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生态文化简介

傣族生态文化简介

一、傣族生态文化略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张怡芳,文定艳,郑绍江[2](2020)在《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文中研究指明傣族的民族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的二元宗教信仰,构成了傣族文化的一个基点。当南传佛教"赕佛"思想和原始崇拜的"万物有灵"思想体现在傣族村寨景观中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寨景观和傣族文化。

赵慧,逯超[3](2019)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民俗》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地理气候特征、日常生产生活理念和实践行动方面虽有所不同,但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生态生产民俗和生活民俗。

吴健群[4](2019)在《生态民族学视野下的农村水污染研究 ——以张家界市永定区杨家溪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策略之一。随着政策的落实,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正在解决中,但河水变臭变黑、垃圾随意堆放等水污染现象仍然存在。本文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对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杨家溪村的考察,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法和文献搜集法等,了解当地水环境污染情况,并将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与当地的生计方式、社会文化相结合,分析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其地方性知识改善水污染情况,并剖析其在当代实践中的运用及其价值。以期对该地区当前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对策地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提高当地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并为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水污染的研究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采用的方法、难点,综述了国内外生态民族学的发展研究,并对农村水污染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概述。第二部分,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生活三方面描绘本文的田野点杨家溪村,呈现一个立体多面的田野点。第三部分,通过调查,概括总结杨家溪村三十年前水环境的状况,而且发现现在杨家溪村水污染情况较严重。第四部分,基于生态民族学的反思,综合分析该地区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村民生产方式的变迁,二是村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三是村民对水资源认识及利用方式观念的变迁。第五部分,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讨论如何在保持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对当地水污染现状进行治理的文化思考。

李明奎[5](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指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柯琳[6](2017)在《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现状与研究价值》文中提出中国少数民族曲艺源远流长、形式各异、丰富多彩,自诞生起一直伴随着各民族的生存、繁衍、迁徙和发展,传播着各民族的历史、宗教、生产、生活等知识,并陶冶着民族的情操,它记录着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听歌唱曲"是各民族接受教育和传承历史文化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考察、研究、发掘和认识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55个少数民族大多有本民族的曲艺,并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丹[7](2017)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元文化教育是文化多样性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热点之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幼儿处于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获得的学习经验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而家庭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在家庭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众多国家在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与专门的节庆活动相结合的策略。本研究选取了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耿马县W支书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案家庭中的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进行田野调查,在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下对个案家庭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以及节庆活动中的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进行分析解读,呈现出个案家庭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总结其促进民族和谐、社区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家庭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李培娟[8](2017)在《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因与英法殖民地缅甸、越南接壤,日益受到西方的关注,“缅甸遂亡,而滇之西防危”,“越南遂亡,而滇之南防危”,随着中国被卷入近代国际政治秩序新体系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从中国最西南的边防重镇变成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前沿阵地。在民族危机的催化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有利于国家民族构建的因素得到激活,这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转变的过程及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内容。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除了第一章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进行介绍和第五章对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的特点、作用及局限进行总结分析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考察特定时期内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状况,然后把各种文化关系状况和民国时期宏观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揭示民族文化关系中所包涵的历史意义,“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多角度、较全面地对民国时期包括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在国家民族整合的视野下,分析了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文化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针对其中能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探讨。

王胜平[9](2014)在《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文中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受到环境恶化的困扰。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文化问题。解决生态问题,首先要解决生态文化的问题。在政府、学界和相关行业的努力下,我国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基于国内现有的生态文化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总结,从而对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进展进行总体分析和述评,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概念,以及作为统计对象的文献来源。第二部分从文献发表时间、作者分布、作者地区分布、发文机构、机构类别、期刊发文量、基金资助情况、文献版面、学科分布、研究层次、文献被引、文献被下载情况等十二个方面对生态文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从三个连续的时间段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从文献内容方面对生态文化研究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第五部分的一些结论: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徐增让,成升魁,邹秀萍,鲁春霞,高利伟[10](2014)在《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二、傣族生态文化略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傣族生态文化略述(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2)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傣族地区的宗教文化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赕”
    (二)原始崇拜的“万物有灵”
二、“赕”在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一)佛寺
    (二)佛塔
    (三)凉水亭和凉水罐
三、“万物有灵”在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一)村落布局和结构
    (二)万物有灵具体景观载体
        1.寨心
        2.寨门
        3.水井
        4.大青树
        5.竜林
四、结语

