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繁荣背后的担忧

美国人:繁荣背后的担忧

一、美国人:繁荣后面的忧思(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春[1](2021)在《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Gish Jen,1955—)出生于美国纽约。200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女权主义理论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称任璧莲为美国历史上八位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把她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和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大奖及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作家齐名。任璧莲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崭露头角,却以其对美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悉,作品中展现的睿智观点,以及幽默的叙事技巧而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任璧莲在小说中对美国社会表现出广泛的关切,伦理、消费社会、性别、创伤、种族和宗教等都是任璧莲小说关注的焦点。任璧莲的小说展示美国少数族裔移民,特别是美国华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提出自己具有创意的、灵活的伦理重构前景。本文由如下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任璧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梳理国内外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探讨任璧莲小说所展示的在消费社会中华人两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通过主体间性实现性别伦理的重构。首先,本文关注任璧莲小说中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与自我异化。符号消费是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者通过符号,实现社会身份的建构。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华人男性正是通过服饰、汽车和别墅等一系列的消费符号来建构美国身份和追寻“美国梦”。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美国梦”精神内涵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行。正是因为如此,华人男性的“美国梦”终成幻影。消费社会价值观使新教伦理和儒家伦理逐渐走向双重崩溃的境地,美国沦落为“一片自由的荒野”。其次,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使华人女性成为欲望客体,导致她们主体性的缺失和生存困境。任璧莲在小说中展现了一群华人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从依附蜕变为自立,开始打破沉默,与性别不平等进行抗争。在小说中,华人颠覆白人主流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实现两性主体性的建构;通过性别平等和性别对话,完成华人性别伦理重构。第二章聚焦任璧莲小说中呈现的由战争、暴力、恐怖事件以及种族歧视和偏见等引发的创伤记忆,以及由此导致的少数族裔移民的生存困境和伦理困境,关注小说中重构家国伦理的尝试。首先,在任壁莲的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美国柬埔寨华裔深受移民美国前亲历的柬埔寨红色高棉创伤记忆的困扰。他们遭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痛苦,导致夫妻伦理错置。不仅如此,由父爱缺失导致创伤代际传递,致使华裔少年无法顺利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从而引起青少年犯罪的频发。其次,在长篇小说《爱妻》、《典型的美国佬》和《希望之乡的梦娜》中,任璧莲描述了种族歧视和偏见引起的创伤记忆,以及族际伦理困境。这些创伤记忆使华人移民极力阻止他们的子女与白人的婚姻,导致异族婚姻成为不被祝福的婚姻。在新时代,种族偏见出现新模式,各族裔因为种族差异而互相歧视;异族婚姻导致身份认同困惑。最后,任璧莲提出身份自由流变的构想,认为身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族裔少年因此实现身份的自我建构。各种族之间通过爱的救赎和种族融合,最终实现家国伦理重构。第三章探讨任璧莲小说中由宗教原教旨主义导致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重构宗教伦理。宗教是美国文化的底色。由宗教引发的问题一直是多种族、多文化及多宗教信仰的美国社会的痼疾,也是近年来世界上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的主题之一,世界各大宗教在她的小说中都有广泛涉及。在长篇小说《世界与小镇》中,任璧莲的秉承她对美国重大社会问题关注的创作风格,呈现美国多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小说展现了由原教旨主义引起的宗教偏执对家庭和社区伦理的僭越。作者提出通过对话和潜对话重构家庭和社区伦理的期许。根据世界宗教界的观点,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通过对话重构宗教伦理是非常重要的。结论部分综合全文,提出任璧莲小说的伦理目标是通过平等、融合和对话,建构一个性别、种族、文化和宗教多元共生、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李之文[2](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刘娜[3](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刘珏华[4](2020)在《《不宜居住的地球—变暖之后》(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多年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在繁荣之下,气候变暖引发的问题也不断暴露。The Uninhabitable Earth:Life After Warming(《不宜居住的地球——变暖之后》)一书通过直观的数据阐述了全球变暖对我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该书为科技类文本,涉及大量气候、疾病、经济类专有名词,引用数据较多,句式结构复杂且长难句较多,逻辑结构紧凑。