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

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

一、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庞静漪[1](2021)在《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以及辽宁地区葡萄种植业的迅猛发展,对葡萄灾害风险的区划以及未来预估的需求增加。本研究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CMIP5统计降尺度多模式进行评估优选,选取模拟未来RCP4.5情景下极端气候较好的模式;分析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和周期变化;进一步制定葡萄日灼及晚霜冻风险指标,指出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下葡萄日灼和晚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便在全球变暖下合理采取措施进行防灾减灾、规避生育关键期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各模式的结构框架差异、选取物理参数不同等原因,CMIP5统计降尺度数据集中模拟模拟能力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模式对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极端降水指数。选取GISS-E2-R、Can ESM2和MPI-ESM-LR3个模式作为本研究的优选模式,优选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所有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2)基准期(1971-2010年)极端降水指数的离散程度大于极端气温指数,各个极端指数未来趋势与历史基本一致,总体而言,FD0与R10呈下降趋势,其他极端气候指数都是上升趋势,极端气温指数比极端降水指数更加显着。在RCP4.5情景下,极端气温升高,且极端高温比极端低温的增加趋势更为显着;总降水量增加,有雨日数增加,但大雨以上日数无明显增长;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波动幅度明显大于极端气温指数。对于周期变化而言,基准期极端气温指数和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30年的周期,但RCP4.5情景下,各指数周期变化不明显。(3)辽宁葡萄日灼以轻度为主,依次为中度、重度,重度日灼易发生在辽西地区;在时间上看,7月下旬至8月中旬轻度日灼的频率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中度日灼的频率最高,而重度日灼在7月中旬发生的频率最高。由于全球变暖,辽宁地区由高温导致葡萄日灼灾害风险增大,易发时段及集中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总的来说,全省均可发生轻度和中度日灼风险,重度日灼在辽西及辽宁东北部部分地区。(4)未来辽宁地区各等级霜冻出现频率均大于历史时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020s达最大。对于霜冻日数,轻霜冻出现日数持续减少;中霜冻和重霜冻出现日数均先增后减。对基准期及未来时段的气候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和对比发现,基准期,辽宁北部和东部的大部地区次高风险区,其中清原、章党、新宾为高风险地区,沿海大部地区为中风险区,全省仅长海、大连地区为低风险区;未来辽宁大部综合气候风险指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与基准时期相比较,2080s彰武、阜新、昌图、开原、新民、黑山、鞍山、沈阳、本溪、大洼、海城、熊岳、长海地区晚霜冻风险等级升高,未来需加强春季晚霜冻灾害的监测。

侯晓伟[2](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指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孙晓巍[3](2020)在《东北冷涡背景下辽宁局地暴雨发生规律及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文中指出1979年以来,东北冷涡天气系统造成的局地暴雨发生频繁,占冷涡引发总暴雨日数的79%,本文利用1979-2019年NCEP/NCAR1°×1°再分析格点资料、辽宁省6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小时加密降水资料和暴雨灾情数据,分析了东北冷涡局地暴雨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合暴雨发生频次和降水情况讨论不同类型和处于冷涡过程不同时期的局地暴雨发生规律,计算冷涡发展期、成熟期、减弱期的水汽、热力和动力等物理量状况,对典型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加深对东北冷涡局地暴雨发生发展机制认识,为提高冷涡背景下局地暴雨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冷涡引起的辽宁局地暴雨和非局地暴雨中,局地暴雨日数所占比例较大,6月份可达95%。该类暴雨在4月上旬出现,6月份呈倍数增长,7月份达到顶峰,发生时间早于非局地暴雨,发生期长于非局地暴雨,年际变化呈逐年下降趋势,更容易在沿海地区发生。(2)引起局地暴雨的东北冷涡过程平均生命期为4.5天,最长13天,4-7天占48%。涡中心位置在45-55°N或115-130°E之间最容易发生局地暴雨,慢速型冷涡较快速型冷涡易发生局地暴雨。减弱期局地暴雨日数最多为103次,占48%,发展期次之,成熟期最少。发展期整体雨量偏大,减弱期暴雨更加局地。(3)通过冷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得出,东北冷涡局地暴雨发生的水汽条件在发展期最好。发展期整层比湿一般较好且稳定维持,成熟期比湿减小,减弱期比湿不稳定,起伏较大。热力条件减弱期最强,成熟期最差。发展期冷暖中心最强并成对出现,局地暴雨上空有干冷空气侵入,其他时期冷暖中心减弱。动力条件在减弱期最为不利,发展期暴雨区上空垂直速度大且正负中心成对出现,低空急流从发展到成熟期有所增强。低层切边对预报的指示意义在减弱期最强。(4)三次典型冷涡系统引起的局地暴雨天气过程,850hPa以下大气层比湿在暴雨前后都有迅速增加再减小的过程,最大值可达9-12g/kg。发展期和减弱期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假相当位温(θse)均位于CAPE、θse梯度较大区域内,湿位涡物理量在冷涡引起的局地暴雨较为适用,对应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低层中湿位涡正压项(MPV1)为负值,正压项(MPV2)为正值。

