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海事博物馆

西澳大利亚海事博物馆

一、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尼古拉斯·周思,李尧[1](2021)在《月亮骨的故事》文中指出周思对中国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和中国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他的曾祖父周守恩(1868—1956)是一名传教士,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来到中国,在宁波一带传教,不仅会说汉语,也认识汉字。周思的祖父出生在中国,在江南水乡度过童年。这些都对周思产生很大的影响。1983年周思来到中国,开始"求学旅行"。从1986年到1987年,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了十八个月,从1987年到1990年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这一切都使得他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雷香荣[2](2021)在《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翻译实践任务为非文学翻译,翻译材料节选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的澳大利亚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内容,至今未发现公开发行的中文译本,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叙述了1788-1975年间的澳大利亚种族史,其中该书第8-10章主要讲述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澳大利亚各州的人道主义者为维护土着居民的权益四处奔走,但由于种种原因,土着人的境况没有得到改善,努力宣告失败。本篇翻译材料中的长句和分句较多,句型多变,分析句子结构就显得困难重重。原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以“关联理论”指导理论,运用词类转换法、重译法、引申法、前置法、分译法和状语转换法对词语的解释和关系分句的翻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体会到“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与“认知原则”对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价值。笔者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为国内澳大利亚种族史方面的资料起到增补作用。

李炯慧[3](2020)在《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研究是基于21世纪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深化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背景提出。疑问是个人思维的开始,质疑是学生原有知识与新接触知识产生矛盾、分歧,导致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望,继而敢于提出疑问或新观点以追求新认识的认知发展过程。质疑是产生疑问之后勇于发问、敢于批判、努力追求真理的行动,是以科学的怀疑态度、求真求通的精神进行积极探索真理的科学思维方式。教育部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质》中将“科学精神”素养细化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判断,不盲从大众、不迷信权威,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为了具体阐述这个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展开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探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综述和本文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了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现状调查包括教师问卷调查、访谈结果统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学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现状归因分析,归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本文第三部分阐述了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表现和特征。历史学科质疑能力表现为求真求实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疑问的勇气和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其特征主要有思辨性、严谨性、自主性。本文第四部分阐述了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求,其培养要求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和学生学习观念转变两个方面着手。本文第五部分阐述了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具体策略是在史料研习、问题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本文第六部分阐述了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策略实施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反思。