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1](2020)在《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中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协调包括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中介、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等众多参与主体在内的价值共创行为。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通过发挥各自的异质性作用,彼此之间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其中,受资源约束而依附于核心企业的非核心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逐步深入知识体系中某些细分领域,且往往因高涨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冲击着核心企业的地位。京东方的柔性显示屏颠覆了三星液晶屏幕的垄断时代,小米的用户向导式知识整合过程、华为的开放式资源组织过程,使得它们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领先者——新的知识溢出者。非核心企业主导知识溢出不仅意味着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是对核心企业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贡献度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肯定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现象存在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之间存在知识转移效率低下、知识同质化、知识过度保护、知识转移渠道单一等不适合非核心企业开展反向知识溢出的问题。非核心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其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离不开作为创新环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论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分析其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关系,探索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机理,归纳促进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有效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创作。首先,查阅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溢出、组织惯例、开放式创新、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其次,分别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系统惯例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推演模型。最后,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数理分析模型推导所得的理论进行交叉验证。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前两章为引言、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三章,构建开放式创新视域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创新开放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构建系统惯例视角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惯例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基于空间竞争理论和纳什均衡理论,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市场竞争程度分别对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第六章,将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内竞争程度以及系统外竞争程度四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维度均引入概念模型中,进行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层次分析;最后一章,从本文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性阐述。通过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均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影响,其中,创新开放程度越大、系统内竞争程度越小、系统外竞争程度越大,越容易促进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的发生,而系统惯例发挥的作用较为复杂,呈倒“U”型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验证了非核心企业知识集成能力是非核心企业进行反向知识溢出行为必不可少的驱动力量,不仅在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外竞争程度、创新开放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而且在系统内竞争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仿真模拟、数理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采用的分析工具为VENSIM、AMOS、STATA14.0等软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特别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系统流图设计,既要结合理论文献又要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为了增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说服力,添加了不同情境下多方案的比较分析,这些案例为后文实证分析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基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模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索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开放程度和系统惯例程度两个特征维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根据空间竞争等理论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推导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设计了可用于数据分析的调查量表,解析了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

吕鲲[2](2019)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理论自从熊彼特提出以来,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创新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也有所推动。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任何事物想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创新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益。要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点就是要对产业进行创新,产业创新是连接企业创新和政策创新的纽带,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创新活动日益增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原来的点到点、直线型的创新关联发展为网状创新结构,创新过程也由原来的线性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非线性发展模式。本文利用生态学、系统科学、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功能、形成过程、运行机制、演化过程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首先根据时间结点,归纳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五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按照层次划分将创新生态系统分成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然后选取了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生态性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同时将系统结构划分成企业创新层、技术创新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四个层次;最后总结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七个主要特征和四个主要功能。第二,为了分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首先是通过创新主体的集聚来实现的;然后随着创新主体的集聚,会逐步形成复杂的产业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网络;同时利用系统开放理论,确定了开放的外部环境和创新主体是创新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之一;最后运用生态学理论的物质循环原理,将六种创新资源结合创新主体共同建立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集聚示意图。第三,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是在各种创新机制的共同耦合作用下实现的。首先提出了五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要素,通过分析每种创新动力要素的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确定了创新动力机制建立了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经济学的竞争和共生理论,确定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竞争和共生机制,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模型、共生模型以及竞合模型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实验;接着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发散机制、输送机制、调节机制以及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最后针对每种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每个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耦合作用。