本翻译实践报告以The Uninhabitable Earth:Life After Warming第二章中最后六个小节作为源语文本,以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笔者以初始规范、预备规范为指导,确定了译文整体倾向性,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随之在操作规范的指导下,从形式结构和语意表达两个方面,笔者分析了在进行该翻译实践中遇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形式结构方面,笔者从统一标点符号,调整句子逻辑结构和转换语态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确保译文行文形式的统一;在语意表达方面,笔者将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显化,指明其真实含义,对简化语意进行增添,保证语意完整,将文中指代用复现手法清晰表现。同时,笔者对结构词的处理进行规范,使语句衔接更为连贯通畅。本次翻译实践项目的意义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将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与科技文本结合,有利于为科技翻译工作者提供新的理论指导视角;其二,通过笔者的实践和反思,探究气候类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尝试为气候类文本翻译提供材料支撑;其三,通过翻译此节选文本,希望能强化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思考。

杨文[5](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提出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李昊[6](2020)在《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文学创作关系入手,考察了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对作家文学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影响,以上海二三十年代文人实践活动作为参考,力图探讨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下,作为上海文化活跃建构因素的租界及文化是如何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审美倾向与美学追求的,又是如何影响文学思潮的产生,都市文学类型的多样以及某些文学类型的叙事症候,以期得出一些与前辈学人略有不同的结论。全文整体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首先整理出中外史学家有关上海租界的专门史着作和文献,然后大致爬梳了以前在海派文学框架下,与上海租界相关的都市文化有关的文学实践专着与文献,从中择选出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关的着作文献。第二章,专门论述了租界空间与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租界空间尤其是租界文化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审美、文学心理实践机制的影响。上海租界作为殖民空间的表征具有与以往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空间的华界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而这种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打乱了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发展的节奏。上海租界空间特有的性质及文化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上海租界的来历以及历史演变过程,归纳出上海租界发展史上几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接下来阐述了上海租界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分别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维度诠释了租界及租界文化给文学领域带来的影响。上海租界及文化对于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有着结构性的功能意义,对这一时期文学样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借用布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把整个上海租界作为文学场域进行考察,把身居租界文学场域中的多种文化类型背景文人共同体当做文学场域中的子域来考察,将影响文学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形式两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中心实现了南移,租界化的上海毫无质疑地赢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中心地位。上海租界为文学场域的生成提供了众多客观条件,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内实现了向职业作家转型的过程,并且重新建构起新型的文人作家公共交往空间模式。上海租界内出版业的发达也为文人作家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物质上的保障。192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上海汇聚了多种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内活动的主要有左翼文人、南迁的自由主义文人和海派文人。通过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文人的“惯习”,分析出上海租界内各类文人的空间分布与活动规律。各类文人在租界空间的活动规律折射出其对上海租界的文化立场,同时也显示出租界文学场域对各类文人的召唤和调试作用,这其中隐含着各自场域中文人作家特有的文化逻辑。各类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中的空间移动,究其实质还是各种权力话语在上海租界中对象征资本的争夺。第三章,这一章选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与上海地域文化相关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是指那些既包括上海籍及后到上海原籍江浙一带的作家创作的与上海地域文化有密切关联的作品。上海开埠以来,上海租界空间打破了传统中国社会空间的结构。而现代的都市空间性质和社会结构催生了现代市民阶层。现代市民阶层的诞生必然要有一种与之审美品味相匹配的文学形式。而通俗文学的代表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就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勃发了。上海租界的都市化新型生活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新兴的市民阶层为这类通俗小说培育出大量的有消费潜力的读者,市民社会的内部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丰富了原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类型。