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在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方面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谢广龙[4](2019)在《陆生贝类若干类群分类学研究》文中认为陆生贝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是一类重要的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陆生贝类易受生境变化威胁,是作为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生物。再加上其主动扩散能力弱,还可以作为研究动物地理的模式生物。陆生贝类种类繁多、起源复杂。传统上,陆生贝类的分类主要是依据贝壳的形态,但贝壳形态特征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容易导致物种鉴定困难,属上阶元系统发育关系也存在较多争议,往往引起分类上的混乱。本研究测定了环口螺科和嗜粘液蛞蝓科代表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分析了柄眼目和古扭舌类种类的系统发育。结合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标本,系统整理了东帝汶长旋螺属物种,并记述新种7个。同时,基于COI和16S分子数据,分析了似蛹螺属分子系统学,探讨了贝类左旋和右旋两种螺旋方式在物种形成和分类学上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双线嗜粘液蛞蝓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基因组长度为13972bp;碱基组成为A=31.89%,T=39.55%,C=13.92%,和G=14.64%;AT含量(71.44%)远远高于GC含量(28.56%)。该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独特重排现象,与其他物种相比,在基因的排序上有较大的不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柄眼目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柄眼目分为玛瑙螺亚目Achatinina和旋蜗牛亚目Helicina两个基本分支,阿勇蛞蝓超科和琥珀螺超科为姐妹群。与柄眼目的原始类群线粒体基因组相比,运用CREx软件推测双线嗜粘液蛞蝓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3次串联复制与随机丢失(TDRL)。2.测定了褐带环口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基因组长度为15308 bp;碱基组成为A=29.12%,T=40.48%,C=14.07%,和G=16.33%;AT含量(69.60%)远远高于GC含量(30.40%)。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构建了古扭舌类系统发育树,证实了古扭舌类为复系群。比较古扭舌类线粒体基因组发现,该类群线粒体基因排序相对保守。3.基于贝壳几何形态、生殖系统形态解剖和分子系统学数据,系统整理了东帝汶的长旋螺属Amphidromus。记述该属新种7种,即劳滕长旋螺A.lautemensis sp.nov.、包考长旋螺A.baucauensis sp.nov.、科斯纳长旋螺A.kessneri sp.nov.、博博纳利马长旋螺A.bobovalima sp.nov.、维克克长旋螺A.s viquequensis sp.nov.、布莱登长旋螺A.brandontrani sp.nov.和德顿长旋螺A.tetum sp.nov.。4.基于COI和16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似蛹螺属为一个复系群,分布于北美Pupoides albilaris与隶属于Vertiginidae科的Vertigo的物种聚为一支,而澳大利亚的似蛹螺属则是与隶属于虹蛹螺科的蛹螺属Pupilla聚为一支。这可能表明北美的似蛹螺属与澳大利亚的类群有着不同的起源。系统发育结果显示左旋物种在似蛹螺的进化过程中至少发生了三次,且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的右旋的P.adelaidae发现了左旋的种群,从遗传距离来看西澳大利亚的种群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我们认为贝壳螺旋方向在进化历史中可能是多起源随机事件而非一类形态学共同衍征,将贝壳螺旋方向作为该物种的分类依据并不可靠。

于雪晶[5](2019)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如今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植物园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的作用和使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其他陆地长期隔离,具有丰富且特殊的生物资源,因此在全球的植物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两国同属于澳大拉西亚生态区,地理位置相近,历史进程相似,具备共同研究价值。现阶段,国内外对于澳新植物园的研究多停留在单一植物园的视角,鲜少有人从区域视角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的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进行研究。选取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植物园名录所登记的澳大利亚85个和新西兰19个共104个植物园,通过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以时间为轴线分析数量变化曲线,结合时代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将植物园发展分为萌芽时期(1816年至1840年)、发展时期(1841年至1889年)、平稳时期(1890年至1944年)、转折时期(1945年至1999年)和创新时期(2000至今)五个阶段。总结不同时期的植物园分布和规划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演变趋势,澳新植物园建设体现了两国人民从早期的“英国中心主义”思想逐步转变为独立思想,并重视审视本国的自然资源,展示自身独特的自然、文化特色的过程。总结出当代澳新植物园的特色理念为地域性特色、可持续发展和本土植物保护理念,空间布局根据其定位和基址特色分为轴线结构、自然山水结构和偏心式结构,植物展示体系为科学性展示体系、原生生境展示体系和主题性展示体系相结合,并结合选址特征、游线组织与解说系统、功能设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规划设计为以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为目的,以地域性特色展示及创新性设计手法为特色,以科普教育和游憩体验为重点功能,最终形成了多元创新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