(3)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民俗(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生态生产民俗
    (一)农业发展方面的生产民俗
    (二)林业发展方面的生产民俗
二、生态生活民俗
    (一)服饰方面的生活民俗
    (二)饮食方面的生活民俗
    (三)居住方面的生活民俗
    (四)医药方面的生活民俗

(4)生态民族学视野下的农村水污染研究 ——以张家界市永定区杨家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难点
第二章 田野点简介
    第一节 杨家溪村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杨家溪村的文化习俗
    第三节 杨家溪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第三章 杨家溪村水环境的变迁与水污染的现状
    第一节 三十年前杨家溪村水环境的状况
    第二节 杨家溪村水污染的现状
第四章 生态民族学视野下杨家溪村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杨家溪村村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杨家溪村村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杨家溪村村民对水资源认识及利用方式观念的变迁
第五章 防治杨家溪村水污染的文化对策
    第一节 结合地方性知识制定适合当地的水污染治理方案
    第二节 加强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对水污染监督和治理力度
    第三节 提高村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现状与研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数民族曲艺的起源
二、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沿革
    1. 先秦———雏形期:《楚辞》、《成相篇》
    2. 秦汉至隋朝———初成期:乐府诗歌 (相和、鼓吹) 、说书
    3. 隋唐五代———定型期:敦煌说唱、歌辞
    4. 宋金元———发展期:金元诸宫调、散曲
    5. 明清至中华民国时期———成熟期:众多曲艺品种涌现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曲艺改革与发展
三、少数民族曲艺生存、研究及教育状况
    1. 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现状
    2. 关于少数民族曲艺的创作
    3. 少数民族曲艺的研究状况
        (一) 在中国曲艺理论研究中, 对少数民族曲艺历史研究涉及甚少。
        (二) 以少数民族音乐为对象的曲艺音乐研究相对薄弱。
        (三) 以某一民族或某一曲种为对象的研究不够深入。
    4. 少数民族曲艺的教育状况
四、研究少数民族曲艺的价值和作用
    1. 丰富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史的作用
    2.“本体艺术”和“母体艺术”乃至“母题艺术”的多重功能与价值
    3. 进一步补充了中国曲艺史研究
    4. 对推动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5. 增进民族团结, 加强文化自觉意识作用
    6. 民族审美的研究价值
    7. 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8. 多元文化的研究价值
五、时代呼唤中国曲艺学的建立
    1.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具有划时代意义
    2. 曲艺已迈入建立学科的发展阶段
    3. 少数民族曲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继承

