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思考

对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思考

一、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金春花[1](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唐庆庆[2](2021)在《新疆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对使用新教材的准备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显现出新的格局,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各国都把注意力转向了教育,因此,也对知识文化、人才素质等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基于当前世界发展和变化的潮流,为了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科教事业的繁荣而提出的。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制定方案开始从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改革,再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到2018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制定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新课标相对应的高中《地理》(2019年版)教材也随之出版。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新教材呈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和育人方向,而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为应对新旧教材的衔接所做的前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对比研究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阅读了国内外有关教材研究、编写和课程改革等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中借鉴优秀的经验与方法,尝试性的提出对准备使用新教材地区的建议。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教材编写、地理教材对比研究和教材使用评价等相关文献,对地理新课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教材的内涵进行界定,将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编写及使用的新要求和本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对当前所使用教材的建议,客观的了解当前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师对新教材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等问题开展数据收集,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出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准备使用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对比分析法了解高中地理新教材使用培训的情况,由于大连市被定为国家级的示范区,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因此,以大连市的新教材使用的培训方案为例进行分析。最后,明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准备投入使用地理新教材的地区提供参考,得出课题结论,反思其中的不足之处,展望本文内容的深入研究。

潘丽萍[3](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分析》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育人作用。英语教材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不仅教材的编写要全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教材使用者本身也要明确教材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因此,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对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56名高一英语教师,325名高一学生进行研究,旨在研究以下内容: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度分析。2)教师与学生对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调查。通过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1)必修教材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围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必修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设置,部分能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四级要求;语音、语法知识由专门的板块呈现,而词汇、语用、语篇知识则是渗透在教材的各种语篇中。教材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主题语境比例稍有偏低,对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同等重视,能够让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观察与比较层次主要体现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中,分析与推断层次主要体现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以及Reading and Writing中,归纳与建构层次主要体现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中,批判与创新层次则在不同的板块中都有涉及,在Reading for Writing中最为突出。教材的不同板块体现了不同学习策略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教师的使用评价中问卷各维度的评价均值为:教材的整体印象(M=1.036)、语言能力(M=1.414)、文化意识(M=1.387)、思维品质(M=1.293)、学习能力(M=1.2857),排序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材的整体印象。问卷总体均分的均值为1.329,大于1,说明教师整体上对教材满意度较高。其中在不同教龄组别间,问卷总体均分的均值呈现随教龄递增而递减,但是组别间的差异不显着(F=2.817;Sig=0.069)。学生的使用评价中问卷各维度的评价均值为:教材的整体印象(M=0.340)、语言能力(M=0.562)、文化意识(M=0.533)、思维品质(M=0.484)、学习能力(M=0.374),排序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材的整体印象。问卷总体均分的均值为0.497,大于0小于1,说明学生整体上对教材的满意度较低。其中在不同成绩段组别间,问卷总体均分的均值呈现随成绩递增而递增,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F=16.909;Sig=0.000)。本研究对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教材使用者在使用教材后的评价情况,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带来教材使用参考。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4](2020)在《《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材教学状况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研究者多年在哈萨克斯坦高校从事汉语教学,为此本研究将主要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对目前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并结合任课教师的建议,本研究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教材应用的不足,论文分为以下八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哈萨克斯坦等高等院校汉语教材的使用需求大,在教材编制、教学策略和教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部分则介绍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早期应用于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从教材应用目标与内容、应用原则与方法以及应用过程与保障介绍了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应然诠释应用目标和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两所高校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从准备、实施、评价、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高校的应用策略;第五部分是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策略在四个方面中的案例;第六部分依次提出有效应用的建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教材应用方面提出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在应用实施方面提出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汉语教师水平;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应用评价方面提出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严格开展教学绩效评价;倡导并奖励教学创新行为;推广教学创新成果;在应用管理方面提出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增加趣味性等建议。总而言之,《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存在有优点也有不足,通过本文的对比,希望能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高校的教学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博[5](2020)在《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函数主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函数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和重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因此,函数相关内容的学习情况对高中生数学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和修订并于2019年秋季陆续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以下简称“新教材”),相较于2004年秋季开始发行,已经使用了15年的《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以下简称“旧教材”),有一些改动。本文以“新旧教材在必修课程函数主题内容发生的变化”为研究课题,使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从知识系统、例习题系统、课程难度三个方面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从教材的知识系统来看,新教材函数主题的篇幅较旧教材有一定的增加,知识点总数与旧教材相差无几,但进行了优化整合,在数学文化的渗透上明显多于旧教材。从教材的例习题系统来看,新旧教材都很重视例习题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解答题是两版教材最主要的题目类型。相比旧教材,新教材例习题的客观题数量有所增加,层次感更加明显;例习题的综合难度有所增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课程难度来看,新教材函数主题的课程难度高于旧教材。根据上述结论,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活用各个教材的优势,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发挥其教育价值,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性的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积累应用数学的经验,例如通过抽象相关实例建立函数模型,理解函数概念,利用幂函数体会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类比指数函数学习对数函数,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