李可心[4](2020)在《临兴西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气水产出机理》文中提出较高温度、压力及地应力等决定了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的特殊性,为了实现深部煤层气的有效开发,亟需开展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和气水产出机理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西区8+9#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部煤储层含气性、物性、储层能量及气水分布特征;基于煤层气产出过程物理模拟,建立了温压条件下气体产出模型,揭示了深部温压条件下气水的产出规律。结果表明:临兴西8+9#煤层主要为中煤阶煤,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为低~高灰煤,水分含量较低,挥发分产率较高。孔隙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中孔和大孔含量较少。渗透率较低。深部储层吸附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煤样亲水性较弱。研究区地温平面展布为以紫金山岩体附近高值区为中心向四周地温逐渐降低;储层压力为略欠压-超压。地应力在垂向上存在三次转换,当埋深<1000~1300m时,SHmax>SV>SHmin,表现为剪切型;当埋深介于1300~1850m时,地应力表现为过渡型,SHmax、SV基本相当,SHmin最小;当埋深>1850m时,SV>SHmax>SHmin,为正断层型。与浅部相比,研究区深部煤层气组分以高甲烷和重烃浓度、低氮气含量为典型特征,甲烷碳同位素较重,大部分属于煤型气,少量样品表现为油型气;气体成因主要为热成因气。深部煤层含气量高于浅部储层含气量,且多数属于过饱和状态;构建了深部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在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低、而北部、中西部以及西南部含气量较高。饱水煤样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呈现三峰态,煤中相态水含量受温度影响,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自由水饱和度增加,束缚水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与驱替时间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用分段线性函数来描述,即低压驱替阶段(2MPa),含水饱和度下降速率较大;在高压驱动阶段(4MPa~8MPa),下降较慢。高温下驱替结束后,岩心含水饱和度下降值大于常温下含水饱和度下降值;同时水下降速率明显大于常温条件下煤层水产出速率,反映了深部煤储层高温条件有利于煤层水的产出。煤层气产出过程中煤储层压力随时间呈指数函数形式降低;累计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对数函数增长趋势。考虑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效应,依据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单位体积煤层气释放量模型,求取了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单位体积煤层气释放量及产出气中吸附气与游离气所占比例。以高温下甲烷驱替过程为例,指出储层温度条件下吨煤煤层气产出量随储层压力降低呈多项式函数形式增大。煤层气排采初期,产出的煤层气主要来源于裂隙中游离气;随着储层压力的不断降低,产出的煤层气主要来源于吸附气。论文含插图101幅,表格27个,参考文献149篇。

于永波,王云鹏[5](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基于Penman-Moenteith模型、作物系数法及大型蒸渗仪资料(2012—2013年)计算1973—2013年青藏高原东北缘8个气象站逐日、逐月、多年年平均潜在蒸散量及实际蒸散量,利用时间趋势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源区高原实际蒸散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urfer制图软件、Kriging插值对源区实际蒸散量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站在全球逐渐变暖背景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波动范围为9.94~21.93 mm/10年;逐月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近似正弦函数图像,其峰值出现在4—5月,低谷出现在10月,总体呈下降趋势;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变化特征;多年实际蒸散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部相对高,西北地区较低,并且由前者到后者依次减少的趋势分布特征。

秦瑜,高艳波,魏海宁,崔耀鹏,王焕毅[6](2019)在《2018年9月21日本溪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本溪市高空、地面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9月21日发生在本溪市高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物理量场、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对冰雹形成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系统,地面冷锋过境,以及高空槽前倾和从高空到地面深厚的垂直系统的配置是造成本溪高新区此次冰雹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冰雹发生前本溪北部对流有效位能积聚超过800 J/kg;0℃层高度在上升运动区,利于过冷水滴的形成;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上满足上干下湿的配置,利于对流的发生;明显的垂直风切变也促进了强对流的暴发。

宋宏芳[7](2020)在《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防冻胀基床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深季节冻土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猛,而季节性的冻胀是制约线路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障碍,经济合理的防冻胀基床结构研究对于高速铁路在深季节冻土区可持续发展、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4G003-F)、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81、51208320)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数值仿真等研究手段,结合理论分析方法,总结了深季节冻土区路基冻胀变形的演化规律和有效的冻胀防控措施;展开了保温强化层材料和基床表层抗冻胀填料工程性能的室内试验;利用有限元验证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保温效果;计算了防冻胀路基结构的层间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路基服役寿命和结构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优化的防冻胀路基结构形式。