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IT系统LED信息应用

SUMMIT系统LED信息应用

一、SUMMIT系统LED信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薇薇[1](2021)在《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下的石油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材料节选自石油输出国组织官网发布的60周年年度总结报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六十年》。1960年伊拉克政府在巴格达举行会议,促成五个创始成员创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该组织控制约全球78%的石油贮备同时国际石油市场占有率接近50%。所以针对石油科技类文本的翻译活动对世界经济、能源结构和国际政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通过适应环境和选择策略以达到文本间的动态平衡。用该理论指导石油科技文本翻译,有利于提升不同语言生态之间的信息沟通效果,对促进石油行业的跨文化交流具有借鉴性。本研究在深入剖析原文的基础上,将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应用于指导石油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分别从词汇、语法、语篇层面总结了笔译过程中所遇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技巧,最终形成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发现如下:在“三维”框架下,石油科技文本的翻译应当遵循准确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应用性原则,从而准确传递石油科技信息的原貌、再现文体风格。具体而言:词汇层面,针对科技名词术语、词性转换、范畴词以及缩略词使用频率高的现象,可采用直译法、零翻译、增译法等翻译技巧处理。句法层面,针对插入句、虚拟语态以及定语从句等句法难点时,可采用逻辑重组译法、成分分析法以及句型解构等翻译技巧处理。篇章层面,针对含有笔者观点或态度的内容,翻译时要注意译文的语步分析,梳理作者主观内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从而构建汉语译文的结构脉络和文体风格把控。文化交流层面,由于东西方生态背景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翻译活动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修辞手法以及注解说明等方法来处理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

苏翔[2](2021)在《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英汉翻译实践选取的文本是霍姆斯·马库斯与惠勒·尼古拉斯共同撰写的论文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属外交学文本。论文主要介绍人为因素对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外交社会纽带。文本中出现大量概念隐喻及抽象表述。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对原文本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外交学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首先,运用等译、换译及创译三种策略分析文本中的概念隐喻。其次,通过转译为动词、转译为形象性词语、增译范畴词和增译具体词语四种策略探究文本中的抽象表述。最后,采用转译为名词、转译为同义词、转译为下义词和增译省略词语四种策略剖析文本中的词汇衔接。这篇论文有助于国内外交学学者了解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外交学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亓春雪[3](2021)在《《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翻译需求量的增加,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MTPE)相结合的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非文学领域运用甚广。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信息型文本——Education Policy Outlook2019为依托,该书聚焦教育领域,内容和风格适用于MTPE模式,本翻译实践报告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机器翻译译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译后编辑。本实践报告源文本选自该书的第1章、第2章、第5章、第7章和第8章。本实践报告由项目背景介绍、文献综述、翻译实践过程与数据分析、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分析、译后编辑方法以及总结组成。本翻译实践项目通过CAT+MT+PE模式,运用机器翻译测评工具BLEU,并结合文体特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大方面分析了常见的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主要包括词汇上的多义词错译、搭配不当、缩略语误译等;句法上的语句直译、逻辑缺失、语序不当等;语篇上的未考虑语境意义和上下文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与翻译策略,包括正确查找术语、增添与省略、显化逻辑关系、语序调整、意译、结合具体语境等几种方法。在本次实践报告中,作者顺应“新文科”大背景,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更为直观地彰显机器翻译目前的客观情况,为日后信息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希望可以推动MTPE模式的发展。

Thomas Lindstrom Webster[4](2021)在《汉英交传中笔记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文中认为在交替传译过程中,为了帮助储存和回忆信息,译员需要记笔记。口译员的笔记体系质量直接影响口译质量。本文针对低效笔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笔者在“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上的中到英口译表现,选取了口译笔记低效导致口译失误的例子。使用个案研究的方式,笔者从案例中选出了九个例子进行分析,每个例子都有各种口译和笔记的错误。在九个例子中出现的三种口译产出错误有信息缺失、信息附加和逻辑错误。导致这些错误的五个主要笔记问题有笔记过多、缺少衔接、缺少有效符号、结构不明确和意义不明确的符号。通过对九个例子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几种提高笔记效率的方法。在总结个人经验和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提高笔记效率的几种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提高积极听辨技能,培养简洁有效的笔记符号体系,培养有效协调记笔记和积极听辨的能力。