赵逸秋[6](2019)在《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檀香,取材于檀香植物的心材,从古至今都是珍稀昂贵的芳香材料,属于古老的国际贸易货品。檀香虽不是中国的原生植物,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檀香文化。檀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及至宋元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檀香成为不可或缺的消费品。漫长岁月中,古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形成了檀香制作、加工的独特技艺,积累了大量利用经验,对檀香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社会风俗上,还体现在医学、宗教,甚至美学、价值观上。古代中国的檀香基本依赖进口,包括朝贡贸易和海外贸易。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进行檀香植物栽培,而真正的规模化商业性栽培到上世纪60年代才得以实现。首先,论文着眼于檀香的引种栽培研究,围绕“古代中国是否成功引种栽培檀香”这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究和考证。此前学术圈的主流观点认为,檀香不产自中国,古代也从未引种栽培成功过,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在广东引种培育成功。本论文详细考察檀香的植物学内涵,包括种类、性状和地理分布等,阐明檀香的源流,理清檀香和檀香植物的关系。本人通过搜集、整理、查询古代中国福建、广东和云南等地的地方志和其他古籍文献,从农业技术角度,探讨古代中国引种栽培檀香的地域、技术等问题,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并考证到古代檀香的栽培种植方法。接着,全面梳理古代中国引种栽培檀香的方法、手段,加工、利用檀香的技术和工艺,试着从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和传统医学的角度梳理古代人民利用檀香的历史。还系统的梳理周边国家与中国的檀香贸易历史,从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的角度分别考述、归纳,探寻以檀香贸易为载体的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按照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之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阶段,论述檀香朝贡贸易的特点,分析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檀香朝贡贸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檀香折射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包括古代文人士大夫对檀香的品鉴美学,檀香与佛教东传的关系,檀香为承载的中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交流,中国进口檀香后对中亚、东南亚的二次反向输出,古代中国从檀香消费市场到转运市场的角色嬗变,西方国家介入对华檀香贸易与太平洋岛屿檀香新属的发现,传统檀香加工技艺在当代的沿袭与传承等等。最后,揭示中国古代檀香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给檀香文化当代的传承、保护与利用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曹盛华[7](2019)在《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具备国际理解素养是作为一个国家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各国均注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养成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能够以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处理国际事务,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因此,提高教师国际理解素养是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保证。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其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而且对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现状,总结其培养特点,对我国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澳大利亚重视培养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国内外背景,接着分析了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及重要的州教师指导标准中对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要求,并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及能力、态度及价值观方面总结了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要素。继而分别从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两方面对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方式及内容做了细致阐述。