鸳鸯蝴蝶派小说作为最早反映上海租界空间的小说对新到上海的移民在都市生活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第四章,毋庸置疑,海派文学是与上海租界及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海派文学与上海租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共生的关系,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作为依托的文学现象。因而海派小说对唯美主义症候群式的追求,必然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着关联。上海租界的繁华物质环境和成熟的消费主义体系为这种唯美主义追求提供了生发的契机,而租界独特文化所具有的金融商业性和消费性为海派唯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精神土壤。租界空间独特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了身居上海租界海派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认知方式。应该说海派作家是有意选择唯美主义这种西方舶来文学思潮来表达对租界空间的映射反应的。而这种海派唯美追求在文本中表现为对刹那主义时间观的追求,对无机质女体塑造的推崇和文本中对视觉刻意的追求。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追求不但体现在文学实践上,还把唯美主义的美学理念付之于生活实践之中。而这种唯美生活实践也不知不觉的影响了文本的建构,使服装饰品、化妆品、装饰艺术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意象进入了文本之中。这种审美旨趣的促成与西方唯美主义和上海租界的文化语境有着网状的相互影响。第五章,上海都市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学经验,它的产生机制是依赖上海租界以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在此意义上,海派小说一定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范畴内,每每提到都市文学,与之发生刻板联系的一定是海派文学特别是新感觉派一支。左翼小说因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排除在都市文学视野之外的,但就其萌发、发展的机制上看,左翼小说产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语境都不能脱离上海租界提供的成熟的都市空间样本。因此,从这个维度上看,新感觉派小说与左翼小说是同源的问题,同源的“源”是指二者同样都根植于当时上海经济繁荣发展的租界。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的共生性也导致了左翼都市小说诸如叙事主体分裂、革命+恋爱的独特叙事形式的症候群的形成。而作为真正洋场小说的新感觉派,因其努力地与世界文学思潮保持同步,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世界主义的色彩,在叙事的情感姿态上,也无法避免的带有了“自我东方主义”的姿态。第六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租界化的上海以其地理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以文学的先锋性、多元性和商业性为特质的都市文学类型成为当之无愧的地域性文学典范。上海的租界文化在上海地域性文化的建构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租界文化的因子长久以来已经浸润到上海文化的肌理里。因此,租界文化的影响是有关上海都市文学创作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从现代化的进程上看,租界文化确实给文学和作家的现代职业化带来了推动的力量,但是租界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殖民文化也的确给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949年以后,租界空间彻底的消失,与租界及租界文化有着极强共生性的上海地域性文学传统被中断。然而进入新时期之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经济的再次繁荣激发了作家以上海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内在情绪,从而形成了“上海怀旧”的热潮。在对上海进行追寻和重构的过程中,有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的上海成为重新建构新型上海重要的文化资源。上海的租界及文化在线性历史进程的耗损中,已经变身成为“后殖民主义”等抽象的学术概念。这个所谓的“后殖民主义”在重构上海的怀旧文学热潮中可以具体而实在地被指认为“租界性”。这种“租界性”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着后代作家的叙事内容和言说风格,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新世纪的洋场小说创作。

卫恒先[7](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吴之昕[8](2018)在《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后现代文化的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不断深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伊格尔顿对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展开批判,揭露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本质和矛盾。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文化批判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批判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还在社会维度上不断深化发展文化批判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体现在对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冲突等方面的探索。他彻底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揭示后现代文化矛盾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社会共同文化作为他文化理论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从政治、观念和审美三重视角,论析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希望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思想以政治批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意识形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物质基础理论和政治立场,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在政治上回避社会主要问题、与资本主义同流合污的实质。