潘雨晴[5](2021)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在联合国文件翻译中的应用 ——以基于YiCAT平台的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所参与的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实践项目依托Yi CAT在线辅助翻译平台以“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模式运作。笔者发现,Yi CAT在线辅助翻译平台和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为项目运作和译文输出带来了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如有效减轻了译者在特定词汇翻译、原文理解和译文初步句型搭建上的压力,提高了翻译效率。但机器翻译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机器输出的译文仍旧需要专业译者人工介入进行译后编辑。本文立足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实践项目,通过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探讨了机器翻译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并结合“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从特定词汇的翻译、长难句的翻译和语篇连贯这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机器翻译技术的优化提供一定思路,同时对联合国文件翻译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后续相关研究贡献力量。

蔡慧君[6](2020)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地球各板块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使得新闻这一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成为了各国家与地区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头号工具。在通过新闻了解国外最新消息的同时,我国同样将新闻作为一种外宣途径,中国日报、南方英文网等英语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为想要了解中国的国外人士提供了便利。笔者在省级外宣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GRT)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2019年3月15日至8月23日),主要负责Guangdong News Now节目广播电台版每日英语新闻稿的编译工作。该节目的新闻内容主要选自前一日的新闻,每周轮岗的中文主编确认选题后,由新闻编译岗实习生完成编译工作,最后交由外籍主编兼主播审核校对、打磨润色。本报告基于笔者本人的实习情况及单位、岗位等背景信息,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负责编译的百篇每日英语新闻稿件为例,将笔者本人的编译稿件与外籍主编润色后的实际播出稿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汉英新闻编译的相关原则与技巧。针对新闻编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如新闻结构安排、文化特色词汇、文化意象对立的词汇等,笔者提出删减、结构重建等解决策略。本实习报告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实习情况介绍,交待相关背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三章着重描述编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实践过程及译后审校反思等;第四章为编译实例分析,通过将交际翻译理论与编译新闻相结合,分析理论指导作用,由此引出解决策略,以实例为佐证,阐明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第五章为实习经验总结及笔者的心得体会。基于本次实习经历,笔者认为,新闻编译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及新闻敏感度,增强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应用能力及双语转换能力;充分了解源语和目的语背后的文化差异与逻辑思维差异;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每一篇编译稿件。

