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千禧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一、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尚晓伟[1](2020)在《威廉·J·米切尔的信息城市与伊托邦设计理论初探》文中提出自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后工业社会概念对工业社会展开批判性讨论以来,摩尔指数式发展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城市与社会的介入不断深化,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革命开始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与物质的城市空间中同时上演,建筑信息化重组,城市信息化重构,城市生活向信息空间转移,一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大幕正徐徐拉开。面对风云诡谲的社会转型,城市领域学术先锋们的理论嗅觉则尽显无余。本文聚焦于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的威廉·J·米切尔(William John Mitchell),作为转型时期重要的信息城市学家,依托其媒介传播学背景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全球优势地位,米切尔通过“城市存在域理论”与“伊托邦构想”成为信息社会与信息城市研究的先行者。本文在对米切尔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化梳理分析后,溯源其信息城市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指明其理论在当下实践应用中的时代局限性,初步提炼总结转型期城市的新面貌:即虚拟空间对物质空间的支配性加剧、连接优于邻接、实时城市等信息城市新特质。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解读米切尔的“城市存在域理论”与“伊托邦构想”在相关信息城市空间建构中的应用。最后在对其理论的批判性总结基础上提出作者对城市设计信息化转向的理解,明确城市设计作为技术工具参与资本生产与再生产循环,为应对转型期社会生产的新变化而在生产资料:土地利用模式、生产工具:参与式城市设计工具、组织管理:多渠道信息交换与远程协作等维度对城市设计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了城市设计由设计学科向科学设计转变的新方向。本文第一章叙述了信息社会转型期的思潮涌动与信息城市发展的困境与现实,也即米切尔信息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第二章分析了信息社会转型期城市设计领域空间生产机制的变革及其特质,并对同期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三章引入米切尔信息城市理论的新要素比特,对其特质与影响进行了论述,阐明比特的信息空间对城市发展的深度介入;第四章概述米切尔“城市存在域理论”的内在机制及其在信息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应用,也即米切尔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五章通过信息城市案例展开对伊托邦城市应用的解读;第六章客观评价了米切尔的信息城市理论及其历史定位,对其伊托邦城市构想进行了批判性总结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对信息城市与城市设计信息化转向展开初步探讨。米切尔作为信息城市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在二十年后正处在信息城市建设初期的当下,对其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当下城市转型期的矛盾冲突及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寻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信息城市设计理论。

刘畅[2](2020)在《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认识到,过往研究使用“拟合法”和“层次法”解释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对环境的感知。环境主义主张环境是生产和再生产国际关系的场所,认为环境主义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并重视环境(及其差异性)为分析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论思路,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应使用环境的角度和方法入手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引入环境主义视角可知,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环境对象物,区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按照权力需要进行人为区隔的环境对象物,其中既包含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也包括行为体间对环境对象物的共识。次区域是区域概念基础上引入“异质性因素”的不断流动的环境对象物。微区域是区域和次区域概念的延展概念。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都主张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环境的核心地位,构筑和完善环境,但次区域主义主张适度性、非系统性和弱主导性。二战后次区域合作经历了三次起伏期,分别为冷战早期、冷战后初期和新世纪以来。三次起伏期的历史演变表明,次区域合作的普适性越来越强,次区域主义方向性越来越突出,次区域合作的环境属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下,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包括环境属性、环境特点和异质性因素三部分。其中环境属性包括价值设定和上层权力,环境特点包括相互承认和社会关系。价值设定包括设定方、设定内容、设定强度和设定方与主导权关系。上层权力包括伙伴延迟以及格局延迟。相互承认包括扩员能力、专注能力和推进能力。社会关系包括合作系统性、机制建设、成果可持续性。典型的异质性因素包括单标区隔、外力耦合、弹性贫乏。当绝大部分指标趋于积极时,即可认为次区域合作总体状况良好。澜湄合作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特性,充分发挥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不仅很快融入次区域环境之中,也为未来塑造次区域环境提供了较好基础。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虽然还面临严峻挑战,但提质升级后基本适应了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已经部分具备了塑造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的能力。案例启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构建和发展应主动让次区域合作融入到已有次区域合作环境之中。中国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提升与东盟开展次区域合作的能力。

