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一、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阳清[1](2021)在《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扮演越来越多的职能角色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盲目地扩张发展是一种考虑不够全面的城市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方能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中主张对城市的大拆大建、大兴土木这些做法,需要用一些合理的手段去改变它们,总的来说就是用“小修补”去替代“大规划”,以存量规划为手段优化调整城市发展策略,方能符合现今的发展形势。其中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的存量资源被提起重视,但是我国许多城市关于工业遗产研究方面还未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体系,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在技术手段方面,仅仅依靠机械的规划设计并不能体现存量规划的特性,以及在工业遗产中的应用与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使用各种政策手段与制度加以配合,让城市工业遗产更新工作有效推行。首先,本文通过解读城市存量规划含义以及工业遗产的相关理论,发现城市存量规划与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都遵循传承城市文化内涵发展这一特点,引入“文化基因”1理论,对工业遗产中的价值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工业保护利用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模式,为接下来的芜湖市工业遗产研究夯实基础。其次,通过对芜湖市工业发展脉络的整理,依据文献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等手段梳理芜湖市工业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芜湖工业萌芽起步时期、风雨飘摇时期、整装待发时期、曲折前行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其中尤以近代工业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芜湖市现存的工业遗存进行现场调研,以时间为轴,对它们的位置、现存主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后进行分类研究。然后出于对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问题思考,就芜湖市现存的较为完整的工业遗存进行认知情况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对最终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芜湖市工业遗产缺乏法定认定体系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通过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对芜湖市现存的工业遗存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价,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进行工业遗产认定体系的搭建。分析芜湖市现有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提出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利用策略,保护策略分为整体性保护、分层级保护与分类型保护,保护利用策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种层面。最后,运用整体性思考与实践研究,以芜湖市造船厂为例,结合它的实际现状,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以前文中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对造船厂进行总体分析,提出符合该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设计。通过对芜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际案例的研究,力求对芜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希望为芜湖市中心城区的存量用地的整合与改造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尤其是关于存量用地中历史文脉延续的部分。通过此次论文的研究,对城市存量规划建设中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提出思考,希望引起各方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借此文为芜湖市工业遗产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思路与可靠的借鉴参考,结合实际,制定针对不同形式种类的工业遗存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力求展现出芜湖市工业记忆与文化脉络,增强芜湖中心城区工业遗存用地的活力,以更好地留住芜湖市的工业记忆和历史文化脉络,提高芜湖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活力,实现芜湖中心城区的历史文脉构建,保护和利用好芜湖优秀的工业历史文化遗产。图[51]表[21]鉴[85]

张芳[2](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李征[3](2020)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党和中央陆续提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方针。从土地管理学上来看,这都属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范畴,但受不同地理、交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道路截然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差异也较大。安徽省内这种现象较为明显,从皖北的农业基地建设,到合肥地区的省会扶持政策,再到皖南地区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各个地区宏观上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本文通过从各市2014年-2018年间的各项经济数据,选取出多个对土地利用效率有较大影响的数据作为投入指标,选取多个能够充分体现土地利用效率水平的经济数据作为产出指标,从投入-产出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市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思路为,选取部分经济数据构建原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出指标进行处理,提取出产出指标主成分,构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出各市的效率值,再将各市效率值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探讨出各市在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认为安徽省各市发展重点不同,存在问题也不同,因此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处理。皖北城市作为农业基地,农用地利用效率值较高,同时要采取措施保证经济进一步发展,皖南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但要警惕建设用地滥扩现象的发生,既要保证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也要保护好耕地。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朱俊华[5](2020)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将是滨江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而滨江空间重构优化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长江沿线城市城区段滨江区域是长江大保护政策的直接管控区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在流域生态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游区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数城市局限于沿江大堤内部的城区建设,忽略了建设条件改善之后“江-城”关系的转向,从而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规划与生态化发展模式背道而驰,滨江区域经济低质量发展。如何利用长江大保护契机调整滨江三生空间结构、优化滨江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选择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有综合性、联结性、地域性的滨江区域为研究范围;选择地理空间上属于长江中游城市,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的荆州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荆州市城区段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结长江大保护在“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的政策落实重点,并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江-堤-城”空间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进行研究,明晰大保护视角下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对荆州市的影响分析,明确现时态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明晰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同时,针对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明确生态化发展思路,树立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荆州城区段江北滨江空间,以三生空间为切入点,从生态红线落地、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整体空间管控三个层面提出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