赵丹[6](2020)在《《新概念英语》编撰理念、特色及其对外语教材开发的启示》文中指出《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为方便表述,以下简称《新》)系列教材自首次出版发行到现在已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教材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如:课文内容及相关句式老旧、缺乏德育元素、经典语料不足等等。但这些缺陷并未影响到该教材在广大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心目中的经典地位。在各种新式英语教材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今天,《新》依然能够保持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年年如是,经久不衰。为了分析并揭示这套经典教材成功背后的真实奥秘——《新》的实然编撰理念以及该教材的内在特色,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所使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综述等。在第一章,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的挖掘、整理与分析,找到了《新》教材的实然编撰理念——“情景化结构分级”(Situationalized Structural Grading)课程理念。该理念由20世纪英国着名外语教育家哈罗德·帕尔默(Harold Palmer)先生首倡,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与当时教育界盛行的“语法-翻译”式外语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景化结构分级”课程理念正是《新》中“新概念”一词的确切内涵。笔者在第一章还详细分析了“情景化结构分级”课程理念的具体表征及该理念所具有的重要课程价值,该章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本研究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整个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新理念下《新》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教材特色,作者分别从教材使用说明、课文呈现形式、句型语法、摘要写作、习题测试、非常规语料等六个方面,对基于“情景化结构分级”课程理念的《新》教材特色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新》虽然有着众多外语教材所不具备的独特优点,但受时代的限制,该教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对当代外语教材的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笔者在第三章对该教材美中不足之处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第四章,笔者结合我国外语教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就《新》的编撰理念、教材特色等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开发所带来的若干启示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虽然“情景化结构分级”课程理念的提出距今已逾一个世纪,但该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本能”与“学能”并重、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根据难度和实用性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段分级、遵循具体情景教学原则等观点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学和语言学价值。亚历山大先生(L.G.Alexander)依据“情景化结构分级”课程理念所开发出的《新》系列教材也因此最终成为了一套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经典外语教材,堪称外语教材中的精品和典范。《新》成功背后的奥秘对当代如何开发出更加科学、实用的外语教材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外语教材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启迪。

彭琴琴[7](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文中提出当前,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毫无疑问,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当下知识快速更新、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动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继研制的基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提升。与此同时,各化学教材编写组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和要求,启动了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出版了几套新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为了更好的分析教材和选用教材,发挥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在文献调研和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的基础上,将人教版于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高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作为主题,对其进行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旧版教材中该主题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2004年出版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新旧两版教材进行了比较,期望为一线教师更好地选用新教材,更好地实施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旧教材存在如下问题:(1)必修1知识容量大、难点集中;(2)教材实验偏少,日常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3)部分教师由于受教材的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修订前后两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发现人教版新教材的学科核心素养特点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从章节编排结构看,新版教材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与社会发展”融合编写,知识难度逐渐加大,比旧版教材更科学合理;从呈现方式看,新版教材注重图表的使用,栏目设计更加灵活;从具体元素化合物的内容选取看,新版教材减少了对Al、Si和Cu的系统认识,增加了对Na、Fe、Cl、S、N五种核心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对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迁移应用的能力要求也有明显的提高。根据以上调查和文本分析,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在“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教学当中,本人试图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深入分析课标与教材,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广度;二是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更新对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四是要善于利用栏目,充分发挥栏目功能。