第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首先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影响因素,归纳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五个演化特征;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确定了萌芽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演化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第五,以一汽红旗创新生态为例,研究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和演化过程,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首先回顾了一汽红旗发展历程,并且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从生态学视角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确定了该系统主要构成要素,并且分析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一般结构模型,概括了符合汽车产业特点的四个主要特征;其次从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和政策指引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三个创新动力要素,同时从竞争与合作两个角度剖析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然后根据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运行过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资金、科技是影响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并且归纳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四个主要演化特征;接下来同样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模型,将其演化过程阶段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概括了系统的三个演化规律;最后根据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和演化结果,提出了五点优化建议,逐步完善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本研究主要有如下贡献:首先是本文主要从产业层面入手,结合生态学、系统科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模型,探究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完善了产业创新领域的理论体系。然后从企业层面来看,通过分析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及在演化过程中阶段性特点,可以很容易发现同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并且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极大提升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优化我国产业创新政策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模式的论述,为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做铺垫。

吕宏宇[3](2018)在《习近平创新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创新发展由科技领域创新走向了全面创新。全面创新呼唤科学的创新理念作为支撑和指导。习近平的创新观,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于自身的工作实践,立足国情和世情,着眼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既具有遵循科学规律的理论内核,又凸显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时代特质,为中国的全面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借鉴。通过对习近平创新观时代背景的分析、理论来源的总结、工作实践的研究,梳理其创新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将习近平创新观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客观而全面的展现出来。习近平创新观是习近平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体系的抽象凝练和高度概括,具有时代性、辩证性和人民性等特征,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为谁而创新”、“靠谁来创新”、“创新什么”以及“怎样创新”这几个关于创新的基本问题。为了应对国内外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发展问题,习近平借助实践创新来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现实发展问题;借助理论创新指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借助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促进了发展的提质增效;借助制度创新解放和激发了发展活力、破除了现存的机制体制障碍;借助文化创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凝聚了精神力量、提升了国家软实力,有效应对了“文化侵略”和“文化危机”。习近平注重企业、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者的共同创新,肯定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广大青年勇敢承担起国家未来的创新重任。善于利用问题导向的逆向思维来发现问题本质、利用发展联系的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本质、利用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来明确创新方向、利用全面协调的系统思维来整合创新资源、利用合理扬弃的学习思维来学习、借鉴创新经验。习近平创新观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创新智慧的结晶,是正在被中国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纲领”。习近平创新观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谱写了新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发展提供了新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了新动力。

林婷婷[4](2012)在《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的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争演变为供应链之争,进而演变为创新生态系统之争。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持,需要超越产业自身的视角,关注于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因此,本文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演化,构建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有效运行和演化的政策体系,力争从生态系统的新视角探索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对产业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生态特征,进而科学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提炼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合理划分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了要素间的关系,建立了系统的四层次结构,诠释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其次,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创新主体的集聚模式和过程、技术创新链和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网络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基于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运用生态学隐喻的方式,从物质、信息、能量等方面,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流动,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创新资源流动的机理和重要影响因素。从系统开放性的角度,论述了系统开放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作用。此外,本文基于种群增长理论,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种群增长模型。再次,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甄别和划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要素,分析动力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模型,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还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和共生机制,并对竞争模型、共生模型、竞合模型进行了仿真。此外,本文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扩散机制、传导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探讨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了研究。本文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前提和特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并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总结了各阶段的特点。此外,本文基于生物进化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探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演化途径。最后,本文进行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与政策研究。该部分为论文的理论应用部分。以电信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成、运行和演化问题。此外,本文在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演化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促进系统形成的基础政策体系,保障系统运行的保障政策体系,以及引导系统演化的引导政策体系。

武国友[5](2011)在《江泽民“小三步走”战略思想关于发展的大思路及其理论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江泽民提出的21世纪前50年分三个阶段发展的构想,被称为"小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小三步走"战略中,蕴含着江泽民关于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新思路。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具体化,是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成果。