伊格尔顿透过激进的后现代文化的面纱,看到了后现代主义政治上的妥协,揭示了导致后现代主义矛盾的政治根源,强调了社会主义变革在消除后现代幻象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基于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这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催生社会主义制度、繁荣社会整体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批判还是文化观念上的批判。在《文化》(Culture,2016)一书中,伊格尔顿从文化与自然、文化与本质、文化战争等角度,批判了后现代多元文化论与“文化主义”,揭示了导致后现代文化的矛盾性和文化危机的根源。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多元性、差异性、混杂性、边缘性和排他性等综合在一起,使文化的多种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处于危机中的文化存在于国家内部和全球范围内,并日益演变为一种地缘政治的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伊格尔顿提出了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想,认为团结一致的社会主义是根除后现代文化危机的唯一途径,也是建立真正多元文化的制度保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一直将社会主义当作他最终的理想,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最终手段。他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构想为我国当前避免后现代主义的危害,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团结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不仅仅停留在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表征的批判,本世纪初他从信仰与价值的具体问题入手,剖析了后现代主义泛滥导致社会动荡和对抗的根源,开辟了后现代批判文化观念的新视角。他在《文化与上帝之死》(Culture and the Death of God,2014)一书中重点阐释了文化是否可以替代宗教等论题,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信仰匮乏的历史根源。他从全新的角度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展开了犀利地批判,涉及文化伦理和文化宗教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具体问题,提出了理性的信仰观,高度赞扬了社会主义信仰与价值。这为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文化的灵魂,抵御后现代文化的消极面、改善社会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伊格尔顿以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分析后现代主义本质蕴涵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特征,以美学的回归对抗盛行的后现代文化。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指出意识形态性仍然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他从审美话语的角度,批判了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主体重建的重要意义,尝试将审美同人的实践相结合,发挥美学意义上文化源于生活、提升生活的功能,希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他将根植于现实人民生活的主体培育作为文化育人的具体实践途径,为我国当代“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镜鉴。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的三重视角的综合,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单纯地批评后现代主义各种文化思潮的形式和内容,而是揭示了纷繁复杂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现象所掩盖的晚期资本主义商品性和消费性,具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他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突出了文化批评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强调了基于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关联,思考了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途径,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的方法。

姚臻[9](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探讨空间在英国当代着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文学叙事中所具有的主题意蕴和价值判断,揭示了作家对艺术创新、文化态势、社会责任、历史真相和小说意义等重大命题的哲思。空间叙事在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承载着作家对于空间体验的文化想象,还承载着他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创作实践。本文试图从空间叙事维度、空间叙事建构以及空间叙事内涵这三个层面对麦克尤恩的小说进行系统性的解读,探讨作家如何通过空间构建起一个观照叙事内容、叙事策略以及叙事理念的多维小说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部分主要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中多维的空间类型,具体分为地理、心理和权力三种。地理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叙述和情节发展的场所,也是作家本人对后现代文明引发的人性危机、异质文化带来的精神迷失以及现代都市历史景观进行审视与探讨的场域。“城市荒原”、“异域迷宫”及“伦敦景观”的城市书写路径勾勒出地理空间变迁下作家的情感结构和创作风格的变迁;心理空间主要体现在生存经验投射于人物内心产生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记忆空间还是想象空间,都是人物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的有效手段,反映出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认识与思考;此外,麦克尤恩的小说叙事还关注空间中的权力因素,权力不仅存在于社会空间,还渗透了个人空间,权力的行使通过权力规训和权力话语以达到对主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控制。