王慧圆[8](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为了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而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教材是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教育的发展与变革首先要从教材出发。围绕着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正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要想高效地使用新教材,就要科学地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编写依据,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材的特色。本文首先对2003年和2017年出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整体上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方向,明确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之后以2010年和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的整体框架、内容、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出新教材的变化及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新教材在实际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以及一线物理教师为适应新教材将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可以为落实基于新课改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提供一些参考,使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精髓,了解新教材的优势,探索出更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

张文远[9](2020)在《人教B版新旧教材“立体几何初步”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为了培养这些新生代的科技人才,数学课程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在2017年以前数学教材一直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标杆进行编辑,之后推出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此前的实验稿进行了多方面的变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立德树人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更加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科素养素养的融合。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教材在“立体几何初步”的哪些方面进行了变动,本文对新、旧两版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以新、旧人教B版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内容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对比分析法对两版教材的栏目设置,编写体例以及知识点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应出两版教材的差异,借此发现教材改动的用意。通过比较发现新版教材的逻辑更加严谨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系统性更强。在栏目设置方面新旧两版教材各有不同,新版教材新增“尝试与发现”栏目,增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新版教材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核心素养与数学知识结合得更加紧密。新版教材更重视知识的引入,通过提出各种问题营造数学情景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旧版教材更加偏重知识点的传授,而新版教材更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更加重视,同时更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在教材综合难度上发现,新版教材难度明显高于旧版教材。通过对教材改动的总结,一方面希望能帮助到今后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希望能为教师更好的利用教材起到一定的建议作用。

陈雪璐[10](2020)在《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文中指出2014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与高考改革实施相关的政策方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开始逐步在我国各省市推行。伴随着新制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新高考,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面临极大考验,化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研究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探析新高考中化学学科的新变化,解读新高考改革对化学教师的新要求,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其成因,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新高考提出对策。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推进新高考改革与提升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关于新高考改革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着重解读在新高考制度、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下,新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化学教师的要求与影响。“3+1+2”选考模式给学生的选科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许多困难,化学学科地位受到影响;新高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招生模式的改变,让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渐渐受到重视。化学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和评价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变化和提高,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则更为考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与教研创新能力。第三部分通过访谈调查与课堂观察,探析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研究发现: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学生异质性增强、新教材的使用和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导致化学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新高考下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开展较为困难。第四部分基于新高考的新要求与教师素质的不足,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应多方协作、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本文认为高中化学教师需抓住新高考改革的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

二、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实施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四、分析与讨论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一)内容调适决策
        (二)内容创新决策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五、分析与讨论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一)课程性质
        (二)价值目标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四)课程的要求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二)教材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二)归因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三、访谈实录
    四、课堂观察表
后记