(7)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多民族聚居村落的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G县W家的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极具代表性
        四、研究者自身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育人类学
        二、幼儿家庭教育
        三、多元文化教育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
        四、关于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田野调查法
第二章 走近W家:打开一扇多元文化教育之窗
    第一节 耿马县:一个鲜活的多元文化博物馆
        一、多样的自然环境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
        三、因地制宜的政府引导
    第二节 S村:一个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化社区
        一、杂居环境的影响与渗透
        二、村领导的重视与宣传
    第三节 W家:一个多元文化教育融合的场域
        一、W家家庭结构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家族传统
第三章 生活活动:播下多元文化之种子
    第一节 日常饮食
        一、美味的文化:饮食文化
        二、兼容并蓄:饮食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二节 传统服饰
        一、绚丽的文化:民族服饰
        二、多姿多彩:服饰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三节 宗教信仰
        一、神圣的文化:宗教信仰
        二、和而不同:宗教信仰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四节 民族语言
        一、丰富的文化:民族语言
        二、不拘一格:语言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四章 艺术活动:体悟多元文化之美
    第一节 民族歌舞
        一、优美的文化:民间歌舞
        二、美不胜收:歌舞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二节 民族乐器
        一、动听的文化:民族乐器
        二、异彩纷呈:乐器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三节 民间文学
        一、久远的文化:民间文学
        二、包罗万象:文学中的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第五章 节庆活动:彰显多元文化之魅力
    第一节 泼水节:柔情似水的傣文化
        一、民族经典的吟唱
        二、狂欢中的文化传承
    第二节 青苗节:热情似火的佤文化
        一、古老文明的弘扬
        二、庆典中的崇拜分享
    第三节 关门节、开门节:神圣庄重的宗教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坚守
        二、缅怀中的信仰延续
第六章 传承与超越: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之思考
    第一节 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
        一、教育目的: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教育方式:平凡生活中的非凡智慧
    第二节 特色鲜明的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
        一、启蒙性与继承性
        二、有意性与随机性
        三、隔代性与终身性
    第三节 以家庭为主体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生态系统
        一、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
        二、和社区的齐心协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8)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云南边疆具体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概况
        (三)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关系的内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
    第一节 英法殖民下的地缘政治空间
        一、云南与英法殖民地的地缘关系
        二、帝国主义势力向云南的逼近
        三、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 立体地理气候单元与多元民族关系
        一、滇西北、滇东北高原山区半山区藏缅语族各民族依存关系
        二、滇中平坝区的民族交流互动关系
        三、滇西南、滇南、滇东南壮侗语等各族伴生关系
    第三节 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发展的诉求
        一、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二、文化关系是国家民族整合的深层互动
第二章 自上而下的教育文化整合
    第一节 推行政令: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第二节 启发民智:地方各级政府对边地教育的举措
        一、旧书院与新学堂——辛亥革命后云南教育的变化
        二、“新云南”的建设——龙云主政时期的云南教育
    第三节 造福乡梓:商人、有识之士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活动
        一、民国学人积极为边疆教育献言献策
        二、地方士绅的捐资助学活动
第三章 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第一节 滇西、滇西北: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相遇
        一、滇西、滇西北地区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
        二、基督教在滇西、滇西北地区的传播
        三、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整合
    第二节 滇中: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
        一、基督教信仰的兴起
        二、回教继续发展
        三、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的渐行式微
    第三节 滇西南:佛教文化盛行
        一、民国时期佛教在滇南的发展
        二、佛教的社会调适功能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第一节 历史记忆和传说在危机关头的力量
        一、危机关头的“离心力”与“向心力”
        二、集体记忆——各民族同出一源的传说是激发国家认同的有力因素
    第二节 区域内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互渗关系与纽带作用
        一、节日活动为民族交流互渗提供了平台
        二、礼尚往来、此赠彼答的生活习惯
        三、包容淳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一条承载着云南腹地与边疆文化交流整合的通道
        一、滇越铁路的开通
        二、文化洪流的涌入
        三、云南民众革命意识的萌发
第五章 互动与交融: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特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西南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是国家民族整合的助推器
        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与民族融合的并存是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及局限
        一、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文献来源
    (一) 相关概念
        1.文化与文明
        2.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二)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1.文献来源
        2.检索策略
二.基于文献特征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情况统计
        2.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二) 作者分布分析
        1.作者分布情况统计
        2.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三) 作者地区分布分析
        1.作者地区分布情况统计
        2.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四) 发文机构分析
        1.发文机构统计
        2.发文机构分析
    (五) 机构类别分析
        1.机构类别统计
        2.机构类别分析
    (六) 载文期刊分析
        1.期刊发文量统计
        2.期刊发文情况分析
    (七) 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1.基金资助情况统计
        2.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八) 文献版面分析
        1.版面统计
        2.文献版面情况分析
    (九) 学科分布情况分析
        1.学科分布情况统计
        2.学科分布情况分析
    (十) 研究层次分析
        1.研究层次统计
        2.研究层次分析
    (十一)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1.文献被引情况统计
        2.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十二)文献下载情况分析
        1.文献下载情况统计
        2.文献下载情况分析
三.基于发展阶段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起步阶段:1989 年-1999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二) 迅速增长阶段:2000 年-2006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三) 稳步发展阶段:2007 年-2013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四.基于研究内容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核心文献的分析
        2.基于主要作者的分析
        3.基于重要期刊的分析
    (二) 生态文化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关系研究
        1.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2.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
        3.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
        4.生态文化与林业
        5.生态文化与旅游
        6.生态文化与高等教育
        7.生态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五.结论与建议
    (一) 初步的结论
    (二) 几点建议
    (三)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
    2.2数据与方法
3结果分析
    3.1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的生态景观特征
    3.2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动态变化
    3.3澜沧江流域民族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
4结论与讨论

四、傣族生态文化略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J]. 张怡芳,文定艳,郑绍江. 西部学刊, 2020(14)
  • [3]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民俗[J]. 赵慧,逯超. 区域治理, 2019(44)
  • [4]生态民族学视野下的农村水污染研究 ——以张家界市永定区杨家溪村为例[D]. 吴健群. 吉首大学, 2019(02)
  • [5]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6]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现状与研究价值[J]. 柯琳. 曲学, 2017(00)
  • [7]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幼儿家庭多元文化教育的个案研究[D]. 王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 李培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D]. 王胜平.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10]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J]. 徐增让,成升魁,邹秀萍,鲁春霞,高利伟. 资源科学, 2014(02)

标签:;  ;  ;  ;  ;  

傣族生态文化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