魏钰烨[6](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区,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开展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02-2017年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超效率SBM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把握二者在时空映射上呈现的特征;从行为过程、反馈过程两个方面揭示土地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机制,并通过PVAR模型对此进行定量研究;最后,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静态耦合关系进行评价,判别26市所处的耦合协调阶段,总结发展规律与典型类型,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缓慢波动上升,经历了2002-2005年下行期、2005-2014年波动上升期、2014-2017年优质上升期三个历史阶段;其高值区按沿海、沿江发展轴集中分布的空间格局逐渐明显,区域异质性不断加剧。城镇化发展水平受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最大,但目前受产业城镇化驱动;其年均增长幅度高达5.66%,增长速度在2011年后放缓;省内差异较省际差异更显着,二者均不断缩小;在空间分布上,高值区沿沪宁—沪杭—杭甬分布,形成“Z”字型发展轴,同时一侧从南京向合肥延伸。(2)土地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作用机制中“促进与胁迫”“支撑与约束”并举;实证结果表明,行为过程中,产业城镇化发展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有胁迫作用,空间城镇化能够正向推动,人口城镇化在前期促进其提升,后期则为抑制;反馈响应中,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对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空间城镇化有所约束;城镇化子系统对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的解释程度是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而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子系统的影响为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3)2002-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目前仍处于磨合阶段,以2005年作为分界点,实现了从基本不协调到基本协调的状态转变,距离高水平协调任重道远;根据其发展规律,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正由第Ⅲ阶段向第Ⅳ阶段转变,上海市已率先进入第Ⅴ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具有梯级发展的层次特征,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随距离递减;并按不同城市的发展特征总结得出8种典型类型,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殷如梦[7](2020)在《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随着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区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与土地利用的多宜性,土地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生产需求,还提供多种生活和生态产品和服务。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后,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地矛盾尖锐,亟需通过发挥土地利用多功能来缓解;此外泛长三角地区面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功能竞争激烈等现实问题,厘清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是合理配置国土空间质量提升的关键。本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为研究案例,以人地关系论、景观生态学、二元经济结构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等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理念,遵循“要素测度——时空特征分析——关联分析——影响因素——优化对策”的逻辑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了标准差椭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岭回归等方法,剖析了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内在关联、影响因素等,并据此提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借鉴前人研究及顾及地区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刻画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形态、时序演化特征、社会经济梯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生产功能由南向北呈上升趋势,西北方向低值集聚,生活功能分布趋势与生产功能趋同,生态功能区域差异微弱;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趋势显示2005-2015年泛长三角地区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总体上升,生态功能由于生态压力、生态供给、生态维持水平的变换过程存在时空差异,致使区域生态功能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明显;研究时段内,四种类型城市的生产功能均不断强化,功能间的比例关系整体上渐趋平衡,但不同区域之间仍有差异,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大致保持着1:1.03:1.20的比例结构,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比例约为1:1.25:1.59;(2)借助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2005-2015泛长三角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指数大多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即明显的空间协同关系。具体而言:生产与生活功能二者交互作用正向增强,且南部地区的生活功能对生产功能的作用强度高于北部地区;生产与生态功能二者交互作用有负向加剧态势,二者之间负向关联(权衡关系)的区域有所增大;生活与生态功能二者之间交互作用减弱,生活-生态功能负向作用较明显,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作用关系与社会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密切相关,东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较好,基础服务设施、公共基础服务等城乡差距小,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双向促进,而西北部地区生活功能一定程度胁迫生态功能。(3)利用岭回归模型探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选取指标对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具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土地垦殖指数,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会对生产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平均高程,建成区面积比例会对生产功能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农民人均纯收入会对生活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不会对生活功能造成显着影响;平均高程会对生态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及坡度,土地垦殖指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査业从业人员比例会对生态功能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提升策略。

张翅[8](2020)在《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的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高水平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和人类的共同进步。《“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强调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而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的六省之一,是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点规划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却面临诸多问题,这将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带来极大的阻碍。在此背景下,研究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对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较为鲜见,因此对该内容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安徽省16个市为实证对象,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对安徽省16市2009-2018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引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揭示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和城市发展主导类型。研究发现:(1)就基本公共服务而言,安徽省整体呈现“降-升-降-升”的驼峰状发展态势,各市基本公共服务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社会保障服务与文化体育服务是不均衡发展的主要方面;就经济发展而言,安徽省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各市的经济发展子系统增减的幅度并不一致,其中经济效益得分方面的线性增长特征较为显着,表明安徽各地居民已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的动力较为强势;各市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趋势均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于基本公共服务,多数地区的城市发展主导类型以经济发展滞后型为主。(2)各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型耦合区,而耦合协调度有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四种类型,其中大部分的城市处于濒临失调状态,总体协调水平并不高;耦合协调度在空间趋势上呈现不同的分异特征,整体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中第一”的态势,其中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城市“扎堆”分布。(3)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显着一致性:若城市具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则体现出较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且二者具有较高耦合协调度;而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时,基本公共服务也相对落后,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低。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持,也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启示参考。