麦氏小说中的空间类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构造,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征空间,是各种权力和文化交锋的社会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部分主要探讨了麦克尤恩如何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即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具体表现在作家在处理空间与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转换关系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麦克尤恩的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上具有显着的时空体特质,具体表现为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以及通过延缓的场景来表现空间化的时间;在空间形式方面,麦克尤恩的叙述风格从早期的个人肖像的空间形式逐渐转向对社会图景的空间展示;在空间转换方面,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中,空间的移动、交叠和变化往往与个体寻求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模式。麦氏空间叙事策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空间体验作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作家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进行空间叙事构造,使小说叙事从情节层面升华到对主题意义的凸显层面,从而将个人经验、审美体验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和反思融进小说的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主要聚焦于麦克尤恩藏匿于空间叙事之下的心理诉求、伦理判断以及理性建构,旨在阐释麦克尤恩小说叙事中所涉及的诸多复杂因素。麦克尤恩笔下的文本空间是动态的、开放的意义再生体。它通过自身结构中垂直叙述轴的运动与其他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以及心理语境之间进行关联。垂直叙述轴的文学层面通过对相关文学体裁和文学文本的引用和改造,彰显出作家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态度;垂直叙述轴的历史层面主要通过“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参与对历史的解构/重构的过程;垂直叙事轴的精神层面分析则在心理学范畴中折射出一个对自我与他者进行哲学性反思的麦克尤恩形象,具体表现为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语言、自我与语言以及社会话语形式等诸多关系中复杂而不稳定的效果。因此麦克尤恩的小说空间具有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的内涵。空间叙事开辟了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在此视角下,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不仅仅是承载故事发展的容器和背景,而是作为叙事技巧和手段参与并影响着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意义的建构,从而使文本空间成为一个复杂隐喻和语义的系统,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文化、伦理等多个层面意义。本文从小说文本中的空间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作家的情感结构和意识形态,上升至抽象意义上的麦克尤恩的空间叙事策略,再回落至社会学意义上小说文本与外部世界叠加之上形成的社会空间,揭示出麦克尤恩微妙复杂的空间叙事下丰富的社会主题。

陈旭[10](2016)在《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梅特钟情的男性群体蕴含着他在共同体层面上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因而即使这些男性群体中的男性因持有某些性别偏见而有损彼此联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也依然体现了马梅特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中对人类共同生存的伦理思考。从表面上看,马梅特戏剧展现出一个充斥着冷漠与背叛的毫无温情的世界,这与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执笔呼吁意义和价值在场的共同体相去甚远。评论者们从现实主义角度认为马梅特旨在批判残酷自私的社会戕害人性,通过价值和意义的缺席来申诉它们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从马梅特破碎的世界里探求得些许希望,但其评论仍不足以阐释作家的创作与愿景之间的断裂。及至创作后期,随着其犹太意识复苏以及政治思想转向保守,他的作品更被认为丧失了批判力度。然而,如果避免将马梅特一贯描绘的男性世界完全锚定在性别之上,并且深入探究他社会批判意识下对意义和价值的建构,那么马梅特的创作和愿景之间,以及他早、中期剧作和晚期作品之间则并不存在遽然断裂。在马梅特丰富的创作成果里,本论文以他的戏剧作品为主,从共同体的角度,分析其早期重要作品《鸭子变奏曲》、《湖船》、《戏剧生涯》,成名代表作《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以及后期作品《犹太人的消失》、《凶杀》、《浮士德》,并结合他包括电影剧本、戏剧论述和社会时评在内的文集,展示其作品以男性人物群体为主要角色的创作特点之下,在性别、社会和宗教三个方面对人们在个人独立和归属之间探求彼此联系所作出的思考。第一章在性别的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男性共同体的建构和反思。在其早期剧作中,马梅特通过塑造渴望彼此联系的男性群体,重构男性纽带,展示了男性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可能走向。本章在反思伊芙·塞吉维克和莱昂内尔·泰格的男性纽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伏瓦的性别研究主张,揭示马梅特意义上的男性纽带的构建,既反映了形而上人类追求普遍联系的意愿,也受到某些性别偏见的侵蚀,但最终在以戏剧表演为隐喻的、对人的总体存在状态的反思中,倾向于逐渐开放。《鸭子变奏曲》中两位步入老年的男性人物在对个体生命有限性(mortality)反思中,颂扬类属传承,并逐渐理解个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缓解死亡焦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召唤友谊以缓解由此可能生成的极端化个人主义。