(2)新疆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对使用新教材的准备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地理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一)相关概念
        1.地理课程标准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地理教材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三)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编写及使用的新要求
        1.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
        2.对教师使用教材的新要求
三、调查目的与实施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实施情况
    (三)调查问卷和访谈设计(问卷内容详见附录)
        1.调查问卷设计
        2.访谈设计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1.教师对当前所使用教材的看法
        2.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了解情况
        3.教师对使用新教材的准备情况
四、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准备使用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配备可使用的地理课程资源较少
    (二)新教材学校统一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三)学校教研组内活动的形式单一
    (四)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磨时间不足
    (五)教师个人的业务知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五、高中地理新教材使用培训的情况
    (一)大连市高中地理新教材使用培训方案
        1.省级培训,突出骨干教师
        2.地市培训,面向全体教师
        3.校本研究,促进共同发展
    (二)大连市高中地理新教材使用培训方案分析
        1.明确新教材培训原则
        2.明确新教材培训目标
        3.优化新教材培训内容
六、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准备使用新教材的建议
    (一)丰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教材使用新思路
    (二)制定合理高效的课程改革教材培训方案
    (三)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深入教材研究
    (四)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增加新教材研究时间
    (五)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七、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石河子地区高中地理新教材准备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课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材与教材分析
    第二节 核心素养研究述评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
        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系建构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第三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四节 英语教材分析或评价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四、研究过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分析
    第一节 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内容的融合性分析
        一、语言能力
        二、文化意识
        三、思维品质
        四、学习能力
    第二节 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使用分析
        一、教师问卷的分析
        二、学生问卷的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内容的融合性分析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使用分析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教材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
        二、师生对教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使用评价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对教师的教学启示
        二、对学生的学习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4)《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使用范围广泛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研究不足
        (四)本研究具有的可行性
    二、概念界定
        (一)汉语教材
        (二)汉语教材的应用
        (三)《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研究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汉语教材
        (二)关于汉语教材的应用
        (三)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
    四、理论基础
        (一)汉语教材编写理论
        (二)第二语言习得
        (三)意念-功能大纲
        (四)建构主义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路线
        (四)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一)哈国对汉语教育发展之需求
        (二)哈国高校汉语教材可选择性有限
        (三)《新实用汉语》教材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二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的理想形态
    一、教材应用目标
        (一)根据学段,教学方法不同
        (二)更多采用“虚拟”教学
    二、教材应用类型
        (一)教教材
        (二)用教材教
    三、教材应用原则
        (一)基于教材编写原则
        (二)基于教材编制方法
    四、教材应用过程
        (一)基于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
        (二)基于学生学习需求
    五、教材应用保障
        (一)基于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
        (二)基于教材教学应用管理
第三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现状分析
    一、教材应用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一)国立民族大学教材用用调查结果
        (二)世界语言大学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三、教材应用调查分析
        (一)应用优点
        (二)应用问题
        (三)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策略
    一、策略构建依据
        (一)统一系统的制度
        (二)学生的需求
        (三)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
        (四)新颖科学规范的管理
    二、策略类型
        (一)准备性策略
        (二)实施性策略
        (三)评价性策略
        (四)管理性策略
    三、策略应用案例
        (一)教材准备应用案例
        (二)教学过程应用案例
        (三)教学管理应用案例
        (四)教学评价应用案例
第五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保障
    一、对应用准备保障
        (一)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
        (二)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
        (三)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
    二、对应用实施的保障
        (一)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本土教师培训力度
        (二)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三)适当选用并丰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应用评价的保障
        (一)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奖励教学创新行为
        (二)评价结果的发布、跟踪及应用
    四、对应用管理的保障
        (一)注重针对性
        (二)增加趣味、突出实用性
    五、教学环境方面
        (一)系统提升区域内汉语教学条件
        (二)广泛对外拓展补足资源短板
        (三)注重校园文化特质提炼与内化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条件
结语
    一、教材使用建议
    二、教材编写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内容
    附录2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萨克斯坦各高校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新实用汉语课本Ⅰ》
致谢

