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务网揭开面纱

武汉政务网揭开面纱

一、武汉政务网撩起面纱(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泓[1](2021)在《基于社交媒介情境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媒介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丛海霞[2](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武松[3](2019)在《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是七至十世纪东北亚地区的“海东盛国”,创造了辉煌的“海东文化”,其存国229年间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渤海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融合而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是在传承旧文化,吸纳新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渤海文化来源进行考古学研究,能更好地认识渤海国的文化面貌。本文在系统梳理渤海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文化中所体现的文化因素的承继与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梳理了渤海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渤海文化来源研究的学术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前人对渤海文化来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和进展,但是多散见于一些报告或多就某类遗存进行专题研究,尚未见有以文化因素作为专题的综合性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渤海文化中的靺鞨文化传统,渤海文化对本族靺鞨文化继承,又有发展。渤海墓葬中的土坑墓,葬俗中的火葬、使用桦树皮、随葬兽骨、冢上作屋等习俗,以及渤海居住址中的半地穴式房址,遗物中的传统手制重唇深腹罐、斜口器,装饰品中的萨满镂孔牌饰等均体现了靺鞨文化的传统,其中有些文化传统延续至渤海灭亡,体现了靺鞨母体文化基因的强大持续力。第三章为渤海文化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靺鞨人接受了高句丽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墓葬形式接受了高句丽积石墓的影响,陶器中的横耳器、多孔器,建筑构件中的纹饰瓦件、无舌筒瓦、曲背檐头筒瓦、四分法构图的瓦当,马具中的出尖长柄马镫等,均表现出高句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为渤海文化中的唐文化因素。渤海的五京制度、都城形制布局对唐的效仿,建筑构件中的鸱尾、脊头瓦和兽头、复瓣莲纹瓦当等均体现了渤海对唐文化的追随。渤海墓葬中以砖为材,使用斜坡墓道,墓上作塔或寝殿,墓中绘制唐风壁画,使用墓志,墓内随葬狮子像、短柄马镫、鎏金杏叶、三彩器等,均与唐墓一致,是渤海上层高度汉化的表现。悬环带具则可能来自唐朝的赏赐。渤海小型砖室墓的出现,是渤海下层社会接受唐文化影响的表现。渤海的汉化表现出宗主国唐朝文化对藩属国渤海文化的强大引领作用。渤海是唐的羁縻州,唐封渤海王为忽汗州都督,这种等级差异表现在渤海文化上,即渤海上京城的规模与唐朝州城—扬州城规模相当,在用门制度上处于中原用门制度的第二等级。第五章为渤海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因素,渤海的蹀躞带具、九子棋盘、8字形马镫等,均是草原文化对渤海文化影响的产物。这种影响,应该早至渤海建国前的靺鞨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来自突厥文化的影响,基本不见有契丹文化的影响。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董晓霞[4](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认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郑传寅[5](2018)在《评剧《花为媒》的经典化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剧《花为媒》是成兆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评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之一。《成兆才全集》在收录《花为媒》剧本时介绍说:此"为评戏形成初期重要启蒙戏、奠基戏之一。自评戏形成以来,几乎所有评剧旦角演员皆演此戏"①。"几乎所有评剧旦角演员皆演"或许有夸饰之嫌,但百年来此剧常演不衰,既成就了像月明珠、李金顺、白玉霜、钰灵芝、喜彩春、碧莲花、芙蓉花、葡萄红、花小仙、新凤霞、李忆兰、赵丽蓉、谷文月、冯玉萍、袁淑梅等几代表演艺术家,也彰显了评剧的影响力和地位,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花为媒》不仅对评剧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对评剧的传承保护也意义非

陈筱娇[6](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丁天靖[7](2017)在《我国的公共外交论析》文中指出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主导的、利用本国资源影响他国社会公众的外交方式。公共外交通过提升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利益。我国公共外交在近代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公共外交事业继往开来,在探索发展中形成了内外并重、主动作为、借力传统的现状特点。目前我国公共外交取得很大成就,充分体现外交战略、维护我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然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公共外交的现有格局面临多重挑战,因此,发展我国公共外交需要注重战略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创新。本文第一章阐述公共外交的一般理论。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理论,阐明公共外交的内涵和特征;运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概括出公共外交的实质;分析公共外交的目标。第二章考察我国公共外交历史与现状。考察我国近代外交与新中国公共外交的联系;通过阶段划分,分析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概括我国公共外交的现状特点。第三章论述我国公共外交的成就、挑战与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我国公共外交的现有成就;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公共外交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宋文盛[8](2015)在《烽火银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清晨·山风五月的清晨,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四周不时响起密集的枪炮声。张佳欣的衣裳早就被露水打湿了,头发上也沾着晶莹的露珠。她抹了一把脸,趴在洞口里往外看,山下的村庄里有许多人还在往山上跑,在隔着有十四、五里路远的将军岭上,枪声最为密集,不时升起一股股浓浓的硝烟和隐隐地爆炸声。张佳欣知道那是八路军正在阻击鬼子,掩护机关和主力转移。身后的洞穴里,副总经理兼发行科长郭志明与好几个在北海银行印钞厂工作的同事正在挖坑要掩埋印钞机的