与《鸭子》中大写的人相比,《湖船》中的男性群体则体现了塞吉维克所揭示的男性同性社会性空间里,社会广泛存在的男性性别身份偏见压制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意义的男性纽带的形成;另一方面,湖船上的男性通过集体讲述故事而得以在其艺术想象力中展现出重新联系彼此的希望。《戏剧生涯》中两位男性戏剧演员相互交织的舞台人生历程,将《湖船》中开启的口头艺术的力量追溯到戏剧的根源中。一老一少两位男性演员通过台上剧目表演和台下的剧院生活,在表演以及对表演的认识中,建构男性纽带。表演的在场性引发的易逝性哲思,让他们理解对方并接受新旧传承中各自的责任。表演中形成的男性纽带既具有基于习俗的共识,也具有改变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它超越性别,使男性共同体有可能走向去性别化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在社会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市场共同体的思考。《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作为他对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经典批判的成名剧作,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已然显露出围绕市场的、对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机制的建构性的思考。本章通过总结韦伯和哈耶克意义上的市场共同体的概念,并结合鲍曼对市场社会下共同体的道德反思,展示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在颂扬个人自由精神、反思私人性以及走向公共的表演精神中,权衡市场赋予的自由与共同体意味着的安全。《美国野牛》尽管批判美国梦堕落为对物质的朝奉,但仍然珍视其中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精神,视其为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更为深刻的是,《美国野牛》进一步反思个人自由的实质,质询因沉迷于追逐私人体验的自由感觉而将私人性情感眼光投入社会的做法。在后工业社会中,为了走出自我沉迷的、内向性的私人体验的自由,《格林·罗斯庄园》中具有表演精神的推销员群体,为可能迷失的人们带来启发,他们积极地利用市场共同体赋予的自由,从而让这种个人自由呈现出崇尚社会交往的公共意识,在公共维度上夯实市场共同体的个人主体性。第三章结合作家创作后期中犹太意识复苏的背景,在宗教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犹太共同体的思考。在《犹太人的消失》、《凶杀》和《浮士德》中,他的共同体思想在其对族裔身份的反思中展现出宗教意蕴。马梅特将民族和宗教意义上本来相辅相成的犹太共同体问题化,凸显离散地犹太人在认同时的困境,并通过守持犹太教的偶像禁忌指出形成犹太共同体的方式。《犹太人的消失》展示了犹太人与美国社会高度整合的情形下,保持犹太身份的不易。两位男性朋友拥有极为不同的对待犹太身份的态度,却相互影响和启发对方,从而在极端正统的犹太教思想和彻底世俗的同化结果之间标定了犹太共同体的两极,它汲取纳粹屠犹后犹太人的集体生存意识,并且召唤现代社会人际联系以抗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惨剧发生的僵化的、相互隔离的现代社会精细分工的机制和实用导向的理性。在总体上权衡犹太共同体的两极界限之后,马梅特在《凶杀》和《浮士德》中具体地展现了犹太共同体的指向。仅仅依赖屠犹浩劫以及以色列建国的民族意识所激发的共同体在《凶杀》中受到质疑,该剧质疑同化的犹太人从民族主义团体中寻找家园的做法,否定集体崇拜,从而将犹太共同体的精神维度置于思考中心,即遵循犹太教要义、反对崇拜任何偶像。奉行偶像禁忌的犹太共同体不仅反对集体偶像,也否定以理性和知识的名义把个人自我捧上神坛,《浮士德》扎根浮士德文学传统,通过展现一个狂妄地企图在抽象数理逻辑知识中钻探一切奥秘的现代浮士德的失败,来反对以自我为偶像的个人崇拜。他本人的狂傲与其儿子谦卑的爱形成强烈对比。正是借用后者的诗歌,魔鬼赢得了神性自成的浮士德,而浮士德揭示世界本源的大书和他儿子的诗歌,在参照犹太教宗教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相互指涉形成意义的阐释传统中,也为所有现代人在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方面带来启发。马梅特作品中的男性世界在表面上剔除了理想的共同体温情,却在其中心保留了理想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共同体。共同体所指向的美好至福的状态永不可实现,但那是指引着人行动的方向。马梅特建构性的共同体以戏剧表演为隐喻,在社会中指向公共交往,拒绝对集体和对自我的偶像崇拜,与其说他意在刻画共同体的各种外部指征,不如说他旨在揭示形成共同体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源泉。马梅特笔下共同体的建构性特征将个人主体地位前置,同时强调个人责任感,诉求人类经验积淀形成的传统中的人情常理。对个人的看重让马梅特最终认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认同美国。如果说他共同体思想的力量在于它处于永不可实现的理想之中,那么在他将其具象化为美国并为此恪守现实的不完美性时,那个本在期望中无限到来的共同体的理想就显然被放逐了。

二、美国人:繁荣后面的忧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人:繁荣后面的忧思(论文提纲范文)

(1)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任璧莲:“当代美国文学景观中的一朵奇葩”
    二、任璧莲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问题、对象、思路、方法
第一章 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与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第一节 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一、符号消费: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美国身份建构
        二、拜金主义:在消费社会中华人男性“美国梦”的幻灭
        三、自由的荒野:华人男性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第二节 父权制与消费社会的共谋: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
        一、主体性的缺失:父权制传统对华人女性的规训
        二、消费规训:华人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华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二、颠覆“性别刻板印象”与“美国梦”醒:华人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三、主体间性:华人性别伦理重构
第二章 创伤记忆与家国伦理重构
    第一节 红色高棉创伤记忆与家庭伦理困境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错置的夫妻伦理
        二、创伤代际传递:父爱的缺失与迷途的少年
    第二节 种族创伤与族际伦理困境
        一、种族创伤记忆:异族婚姻困境
        二、族际互为“他者”:身份认同困惑