(5)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函数主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问题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课程标准
        1.4.2 教材
        1.4.3 函数主题
2 相关文献述评
    2.1 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概述
    2.2 数学教材研究概述
    2.3 高中函数研究概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例习题综合难度模型
        3.3.2 课程难度模型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分析法
        3.4.2 内容分析法
        3.4.3 定量分析法
        3.4.4 比较研究法
4 新旧两版课程标准的比较
    4.1 课程性质
    4.2 基本理念
    4.3 课程结构
        4.3.1 总体课程结构
        4.3.2 必修课程中函数主题的课程结构
    4.4 课程目标
        4.4.1 总体课程目标
        4.4.2 必修课程中函数主题的内容要求
5 新旧教材函数主题的比较与分析
    5.1 知识系统
        5.1.1 知识点的选取
        5.1.2 内容比例
        5.1.3 数学文化渗透
    5.2 例习题系统
        5.2.1 数量
        5.2.2 类型
        5.2.3 结构层次
        5.2.4 习题综合难度
    5.3 课程难度
        5.3.1 课程广度
        5.3.2 课程深度
        5.3.3 习题综合难度
        5.3.4 课程时间
        5.3.5 比较结果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知识系统
        6.1.2 例习题系统
        6.1.3 课程难度
        6.1.4 新旧教材差异成因的简要分析
    6.2 教学建议
        6.2.1 教师教学建议
        6.2.2 学生使用建议
    6.3 不足与改进
        6.3.1 研究的不足
        6.3.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新概念英语》编撰理念、特色及其对外语教材开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之迷
        2.笔者使用《新》进行教学实践的得失反思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1.《新概念英语》
        2.外语教材
        3.编撰理念
    (四)文献研究综述
        1.文献趋势分析
        2.文献内容分类综述
        (1)《新》自身教材特色的相关研究
        (2)《新》与二外教材对比分析的相关研究
        (3)《新》教材应用的相关研究
一、《新》编撰理念概述
    (一)《新》编撰理念梳理与求真
        1.《新》编撰理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2.帕尔默与《新》编撰理念关系溯源
    (二)《新》编撰理念的具体表征
        1.“本能”“学能”兼顾
        2.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
        3.根据难度和实用性对知识进行分段分级
        4.遵循具体情景教学原则
    (三)《新》编撰理念的课程价值
        1.《新》编撰理念双重课程价值总述
        2.由我国外语课改的曲折历程反观“新概念”课程价值
        3.由“八年研究”外语课改的失败反观“新概念”课程价值
二、新理念下《新》教材特色分析
    (一)使用说明新锐详实
        1.教育理念阐述深刻细致
        2.推荐教法、学法具体独到
    (二)课文呈现鲜活深刻
        1.语境生动逼真
        2.内容风趣幽默
        3.思想新奇深刻
    (三)句子句型语法兼顾
        1.初级阶段以句子为主
        2.中级阶段以句型为主
        3.高级阶段句型语法兼顾
    (四)摘要写作自成体系
        1.摘要写作的含义和功用
        2.《新》摘要写作的分布特点
    (五)习题测试精准周详
        1.课后习题指向精准,过渡性强
        2.单元前测全面周详,功能多元
    (六)非常规语料充分合理
        1.非常规语料的内涵及特征
        2.《新》中非常规语料的分布特点
三、《新》美中不足处简析
    (一)德育元素不充分
        1.德育元素在外语教材中的价值
        2.《新》德育元素不充分的表现
    (二)缺乏经典外语语料
        1.经典外语语料的特征及功用
        2.《新》缺乏经典外语语料的表现
四、《新概念英语》对外语教材开发的启示
    (一)主动呈现教学理念,扶正师生错误观点
    (二)兼顾难度及实用性,实现教材科学分级
    (三)构建具体真实语境,助力养成外语思维
    (四)关照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持续发展
    (五)优化语法呈现方式,提升语法学习效率
    (六)合理融入德育元素,突出教材育人价值
    (七)打破固化常规语料,增强语言多元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影响
        1.1.2 教材研究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设计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理论研究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2 教材
    2.3 教材的理论研究
        2.3.1 现代课程论基础
        2.3.2 化学教学心理学基础
        2.3.3 系统科学论
3 对旧版教材“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主题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3.1 教师问卷
        3.3.2 学生问卷
    3.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4.1 教师问卷
        3.4.2 学生问卷
    3.5 调查结果总结
4 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必修模块的整体比较
    4.1 课标的对比分析
    4.2 章节内容编排的对比
    4.3 呈现方式的比较
        4.3.1 图表的比较
        4.3.2 栏目设计的比较
    4.4 必修教材整体比较结果
5 新旧教材中“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具体知识的比较
    5.1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5.1.1 钠及其化合物
        5.1.2 铁及其化合物
        5.1.3 铝及其化合物
        5.1.4 铜及其化合物
    5.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5.2.1 氯及其化合物
        5.2.2 硫及其化合物
        5.2.3 氮及其化合物
        5.2.4 硅及其化合物
    5.3 教材微观比较结果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致谢