裴瑛[3](2014)在《21世纪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在当今全球社会中备受瞩目,安大略省作为加拿大的第一大省,它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吏是有着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和优势,这些特质和优势值得我们去深入的学习。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看做是一种比直接行政手段更为有效的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外加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花费越来越大,如何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把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作为我国宏观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安大略省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力求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安大略省政府和教育部的举动为线索,将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分为四个时期:探索期、发展期、调整期、稳定期四个时期。第二部分:介绍了21世纪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现状。主要从背景分析、政策内容、拨款的实际情况、政策影响及评价这几个角度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了五点启示:设立中介职能组织,建立健全“三元”结构的拨款机制;实行绩效拨款,建立高等教育拨款的激励机制;完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调整高等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扶持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

王保红[4](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提出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王昱[5](2012)在《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相关,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一是以视觉审美现象的呈现为切入点;二是这些历时的现象在整体上隐含的审美特性归纳;三是审美现象和审美特性背后的成因。关于当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现象,笔者是基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础上,选取了都市审美主体的三类文化生活现象为切入点来进行历时呈现,分别为(1)都市人群身体装束的审美变迁;(2)都市人群电子媒体的审美流变;(3)都市人群旅游形式的审美变化。这三类审美现象变化分别有具体指向,旨在通过都市人群生活现象的视觉审美变迁,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群体的视觉审美对象的巨变,也由此引出其背后的审美特性。那么,对于当代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特性,笔者认为当代都市群体的视觉审美已然突出了以下几点特性:(1)消费行为与审美选择之间不断加剧的博弈性;(2)审美潮流的急速更替性;(3)审美群体之间的多样互动性。因此,当代都市人群正是在这些审美活动的综合效应下,把消费生活现象逐步放大到整个时代的呈现上,进而在整体的审美困境中显出了多元的发展趋势。对于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现象及其特性的成因分析,笔者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探讨,分别为:(1)社会语境转变的环境因;(2)视觉审美对象不断更新的中介因;(3)审美主体人性本能的本质因;也就是说以环境因的转变为前提,中介因的发展为桥梁,而本质因的外化为核心,由此维度来对当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究。所以,通过前述的系统性分析,笔者认为消费时代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活动在形式上是以消费行为为主要表现,通过审美主体情感泛化的“人性本能”不断地加以推动,那么在整体的审美维度上就越来越有了一种游戏化的发展趋势。也由此,借助于笔者的有限分析与思考,期望为现阶段都市人群的审美文化实践提供一些理性的价值启示。

杜潘雅[6](2012)在《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及其对老挝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趋势,吸引人才流动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人才作为最具能动性的生产力,是科技、知识、技能、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创新性、前瞻性和预测性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研究科技人才流动的动因、机制、制度因素,对于制定有吸引力的有效的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对老挝的启示作用的分析说明和对老挝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认为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对老挝科技人才流动制度的启示作用有:重视人才发展战略,保护知识产权,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保持留学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上下一致性。(2)实证研究表明,与宏观因素相比,微观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作用较强。这是科技人才流动的首要动因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假设相一致。但是,老挝科技人才流动是一个各个指标的协同体系,提高老挝人才流动吸引力需要同时协同性的提高各个指标,切忌偏颇。本文虽然在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及其对老挝的启示这一命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指标选择简单。

胡道元[7](2000)在《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文中提出 20世纪 IT 技术发展史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化应用。计算机的诞生使人们利用机器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微机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括起来是一个目标、两个支撑、三个融合、四个起点。一个目