研究成果可为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防冻胀基床结构的选型提供技术参考。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哈齐高铁建设周期内路基断面的地温和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将哈齐高铁路基冻胀变形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初始冻胀阶段、快速冻胀阶段、冻胀稳定阶段、最大冻胀阶段、融沉回落阶段。(2)基于掺加纤维的泡沫混凝土材料的物理特性、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能等室内试验的测试数据,得到玄武岩纤维泡沫混凝土既能满足高铁路基结构层的强度要求,又具有更为优良的保温性能,是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保温强化层的优选材料。(3)基于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的强度、冻胀变形和抗冻融耐久性的室内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将去除粒径0.25 mm以下颗粒并掺加3%~5%水泥的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作为深季节性冻土区高铁路基基床表层的抗冻胀填料,能够形成兼顾强度和抗冻胀性的基床表层。(4)基于哈齐高铁路基断面参数和现场监测数据,建立了路基结构轨下基础的热力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在验证模型可靠的基础上计算防冻胀基床的保温效果,得到纤维泡沫混凝土保温强化层的铺设可将路基的冻结深度减小39%~50%;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填筑将路基的冻胀变形减小16%~42%。因此,纤维泡沫混凝土保温强化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床表层具有良好的防冻胀特性。(5)建立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结构的热力耦合模型,在计算结构层间受力的基础上讨论填料的适用性和服役性。控制路基变形和层间受力相协调,确定了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的刚度分别为220 MPa/m、160 MPa/m、120 MPa/m;水泥稳定碎石基床表层作为决定路基服役寿命的关键,厚度取为60 cm,配合10cm厚的保温强化层,可确保冻结深度的2/3发生在基床表层范围内,满足路基主体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图82幅,表64个,参考文献198篇。

刘昕悦[8](2019)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太古代构造样式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太古宙地壳的构造样式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存在着垂向构造和水平构造两大不同的构造演化认识。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辽东鞍山地区广泛出露太古宙TTG岩系、绿片岩相变质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构成了典型的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此外,花岗-绿岩带内丰富的构造变形记录,为探讨早期地壳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通过对鞍山地区太古代岩石组成、宏-微观构造样式的调查研究和对齐大山、胡家庙子、白家坟剪切变形带的详细解剖,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尝试性探讨了早期地壳构造体制的演化模式。鞍山齐大山和胡家庙子BIF铁矿由富铁BIF与分布于其两侧的贫铁BIF组成,二者呈断层接触,其围岩包括鞍山群樱桃园组和齐大山花岗岩,均发育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形成了齐大山-胡家庙韧性剪切带(本文简称齐大山剪切带)。齐大山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石中长英质矿物塑性拉长特征明显,条带状构造发育,面理向NWW方向陡倾,不对称组构特征和矿物拉伸线理产状指示向NWW的陡倾正滑移剪切作用。且宏观构造样式显示变形岩石距离富铁矿体越近,片理、片麻理、线理越发育,变形程度越强。显微组构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波状消光、变形带、膨凸式和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特征;长石塑性拉长、细粒化等一系列中低温显微变形组构特征。石英C轴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揭示石英以菱面和底面滑移系为主,岩石经历了中低温非共轴变形。根据矿物的变形行为以及石英的结晶优选方位推测韧性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温度约为400500℃,岩石变形特征以位错蠕变为主。有限应变分析结果表明,靠近铁矿带方向,构造岩类型由L=S构造岩过渡为LS构造岩,岩石应变强度呈明显增强趋势。白家坟韧性剪切带位于鞍山齐大山和胡家庙子BIF铁矿西侧,剪切带走向为NNW向,倾向为NEE向。剪切带发育在绿岩带与太古宙花岗岩接触部位。白家坟剪切带内主要发育陈台沟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和白家坟片麻岩两大岩石单元,以及少量的强烈变形的鞍山群绿片相变质的绿泥石片岩和千枚岩。S-C组构及矿物旋转残斑均指示剪切带SEE向的陡倾滑剪切特征。岩石显微变形特征表明,石英颗粒普遍存在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带等塑性变形特征,以膨凸重结晶和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类型为主。斜长石发育机械双晶、变形带。斜长石残斑多呈σ型旋转眼球构造,指示右行剪切作用,岩石变形温度条件相对较低。有限应变分析显示,陈台沟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具有平面-拉伸应变特征,属于L=S型构造岩;白家坟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为LS构造岩,表现为一般拉伸应变的变形特征。石英C轴组构分析表明,石英主要发生了底面和菱面滑移,变形温度范围为450℃。且同样是变形岩石越靠近BIF铁矿,变形越强。综合上述宏-微观构造解析,发现齐大山和白家坟韧性剪切带沿齐大山-西大背BIF铁矿带东西两侧线性对称分布,二者位于绿岩带向斜构造的两翼与花岗岩接触部位,其中白家坟韧性剪切带内岩石面理构造倾向为NEE方向,倾角中等,与绿岩带向斜构造南西翼产状较为一致,矿物拉伸线理向SEE倾伏,倾伏角中等偏大,指示了向斜南西翼一侧向SEE陡倾下滑剪切作用;齐大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发育向NWW陡倾(90°)的面理构造,与向斜构造北东翼矿体的产状一致,矿物拉伸线理产状反映了向斜北东翼一侧近向W的陡倾下滑剪切作用,东西两侧相向的陡倾滑运动学特征与绿岩带向形的几何学特征相吻合。