一方面,主要针对澳大利亚国内教育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进行课程分析,揭示职前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情况;另一方面,根据澳大利亚全国及州开发的学习项目进行探究,发掘对在职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方式。最后总结了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特点,并在考察中国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陈晓培[8](2018)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对《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博物馆篇》一书的翻译实践。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翻译,本人在该书的翻译工作中承担了约三万字的翻译量。该书主要讨论了18项议题,具体描述了将对全球教育行业未来五年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其中包含了六大核心趋势、六项重要挑战以及六个影响深远的技术发展,这些都将对全球博物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该书的翻译对我国博物馆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及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概念语法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该项翻译实践。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涉及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种概念,隐喻式是非一致式的表达,而与之对照的直白表达则为一致式。这两种概念也是笔者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的主要原则。韩礼德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有关,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可相互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隐喻为另一个形式,具体体现为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本翻译实践报告对笔者翻译中遇到的名词化、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仔细比较一致式翻译和隐喻式翻译,笔者发现无论在翻译名词化、形容词化亦或是动词化现象时,运用隐喻式的翻译,对功能成分进行隐喻式的转换,更符合中文表达,行文更为流畅。

李杨[9](2017)在《生物化石综合地球化学研究 ——以我国新疆晚泥盆世和澳大利亚早二叠世腕足类及江西沿沟P-Tr之交牙形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海相碳酸盐岩通常是地球化学分析恢复古气候、古环境的理想介质,它们的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理解古海洋长周期变化、海洋缺氧事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碳酸盐岩通常受到成岩作用影响较大,其中保存的原始海水信息大量丢失或发生改变。相反,一些生物介壳、骨骼化石对成岩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蚀变性,成岩作用之后仍然记录大量的真实或近似真实的原始古海水信息,因而成为使用地球化学手段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的重要介质。其中,腕足类介壳和牙形石骨骼是用来研究古生代以及三叠纪古海洋环境与气候的最常用材料之一。前者是古生代海洋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动物,广布于所有岩相的海相地层中,是重要的生物地层标准化石之一;牙形石广布于寒武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中,是最重要的生物年代地层标准化石类群。腕足动物有饺类群的钙质介壳通常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层是颗粒状结构,容易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并且不容易被保存下来;而内层为纤维状或棱柱状结构,不易被成岩交代,是地球化学分析的良好材料。其氧同位素值可用来恢复古海水温度;锶同位素值则用来反映全球性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或陆地风化作用等有关的壳幔物质循环平衡的指标。牙形石骨骼的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它不是某种动物整体的残骸,而是代表海洋动物的一部分器官,故而化石分类位置不明确。由于磷酸盐中,硫酸根基键通常很保守而不易被成岩作用所破坏,牙形石备受推崇,其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REE)的含量能反映当时原始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例如,稀土元素指标Ce/Ce*、Eu/Eu*等可以指示沉积来源、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或火山作用影响;其氧同位素值也可用来恢复古海水温度。然而,并不是每种介壳或骨骼以及它们的每个部位都不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对于地质历史时期的腕足介壳而言,常用扫描电镜法、阴极发光法、微量元素法来进行成岩蚀变判别,但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其中,扫描电镜判别法是对介壳显微结构的表面特征以及晶体组构模式的初步评判,受到壳体成分不均一性的影响。阴极发光判别法主要依赖于Fe2+发光猝灭剂与Mn2+发光激活剂的相对含量。壳体不发光也可能是受到成岩过程中吸收的Fe元素的影响,而保存较好的介壳也可能表现明亮的光。