二、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威廉·J·米切尔的信息城市与伊托邦设计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的思潮涌动
        1.1.2 转型期信息技术对城市的深度介入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后工业化城市到信息化城市的研究转型
        1.3.2 信息城市理论研究在新千年的崛起
        1.3.3 探索阶段的国内信息城市理论研究
        1.3.4 初步阶段的米切尔城市理论研究
    1.4 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5.2 研究框架
2 社会转型与信息网络社会的出现
    2.1 工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2.1.1 信息化:社会转型的开端
        2.1.2 在地化与实物商品:工业社会的生产范式
        2.1.3 再脱域与虚拟商品:信息社会出现与转变
    2.2 信息城市:新生产范式
        2.2.1 阶段与概念
        2.2.2 创新与特质
    2.3 学术先锋的理论嗅觉
        2.3.1 尼尔·波兹曼及其媒介环境学派
        2.3.2 曼纽尔·卡斯特及其网络社会的崛起
        2.3.3 尼葛洛庞帝及其数字化界面
    2.4 从比特之城走向伊托邦的威廉·J·米切尔
    2.5 小结: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生产力与生产方式
3 威廉·米切尔的新城市观:比特作为信息城市新基石
    3.1 城市中的比特
        3.1.1 自由的比特
        3.1.2 比特在城市中阶段性演替
    3.2 城市生活的比特化转移
        3.2.1 信息空间与电子公民
        3.2.2 比特建立城市认知地图
        3.2.3 比特业的崛起
    3.3 城市结构的比特化重组
        3.3.1 大规模信息网络建设
        3.3.2 网络传输引发城市公共空间变革
    3.4 城市层级关系的比特化重塑
        3.4.1 微型化现象愈演愈烈
        3.4.2 人的层级化转变
        3.4.3 层级间的自由连接
    3.5 小结:比特城市初现倪端
4 威廉·米切尔的城市存在域理论
    4.1 城市中的信息网络场域
        4.1.1 信息网络场域的出现
        4.1.2 存在域与连续存在域
    4.2 存在域对城市资源利用度的变革
        4.2.1 光纤与交通
        4.2.2 连接与邻接
        4.2.3 同步与异步
        4.2.4 在场与不在场
    4.3 存在域对城市的信息化改造
        4.3.1 建筑信息化重组
        4.3.2 城市信息化重构
        4.3.3 公共生活的信息化转移
    4.4 小结:城市信息空间的崛起
5 威廉·米切尔的伊托邦构想及实践应用
    5.1 伊托邦:信息城市设计转向
        5.1.1 反计划
        5.1.2 伊托邦城市五项原则
    5.2 伊托邦城市的实践应用
        5.2.1 Google公司多伦多码头区改造方案
        5.2.2 巴塞罗那“Barcelona as a people city”计划
        5.2.3 新加坡智慧国家计划
        5.2.4 杭州“城市大脑”建设
    5.3 平衡:伊托邦城市的困境
6 转向:伊托邦与新城市设计范式的可能
    6.1 开拓新方向:米切尔的理论探索
        6.1.1 利用新技术对古老学科的现代化改造
        6.1.2 米切尔信息城市理论溯源
        6.1.3 米切尔信息城市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6.1.4 米切尔信息城市理论的时代局限性
    6.2 信息化:转型期城市的新面貌
        6.2.1 虚拟空间对物质空间的支配性加剧
        6.2.2 信息技术的深度介入:连接优于邻接
        6.2.3 “实时城市”:城市新陈代谢加速
        6.2.4 技术外壳下隐藏的人本思想内核
    6.3 新范式的出现:城市设计的信息化转向
        6.3.1 新经济改变城市设计土地资源利用
        6.3.2 基于ICT平台的参与式城市设计工具演进
        6.3.3 城市设计中的远程协作与多渠道信息交换
        6.3.4 信息城市设计:从设计学科到科学设计
    6.4 小结:新城市设计在转型期实践中的阶段性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研究
        (三)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主义
    第一节 、国际关系环境
        一、证明
        二、分类
    第二节 、环境主义
        一、环境主义的特点
        二、环境主义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区域和次区域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第一节 界定区域和次区域
        一、区域
        二、次区域
    第二节 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区域主义
        二、次区域主义
第三章 一个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第一节 战后次区域合作的三次起伏
        一、冷战早期的次区域合作
        二、冷战后初期的次区域合作
        三、新世纪以来的次区域合作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
        一、纵向比较得出的特点和初步结论
        二、既有模型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以环境主义的次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一、环境属性
        二、环境特点及异质性因素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背景和目的
        二、特点
        三、后续发展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东增区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二、中国-东增区合作的历程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21世纪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
    一、探索期(1827—1945)
    二、发展期(1945—1970)
    三、调整期(1970—1990)
    四、稳定期(1990年以后)
第三章 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现状
    一、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制定的背景
        (一) 国内背景
        1、政治背景
        2、经济背景
        3、文化背景
        (二) 国际背景
        1、国际高等教育财政理论的发展
        2、加拿大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理论的选择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内容与实施
        (一) 加拿大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内容
        1、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内容
        2、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内容
        (1)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契约”政策
        (2) 2004年“为安大略省创造人力资本的社会”的报告
        (3) 2005年Bob Rae“安大略省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报告”
        (4) 2008年“学习型加拿大2020”
        (5) 2013年深化加拿大学院和大学创新
        (二) 加拿大政府对高等教育拨款的实际情况
        1、加拿大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研究
        2、加拿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情况
        (1) 联邦主体
        (2) 安大略省主体
    三、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影响及评价
        (一) 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影响
        1、安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2、对大学生入学率的影响
        3、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
        4、实现了对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二) 对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评价
第四章 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启示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
        (一)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阶段