张红伟[9](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王杰[10](2019)在《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评价及其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资源消耗量不断增长,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工业要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在保证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工业发展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多赢,将是目前工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将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2-2016年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本文首先将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在2012-2016年期间的5个工业投入产出指标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来测算出安徽省各个市这5年内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值,并对该模型下工业发展与能源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区域以及全省角度对其效率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各个指标的冗余不足率,分析效率值较低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进行深入的研究,除了使用投入产出指标对效率进行评价外,又从产业结构、教育程度、资本投资以及工业研发这4个方面对其进行补充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出各个因素与安徽省各个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值的关联度,并对灰色关联分析法下各个因素与效率值的关联度进行定义。同样从城市、区域以及全省角度对其关联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与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研究结论包括:(1)安徽省整体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值偏低,2012-2016年期间的效率平均值仅为0.468,提升空间较大,但从变化趋势来看,效率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安徽省整体的工业能源环境在这5年内不断改善。(2)安徽省除合肥市、芜湖市以及黄山市之外,其余13个地级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较低,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指标的冗余不足率,该13个地级市的投入指标与非期望产出存在或多或少的冗余。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效率值呈现皖中>皖南>皖北的空间格局,且皖南地区内城市发展的均衡性不如皖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皖北的效率值偏低且与皖南、皖中差距较大,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3)产业结构、教育程度对各个城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都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各个城市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此外,黄山市、蚌埠市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合肥市、蚌埠市、芜湖市、宣城市的工业企业R&D项目对各自城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业建设过程中,各城市注意将其作为发展的重点区域。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建议:①缩小各个城市间、区域间发展差距;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③减少城市投入冗余;④注重城市投资重点;⑤注重环境保护、制定相关环保政策;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图(9)表(9)参(65)

二、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
        1.1.2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1.1.3 新政策背景下矛盾的转变问题
        1.1.4 芜湖市工业遗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存量规划
        1.3.2 工业遗产
        1.3.3 城市文化与工业文化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存量规划内涵研究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研究述评
    2.2 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2.2.3 研究述评
    2.3 相关基础理论
        2.3.1 城市意象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文化基因理论
    2.4 存量规划背景下对工业遗产的探讨
        2.4.1 存量规划与工业遗产的关联
        2.4.2 工业遗产中基因要素的提取
        2.4.3 工业遗产的存量资源属性
    2.5 工业遗产相关实践研究
        2.5.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相关实践
        2.5.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相关实践
        2.5.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第三章 芜湖市工业发展史及工业遗存调查
    3.1 芜湖市工业发展历史脉络研究
        3.1.1 芜湖古代手工业发展
        3.1.2 芜湖工业发展萌芽时期(列强入侵时期——萌芽起步)
        3.1.3 芜湖工业迂回发展时期(战争时期——风雨飘摇)
        3.1.4 芜湖工业起步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整装待发)
        3.1.5 芜湖工业曲折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曲折前行)
        3.1.6 芜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蓬勃发展)
    3.2 芜湖市工业遗存现状资源调查
        3.2.1 芜湖工业遗存总体概况
        3.2.2 芜湖工业遗存布局分析
        3.2.3 芜湖工业遗存分类
    3.3 芜湖市工业遗存认知情况调查
        3.3.1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度调查方法
        3.3.2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情况分析
        3.3.3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4.1 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4.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依据
        4.1.2 芜湖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框架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4.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的确立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3 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的确立
        4.3.1 评价分析方法
        4.3.2 评价指标因子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3.3 评价的总层次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4.4 芜湖市工业遗产整体价值评价模型
        4.4.1 指标基准分值的确定
        4.4.2 芜湖市工业遗产整体价值的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5.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5.1.1 芜湖新华印刷厂——新华958 文化创意产业园
        5.1.2 芜湖益新面粉厂——大砻坊科技文化园
        5.1.3 大砻坊历史文化长廊
    5.2 芜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思路
        5.2.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目标
        5.2.2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整体思路