艾华[6](2007)在《从十七大报告解读中国对外开放新局面》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国内化、国内经济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速度

李子彪[7](2007)在《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刻画“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无论对创新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实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组成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多个产业创新子系统组成。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规模及绩效等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区域内的产业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创新子系统,且区域内产业创新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效率决定区域创新系统的能力和效率。在此前提下,本文定义区域中的产业创新子系统为一个创新极,把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对创新极的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创新极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对创新极的内、外部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给出了创新极形成的创新绩效临界规模和知识溢出临界规模;进一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极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充分考虑创新极网络的社会性,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创新极网络测度的个体网络指标体系和整体网络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方法,并对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极和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进行实证研究。再次,考虑创新极间的相互联系,界定创新极创新溢出的内涵,确定判据,构建回归模型,进而分析研究创新极间的创新溢出概率,对唐山市钢铁、陶瓷、煤炭、化工、机械产业及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之间的创新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创新极间共生的成因与驱动因素,引入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创新极间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借用种群动力学方法建立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并对创新极间的协同共生、竞争共生、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共生、独立共生等六种模式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创新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创新系统多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并对创新资源减少和创新资源增加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外来创新极入侵情况下的多创新极演化动力模型,并对外来创新极入侵失败和成功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

卢波[8](2006)在《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提到粮食储备,人们不会陌生,自然会在脑海中有这样的基本认识——粮食储备是应急需求之物质保障。的确如此,人们对粮食储备作用的认识,唤起了对粮食储备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建立粮食储备的信心。但是,作为粮食储备管理者而言,仅仅有这些认识是不够的,因为它们仅仅是实现粮食危机供给的必要条件。更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实现对有限粮食储备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央储备粮拥有最丰富的粮食储备资源,在粮食危机应对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和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应对粮食危机,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此,本研究将重点讨论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从垄断到竞争的过程中,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问题。在认真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粮食储备管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期望借助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中央储备粮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储备粮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建立和完善中央储备粮动态有序的运作机制。实现以“两个确保”为核心,以规范、稳定、开放、畅通和自适应为特征的储备粮管理运行机制。即:“一个核心,五个特征”的运行机制。2、中央储备粮的供给具有短期和公共物品两大特征。在粮食危机事件发生时,扮演着短期责任供给的角色。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中央储备粮的调控和管理目标以及管理特点。3、实现中央储备粮各级管理部门的角色转变。政府要实现管理范围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储备粮经营管理部门要实现从直属库管理到中央储备粮管理的转变;承储企业要实现从垄断经营到竞争经营的观念转变。4、建立和完善中央储备粮动态规模管理。实现中央储备粮规模总量、库存形态、品种结构和布局安排的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储备粮的市场调控作用,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5、运用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建立中央储备粮三维分析结构,能够更加全面地理清储备粮危机管理思路,实现运用储备粮对粮食危机潜伏期、暴发期和平息期等危机生命周期的有效应对。6、储备粮日常管理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实现对有序粮食市场影响的最小化和充分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开展管理。进而建立与粮食经营者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粮食市场的稳定。总之,面对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和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中央储备粮管理必须顺势而变。向哪个方向、如何变化?有许多选择。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原则和方式,以期为新形势下开展中央储备粮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发挥积极作用。

阎晓东[9](2005)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例》文中认为沿海地区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主力军,是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世界新一轮产业分工、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机遇。沿海地区也存在外源性经济大而不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人才的素质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困难与挑战。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影响因素出发,重点研究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演进模式与发展战略选择、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区域经济合作等关键环节。通过分析当前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沿海地区应突破雁形演进模式的束缚,实施竞争优势战略,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强沿海地区与内地的互补合作,促进沿海地区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江建华[10](2005)在《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产业和产品是应市场需求产生、并在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投资银行业就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相结合的一个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它既是投资中介人,本身又是机构投资者。它最显着的特征是角色的多元化。它既是经纪人,又是自营商;既是资金的吸纳者,又是使用者。在发行市场上,投资银行能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或其他机构发行证券以筹资,也能为资金富余的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在交易市场上,它可以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抛出各种有价证券,还可以为有闲余资金的企业购入有价证券。它不仅可以参与企业改组、并购的咨询,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参股或控股,参与企业创业和投资。