因此,推测绿岩带两侧岩石强烈剪切变形很可能与花岗-绿岩带垂向穹脊构造(dome and keel structure)的形成作用相关,岩石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垂直构造模式所涉及的底辟作用和拗沉作用相一致,反映了向形绿岩带内的垂向构造作用,韧性剪切作用应发生于花岗-绿岩带垂向穹脊构造的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密度较轻的花岗质岩石与上覆密度较重的含铁绿岩建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力不均衡,在区域性地质运动与岩浆作用的驱动下,发生了花岗质岩石向上的底辟作用和含铁建造向下的拗沉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构造模型及其发生过程,我们对上述构造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基于前人地质数据资料,结合宏微观地质研究,辅以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年代学等数据资料,综合构建模型的边界条件,建立地质演化模型。数值模拟采用2D有限差分(I2VIS)并结合marker-in-cell(MIC)技术在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动力学实验室大型计算机组上完成。模拟结果表明,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垂向构造成因应受控于新太古代末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造成的TTG上地壳岩石活化,粘度降低,密度变小,(含铁)绿岩建造与TTG岩石的密度差引起的拗沉作用。同时模拟结果也暗示了太古代垂向构造体制可能是早期地球演化过程中壳-幔物质交换循环的重要机制。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整体特征、BIF形态与分布、构造变化规律与世界上其他花岗-绿岩带地体可以类比。垂向构造机制下含铁建造绿岩体向下拗沉过程中伴随的矿体富集特征以及绿岩带向斜构造的形成演化过程为今后沉积变质型铁矿向斜控矿模式的研究以及鞍山地区开展深部找矿的战略部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姚孟杰[9](2019)在《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煤矿突水灾害是我国煤矿开采所面临的重要灾害之一。为了研究平顶山煤田十三矿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以及煤层开采时煤层底板石炭系灰岩与寒武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的突水危险性,利用多维可拓物元模型对十三矿石炭系、寒武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岩溶发育程度、单位涌水量、突水系数、断层复杂度、开采深度为评价指标和以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可变集理论为评价方法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模型。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十三矿煤层底板岩溶含水层主要有石炭系及寒武系灰岩,其中石炭系灰岩L2、L5-7含水层富水性好,构成了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寒武系灰岩厚度大、矿压水压大,对煤矿开采工作威胁较大,是煤层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2)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具有差异性,己一和己二采区岩溶发育程度为Ⅱ-Ⅳ级、平均量化值为3.0,己三采区为Ⅲ-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0,己四采区为Ⅳ-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7;即己四采区岩溶发育程度最高,己一和己二采区最低。垂向上具有分层性,石炭系太原组L1-L4岩溶发育程度为Ⅳ-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5,太原组L5-L7为Ⅲ-Ⅴ级、平均量化值为3.75,寒武系灰岩为Ⅱ-Ⅳ级、平均量化值为2.75;即由浅至深,岩溶发育程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3)基于分形理论确定了十三矿断层构造分形分维值,根据断层分维值划分矿区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分区,结果显示,十三矿断层复杂程度划分成五个等级,断层分维值小于1.3的占34.04%,断层分维值处于1.3到1.5之间的占23.4%,断层分维值大于1.5的占42.56%,整个矿区断层分维均值为1.36,断层复杂度为中等。(4)耦合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可变理论对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按照评价结果也划分成五个等级,其中己一、己二采区评价结果小于3.0,划分为无突水危险区,己一己二采区已采掘完毕,未发生突水事故,与实际吻合;己三采区评价结果处于3.5-4.5之间,划分为高突水危险区;己四采区评价结果处于2.5-3.5之间,划分为中等突水危险区。

高向东[10](2019)在《临兴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压裂可改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局部勘探开发的突破昭示了其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整体的开发形势不容乐观。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是制约深部煤层气高产的重要因素,这也决定了深部煤储层的压裂改造势在必行。目前,关于深部煤储层的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三高”(即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压裂可改造性尚未明确。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煤级约束为基础、构造改造定差异、温压控制为关键”的研究思路,揭示了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以煤储层渗透率、煤岩力学性质和地应力空间展布为主导,从地质角度探讨了深部煤储层的压裂可改造性。阐明了煤级制约下的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基础。基于煤镜质体反射率、砂岩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埋藏史模拟,查明了临兴地区煤变质演化过程,指出对于紫金山隆起区以外的区域,岩浆作用只是加快了侵入时期的煤变质进程,而历史最大埋深控制了现今煤变质程度。