李佳[9](2014)在《“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昊[10](2014)在《城市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取得重要发展,其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城市,这一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次国家行为体以其更加多样化的对外交流方式,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中国公共外交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日渐成熟的发展阶段。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在国际舞台上传播和平发展理念,弘扬中国优良传统的中国。而在塑造中国国际正面形象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这其中的原因有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也有中国公共外交战略上的缺陷,还有中国在塑造国家形象时的现实困难。中国是在短短六十多年内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建设等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如何在中国现实基础上塑造中国的国际正面形象,传播中国和谐世界理念,是一个难题。本文以次国家行为体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是重要的次国家行为体,城市在当今国际舞台发挥着原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上海市为例,是要研究中国的城市在塑造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城市在拓展公共外交平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城市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公共外交根本目的方面的重要作用。上海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其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自清末开埠以来,上海在城市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就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在新世纪后,上海通过举办APEC首脑峰会、世博会等等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本文用案例分析对上海开展对外交往的历史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且从公共外交的理论分析上海是如何促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并且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上海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城市更好地促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武汉政务网撩起面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政务网撩起面纱(论文提纲范文)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及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
    三、分期与体量
    四、现状与不足
    五、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结语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一、词集文献梳理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一、刘冰研着作考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渤海文化来源研究的学术简史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1949年至“文革”结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1977年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相关概念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相关分期的说明
第二章 渤海文化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第一节 渤海墓葬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墓葬形制
        二、葬俗
    第二节 渤海居住址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渤海的半地穴式房址
        二、靺鞨的房址
        三、渤海半地穴房址的文化来源
    第三节 渤海器物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渤海的陶器
        二、渤海的装饰品
第三章 渤海文化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墓葬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主要学术观点的梳理
        二、渤海石构墓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第二节 渤海陶器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陶容器
        二、多孔器
    第三节 渤海建筑构件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纹饰瓦件
        二、无舌筒瓦
        三、曲背檐头筒瓦
        四、瓦当
        五、小结
    第四节 安图东清M1出土马具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安图东清M1的马具
        二、安图东清M1的马镫
        三、安图东清M1的马衔镳和引手
        四、小结
第四章 渤海文化中的唐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国五京制度与都城的唐文化因素
        一、渤海国五京制
        二、渤海国都城规划和建制
    第二节 渤海国建筑构件的唐文化因素
        一、鸱尾
        二、脊头瓦和兽头
        三、瓦当
    第三节 渤海墓葬的唐文化因素
        一、墓葬形制
        二、墓上建筑
        三、墓葬装饰
        四、随葬品
        五、小结
第五章 渤海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蹀躞带具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蹀躞带具
        二、唐与突厥的带具
        三、渤海蹀躞带具的文化来源
    第二节 渤海九子棋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九子棋遗存
        二、我国和蒙古国发现的九子棋盘
        三、渤海九子棋的文化来源
    第三节 渤海8字形马镫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8字形马镫
        二、欧亚草原的8字形马镫
        三、渤海8字形马镫的文化来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研究专着
    三、研究文章
    四、考古发掘报告
    五、考古发掘简报
    六、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7)我国的公共外交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总结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一般理论
    一、公共外交内涵和特征
        (一) 公共外交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二) 公共外交的内涵
        (三) 公共外交的特征
    二、公共外交作用的实质
        (一) 公共外交提升软实力
        (二) 公共外交作用的实质在于建设同化性实力
        (三) 同化性实力的特点
    三、公共外交的目标
        (一) 公共外交有效运用国家权力
        (二) 公共外交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三) 公共外交有效促进国家利益
第二章 我国公共外交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公共外交历史
        (一) 近代史上的我国公共外交