微量元素判别法是根据现代腕足壳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对比得出的,而现代海水与古海水的差异,尚未可知,并受到化石类型、成岩背景、化石种属等多方面的影响。牙形石骨骼的稀土元素(REE)信号也可能受到陆源碎屑输入或火山物质以及水下热液的影响。对牙形石骨骼成岩蚀变程度的判别,主要是用到色变指数(CAI),各种REE指标及其之间的关系,包括:总稀土含量ΣREE、Th含量、中稀土富集度MREE/MREE*等等,以及各个指标与Y/Ho的共变关系。但牙形石的CAI色变分级,可能受到不同种属的影响,并且在观察对比过程中的色差可能因人而异。本论文运用上述实验方法对腕足介壳和牙形石骨骼进行多重检测,最终选出合适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地球化学分析揭示晚泥盆世、早二叠世、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三个关键时期的极端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大部分晚泥盆世以及早二叠世腕足壳体的纤维层排列规整、晶体形态清晰并且表面光滑,在阴极发光下,表现不发光或弱发光,说明可能受到成岩蚀变影响较弱。而与腕足共生的珊瑚化石均强烈发光,说明它们可能受到成岩蚀变影响较严重。晚泥盆世的腕足介壳符合Mn/Ca<0.5 mmol/mol并且Sr/Ca>1.2 mmol/mol视为保存良好样品;采自研究剖面早二叠世Callytharra组下部12米地层中的腕足介壳中Mn/Ca<0.2mmol/mol;该组12米处之上层位产出的腕足介壳中Sr/Ca>1.4 mmol/mol,均可视为通过筛选的样品。通过对我国新疆和什拖洛盖地区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法门期(F-F)之交腕足介壳氧、锶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在F-F界线处氧同位素稍有减小的趋势,随后反复显着波动,波动范围为-9.7‰至-5.2‰。通过修正δ18Ow取值之后,平均海水温度为35±6℃,该温度较前人用相同方法测出同期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相近。尽管研究区当时位于中-高纬度带,但其洋盆中岛弧型火山频繁喷发,因而使得岛弧附近水域的温度较高。锶同位素值从F-F之交呈微弱减小的趋势,指示海平面上升,随后在法门早期出现明显上升的变化,指示当时海平面下降、发生海退;之后锶同位素值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当时海平面保持平稳,变化不大。有意思的是,尽管F-F大灭绝对大多数地区的生物类群打击非常大,然而,许多底栖生物如腕足类、棘皮类却能在该地区异常繁盛,说明当时较高的古海水温度和火山活动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底栖动物在F-F大灭绝之后迅速繁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对西澳大利亚北部坎纳温盆地的Callytharra Spring剖面早二叠世冰期-间冰期沉积序列中的腕足介壳氧、锶同位素的分析,发现早二叠世的腕足壳体各类指标均在冰川快速消融期(即,研究剖面Callytharra组底部约12米的地层)的波动幅度较大,随后保持相对稳定。特别是氧同位素值在Callytharra组下部12米地层的波动范围为-0.13‰至1.11‰,而其上覆地层的变化幅度为-0.13‰至0.5‰。氧同位素在整个剖面的平均温度为10.1±1.3℃。因此,在大冰期末期-大冰盖消融初期,海水温度从5.5℃上升至10℃左右,然后经历了一次降低-升高的过程之后又回到冰融期海水的温度(5.5℃左右)。在Callytharra组下部12米处海水温度突然跃升至11℃左右,之后,海水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在10℃左右小幅波动。相似的变化模式在87Sr/86Sr值变化曲线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87Sr/86Sr值经历了两次升高-下降过程之后保持相对稳定的低值,说明冰川开始消融之后的初期,频繁、极端的温度变化大大地增强了当时陆地风化作用,使得河流对同期海水的高放射成因Sr元素输入增强。之后,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并处于稳定的状态,说明当时的气候也相对稳定下来,此时,陆地风化作用减弱,海平面平稳升高,同时幔源低锶成份可能更多地汇入海水中,最终海水87Sr/86Sr值降低并保持稳定。此外,通过对江西省景德镇市沿沟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骨骼的微量元素测试,发现牙形石表现出海水信号与陆源碎屑信号混合来源的REE模式,大灭绝前的牙形石分子主要是海水信号(Y/Ho>50),而大灭绝后的牙形石主要记录了陆源碎屑信号(Y/Ho<50)。大灭绝前牙形石Ce/Ce*比值和U含量局部升高,说明当时海洋水体分层明显,贫氧至缺氧海水常常侵入至浅水碳酸盐台地中。大灭绝界线处的化学风化指数(CIA)陡增,表明由于当时海水明显升温而引起的陆地侵蚀速率明显增加,当时的化学风化相对于物理风化也明显增强了。总之,江西沿沟剖面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孤立浅水碳酸盐台地),受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较小,在这种近乎无黏土(Al<0.5%)的碳酸盐相中的牙形石能够保留原始海水REE信号。

白一帆ivan,杨轩昊[10](2015)在《沙漠的尽头总有绿洲 西澳南隅用镜头追逐美景》文中研究说明提起澳大利亚,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悉尼的港湾、墨尔本的建筑、黄金海岸的沙滩或者大堡礁的珊瑚,鲜有人提及西澳大利亚的自然人文风光。也是,虽然西澳大约占三分之一的澳洲领土,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的州,可是因为沙漠和盐湖众多,以沙漠性气候为主而显得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往往被旅行者忽略。但是就在西澳茫茫沙漠的西南部,却有着一片无与伦比的绿洲。在广袤的荒漠绿洲间穿行,美景始终伴随,只需要不断按动快门。

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月亮骨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月亮和昏星》
二、一枚贝壳
三、档案诗学
四、“阿尔戈号上的水手”
五、听到谁的声音?
六、知识转移
七、近观细察
八、凯瑟琳的手迹
九、伯恩特教授与凯瑟琳
十、渴盼已久的融合?