    第三节 身份自由流变与家国伦理重构
        一、身份自由流变:族裔身份自我建构
        二、爱的救赎与种族融合:家国伦理重构
第三章 宗教偏执对人伦的僭越与宗教伦理重构
    第一节 “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一、原教旨主义之殇:多宗教美国社会困局
        二、“理想社会”式微:宗教偏执对家庭伦理的僭越
    第二节 “意义之网”的虚妄: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一、为宗教而宗教:“意义之网”的虚妄
        二、睦邻伦理的失衡:宗教偏执对社区伦理的悖逆
    第三节 对话与潜对话:宗教伦理重构
        一、对话与潜对话:家庭与社区伦理重构
        二、宗教共同体:宗教伦理重构
结语 平等·融合·对话:任璧莲小说的伦理旨归
参考文献
致谢

(2)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三、《大河》与生态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一、海洋环境初探
        二、海洋空间殖民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二、镜头下的生态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一、《地球公民》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小结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一、生物殖民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不宜居住的地球—变暖之后》(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内容
    2.2 文本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2 译中操作
    3.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4.1 翻译规范理论
    4.2 形式结构与文本语言规范
        4.2.1 标点符号的规范统一
        4.2.2 长句的结构调整
        4.2.3 语态的转换
    4.3 语意表达与文本语言规范
        4.3.1 指修辞手法的显化
        4.3.2 语义的补充
        4.3.3 指示代词的复现
        4.3.4 结构词的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经验总结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实践原文及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5)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一、走向小农社区
        二、小农社区个案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第一节 田野考察
        一、田野调查
        二、社会仪式
        三、物质文化资料
    第二节 历史文献
        一、经典载录
        二、地方文献
        三、官方统计
    第三节 历史通识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二、近代计划变迁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一、钟情“乡巴佬”
        二、关注“小城镇”
        三、改造“乡土工业”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二、地方性知识
        三、理解“他者”
    小结: 理论与生活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
        1.1.3 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殖民性与现代性并存的空间表征——租界
    2.1 租界权力空间的形成
        2.1.1 上海租界的肇启
        2.1.2 殖民权力空间的双重影响
        2.1.3 租界作为建构要素对上海本土文化的影响
    2.2 殖民权力空间的意识形态表征——租界文化
        2.2.1 租界文化的特质
        2.2.2 租界空间及文化对文学外部影响
    2.3 租界文化场域与文人的话语实践
        2.3.1 租界文学场域的生成
        2.3.2 混杂与协商:租界空间与文人身份认同
        2.3.3 一种租界文学场域的典型表征——沙龙
    2.4 民族主义与殖民意识的纠缠:文人在租界文化场域中的话语差异
        2.4.1 罪恶的渊薮与希望重生的并存—左翼文人租界的话语实践
        2.4.2 商业活力与市井习气的并存—自由主义文人眼中的租界
        2.4.3 沉溺于租界生活的艺术实践者——海派文人眼中的租界
第3章 租界文化与上海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生发
    3.1 租界与旧派文学的转型——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滥觞
        3.1.1 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来源——旧派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3.1.2 报刊媒介、市民社会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互动
    3.2 租界空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3.2.1 空间转化与都市新移民的都市启蒙
        3.2.2 空间转变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美学
    3.3 租界文化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类型化风貌的嬗变
        3.3.1 从纯情到世俗的爱——言情小说的世俗化之路
        3.3.2 从侠义、公案到十里洋场——侦探小说的中西兼顾之路
        3.3.3 都市中的暴力美学——武侠小说的民间正义之路
第4章 租界文化与现代性“美学”转移——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追求
    4.1 “海派唯美主义”小说的生发论
        4.1.1 租界的“物化空间”——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外在生发机制
        4.1.2 租界里的“自我认同危机”——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内在生发机制
    4.2 租界空间与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表征
        4.2.1 借来的时空与世纪末情调——刹那主义的极致追求
        4.2.2 “比尔兹利”的症候群——颓废、色情、无机的女性塑像
        4.2.3 消费空间的构建与海派文学的唯美追求——感官美学与欲望叙事.