        (二)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启示
        (一) 设立中介职能组织,建立健全“三元”结构的拨款机制
        (二) 实行绩效拨款,·建立高等教育拨款的激励机制
        (三) 完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四) 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 调整高等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扶持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5 结论与启示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1.3.1 资料来源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1 NATURE的综述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1 SCIENCE的综述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消费时代
        1.2.2 都市人群
        1.2.3 视觉审美
    1.3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4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现象性分析
    2.1 都市人群身体装束的审美变迁
        2.1.1 都市人群服装式样的审美现象
        2.1.2 都市人群发式造型的审美变化
        2.1.3 都市人群配饰点缀的审美变化
    2.2 都市人群电子媒体的审美流变
        2.2.1 电视媒体的审美变化
        2.2.2 电影媒体的审美变化
        2.2.3 网络媒体的审美变化
    2.3 都市人群旅游形式的视觉审美现象
        2.3.1 自然游赏的审美认知突破
        2.3.2 旅游审美现象的发展状态
第三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总体特性
    3.1 消费行为与审美选择的博弈
        3.1.1 审美主体消费方式的变化
        3.1.2 消费形式的泛滥对审美能力的压制
    3.2 潮流追逐的新颖性
        3.2.1 “求新觅奇”的审美动机
        3.2.2 潮流的泛滥——商品语境中互动效应
        3.2.3 时尚形式的追逐隐忧
    3.3 审美群体的互动性
        3.3.1 新互动模式的可能性
        3.3.2 新互动环境的形成从人与人到人与媒介
        3.3.3 群体的新型审美互动呈现
第四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特性的成因分析
    4.1 社会语境的转变
    4.2 视觉审美对象的更新
        4.2.1 适度产业化的自由空间
        4.2.2 技术理性的重大突破
    4.3 都市人群“人性本能”的过分表达
        4.3.1 “自然人性”的审美探索
        4.3.2 自我的“合理”张扬
        4.3.3 大众文化博兴中的本能炫耀
第五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发展趋势
    5.1 泛情感表达的“本我”动机
    5.2 基于情感动机作用下城市群体视觉审美的游戏化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及其对老挝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宏观层面
        二、 中观层面
        三、 微观层面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人才流动
        二、 科技人才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 博弈论
        二、 创业学理论
        三、 公平理论
        四、 勒温的场论
        五、 目标一致理论
    第三节 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因素
        一、 法律法规
        二、 国家经济政策
        三、 经济发展
    第四节 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微观因素分析
        一、 个人收入
        二、 教育水平
        三、 研发环境与投入
第三章 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的有益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的简要回顾
        一、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才流动制度
        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
        三、 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
    第二节 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一、 户籍制度阻碍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二、 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区域和行业集中性
        三、 科技人才流动管理法律与法规建设不完善
        四、 科技人才流动中介组织建设和发展不发达
    第三节 中国解决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对策及经验
        一、 通过政策制定吸引留学人才回国服务
        二、 通过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吸引科技人才流动
    第四节 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对老挝的启示
        一、 重视人才发展战略
        二、 保护知识产权
        三、 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
        四、 保持留学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上下一致性
第四章 解决老挝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战略思考
    第一节 老挝科技人才流动的趋势
        一、 科技人才流动趋于多元化
        二、 科技人才竞争手段多样化
        三、 科技人才竞争的阶段提前化
        四、 科技人才的合作培养与共享
    第二节 老挝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 老挝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的确定
        二、 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 结构方程建模
        四、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五、 老挝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权重确定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老挝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不平衡流动
        二、 趋市流动
        三、 趋利流动
        四、 知识结构不均衡
        五、 学科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第四节 解决老挝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 培养人才,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 提高科研投入,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科技人才提供创业阵地
        四、 加快产权制度建设,加大留学人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威廉·J·米切尔的信息城市与伊托邦设计理论初探[D]. 尚晓伟. 重庆大学, 2020
  • [2]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D].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21世纪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D]. 裴瑛.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 [4]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5]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D]. 王昱. 西南大学, 2012(03)
  • [6]中国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及其对老挝的启示[D]. 杜潘雅.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7]千禧之年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J]. 胡道元. 金融电子化, 2000(01)

标签:;  ;  ;  ;  ;  

千禧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