(8)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核心素养理论
        (一)核心素养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物理教材的沿革
        (一)国外高中物理教材变革
        (二)中国物理教材沿革
    三、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对教学的启示
    四、建构主义理论
    五、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一、整体框架的对比分析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比分析
    三、课程目标的对比分析
    四、课程结构的对比分析
    五、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六、实施建议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对比分析
        (一)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二)章节目录的对比分析
        (三)新教材内容设置特点
    二、教材栏目的对比分析
    三、教材习题的对比分析
        (一)习题结构的对比分析
        (二)习题数量的对比分析
        (三)习题类型的对比分析
        (四)新教材习题设置特点
    四、教材插图的对比分析
        (一)按插图的呈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二)按插图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章 新教材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与教学案例分析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形式
    二、访谈设计
    三、结论分析
        (一)访谈结果总结
        (二)教材实施建议
    四、教学案例分析
结论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人教B版新旧教材“立体几何初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关于教材比较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与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
    二、国内同一课程标准下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
    三、《大纲》下的教科书与《实验稿》下的教科书之间的比较研究
    四、数学教材难度分析工具的研究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课程标准比较与教材比较的指标体系
    一、课程标准的比较指标
    二、“立体几何初步”内容与编排比较指标
    三、教材“立体几何初步”难度研究工具
第四章 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比较
    一、《2017年版》在课程理念上的变化
    二、《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上的变化
    三、《2017年版》在课程结构上的变动
    四、《2017年版》在对“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的要求上的变动
    五、《2017年版》在教与学的要求与建议上的变动
    六、《2017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上的变动
第五章 两版教材立体几何初步内容与编排的比较
    一、栏目设置的比较
        (一)关于“引言”的比较
        (二)关于“探索与研究”的比较
        (三)关于“思考与讨论”的比较
        (四)关于“尝试与发现”栏目的比较
        (五)关于“拓展阅读“栏目的比较
        (六)关于”章小节”栏目的比较
    二、编写体例的比较
        (一)编写体例的相同点分析
        (二)编写体例的不同点分析
第六章 两版教材“立体几何初步”难度的比较
    一、内容广度的比较
    二、内容深度的比较
    三、课程时间
    四、习题的综合难度的比较
    五、教材综合难度的比较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的结论
        (一)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结论
        (二)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结论
    二、关于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三、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新高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化学教师需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高考改革
        三、新高考下有关化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待发展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考
        二、新高考改革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四、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五、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变化与要求
    第一节 创新高考模式,教学方式转变
        一、选考模式改变,科目选择成难题
        二、采取等级赋分,化学地位受冲击
        三、考察综合素质,教师素质待提升
        四、创新招生方式,生涯教育需关注
    第二节 新修化学课标,教学理念革新
        一、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二、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深化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三、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第三节 更替化学教材,考验教学能力
        一、新编教材的使用,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二、新教材重视实验,着重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三、新教材要求教师角色转型,应培养教研与创新能力
第三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理解尚不透彻
        一、缺乏有关新高考的培训
        二、化学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第二节 新高考下化学课堂教学难度提升
        一、学生异质性强,分层教学难度升级
        二、新教材待启用,影响素养课程开展
        三、教师素养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体系欠成熟
        一、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待完善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更困难
第四章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敏而好学,积极参与新高考相关培训
        一、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由消极转为积极
        三、化学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第二节 推陈出新,切实领会新高考教育理念
        一、确立多层次的师生观
        二、更新陈旧的教师观
        三、领悟新高考下的化学学科观
    第三节 厚积薄发,主动扩充学科专业知识
        一、了解丰富的化学史知识
        二、积累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
        三、熟悉大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知识
    第四节 以思促教,全面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一、提高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文本研读能力
        二、提升设计与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能力
        三、增强化学教学研究的信息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疆石河子市高中地理教师对使用新教材的准备情况调查[D]. 唐庆庆.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人教版高中必修英语教材分析[D]. 潘丽萍.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D].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 西南大学, 2020(05)
  • [5]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函数主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D]. 马博.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6]《新概念英语》编撰理念、特色及其对外语教材开发的启示[D]. 赵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D]. 彭琴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D]. 王慧圆.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人教B版新旧教材“立体几何初步”比较研究[D]. 张文远.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 陈雪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对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