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样品的煤岩煤质和孔隙结构测试,分析了变质程度对煤的物质组成及孔隙结构的控制特征,揭示出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Ro介于0.75~1.35%),微孔比例增大,小孔比例先减小后增大,大、中孔比例减小;孔容和比表面积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最后出现增大的趋势。孔隙的分形维数以10nm为界分为两段,每一段对变质程度的响应特征不同。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孔隙连通性变差,渗流能力降低。查明了多期构造作用下的煤储层物性差异演化机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成像测井解释,结合构造曲率计算,恢复了关键时期的古构造应力场和古构造形迹,厘定了关键时期的煤储层变形程度,揭示出燕山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向(134°-314°),喜山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向(53°-233°);两期构造运动存在六种叠加方式,叠加方式不同,煤储层变形程度不同,喜山期煤储层变形程度整体大于燕山期。基于GSI和测井曲线,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量化表征模型,查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原生-碎裂结构煤,碎裂结构煤次之;综合分析煤储层历史最大变形程度与煤储层物性参数关系,确定了煤体结构发育与煤储层历史最大变形程度的对应关系,揭示出随着历史最大变形程度的增加,煤储层渗流能力增强。揭示了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煤储层孔渗特征。通过高温高压核磁共振和高温覆压渗透率测试,揭示了温度和应力对煤储层微观孔裂隙结构的控制机理,阐明了不同孔径的孔裂隙对温度和应力的响应特征,揭示了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煤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构建了考虑变孔隙压缩系数和温变系数的深部煤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温度和应力对煤储层孔渗起负效应,其中应力是关键控制因素。孔渗随应力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5MPa和1OMPa为界,分为应力敏感阶段、应力较敏感阶段和应力不敏感阶段。温度对煤储层孔渗的负效应较小,且与应力有关,应力较小时,温度的负效应相对明显,应力较大时,温度的负效应不明显。显微裂隙和大、中孔隙对温度和应力的敏感性较强。构建的渗透率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较好,模型表明煤储层渗透率在温度和应力的耦合作用下呈指数形式减小。探讨了研究区深部煤储层的压裂可改造性。通过高温、高应力条件下煤的全应力-应变实验,揭示出应力对煤储层力学性能起正效应且影响显着,温度对煤储层力学性能起负效应,但影响较小。通过分析研究区煤岩组合特征和力学参数,明确煤岩力学性质差异。基于水力压裂实测资料和成像测井解释成果,查明了研究区煤储层地应力空间展布特征,指出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研究区地应力的垂向分布存在两个临界转换深度,深部煤储层(1500~2000m)地应力组合以σhmax>σv>σhmin为特征,当埋深超过2000m以后,地应力逐渐以垂直主应力为主;地应力的平面分布受埋深和局部构造共同控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煤储层渗透率、煤岩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对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影响特征,探讨了深部煤储层的压裂可改造性。研究认为,煤储层渗透率越小,越有利于压裂造缝;煤的弹性模量越大,容易形成高、窄、短缝;煤岩弹性模量差越大,容易形成矮、长、宽缝;水平主应力差小于3MPa时,压裂裂缝沿天然裂隙扩展,当水平主应力差超过6MPa时,压裂裂缝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当水平主应力差超过10MPa时,压裂裂缝基本为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延伸的单缝;煤岩最小水平主应力差越大,容易形成矮、长、宽缝。

二、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及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
        1.2.2 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3 葡萄高低温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区域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
        2.2.2 CMIP5 气候预估降尺度数据集数据
        2.2.3 极端气候指数
第三章 CMIP5 统计降尺度数据模拟辽宁极端气候指数能力评估
    3.1 研究方法
        3.1.1 空间评估指标
        3.1.2 泰勒图
        3.1.3 时间评估指标(M2)
        3.1.4 M_R综合评级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各模式对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模拟评估
        3.2.2 各模式对极端指数的时间模拟评估
        3.2.3 模式对极端指数模拟能力的综合评估
        3.2.4 优选模式的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的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M-K趋势检验法
        4.1.2 空间变异系数
        4.1.3 小波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历史期间的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变化
        4.2.2 RCP4.5 情景下未来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4.2.3 极端气候的周期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地区葡萄日灼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高温导致葡萄日灼灾害发生的指标选取
        5.1.2 葡萄日灼灾害发生频率及站次比的计算
    5.2 结果分析
        5.2.1 基准期(1971-2010 年)不同等级日灼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5.2.2 RCP4.5 情景下2010-2100 年不同等级日灼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的预估