        5.2.3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5.3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
        5.3.1 整体性保护
        5.3.2 分层级保护
        5.3.3 分类型保护
    5.4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5.4.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宏观策略
        5.4.2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微观策略
    5.5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
        5.5.1 项目调查
        5.5.2 项目周边要素分析
        5.5.3 芜湖造船厂价值评价
        5.5.4 芜湖造船厂保护利用方案
        5.5.5 芜湖造船厂保护利用规划设计
        5.5.6 芜湖造船厂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实施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芜湖市工业遗存现状认知情况调查
附录B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1.5 产业创新理论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分析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理论假设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7.2.4 假设检验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地利用效率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1.3.1 土地利用效率相关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主成分分析法
    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2.2.1 CCR模型和BCC模型
        2.2.2 超效率DEA (SE)综述
        2.2.3 数据包络分析法思路
3 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 安徽省土地利用概况
    3.2 各市发展差异分析
    3.3 安徽省土地利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及地区差异分析
    4.1 构建原始评价指标体系
        4.1.1 确定评价指标
        4.1.2 构建原始指标体系
    4.2 提取产出指标主成分
        4.2.1 提取2014年建设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2.2 提取2015-2018年建设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2.3 提取2014-2018年农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计算分析
    4.5 基于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
    4.6 基于空间维度的横向比较
    4.7 各片区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7.1 片区划分
        4.7.2 各片区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2.2 发展背景: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流域生态化发展趋势
        1.2.3 现实背景:长江大保护促进滨江区域空间重构
    1.3 相关概念梳理
        1.3.1 长江大保护
        1.3.2 城区段滨江区域
        1.3.3 三生空间
        1.3.4 空间优化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流域层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层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1.4.3 滨水空间层面:空间重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1.4.4 小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1.6.1 研究对象的样本意义
        1.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江大保护政策与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1 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分析
        2.1.1 国家政策
        2.1.2 省级政策
        2.1.3 市县政策
        2.1.4 小结
    2.2 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1 发展视角下长江中下游滨江城市分类
        2.2.2 “江-城”分离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3 “江-城”一体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2.2.4 小结
    2.3 大保护视角下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2.3.1 空间生态化重组
        2.3.2 产业生态化发展
        2.3.3 城区段滨江区域成为城市地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与挑战
    3.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
        3.1.1 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及其对荆州城区段影响
        3.1.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1.3 水系水质现状分析
        3.1.4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3.2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防洪安全存在隐患
        3.2.2 生态系统整体性面临挑战
        3.2.3 岸线利用有待提升
        3.2.4 滨江可达存在阻碍
    3.3 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
        3.3.1 由“城因水生”转向“水因城活”
        3.3.2 由“沿江伸展”转向“拥江发展”
        3.3.3 由“江城分离”转向“江城互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思路
    4.1 遵循生态化整体发展基本理念
        4.1.1 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协调发展
        4.1.2 滨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4.2 生态产业成为滨江区域经济增长点
        4.2.1 生态农业
        4.2.2 生态旅游
        4.2.3 文创产业
    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三生空间组织
        4.3.1 三生空间组织方法——横断面规划
        4.3.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适应性分析
        4.3.3 滨江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
    5.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思路
    5.2 长江大保护下的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落地
        5.2.1 上位规划对于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划定
        5.2.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细化逻辑
        5.2.3 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荆州城区段滨江生态红线精准落地
    5.3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
        5.3.1 滨江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愿景
        5.3.2 连续性生态空间营造
        5.3.3 生产空间生态化营造
        5.3.4 开放性生活空间营造
    5.4 通过横断面规划对城区段滨江区域进行整体空间管控
        5.4.1 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横断面选取
        5.4.2 荆州城区段滨江现状空间梯度分区特性分析
        5.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导则管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荆江河断面要素历年变化表(基本河槽)
附录3 2018 年荆州市城区主要河湖水质状况
附录4 荆州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数量
附录5 荆州市境内主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6 荆州市城区段滨江区域用地规划图

(6)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理论
        2.1.2 人文—自然耦合系统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城镇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2.2.2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效率
        2.2.3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
    2.3 研究区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2.4.2 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定方法
        2.4.3 动态耦合关系探究方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2.4.4 静态耦合关系探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
        2.4.5 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2.5 指标体系