十一、蟋蟀笼子
十二、乞灵
十三、把我们连在一起的绳子

(2)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2 Translation Schedule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The Making of Glossary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2.3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Others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Words
        3.2.1 Conversion
        3.2.2 Repetition
        3.2.3 Semantic Extension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Relative Clauses
        3.3.1 Prepositioning
        3.3.2 Division
        3.3.3 Adverbial Method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and Proposal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3)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2.当前高中生质疑能力现状要求
        3.历史学科特征要求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相关概念
        2.理论依据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创新之处
二、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一)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1.教师问卷调查、访谈结果及分析
        2.学生质疑能力现状调查情况
    (二)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现状归因分析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三、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表现和特征
    (一)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表现
        1.求真求通的问题意识
        2.敢于提出疑问的勇气
        3.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
    (二)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特征
        1.思辨性
        2.严谨性
        3.自主性
四、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求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策略
        1.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2.营造和谐的质疑氛围
        3.搭建多元评价平台
    (二)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主体意识
        1.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本质
        2.坚持独立思考为前提
        3.明确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五、历史学科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史料研习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
        1.把握史料基本要素进行质疑
        2.对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质疑
        3.运用史料考辨方法进行质疑
    (二)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历史学科质疑能力
        1.在争议之处质疑
        2.在矛盾之处质疑
    (三)在探究性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
        1.课堂合作学习中开展质疑探究
        2.课外调查研究中开展质疑探究
六、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2.实验对象
        3.实验假设
        4.实验设计
    (二)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1.教学策略实施前测试
        2.教学策略实施后测试
    (三)实验成果与问题反思
        1.实验成果的表现
        2.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情况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附录三 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情况调查问卷(教师)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致谢

(4)陆生贝类若干类群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陆生贝类概述
        1.1.1 世界陆生贝类多样性
        1.1.2 陆生贝类濒危状况
    1.2 陆生贝类分类学研究进展
        1.2.1 陆生贝类分类系统
        1.2.2 几个主要类群分类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2.3 腹足类螺旋方向的变异对物种形成的意义
    1.3 选题目的意义
第2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柄眼目系统发育及线粒体基因重排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标本采集
        2.2.2 DNA提取及序列扩增
        2.2.3 序列拼接和注释
        2.2.4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2.2.5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
        2.2.6 基因重排分析
    2.3 结果
        2.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组成
        2.3.2 柄眼目系统发育关系
        2.3.3 线粒体基因序列重排
    2.4 讨论
第3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古扭舌类系统发育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标本采集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组成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3.3.3 古扭舌类线粒体基因组重排
        3.3.4 古扭舌类系统发育关系
    3.4 讨论
第4章 基于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证据的长旋螺属Amphidromus分类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标本采集
        4.2.2 DNA提取及序列扩增
        4.2.3 系统发育分析
        4.2.4 几何形态学分析
    4.3 结果
        4.3.1 系统发育分析
        4.3.2 形态学分析
        4.3.3 生殖系统解剖分析
    4.4 讨论
    4.5 物种记述