周雅琴[7](2020)在《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大陆之巅》)是美国着名自然学家、作家和探险家恩斯特·英格索尔的作品,是作者在落基山脉探险游历时对各方面的考察记录。该书篇幅较长,内容涵盖美国的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风土人情等。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定语从句较多,且句式成分复杂,要注重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译文的可读性、可接受性。故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中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为理论基础,针对翻译材料中频繁出现的定语从句,尝试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传统翻译技巧,探讨实现翻译目的的具体翻译方式,为今后翻译类似句式提供经验与参考。本文在目的论中目的原则指引下,依据翻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尽力借鉴运用传统翻译技巧,分析探讨达成翻译目标的方法。报告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任务过程描述,包括此次任务的背景、意义和相应要求;第二章是任务过程,分为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改三阶段;第三章是对原文语言特点及翻译重难点的分析;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这部分是该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该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原则为指导,旨在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定语从句句式、从句长短,笔者采用了前置法、合并法、后置法和转换法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心得和体会,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张欣[8](2020)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文中提出本报告选取科技文本《应对全球变暖》中的部分章节作为翻译实践。全球变暖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书中主要介绍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系列变化,着重于现下粮食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了野生作物亲缘种的重要性。由于科技文本用词严谨,句式复杂,本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究科技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翻译,解决部分翻译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表达更加清晰准确、通顺易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在翻译过程中,以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该理论可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以细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以便于分析和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并使用拆分法、逆序法、增译法、转换法这四种翻译方法,为翻译后置定语时遇到的障碍提供解决方案。本报告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描述了项目过程。第三章阐述了翻译转换理论。第四章是报告中选用的后置定语形式的介绍。第五章是本文主体部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一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李石姬[9](2020)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节选一)翻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地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是外界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材料,其英译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对外宣传效果及经济发展。笔者在翻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节选一)前对其文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实例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对该翻译项目中的缩略语,中国特色词语表达,多谓语句和无主句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翻译方法:缩略语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中国特色词语可采用意译法、直译和增译法;多谓语句可采用顺译法、合译法、分译法及增加句子间的衔接词使句子连贯通顺;无主句可以增加主语、使用被动句及形式主语“it”。在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文本特征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实现吸引投资和合作的目的。本报告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节选一)的翻译报告,属于非文学翻译中的外宣翻译范畴。报告内容总共包括四个章节,第一、引言,包括原文文本简介和客户需求分析。第二、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分析和准备、翻译计划安排和质量把控。第三、案例分析,包括缩略语、中国特色词语表达、多谓语句和无主句四个方面。第四、总结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笔者希望本报告总结的这些翻译方法能够为做此类文本翻译实践的翻译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李紫瑄[10](2020)在《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的连贯性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七章第4-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对象节选自中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着名研究员贺双荣主编的《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七章(第4-5节),该部分主要研究了中国与拉美两国在人文、科技以及军事方面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两方在多边领域的互动与合作,这对促进当今中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书属于国际关系类文本,它用词周密而正式,行文流畅严谨,可读性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众所周知,汉英双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那么如何从不同层次上挖掘、并再现原文的连贯性,便是此次翻译实践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报告将语篇整体的连贯性分成了语法连贯、语义连贯及语用连贯这三个层面,并选取20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首先选择通过指称及替代衔接手段的转换再现原文中的语法连贯,又通过构建词汇的不同意义关系和调整语义重心完成了译文语义连贯的再现,最后结合语境,以显化翻译和诠释性翻译的策略求得译文在语用层面的连贯。通过上述策略和手段,笔者生成了与原文相对应,且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的流畅语篇。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首先对中拉关系的发展进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次认识到要再现译文的连贯性,必须首先识别原文的连贯特点,再结合汉英双语不同的特征,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转换,才能生成连贯的译文。在此过程中,笔者对以上两种语言的差异有了更加精确的把握,双语转换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希望此报告可以为同类型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SUMMIT系统LED信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MMIT系统LED信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下的石油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and Text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2.1.1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at home
    2.2 The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in The Petroleum Translation
CHAPTERⅢ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1.1 The division of work
        3.1.2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auxiliary means and terminologies
        3.1.3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1.4 The translation planning
    3.2 While-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Ⅳ CASE STUDIES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4.1 The Linguistic Dimension
        4.1.1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lexical levels
        4.1.2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4.1.3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text cohesion
    4.2 The Cultural Dimension
        4.2.1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cultural peculiarities
        4.2.2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4.2.3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eastern-western thinking differences
    4.3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4.3.1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4.3.2 The technical mean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HAPTER V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5.3 Suggestions on Further Stud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PPENDIXⅠ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2)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外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国内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一)国外着作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二)国内着作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翻译工具准备
        二、平行文本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自我校对
        (二)他者校对
        二、译文评价
        (一)自我评价
        (二)同学互评
        (三)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等译
        二、换译
        三、创译
    第二节 抽象表述的翻译策略
        一、转译为动词
        二、转译为形象性词语
        三、增译范畴词
        四、增译具体词语
    第三节 词汇衔接的翻译策略
        一、转译为名词
        二、转译为同义词
        三、转译为下义词
        四、增译省略词语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3)《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1.2.1 About Education Policy Outlook 2019
        1.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2.1.1 Active Area of MT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2.1.2 Previous Error Models
    2.2 Introduction to Post-editing
Chapter Three Procedure of Translation
    3.1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ools
        3.1.1 The Creation of Termbase and Translation Memory
        3.1.2 CAT Tools
    3.2 Translation Quality Standards
Chapter Four PE Methods to Machine-translated Version
    4.1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4.2 PE Methods at Syntactical Level
    4.3 PE Methods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the MT of the Source Text
    5.1 Positive Aspects of MT output
        5.1.1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Terms and Phrases
        5.1.2 Accurate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5.2 Negative Aspects of MT output
    5.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5.3.1 BLEU Score Method
        5.3.2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One: Glossary
Appendix Two: Bilingual parallel text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汉英交传中笔记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1 Note-taking Dur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1.1 The Importance of Note-taking
    1.2 Principles of Note-taking
Chapter2 Summary of the“2019 China(Shenzhen)IT Summit”Mock Conference
    2.1 Mock Conference Overview
        2.1.1 Mock Conference Format
        2.1.2 Difficulties Presented by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2.2 Overview of Mock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Notes
Chapter3 Analysis of Mock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3.1 Analysis of Case Study Examples
    3.2 Summary of Interpreting Errors and Note-taking Inefficiencies
        3.2.1 Interpreting Errors
        3.2.2 Note-taking Inefficiencies
Chapter4 Note-tak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Methods
    4.1 Improve Active Listening Skills
    4.2 Develop an Individualized Note-taking System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x1 CH/EN Transcription and Interpreter Notes