    2.6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第三章 土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3.1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3.1.1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
        3.1.2 土地利用效率时序变化特征
        3.1.3 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3.2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3.2.1 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3.2.2 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3.2.3 城镇化子系统得分比较与演化历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动态耦合关系
    4.1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机制的理论分析
        4.1.1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的行为过程
        4.1.2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的反馈过程
    4.2 数据处理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4.2.2 最优滞后阶数选取
    4.3 GMM估计结果与Granger因果检验
    4.4 脉冲响应分析
    4.5 方差预测分解
    4.6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因果关系与反馈回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静态耦合关系
    5.1 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
    5.2 静态耦合关系测算结果与分类情况
    5.3 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分析
        5.3.1 耦合协调时序变化特征与发展规律总结
        5.3.2 耦合协调空间演化特征与典型类型分析
    5.4 土地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的优化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多功能
    2.1.2 协同/权衡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
    3.1.3 人口规模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4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格局
4.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1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
    4.1.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4.2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2.1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总趋势
    4.2.2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形态分析
4.3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的数量特征
    4.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的空间格局
4.4 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梯度差异
    4.4.1 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特征
    4.4.2 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梯度分异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
5.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关联格局
    5.1.1 土地利用多功能全局空间自相关
    5.1.2 土地利用多功能局部空间自相关
5.2 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2.1 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法
    5.2.2 生产-生活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2.3 生产-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2.4 生活-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识别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3 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内涵和测度的研究
        1.2.2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测度的研究
        1.2.3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基本公共服务
        2.1.2 经济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 评价方法
        3.2.1 熵权法
        3.2.2 集对分析法
        3.2.3 熵权-集对分析模型
        3.2.4 变异系数
        3.2.5 耦合协调度模型
第4章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的演化发展分析
    4.1 发展趋势与阶段性分析
        4.1.1 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趋势与阶段性分析
        4.1.2 经济发展趋势与阶段性分析
    4.2 区域动态差异性分析
    4.3 各子系统分析
        4.3.1 基本公共服务各子系统分析
        4.3.2 经济发展各子系统分析
第5章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演变特征
    5.1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
    5.2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特征
        5.2.1 时间特征分析
        5.2.2 空间特征分析
        5.2.3 城市发展主导类型分析
    5.3 研究结论与分析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路径对策
        6.1.1 优化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经济协同可持续
        6.1.2 强化为民理念,注重破解民生难题
    6.2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对策
        6.2.1 因地制宜,制定“梯度”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6.2.2 “釜底抽薪”,完善制度模式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评价及其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内容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能源效率的研究进展
        2.1.2 工业能源效率的研究进展
        2.1.3 工业环境效率的研究进展
    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2.3 本章小结
3 效率评价方法
    3.1 传统DAE模型
        3.1.1 CCR模型
        3.1.2 BCC模型
    3.2 SBM-Undesirable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评价
    4.1 样本的选择
    4.2 指标的选取
        4.2.1 投入产出指标
        4.2.2 投入产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 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评价
        4.3.1 静态角度分析
        4.3.2 动态角度分析
    4.4 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损失原因
        4.4.1 安徽省投入产出冗余不足率结果
        4.4.2 投入产出冗余不足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影响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因素分析
    5.1 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影响因素
        5.1.1 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
        5.1.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5.2 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
        5.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提升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对策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徐阳清.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3]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D]. 李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朱俊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 魏钰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D]. 殷如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张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安徽省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评价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 王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芜湖市城市空间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