        (二) 新中国公共外交历史
    二、我国公共外交现状
        (一) 内外并重
        (二) 主动作为
        (三) 借力传统
第三章 我国公共外交的成就、挑战与发展
    一、我国公共外交的成就
        (一) 有效服务了我国的核心战略目标
        (二) 有效维护、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三) 有效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二、我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 外交公众化的挑战
        (二) 公众外交化的挑战
        (三) 政府形象化的挑战
        (四) 国家文明化的挑战
    三、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一) 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重点是战略统筹
        (二) 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关键是精心组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1.1.1 文化传播研究概述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回顾及总结
        1.2.1 苗族文化及其研究
        1.2.2 “西江千户苗寨”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
    1.3 研究设计
        1.3.1 本文研究的所用综合理论梳理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点与难重点
        1.3.4 调查点——“西江千户苗寨”的选择
第2章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生态的演变
    2.1 纳入全球化场域
        2.1.1 全球化作为一个场域
        2.1.2 旅游作为全球化的体现
        2.1.3 “2008·一会一展一节”作为西江的大事件
    2.2 苗族现代传播生态生产
        2.2.1 现代传播中苗族文化客体化生产
        2.2.2 从“边缘”到“中心”的当代西江传播生态建构
        2.2.3 西江消费传播生态的植入
    2.3 国家在场的现代西江建设
        2.3.1 生活政治选择
        2.3.2 国家作为装置的规划主导
        2.3.3 国家主导文化产业转型
第3章 西江日常生活的景观化转向
    3.1 意象的生产
        3.1.1 时间的虚幻化堆砌
        3.1.2 空间图景生产
        3.1.3 符号再生产与文化内在否定
    3.2 交往的嬗变
        3.2.1 旅游型陌生人“好客”
        3.2.2 表演即交往
        3.2.3 交往语言的解构
    3.3 日常思维的重构
        3.3.1 货币意识:万物有灵的滑落
        3.3.2 为“上帝”而服务
第4章 问题与方案
    4.1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现存突出问题
        4.1.1 传统文化主体性丧失:西江民族文化商品化与异化问题
        4.1.2 传统与现代博弈:西江民族文化再生产问题
    4.2 苗族村落现代建设思路与方案
        4.2.1 宏观:文化特区
        4.2.2 中观: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4.2.3 微观:三位一体——“台前——帷幄——幕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城市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次国家行为体理论视角下的城市
    第一节 次国家行为体理论概述
        一、 世界治理理论与复合相互依存理论
        二、 平行外交理论、多层外交和治理理论
        三、 地区国家理论和超国家主义理论
    第二节 次国家行为体理论视角下的城市
        一、 国际行为体及城市的定义
        二、 城市的行为体属性
        三、 城市的国际身份
第二章 城市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第一节 公共外交理论概述
        一、 公共外交的定义
        二、 公共外交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
        一、 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二、 新世纪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外部压力
        二、 中国公共外交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 城市促进公共外交的发展
        一、 对外形象传播的平台
        二、 国际友好城市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
        三、 地区突发事件应对凸显城市公共外交能力
第三章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实践
    第一节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的基本脉络
        一、 上海开埠到新中国成立时上海对外交往概况
        二、 新中国成立至今上海对外交往概况
    第二节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的特点
        一、 服务于中国总体外交
        二、 以经济发展为导向
        三、 以文化交流为辅线
    第三节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实践分析
        一、 经贸先行——以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契机
        二、 国际媒体传播——以上海城市形象片的播放为例
        三、 国际大型博览会与赛事的举办——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四、 结对世界友好城市——提高上海参与国际交流
第四章 上海对外交往对中国公共外交的作用评析
    第一节 公共外交资源——上海对外交往的基础
        一、 公共外交资源及其意义
        二、 上海运用和拓展公共外交资源,促进公共外交发展
    第二节 维护国家形象——上海对外交往的核心使命
        一、 国家形象是公共外交的核心
        二、 上海城市形象是开展公共外交的基石
        三、 提升上海城市形象,促进公共外交发展
    第三节 维护国家利益——上海对外交往的出发点
        一、 城市公共外交与国家利益
        二、 上海对外交往维护国家利益
第五章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发展探索
    第一节 上海城市对外交往面临的问题
        一、 对外交往谋篇布局有待加强
        二、 上海对外交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三、 对外沟通方式单一、陈旧化
    第二节 以公共外交的发展思路指导城市对外交往
        一、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武汉政务网撩起面纱(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交媒介情境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媒介化建构[D]. 李艳泓. 华侨大学, 2021
  •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3]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D]. 武松. 吉林大学, 2019(10)
  •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5]评剧《花为媒》的经典化历程[J]. 郑传寅. 中华戏曲, 2018(01)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我国的公共外交论析[D]. 丁天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烽火银花[J]. 宋文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12)
  • [9]“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D]. 李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10]城市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D]. 王昊.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14(03)

标签:;  ;  ;  ;  

武汉政务网揭开面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