可以说,它集银行、券商和市场其他服务机构功能于一身,是业务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以最佳成本实现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发挥着媒介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等重要作用,是构筑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作为直接融资的枢纽机构,投资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为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如何才能利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尤其是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中国不良资产问题、产权制度建立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一项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考证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定义、发展历史、现状出发,研究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经由初始阶段传统的证券承销业务发展到今天全面从事资本市场业务、成为最有效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投资银行实务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灵魂,是推动一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发动机、是金融创新的先锋。而且,内容提要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投资银行的市场将更加广阔,投资银行的前景也将更加辉煌。 其次,本文详细论证了投资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金融市场是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投资银行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最有挑战性和生命力,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是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和金融创新的先锋,它的主要资产是金融智慧,主要产品是金融建议和金融智能。在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银行在资金媒介、配置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及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系,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呼唤投资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造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再次,本文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中西投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浪潮呼唤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的产生,投资银行业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的改革实践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已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当然,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的证券机构、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特别是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特殊法律地位,具有多方面的资产处置和运作手段,其业务范围己涉及到了国际上全方位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毫无疑问,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如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体制、风险防范体系、资产规模、资产构成、业务种类、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专业人员培训以及投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

二、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及评述
        2.1.1 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
        2.1.2 创新生态系统
        2.1.3 企业知识溢出
        2.1.4 研究现状评述
    2.2 相关概念的内涵
        2.2.1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的内涵
        2.2.2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的内涵
        2.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内涵
    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
        2.3.1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驱动力量
        2.3.2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条件
        2.3.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现途径
        2.3.4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效应
    2.4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创新开放程度
        2.4.2 系统惯例程度
        2.4.3 市场竞争程度
第3章 创新开放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3.1 相关理论拓展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3.1.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知识溢出行为
        3.1.3 开放式创新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3.2 模型构建
        3.2.1 主要变量设定
        3.2.2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参数设定
    3.3 系统仿真与分析
        3.3.1 系统流图
        3.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3.3.3 灵敏度分析
        3.3.4 系统演化的普适性规律及多情景拓展
        3.3.5 多情景下系统仿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惯例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4.1 相关理论拓展
        4.1.1 社会网络理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4.1.2 系统惯例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1 因果关系图
        4.2.2 系统流图
        4.2.3 方程及参数设定
    4.3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有效性检验
        4.3.2 灵敏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5.1 相关理论拓展
        5.1.1 勒纳指数与空间竞争理论
        5.1.2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市场竞争
        5.1.3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5.2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模型构建
        5.2.1 模型设计思路
        5.2.2 模型前提假设的提出
        5.2.3 数理模型的构建与推导
    5.3 数理模型的多情景推演
        5.3.1 情景1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5.3.2 情景2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5.3.3 两种情景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生态系统影响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
    6.1 相关理论拓展
        6.1.1 创新生态系统与知识集成能力
        6.1.2 OFDI逆向溢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6.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6.2.1 问卷设计原则
        6.2.2 数据收集与问卷分析
    6.3 研究假设、概念模型及方法选取
        6.3.1 研究假设
        6.3.2 概念模型
        6.3.3 研究方法选取
    6.4 变量测度与指标设定
        6.4.1 创新开放程度量表
        6.4.2 系统惯例程度量表
        6.4.3 市场竞争程度量表
        6.4.4 知识集成能力量表
        6.4.5 反向知识溢出效应量表
    6.5 变量数据分析
        6.5.1 统计性描述
        6.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6.5.3 相关性分析
    6.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6.1 模型试运行
        6.6.2 模型修正与再估计
        6.6.3 SEM模型结果分析
    6.7 层次回归模型分析
        6.7.1 系统惯例程度的“倒U”型影响效应
        6.7.2 知识集成能力的调节效应
        6.7.3 稳健性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启示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创新理论
    2.1.1 创新概念
    2.1.2 创新模式演进过程
    2.1.3 创新集群理论
2.2 创新系统理论
    2.2.1 国家创新系统
    2.2.2 区域创新系统
    2.2.3 企业创新系统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理论
    2.3.2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2.3.3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2.3.4 生态位和生态学共生理论
    2.3.5 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理论
2.4 产业创新系统
    2.4.1 产业创新理论提出
    2.4.2 产业创新理论发展
    2.4.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提出
    2.4.4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
    2.4.5 产业创新系统应用
2.5 演化经济学
    2.5.1 早期的经济学演化思想
    2.5.2 国外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2.5.3 国内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3.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3.2 创新生态系统多重层次分析