第5章 似蛹螺属Pupoides螺旋方向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标本采集
        5.2.2 DNA提取及序列扩增
        5.2.3 系统发育分析
    5.3 结果
        5.3.1 似蛹螺属系统发育分析
        5.3.2 似蛹螺属遗传距离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外国植物园现状
        1.3.2 中国植物园现状
        1.3.3 澳新植物园现状
    1.4 本文拟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研究范围与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植物园概述
    2.1 植物园概念
        2.1.1 植物园
        2.1.2 树木园
    2.2 植物园特征
    2.3 植物园功能
    2.4 植物园分类
3 澳新植物园发展历程研究
    3.1 萌芽时期(1816年至1840年)
        3.1.1 历史背景
        3.1.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1.3 小结
    3.2 发展时期(1841年至1889年)
        3.2.1 历史背景
        3.2.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2.3 小结
    3.3 平稳时期(1890年至1944年)
        3.3.1 历史背景
        3.3.2 小结
    3.4 转折时期(1945年至1999年)
        3.4.1 历史背景
        3.4.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4.3 小结
    3.5 创新时期(2000年至今)
        3.5.1 历史背景
        3.5.2 典型植物园分析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3.6.1 发展历程总结
        3.6.2 发展趋势分析
        3.6.3 澳新植物园从属
        3.6.4 澳新植物园面积
4 当代澳新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4.1 规划特色理念
        4.1.1 地域性特色理念
        4.1.2 可持续发展理念
        4.1.3 本土植物保护理念
    4.2 植物园选址
        4.2.1 外部景观
        4.2.2 内部资源
        4.2.3 公众服务价值
    4.3 植物园平面布局
        4.3.1 空间结构
        4.3.2 功能分区
    4.4 植物展示
        4.4.1 当代植物园植物收集现状
        4.4.2 植物展示发展趋势
        4.4.3 科学性展示体系
        4.4.4 原生生境展示体系
        4.4.5 主题性展示体系
    4.5 游线组织与解说系统
        4.5.1 游线组织
        4.5.2 解说系统
    4.6 功能设置
        4.6.1 教育功能
        4.6.2 科研功能
        4.6.3 游憩功能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讨论
    5.1 澳新植物园发展趋势总结
    5.2 澳新植物园经验借鉴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澳大利亚植物园信息统计表
附录B. 新西兰植物园信息统计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二)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檀香及其物种传入中国的历史
    第一节 檀香树与檀香
        一、檀香树及其适生条件
        二、檀香的类别
    第二节 檀香在国外的种植和利用情况
        一、印度的檀香种植与利用
        二、檀香在其他国家的种植与利用
    第三节 域外檀香物种传入中国的历史
        一、中国历史上的檀香物种输入
        二、中国的檀香引种与栽培
第二章 中国古代檀香的加工与利用
    第一节 檀香与生活用品制作
        一、家具与器物制作
        二、化妆品制作
        三、饮食增香剂
        四、其他生活用香
    第二节 檀香与中医药保健
        一、古人对檀香的药性认识
        二、古人的檀香药用加工方法
        三、古人对檀香的临床利用
    第三节 檀香在古代宗教中的利用
        一、檀香与佛教用品
        二、檀香与佛教文化
        三、檀香与其他宗教和祭祀
    第四节 古代少数民族对檀香的利用
        一、西南少数民族
        二、北方少数民族
第三章 中国古代檀香朝贡与贸易
    第一节 魏晋至五代十国域外檀香商品的输入
        一、魏晋时期
        二、唐代
        三、五代十国时期
    第二节 宋元时期檀香朝贡与贸易
        一、宋代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
        二、对东北亚和中亚地区的檀香转口贸易
        三、元代
    第三节 明清时期檀香朝贡与贸易
        一、明清檀香朝贡贸易
        二、明清民间的檀香贸易
第四章 中国檀香文化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檀香文化的传承情况
        一、檀香香料传统制作技艺
        二、以檀香为载体的其他手工技艺
    第二节 檀香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传承保护
        一、檀香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檀香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7)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一) 国际社会对和平与理解的诉求
        (二) 澳大利亚社会文化背景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需求
        (三) 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对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国际理解教育
        (二) 国际理解素养
        (三) 教师国际理解素养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澳大利亚重视培养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
        (二) 各国对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逐步重视
    二、国内背景
        (一) 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对国际理解的需求
        (二) 在线教育发展为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在线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 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国际理解素养的要求
    一、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一) 教师专业知识中的国际理解素养要求
        (二)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国际理解素养要求
        (三)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国际理解素养要求
    二、州教师政策文件
        (一) 昆士兰州教师道德标准中有关国际理解素养的要求
        (二) 维多利亚州教师行为标准中有关国际理解素养的要求
        (三) 西澳大利亚州社会胜任力指南中有关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要求
第三章 澳大利亚职前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