        5.2.3 葡萄日灼灾害易发期各旬日灼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
        5.2.4 RCP4.5情景下2010-2100年葡萄浆果日灼灾害易发期各旬日灼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的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地区葡萄晚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估
    6.1 研究方法
        6.1.1 辽宁葡萄晚霜冻葡萄气候风险等级划分
        6.1.2 晚霜冻频率
        6.1.3 晚霜冻综合频率指数及综合日数指数
        6.1.4 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评价模型
    6.2 结果分析
        6.2.1 霜冻频率、霜冻日数的分析与预估
        6.2.2 综合频率指数及综合日数指数
        6.2.3 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7.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特征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3.4 小结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4.5 小结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5 小结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东北冷涡背景下辽宁局地暴雨发生规律及典型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东北冷涡的形成和结构特征
        1.2.2 东北冷涡特点和类型
        1.2.3 东北冷涡和暴雨的关系
        1.2.4 东北冷涡暴雨物理量特征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相关研究方法
        2.2.1 东北冷涡定义
        2.2.2 局地暴雨划分
        2.2.3 统计学方法
        2.2.4 冷涡相关分类方法
3 东北冷涡局地暴雨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3.1 东北冷涡局地暴雨时间分布特征
        3.1.1 东北冷涡暴雨的年际变化
        3.1.2 东北冷涡局地暴雨的月、旬变化
    3.2 东北冷涡局地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3.3 小结
4 不同类型冷涡局地暴雨特点和生命期划分
    4.1 东北冷涡中心位置与局地暴雨的关系
        4.1.1 南北位置与局地暴雨的关系
        4.1.2 东西位置与局地暴雨的关系
    4.2 东北冷涡移动速度与局地暴雨关系
    4.3 冷涡生命期划分和局地暴雨的特征
        4.3.1 按冷涡天数划分
        4.3.2 按冷涡强度划分
    4.4 小结
5 典型东北冷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1 影响各时期冷涡局地暴雨物理量
        5.1.1 水汽条件
        5.1.2 热力条件
        5.1.3 动力条件
    5.2 各时期冷涡局地暴雨典型天气过程分析
        5.2.1 典型发展期局地暴雨形势场和物理量分析
        5.2.2 典型成熟期局地暴雨形势场和物理量分析
        5.2.3 典型减弱期局地暴雨形势场和物理量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临兴西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气水产出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基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与含煤地层
    2.3 构造地质条件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深部煤储层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实验
    3.2 煤岩煤质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4 储层能量特征
    3.5 深部煤层气、水特征
    3.6 小结
4 深部煤储层气水产出规律
    4.1 深部煤层水产出物理模拟
    4.2 深部煤层气产出实验机理
    4.3 深部煤储层产出理论模式
    4.4 煤层气排采物理模拟过程中气体产出特征
    4.5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青藏高原东北缘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际蒸散量的周期性特征
    2.2 实际蒸散量的突变特征
    2.3 实际蒸散量空间变化特征
3 小结

(6)2018年9月21日本溪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气尺度系统分析
        2.1.1 高空形势
        2.1.2地面形势
    2.2 物理量分析
        2.2.1 对流有效位能(CAPE)
        2.2.2 垂直速度和0℃层高度
        2.2.3 相对湿度
        2.2.4 垂直风切变
3 结论

(7)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防冻胀基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土的冻融循环和冻胀融沉特性
        1.2.2 防冻胀路基结构研究
        1.2.3 保温强化层材料研究
        1.2.4 基床表层抗冻胀填料研究
        1.2.5 路基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深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冻胀特征及防冻胀措施研究
    2.1 东北地区季节冻害及特征分析
        2.1.1 哈尔滨局辖区季节冻害
        2.1.2 沈阳局辖区季节冻害
    2.2 哈齐高铁路基冻胀变形特征分析
        2.2.1 哈齐高铁沿线地质环境及路基概况
        2.2.2 筏板结构路基温度及冻胀变形
        2.2.3 过渡段路基温度及冻胀变形
        2.2.4 防冻胀试验段路基冻胀变形
    2.3 哈大高铁路基冻胀特征及防冻胀措施分析
        2.3.1 沿线地质环境特点
        2.3.2 冻胀变形特征及变形量统计
        2.3.3 不同路基结构防冻胀设计及效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保温强化层材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及过程控制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样