3.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3.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3.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关系
    3.5.1 企业创新层和技术创新层
    3.5.2 辅助创新层与技术创新层
    3.5.3 辅助创新层与企业创新层
    3.5.4 创新环境层与企业、技术、辅助创新层
3.6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3.7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功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
4.1 创新主体集聚
4.2 产业创新链形成
    4.2.1 企业创新链形成
    4.2.2 产学研创新链形成
    4.2.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
4.3 创新资源集聚
    4.3.1 系统开放性
    4.3.2 创新资源类型
    4.3.3 创新资源集聚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5.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5.1.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5.1.2 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
5.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共生机制
    5.2.1 创新种群生态位分析
    5.2.2 创新种群竞争模型分析
    5.2.3 创新种群共生模型分析
    5.2.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合模型分析
5.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散和输送机制
    5.3.1 创新发散机制
    5.3.2 创新输送机制
5.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调节和保护机制
    5.4.1 创新调节机制
    5.4.2 创新保护机制
5.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耦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
6.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6.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6.2.1 创造性
    6.2.2 多样性
    6.2.3 依赖性
    6.2.4 环境选择性
    6.2.5 自组织性
6.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模型
6.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6.4.1 遗传
    6.4.2 变异
    6.4.3 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
7.1 一汽红旗发展历程
7.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
    7.2.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概念
    7.2.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7.2.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协同关系
    7.2.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7.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
    7.3.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7.3.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合作
7.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7.4.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7.4.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7.4.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7.4.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7.5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7.5.1 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7.5.2 完善汽车后服务市场建设
    7.5.3 推动绿色汽车产业发展
    7.5.4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7.5.5 打造国际化服务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习近平创新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创新观的内涵与本质
    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概念
        二、创新的本质
    第二节 创新观的内涵
        一、创新观的含义
        二、创新观的形成环节
        三、创新观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习近平创新观的内涵
        一、习近平创新观的主要内涵
        二、习近平创新观的内涵本质
        三、习近平创新观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习近平创新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习近平创新观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国际竞争遇到的“新机遇”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
    第二节 习近平创新观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观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创新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智慧
    第三节 习近平创新观形成发展的主要过程
        一、知青岁月:在黄土高原上创新改变贫困的思想萌芽
        二、初入仕途:在河北正定期间对创新实践的初步探索
        三、摆脱贫困:在福建工作期间创新观走向成熟
        四、之江新语:在浙江主政时期创新观基本形成
第四章 习近平创新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新的目的
        一、实践创新的目的—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二、理论创新的目的—标明方向,指导实践
        三、科技创新的目的—转换动力,提质增效
        四、制度创新的目的—破除障碍,激发活力
        五、文化创新的目的—文化繁荣,凝心聚力
    第二节 创新的主体
        一、企业及其产学研合作体系
        二、全体党员及领导干部
        三、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人
    第三节 创新的对象
        一、实践创新是基础
        二、理论创新是先导
        三、科技创新是核心
        四、制度创新是保障
        五、文化创新是支撑
    第四节 创新的思维方法
        一、问题导向的逆向思维
        二、联系发展的辩证思维
        三、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
        四、全面协调的系统思维
        五、合理扬弃的学习思维
第五章 习近平创新观的时代意义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 习近平创新观的基本特征
        一、时代性
        二、辩证性
        三、人民性
    第二节 习近平创新观的时代意义
        一、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谱写了新篇章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新成果
        三、为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了新动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4)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1.2.2 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结构
2.1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性特征分析
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2.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
    2.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2.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研究
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集聚
    3.1.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集聚的模式和过程
    3.1.2 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形成
    3.1.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网络的形成
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流动
    3.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集聚
    3.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的流动
3.3 形成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3.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种群的增长模型
    3.4.1 技术创新种群密度
    3.4.2 技术创新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
    3.4.3 技术创新种群增长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研究
4.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
    4.1.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4.1.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4.1.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验证
4.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共生机制
    4.2.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种群生态位分析
    4.2.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竞争模型
    4.2.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模型
