关的学术成果
    第二节 《四库提要辨证》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从《四库提要辨证》反观《总目》之失
        一、《总目》之失,贻误后学
        二、从《四库提要辨证》反观《总目》之失
    第四节 论余嘉锡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论史书体例
        二、论历史文学
        三、论史料
        四、结语
第五章 历史时代与余嘉锡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余嘉锡立足于考据学的学术特征
        一、余嘉锡以考据学名家
        二、清儒考据之不足
        三、余嘉锡的考据学方法
        四、余嘉锡考据学的时代特色
    第二节 持平于汉学与宋学之间
        一、余嘉锡对《四库全书总目》批评宋代理学家的驳正
        二、余嘉锡与新派学者在戴震评价上的分歧
        三、余嘉锡对民国时期考据学者专尚考据的批评
    第三节 学术求真基础上兼顾致用
        一、学术致用
        二、求真为致用之基础
余论
    一、传统考据学的继承发展
    二、折衷于汉宋的学术风气
    三、传统学术近代化的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 郑樵、章学诚校雠学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 研究方法与学术贡献
第一章 郑樵、章学诚校雠学溯源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校雠活动和相关成果
        一、 先秦诸子的校雠活动
        二、 早期学术着作
    第二节 汉代的主要校雠活动及其相关成果
        一、 向歆父子的校雠活动
        二、 综合校雠活动的典范
        三、 《汉书·艺文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目录成果
        一、 王俭《七志》
        二、 阮孝绪《七录》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主要目录成果
        一、 《隋志》
        二、 《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旧唐书·经籍志》
        三、 《新唐书·艺文志》与《崇文总目》
    小结
第二章 郑樵校雠学着作与思想
    第一节 郑樵学术特点及成就概述
        一、 郑樵及其生平
        二、 郑樵的学术特点和成就
    第二节 《校雠略》解析
        一、 郑樵《校雠略》的自我定位
        二、 《校雠略》的内容
        三、 《校雠略》中的“校雠之法”
        四、 《校雠略》的学术价值
        五、 《续通志·校雠略》和《清朝通志·校雠略》对《校雠略》的承袭
    第三节 《艺文略》、《图谱略》、《金石略》解析
        一、 《艺文略》解析
        二、 《图谱略》解析
        三、 《金石略》解析
    第四节 郑樵《校雠略》等着作所反映的校雠学思想
        一、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郑樵校雠学之核心
        二、 “求书之道有八”——郑樵校雠学之精义
        三、 “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郑樵校雠学之卓识
        四、 “广古今而无遗”——郑樵校雠学的期望
        五、 “书有应释”、“有不应释”——郑樵校雠学之深意
    小结
第三章 章学诚校雠学着作与思想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特点及成就概述
        一、 章学诚及其生平
        二、 章学诚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其成就
    第二节 《和州志艺文书》之《序例》与《辑略》解析
        一、 《和州志·艺文书序例》的编纂和主要内容
        二、 《和州志·艺文书辑略》的内容
        三、 《和州志·艺文书》所反映的校雠学问题
    第三节 《校雠通义》解析
        一、 《校雠通义》及其内容
        二、 《校雠通义》所反映的校雠学问题
    第四节 《论修史籍考要略》与《史考释例》解析
        一、 《论修史籍考要略》的内容
        二、 《史考释例》的内容
        三、 《史籍考》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章学诚《校雠通义》等理论着作的学术价值
        一、 章学诚《校雠通义》等理论着作所涵盖的学术思想
        二、 如何评定章学诚《校雠通义》等学术着作的贡献
    小结
第四章 从郑樵到章学诚:校雠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郑樵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一、 郑樵校雠学的特点
        二、 郑樵校雠学研究的局限
    第二节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一、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特点
        二、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局限
    第三节 从郑樵到章学诚:校雠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思想的进一步申说
        二、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研究的补充
        三、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研究的纠谬
    小结
第五章 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郑樵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一、 历代学者对郑樵校雠学的评议和仿写
        二、 民国时期学者们对郑樵校雠学着作的评价
        三、 当代学者对郑樵校雠学着作的评价
    第二节 章学诚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一、 清乾嘉后至晚清这一时期学者们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二、 民国时期学者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三、 当代学者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第三节 《校雠略》与《校雠通义》的经典化
        一、 经典、经典化、学术经典的经典化
        二、 《校雠略》与《校雠通义》的经典化
        三、 对学术经典形成的思考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再谈《晋中经簿》四部之小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兵书是否能够占据两卷之席
    2 对李充“没略众篇之名”的理解
    3 对大类、小类的理解
    4 是谁片面理解了姚名达之意
    5 佛经是书目最后的附录吗
    6 关于《晋中经簿》缺本的推测

(9)古代官修书目渊源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两汉时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两宋时期
5 元明时期
6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

(10)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术语释义和研究范围
    三、本课题的学术史回顾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构想
第一章 政治、学术、文化交织下的考据学(上)
    第一节 经学疑古思潮下的古文献回归问题
        一、庆历以前经学疑古的考据因素
        二、庆历以後经学疑古的深化
        三、古文献回归与考据学
    第二节 义理学与考据学的离合
        一、求知古以明道:北宋义理学与考据学的"合"
        二、政治与性理:北宋义理学与考据学的"离"
    第三节 考实据信史学传统的发揭与考证意识的深化
第二章 政治、学术、文化交织下的考据学(下)
    第一节 两宋之际学术文化中的考据学
        一、两宋之际的新学与洛学
        二、义理平庸时代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道学背景下的南宋考据学发展
        一、"道学"演进对文献考据学的借重
        二、道学周边诸儒的考据学
第三章 书籍文化与南宋文献考据之学
    第一节 求真考撞:印本时代学风的衍生
    第二节 嗜书校雠:书籍文化与南宋文献学的进展
第四章 博物与格物:南宋笔记中的考据深化
    第一节 从"小说"到"笔记":宋代考据笔记的学术化
    第二节 宋代文人知识世界与考据笔记
        一、博物学知识世界裹的知识与考据
        二、文人学术文化生活与笔记考据兴趣
        三、道学世界读书格物中的笔记与考据
    附录
第五章 南宋文献编纂的考据学自觉:以史注与类书为例
    第一节 兼容并蓄以存其旧:"当代"史学转向中的史注文献意识
    第二节 以存备览的知识:类书编纂的考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D]. 梅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2]《隋书经籍志》着录撰人衔名来源考述[J]. 马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3]荀勖《中经新簿》辩[J]. 刘芷新. 图书馆杂志, 2018(11)
  • [4]宋代目录学研究的新突破——评《玉海艺文校证》[J]. 郝润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1)
  • [5]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D]. 曹宁. 南京大学, 2014(05)
  • [6]余嘉锡学术思想研究[D]. 安学勇. 南开大学, 2014(04)
  • [7]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D]. 周余姣. 北京大学, 2013(10)
  • [8]再谈《晋中经簿》四部之小类问题[J]. 张固也,赵骞. 图书情报知识, 2013(03)
  • [9]古代官修书目渊源考略[J]. 郭剑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03)
  • [10]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D]. 温志拔. 南京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荀荀《仲景新书》有叙事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