        3.1.3 试验设备及过程控制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聚丙烯纤维泡沫混凝土
        3.2.2 玄武岩纤维泡沫混凝土
        3.2.3 结果比选
    3.3 本章小结
4 基床表层抗冻胀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及方案设计
    4.2 试验过程控制
        4.2.1 强度特性试验
        4.2.2 冻胀特性试验
        4.2.3 冻融耐久性试验
    4.3 强度特性研究
        4.3.1 试样组
        4.3.2 试验结果
    4.4 冻胀变形研究
        4.4.1 试样组
        4.4.2 冻深和变形特征分析
        4.4.3 冻胀率分析
    4.5 冻融耐久性研究
        4.5.1 试样组
        4.5.2 试验结果
        4.5.3 冻融循环后强度推测
    4.6 本章小结
5 防冻胀基床结构保温特性研究
    5.1 计算理论
        5.1.1 温度场基本方程
        5.1.2 应力和变形基本方程
        5.1.3 耦合联系方程
    5.2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5.2.1 热物理参数
        5.2.2 力学参数
    5.3 轨下基础热力耦合计算
        5.3.1 模型计算方案
        5.3.2 模型建立及验证
        5.3.3 防冻胀基床结构型式及抗冻胀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防冻胀路基结构层刚度匹配和服役寿命计算
    6.1 路基结构层间受力计算
        6.1.1 多层弹性层状体系静力计算理论
        6.1.2 计算方案
        6.1.3 模型建立及验证
        6.1.4 列车荷载作用下结构层间力学特性计算
    6.2 路基层间刚度匹配的计算
        6.2.1 路基刚度
        6.2.2 基床以下路堤部分刚度影响分析
        6.2.3 基床底层刚度影响分析
        6.2.4 基床表层刚度影响分析
        6.2.5 保温强化层刚度影响分析
    6.3 防冻胀基床结构服役寿命和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6.3.1 计算方法及关键问题的解决
        6.3.2 防冻胀基床结构服役寿命的计算
        6.3.3 防冻胀基床结构层合理厚度的计算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华北克拉通东部太古代构造样式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太古宙地壳构造的认识
    1.1.2 鞍山地区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及研究现状
    1.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研究思路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完成工作量情况及依托的科研项目
    1.3.1 完成的工作量
    1.3.2 依托科研项目 第2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2.1 鞍山地区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组合(花岗岩)
    2.1.1 始太古代(3.80~3.65 Ga)花岗质岩石
    2.1.2 古太古代(3.35~3.30 Ga)花岗质岩石
    2.1.3 中太古代(3.14~2.96 Ga)花岗质岩石
    2.1.4 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2.5 Ga)
2.2 鞍山地区新太古-古元古界变质表壳岩系(绿岩带)
    2.2.1 新太古界鞍山群
    2.2.2 古元古界辽河群
2.3 鞍山式BIF铁矿的分布特征
2.4 构造变形特征 第3章 花岗-绿岩带构造变形特征
3.1 宏观构造特征
    3.1.1 白家坟韧性剪切带
    3.1.2 齐大山韧性剪切带
3.2 微观变形组构
    3.2.1 白家坟韧性剪切带
    3.2.2 齐大山韧性剪切带
3.3 岩石有限应变分析与石英C轴 EBSD组构
    3.3.1 分析方法
    3.3.2 有限应变分析
    3.3.3 石英C轴 EBSD组构分析
3.4 构造变形样式小结 第4章 花岗-绿岩带构造变形的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4.2 模拟方法及控制方程
4.3 边界条件的选择与初始模型的建立
    4.3.1 太古宙模型
    4.3.2 现今环境对比模型
4.4 模拟结果 第5章 太古宙地壳构造样式
5.1 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基底构造样式的形成与演化
5.2 鞍山地区铁矿富矿体的成因与赋存状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发育研究现状
        1.2.2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井田范围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地层与地质构造
        2.2.1 地层
        2.2.2 断层构造
        2.2.3 节理特征
        2.2.4 褶皱构造
    2.3 水文地质
        2.3.1 含水层
        2.3.2 隔水层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2.4 本章小结
3.矿井充水因素与规律分析
    3.1 水害特征
    3.2 充水水源及其特征
        3.2.1 地表水
        3.2.2 顶板砂岩裂隙水
        3.2.3 底板岩溶水
        3.2.4 老空水
    3.3 充水通道及其特征
        3.3.1 断层及导水裂隙
        3.3.2 采动裂隙
        3.3.3 封闭不良的钻孔
    3.4 煤层底板富水异常区识别
        3.4.1 己四富水异常区
        3.4.2 己三富水异常区
        3.4.3 己一富水异常区
        3.4.4 寒武系温度场特征
    3.5 工作面突水机理分析
        3.5.1 回采工作面突水过程
        3.5.2 突水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矿区岩溶发育差异性程度判别
    4.1 岩溶差异性研究方法
        4.1.1 改进层次分析法
        4.1.2 可拓物元模型
    4.2 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
        4.2.1 判定指标选取
        4.2.2 指标权重
    4.3 岩溶发育程度评价
        4.3.1 经典域和节域确定
        4.3.2 待评物元确定