    4.2.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共生模型的仿真
    4.2.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合模型
4.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扩散和传导机制
    4.3.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机制
    4.3.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传导机制
4.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保障机制
    4.4.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机制
    4.4.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保障机制
4.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各机制的耦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
5.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前提
    5.1.1 新奇性和创造性
    5.1.2 多样性和适应性
5.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特征
    5.2.1 自组织性
    5.2.2 路径依赖性
    5.2.3 环境选择性
5.3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5.4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
    5.4.1 遗传
    5.4.2 变异
    5.4.3 选择
5.5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途径
    5.5.1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学习
    5.5.2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扩散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
6.1 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6.1.1 电信产生——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1949~1994 年)
    6.1.2 电信拆分——六强争锋(1994~2008 年)
    6.1.3 电信重组——三足鼎立全业务运行(2008 年至今)
6.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6.2.1 企业创新层创新种群集聚
    6.2.2 技术核心层和辅助创新层创新种群的集聚
    6.2.3 电信产业创新环境
6.3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6.3.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
    6.3.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
6.4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
    6.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演化
    6.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技术的共生演化
    6.4.3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创新扩散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研究
7.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体系
    7.1.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基础
    7.1.2 培育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先发力量
    7.1.3 建立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环境
7.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支撑体系
    7.2.1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
    7.2.2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信息共享平台
    7.2.3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服务支持体系
7.3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引导体系
    7.3.1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政府职能转变
    7.3.2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
    7.3.3 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学习环境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1 附录2

(7)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选题意义
    1.3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
        1-3-1 论文结构安排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创新极的内涵与特征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过程
        2-1-1 创新系统的形成
        2-1-2 基于熊彼特创新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形成
        2-1-3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系统内涵
    §2-2 创新极的界定
        2-2-1 创新极的含义
        2-2-2 创新极与增长极
        2-2-3 创新极与产业集群
        2-2-4 创新极与产业网络
    §2-3 创新极的结构
        2-3-1 创新极运行的动力机制
        2-3-2 创新极的运行结构
        2-3-3 基于产业技术层的创新极结构
    §2-4 创新极的特征
        2-4-1 根植性
        2-4-2 系统复杂性
        2-4-3 层次性和多样性
        2-4-4 强信息流动性与动态调控性
        2-4-5 地方化经济特征
    §2-5 创新极的功能
        2-5-1 创新极的优势
        2-5-2 创新极极化功能
        2-5-3 创新极知识扩散功能
        2-5-4 创新极的带动功能
第三章 创新极的形成条件、临界规模与类型
    §3-1 创新极的形成条件
        3-1-1 创新极形成的内部条件
        3-1-2 创新极形成的外部条件
    §3-2 创新极的临界规模
        3-2-1 创新极的创新绩效临界规模
        3-2-2 创新极的知识溢出临界规模
    §3-3 创新极的类型
        3-3-1 按产业划分标准划分
        3-3-2 按自然形成划分
        3-3-3 按组织形式划分
        3-3-4 依据企业网络形式划分
        3-3-5 依据产业 R&D 密集度划分
        3-3-6 依据技术扩散的模式划分
第四章 创新极网络结构测度理论
    §4-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4-1-1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内容
        4-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
        4-1-3 理论研究进展
        4-1-4 创新主体社会性
        4-1-5 创新极网络具有社会性
        4-1-6 社会网络分析适用分析创新极网络
    §4-2 基于SNA 的创新极网络评价方法
        4-2-1 个体网络指标体系
        4-2-2 整体网络指标体系
        4-2-3 分析工具简介
    §4-3 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测度研究
        4-3-1 分析数据的来源及相关说明
        4-3-2 河北省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现状
        4-3-3 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测度(1979-1999)
        4-3-4 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测度(2000-2007)
        4-3-5 两个时段的唐山市钢铁产业创新网络的比较分析
    §4-4 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测度研究
        4-4-1 河北省邯郸市钢铁产业现状
        4-4-2 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评价(1979-1999)
        4-4-3 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测度(2000-2007)
        4-4-4 两个时段的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网络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创新极间创新溢出概率研究
    §5-1 创新极创新溢出的定义
        5-1-1 创新极之间的影响概率
        5-1-2 创新极创新溢出的定义
    §5-2 创新极创新溢出概率模型的构建
        5-2-1 分位数
        5-2-2 构建回归模型
    §5-3 不同产业极间创新溢出概率实证研究
        5-3-1 数据描述
        5-3-2 产业创新极间论文增长率创新溢出模型估计
        5-3-3 结论分析
第六章 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
    §6-1 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
        6-1-1 多创新极共生的内涵
        6-1-2 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的成因
        6-1-3 多创新极共生的影响因素
    §6-2 多创新极共生的原理与模式
        6-2-1 多创新极共生的理论来源
        6-2-2 多创新极共生的生态学分析
        6-2-3 多创新极共生的共生条件与模式
        6-2-4 多创新极共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
    §6-3 多创新极共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动力模型
        6-3-1 研究方法与假设
        6-3-2 多创新极共生的演化动力模型
        6-3-3 系统创新资源变化下的多创新极演化模型
        6-3-4 外来创新极入侵后的系统演化动力模型
    §6-4 唐山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实例
        6-4-1 唐山市区域经济简介
        6-4-2 基于多创新极共生的唐山市区域创新系统
        6-4-3 各创新极正在积极共生
        6-4-4 创新资源的变化对唐山市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产生影响.