    4.3 租界空间与现代性“美学”的另类实践——海派文人日常生活的唯美化
        4.3.1 “老克勒”们的租界唯美生活实践
        4.3.2 海派唯美生活实践对小说创作的迁移影响
第5章 租界空间的异质裂变与两种现代性重构:两种形态的都市小说
    5.1 租界空间的分裂与书写:从共生到疏离
        5.1.1 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的共生与融合
        5.1.2 自我的建构与彼此的疏离
    5.2 租界空间的挪用与转换:文学与革命
        5.2.1 左翼都市小说的租界叙事症候群
        5.2.2 无处安放的欲望——“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的形成
    5.3 租界空间的赋值与置换:被“现代”遮蔽的“殖民”
        5.3.1 真正的洋场小说——全球资本体系下“世界主义”的新感觉派小说
        5.3.2 隐形的殖民意识——“自我东方主义”姿态
第6章 自省与忧思:租界文化对文学的负面辐射
    6.1 租界文化对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潜在规约
        6.1.1 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隐形特征——“租界性”
        6.1.2 上海租界与女性关系在文本中的历史演进
    6.2 毁灭与再生:“全球化”名义下的殖民经验再生产
        6.2.1 90年代上海“怀旧”小说的真实面孔
        6.2.2 殖民话语的惯性——“租界性”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7)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前期相关文献
    六、创新点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1.1 上海都市背景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2.1 商业活动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2.1.2 商业经营
    2.2 人际活动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2.3 展览活动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2.4 教学活动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3.6.1 张辰伯
        3.6.2 万籁鸣
        3.6.3 严德晖
        3.6.4 滑田友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4.2.1 骑马像
        4.2.2 立像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5.1 社会价值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5.2 历史价值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5.3 当代启示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8)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批判谱系中的伊格尔顿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一、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二、从现代性、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
        一、詹姆逊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
        二、凯尔纳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
        三、以伊格尔顿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二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基本框架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时代辩护
        二、对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三、欧洲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性运用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意识形态理论
        二、中期初探后现代“幻象”
        三、后期文化观念的新视角
    第三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基本方法论
        二、政治、观念与审美三重视角的综合
        三、主要理论观点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批判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形成的社会政治渊薮
        一、左派政治上的失利
        二、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妥协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
        一、政治批判功能的丧失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共谋
    第三节 基于社会主义的政治重建
        一、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文化批判
        二、依托社会主义政治的文化理论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批判
    第一节 《文化》对后现代文化观念的论述
        一、文化观念的后现代转型
        二、多元文化论的矛盾
        三、文化主义的“绝对信条”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念中的宗教与理性
        一、文化能否替代宗教?
        二、自由理性的基本思想
        三、理性的信仰如何可能?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一、马克思为什么在今天仍然是对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时代阐释
        三、走向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第五章 后现代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从意识形态看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意识形态终结论”
        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后现代文化批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审美化产物
        二、美学作为身体话语的重建
        三、对后现代主义新身体学的批判
    第三节 走出后现代幻象,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一、社会主义主体的重建
        二、以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第六章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价值与局限性
        一、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目的与要旨
        二、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思想价值
        三、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矛盾与局限
    第二节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后现代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二、克服后现代文化消极面的价值观思考
        三、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概念梳理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
    第一节 地理空间
        一、城市荒原
        二、异域迷宫
        三、伦敦景观
    第二节 心理空间
        一、记忆空间和个体意识的自我构建
        二、想象空间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异化
    第三节 权力空间
        一、身体与权力规训
        二、政治与权力话语
第二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
    第一节 时空体表述
        一、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
        二、空间化的时间——延缓的场景
    第二节 空间形式——从“个人肖像”到“社会图景”
        一、个人肖像
        二、社会全景
    第三节 空间转换
        一、视角切换
        二、插入故事
第三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
    第一节 空间叙事中的互文层
        一、《在切瑟尔海滩上》与印象主义小说
        二、《星期六》与意识流小说
        三、《赎罪》与现代主义文学
    第二节 空间叙事中的历史层
        一、《黑犬》与历史的文本性
        二、《赎罪》与文本的历史性
    第三节 空间叙事中的精神层
        一、他者的另我性
        二、镜中的自他关系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男性纽带与男性共同体
    第一节 《鸭子变奏曲》中男性友谊的“去性别化”
    第二节 《湖船》中男人之间“讲故事的艺术”
    第三节 《戏剧生涯》中表演艺术的在场与超越
第二章 自由与市场共同体
    第一节 《美国野牛》中自由个人的联合
    第二节 《美国野牛》中私人性的羁绊
    第三节 《格林·罗斯庄园》中表演的公共性
第三章 偶像禁忌与犹太共同体
    第一节 《犹太人的消失》中的认同
    第二节 《凶杀》中的集体偶像禁忌
    第三节 《浮士德》中自我中心的个人偶像禁忌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四、美国人:繁荣后面的忧思(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存困境与伦理重构:任璧莲小说研究[D]. 李淑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3]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4]《不宜居住的地球—变暖之后》(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珏华. 湘潭大学, 2020(07)
  • [5]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6]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D]. 李昊. 辽宁大学, 2020(01)
  • [7]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8]社会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伊格尔顿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 吴之昕. 东南大学, 2018(01)
  • [9]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姚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10]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旭.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美国人:繁荣背后的担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