(5)“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在联合国文件翻译中的应用 ——以基于YiCAT平台的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文本特点及翻译标准
第二章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在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中的应用
    一、“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概述
    二、YiCAT在线辅助翻译平台及其优势
    三、机器翻译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一)机器翻译的积极作用
        (二)机器翻译的局限性
第三章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的译后编辑策略
    一、特定词汇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核验,识别匹配译文
        (二)规范使用,文内术语统一
        (三)结合语境,适当灵活变通
    二、长难句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切分重组句子,逐级传递信息
        (二)显化句子层次,明确成分关系
        (三)还原事实逻辑,修正错误信息
    三、语篇连贯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运用关联词语,实现语篇连贯
        (二)强化前后呼应,改善译文输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TASK DESCRIPTION
    1.1.An Overview of Guangdong's English Media and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1.2.Background of the Internship
        1.2.1.An Overview of 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1.2.2.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tents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1.3.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2.THEORETICAL FRAMEWORK
    2.1.Brief Introduction of Trans-editing
    2.2.An Overview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2.3.News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3.PROCESS DESCRIPTION
    3.1.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3.1.1.Structure of News
        3.1.2.Standards of Trans-editing
    3.2.Trans-editing
        3.2.1.Trans-editing Process
        3.2.2.Technical and Resources Support
    3.3.Post-trans-editing Examination
4.CASE STUDIES
    4.1.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Practice
    4.2.Case Studies:Analysis and Solutions
        4.2.1.Trans-editing of Headlines
        4.2.2.Trans-editing of News Contents
        (1)Addition
        (2)Deletion
        (3)Restructuring
5.CONCLUSION
    5.1.Reflections
    5.2.Implications
    5.3.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7)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1.3 任务要求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原文语言特点分析与翻译难点
    3.1 原文语言特点分析
    3.2 翻译难点
第四章 翻译理论概述与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论概述及翻译目的
    4.2 定语从句简析
    4.3 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4.3.1 前置法
        4.3.2 合并法
        4.3.3 后置法
        4.3.4 转换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2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3 Revision of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3.1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3.1.1 Level Shifts
        3.1.2 Category Shifts
    3.2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ranslating Sci-tech Texts
Chapter Four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4.1 Prepositional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4.2 Adjective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4.3 Non-finite Verb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4.4 Attributive Clau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5.1 Prepositional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
        5.1.1 Amplification
        5.1.2 Conversion
    5.2 Adjective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5.2.1 Conversion
        5.2.2 Inversion
    5.3 Non-finite Verb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5.3.1 Conversion
        5.3.2 Division
    5.4 Attributive Clau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5.4.1 Amplification
        5.4.2 Conversion
        5.4.3 Division
        5.4.4 Inversion
Chapter Six Summary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节选一)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Client Requirements
Chapter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2.1.1 Text Analysis
        2.1.2 Target Readers
        2.1.3 Parallel Texts
        2.1.4 Translation Tools
        2.1.5 Theoretical Guidance——Skopos Theory
    2.2 Translation Schedule
    2.3 Quality Control
        2.3.1 Peer-proofreading
        2.3.2 Self-proofreading
        2.3.3 Consulting with Client
Chapter3 Case Studies
    3.1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3.2 Translation of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3 Translation of Multiple Predicate Sentences
    3.4 Translation of Subjectless Sentences
Chapter4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Implications
    4.3 Limitations
    4.4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Ⅱ Glossary
AppendixⅢ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Paper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TI Degree

(10)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的连贯性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七章第4-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2.4.1 自我审校
        2.4.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法连贯性的再现
        3.1.1 指称衔接
        3.1.2 替代衔接
    3.2 语义连贯性的再现
        3.2.1 词汇衔接
        3.2.2 语序调整
    3.3 语用连贯性的再现
        3.3.1 语言语境
        3.3.2 非语言语境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中的难点和翻译策略
    4.2 翻译中的收获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及人名地名表
致谢

四、SUMMIT系统LED信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下的石油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 胡薇薇.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苏翔. 黑龙江大学, 2021(12)
  • [3]《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D]. 亓春雪. 山东大学, 2021(02)
  • [4]汉英交传中笔记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D]. Thomas Lindstrom Webster.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5]“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在联合国文件翻译中的应用 ——以基于YiCAT平台的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翻译项目为例[D]. 潘雨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6]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D]. 蔡慧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7]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D]. 周雅琴. 山西大学, 2020(01)
  • [8]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D]. 张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节选一)翻译项目报告[D]. 李石姬.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的连贯性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七章第4-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D]. 李紫瑄.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SUMMIT系统LED信息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