        6-4-5 唐山市钢铁产业外部形势不容忽视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8)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央储备粮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1.6 本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粮食储备制度及其启示
    2.1 国内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
    2.2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2.3 国内外粮食储备制度的启迪
第三章 建立中央储备粮管理系统动态有序运作机制
    3.1 中央储备粮管理系统要素构建
    3.2 中央储备粮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3.3 中央储备粮管理系统的动态有序运作机制
第四章 确立中央储备粮调控目标体系
    4.1 中央储备粮的作用和本质
    4.2 中央储备粮调控目标体系
    4.3 中央储备粮调控的两大目标
    4.4 中央储备粮调控与粮食安全
第五章 建立中央储备粮管理目标体系
    5.1 中央储备粮管理目标体系
    5.2 中央储备粮调控传导机制
    5.3 中央储备粮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 构建和谐的中央储备粮组织体系
    6.1 中央储备粮管理的组织结构
    6.2 中央储备粮管理中政府的作用
    6.3 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部门的角色转换
    6.4 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的选择
    6.5 中央储备粮组织变迁的动力
第七章 建立动态的中央储备粮规模
    7.1 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确定
    7.2 中央储备粮动态规模管理
    7.3 中央储备粮的布局
第八章 健全中央储备粮危机管理机制
    8.1 中央储备粮危机管理分析
    8.2 中央储备粮危机潜伏期管理
    8.3 中央储备粮危机爆发期管理
    8.4 中央储备粮危机平息期管理
第九章 完善中央储备粮日常管理机制
    9.1 中央储备粮日常管理原则
    9.2 中央储备粮收购方式
    9.3 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
    9.4 中央储备粮轮换渠道
    9.5 中央储备粮资金管理
第十章 促进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不断发展
    10.1 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的形成
    10.2 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的稳定
    10.3 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的发展
    10.4 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模式选择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简要回顾
    三、研究的方法
    四、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划分理论
        二、结构均衡理论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
        四、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理论
        五、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理论
        六、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划分理论
        二、产业结构发展规律
        三、发展经济学结构调整理论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比较分析
        三、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探讨
        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考
        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
第三章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与比较
        一、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指数
        二、人均生产总值
        三、三次产业的构成
        四、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五、工业结构
        六、主导产业
        七、农业产值及结构
    第二节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以广东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为例
        一、改革开放前广东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改革开放后,80年代广东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三、90年代以后,广东产业结构的局部调整
    第三节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趋势
        一、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科技园区成为创新中心
        四、新兴第三产业将呈加速扩张趋势
        五、重型化是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第四章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模式与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雁行模式与跨越式发展模式
        一、产业结构雁行发展模式
        二、雁行发展模式的局限
        三、产业结构跨越式发展模式
    第二节 比较优势战略与竞争优势战略
        一、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二、竞争优势战略
        三、比较优势战略的缺陷
        四、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内在统一
    第三节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
        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四节 沿海地区实施竞争优势战略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改革科技管理机制,积极参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
        二、加强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形成市场与政府互补的机制
        三、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促进互动发展
        四、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第五章 沿海地区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节 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论述
        二、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模型
        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一、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
        二、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三、技术创新体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沿海地区技术创新及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广东科技创新及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例
        一、广东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广东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
        三、广东与国内外科技发展比较
        四、广东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高科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借鉴: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二、美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运作的启示
    第五节 沿海地区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二、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措施
第六章 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理论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和影响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三、劳动力的成长效应
        四、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以广东劳动力市场为例
        一、广东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
        二、广东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广东劳动力流动特点
        四、对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分析
        五、广东与其他沿海地区劳动就业情况比较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国际借鉴:以日本为例