        4.3.3 结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5.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分区
    5.1 评价方法
        5.1.1 可变集理论定义
        5.1.2 隶属度模型
        5.1.3 评价模型
    5.2 评价指标构建
        5.2.1 断层分形分维
        5.2.2 岩溶发育程度
        5.2.3 单位涌水量
        5.2.4 突水系数
        5.2.5 开采深度
    5.3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评价与分区
        5.3.1 评指指标分级与权重
        5.3.2 评价结果
        5.3.3 突水危险性分区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临兴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压裂可改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煤层气的界定
        1.2.2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1.2.3 深部煤储层孔渗特征
        1.2.4 深部煤储层压裂可改造性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及煤层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构造特征
        2.1.3 地层特征
        2.1.4 含煤岩系沉积特征
        2.1.5 水文地质特征
        2.1.6 岩浆活动
    2.2 主力煤层地质特征
        2.2.1 厚度
        2.2.2 埋深
        2.2.3 储层温度
        2.2.4 储层压力
        2.2.5 含气量
    2.3 本章小结
3 煤级制约下的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1 煤变质程度特征
        3.1.1 空间展布特征
        3.1.2 煤变质过程推演
    3.2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物质组成特征
        3.2.1 煤岩特征
        3.2.2 煤质特征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隙结构特征
        3.3.1 基于氮气吸附的孔隙结构特征
        3.3.2 基于高压压汞的孔渗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多期构造叠加作用下的煤储层物性差异演化
    4.1 关键时期古构造应力场及形迹恢复
        4.1.1 节理(构造裂隙)发育特征
        4.1.2 古构造应力场恢复
        4.1.3 古构造形迹反演
        4.1.4 煤储层历史最大变形程度的定量表征
    4.2 多期构造作用下的煤体结构特征
        4.2.1 基于GSI的煤体结构测井量化表征
        4.2.2 煤体结构的空间展布特征
    4.3 多期构造作用下的煤储层物性差异演化
        4.3.1 煤体结构特征
        4.3.2 裂隙发育特征
        4.3.3 渗流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深部煤储层孔渗特征
    5.1 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煤储层微观孔裂隙结构特征
        5.1.1 实验设计及仪器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煤储层渗透率特征
        5.2.1 实验设计及仪器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
        5.3.1 模型推导
        5.3.2 模型验证及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压裂可改造性分析
    6.1 煤岩力学性质
        6.1.1 温度-应力对煤力学性质的影响
        6.1.2 煤体结构对煤力学性质的影响
        6.1.3 煤岩力学性质差异
    6.2 地应力特征
        6.2.1 地应力方向
        6.2.2 地应力大小
    6.3 压裂可造性分析
        6.3.1 压裂模拟软件简介
        6.3.2 煤储层渗透率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6.3.3 煤岩弹性模量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6.3.4 地应力对压裂的影响
    6.4 实例分析
        6.4.1 井位概况
        6.4.2 煤储层特征
        6.4.3 压裂施工概况
        6.4.4 压裂效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D]. 庞静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东北冷涡背景下辽宁局地暴雨发生规律及典型天气过程分析[D]. 孙晓巍.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临兴西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气水产出机理[D]. 李可心.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青藏高原东北缘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J]. 于永波,王云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5)
  • [6]2018年9月21日本溪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特征分析[J]. 秦瑜,高艳波,魏海宁,崔耀鹏,王焕毅.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5)
  • [7]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防冻胀基床结构研究[D]. 宋宏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8]华北克拉通东部太古代构造样式研究及数值模拟[D]. 刘昕悦. 吉林大学, 2019
  • [9]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姚孟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10]临兴深部煤储层孔渗成因演化机制及压裂可改造性研究[D]. 高向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标签:;  ;  ;  ;  ;  

本溪地区温度场结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