        一、日本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措施
        二、日本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第五节 沿海地区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研究
        一、通过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竞争的公平化
        二、加强法制建设,实现就业管理法治化
        三、重视中介机构建设,实现服务机构网络化
        四、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就业信息传递现代化
        五、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就业培训人本化、市场化
第七章 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合作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机制与障碍因素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与类型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机制
        三、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因素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
        二、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产业发展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三、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克服“行政区经济”的根本弊端
    第四节 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内容与特点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形成背景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
        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难点及障碍
        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广东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第五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借鉴:以欧盟为例
        一、欧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经济合作的具体成果
        三、欧盟经济合作的主要启示
    第六节 沿海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跨行政区组织协调机构及运行机制
        二、加强在宏观发展框架下的区域规划工作
        三、有效激活与加快构建行业与企业的自组织协调机制
        四、建立跨行政区的点轴开发与增长的网络体系
        五、建立衡量地方经济发展与考核政府政绩的科学方法与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10)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1章 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演变
    1.1 投资银行业的产生
    1.2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3 投资银行业的机构体制形式和类型
        1.3.1 机构体制形式
        1.3.2 机构组织类型
第2章 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实务
    2.1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2.2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
    2.3 案例:国际着名投资银行——高盛成长发展历史
第3章 投资银行业和经济发展
    3.1 投资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1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2 投资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生力军
    3.2 投资银行业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1 媒介资金供求
        3.2.2 构造证券市场
        3.2.3 优化资源配置
        3.2.4 促进产业集中、产业的升级换代
    3.3 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3.3.1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回顾
        3.3.2 投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3.3.3 投资银行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
        3.3.4 投资银行业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3.3.5 投资银行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3.3.6 投资银行与上市公司发展
        3.3.7 投资银行与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与规范
        3.3.8 投资银行与防范金融风险
        3.3.9 投资银行与科技创新
        3.3.10 投资银行与民营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
        3.3.11 投资银行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4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比较
    4.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现状
        4.1.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4.1.2 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发展过程
        4.1.3 目前投资银行分类及业务范围
    4.2 中国投资银行与西方典型投资银行比较
        4.2.1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4.2.2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比较
        4.2.3 资产规模比较
        4.2.4 资产结构比较
        4.2.5 业务种类比较
        4.2.6 品牌比较
        4.2.7 风险内控制度比较
        4.2.8 专业人才比较
        4.2.9 外部市场环境比较
第5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新世纪发展战略构想
    5.1 新世纪中国投资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5.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机遇
        5.1.2 入世面临的生存挑战
    5.2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2.2 再造内部组织架构
        5.2.3 建立内部风险防范体系
        5.2.4 按市场化整合资源
        5.2.5 剥离非证券资产
        5.2.6 培养当代投资银行家
    5.3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模式
        5.3.1 大中小规模并存以大型化为主流
        5.3.2 综合化和专业化并存以专业化业务为主流
        5.3.3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国有为主流
        5.3.4 国内国际业务并举以国际化发展为主流
    5.4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发展战略构想
        5.4.1 证券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建成全能型和有特色的投资银行
        5.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成有不良资产处置专长的投资银行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D]. 李腾. 辽宁大学, 2020(01)
  •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D]. 吕鲲. 吉林大学, 2019(02)
  • [3]习近平创新观研究[D]. 吕宏宇. 江苏大学, 2018(05)
  • [4]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林婷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5]江泽民“小三步走”战略思想关于发展的大思路及其理论价值[J]. 武国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6]从十七大报告解读中国对外开放新局面[J]. 艾华. 广东审计, 2007(06)
  • [7]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D]. 李子彪.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
  • [8]中央储备粮管理机制研究[D]. 卢波.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2)
  • [9]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例[D]. 阎晓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 [10]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D]. 江建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推进“两个创新”: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