    一、澳大利亚职前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途径
    二、莫纳什大学教育学院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
        (一) 教育学院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
        (二) 小学教育专业中与培养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相关的课程
        (三) 通过海外实习培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第四章 澳大利亚在职教师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
    一、维多利亚州教育培训部组织教师海外学习项目
    二、澳大利亚全球教育网站的教师在线培训
    三、西澳大利亚州“同一个世界”中心网站的教师在线培训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
    一、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特点
    二、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I.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1.1 Preparation work made before translation
    1.2 Problems met in translation
    1.3 Revisions made after translation
II.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2.1 Congruence
    2.2 Ideational metaphor
Ⅲ.Case analysis
    3.1 The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3.2 The translation of adjectivization
    3.3 The translation of verbalizatio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xⅠ NMC Horizon Report:2016 Museum Edition+《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
AppendixⅡ Translation Certificate

(9)生物化石综合地球化学研究 ——以我国新疆晚泥盆世和澳大利亚早二叠世腕足类及江西沿沟P-Tr之交牙形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物化石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主要生物门类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2 腕足化石和牙形石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创新点
    §1.4 工作量
第二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测试以及成岩蚀变判别方法
    §2.1 腕足介壳化石样品的前处理和测试方法
        2.1.1 样品前处理
        2.1.2 分析测试方法
    §2.2 腕足介壳化石成岩蚀变程度的评价
        2.2.1 扫描电镜判别法
        2.2.2 阴极发光判别法
        2.2.3 微量元素判别法
    §2.3 牙形石骨骼和全岩样品的处理与测试
        2.3.1 牙形石
        2.3.2 全岩样品
    §2.4 牙形石骨骼样品成岩蚀变判别方法
        2.4.1 REE的元素分布与变化趋势比较
        2.4.2 REE的原始海水信号与成岩作用信号的识别
第三章 新疆北部和什托洛盖地区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古海水温度变化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及剖面介绍
    §3.3 氧同位素恢复古海水温度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3.4 结果:腕足介壳碳、氧、锶同位素变化趋势
    §3.5 讨论
        3.5.1 F-F大绝灭前后的古海水温度变化以及与同期其他地区的温度比较
        3.5.2 F-F之交海平面变化及陆地风化作用
        3.5.3 大绝灭之后生物迅速复苏、繁盛的可能原因
第四章 西澳大利亚坎纳温盆地早二叠世冰期-间冰期之交古海水温度变化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剖面地层介绍
    §4.3 结果:早二叠世腕足介壳碳、氧、锶同位素变化趋势
    §4.4 讨论
        4.4.1 早二叠世冰期-间冰期之交海水温度变化趋势
        4.4.2 早二叠世冰期-间冰期转折时期海平面变化与陆地风化作用
        4.4.3 腕足介壳族类(Clumped)氧同位素与常规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比较
第五章 牙形石稀土元素在江西沿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海洋学研究上的应用
    §5.1 引言
    §5.2 江西景德镇市沿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剖面介绍
    §5.3 结果
        5.3.1 P-Tr之交总稀土元素变化趋势
        5.3.2 P-Tr之交典型异常值变化趋势
        5.3.3 P-Tr之交稀土元素比值变化趋势
        5.3.4 P-Tr之交化学风化指数(CIA)变化趋势
    §5.4 讨论
        5.4.1 二叠纪末大绝灭前夕古海洋环境条件
        5.4.2 大灭绝之后陆地风化作用增强
第六章 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我国新疆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腕足测试结果
附录二 西澳大利亚早二叠世坎纳温盆地Calytharra Spring剖面腕足测试结果
附录三 我国江西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沿沟剖面牙形石测试结果
附录四 我国江西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沿沟剖面全岩微量测试结果
附录五 我国江西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沿沟剖面全岩主量测试结果
附录六 国际标准物质(BCR-2G)LA-ICP-MS多次测量结果

(10)沙漠的尽头总有绿洲 西澳南隅用镜头追逐美景(论文提纲范文)

station1珀斯及以北徘徊在荒凉与繁华之间珀斯-兰斯林-南邦国家公园
    拍什么
    玩什么
    住哪里
    吃什么
station2澳洲西南角徜徉浪花里的听海之旅巴瑟尔顿-舒格洛夫岩-立文角-奥尔巴尼
    拍什么
    玩什么
    住哪里
station3西澳奇观从内陆一直狂奔向海洋斯特林山脉国家公园-波浪岩-埃斯佩兰斯
    拍什么
    玩什么
    吃与住
西澳拍摄小贴士
西澳住宿贴士

四、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月亮骨的故事[J]. 尼古拉斯·周思,李尧. 世界文学, 2021(05)
  • [2]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雷香荣.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高中生历史学科质疑能力培养研究[D]. 李炯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陆生贝类若干类群分类学研究[D]. 谢广龙. 南昌大学, 2019(01)
  • [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植物园发展趋势及规划设计特征研究[D]. 于雪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古代檀香史研究[D]. 赵逸秋.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澳大利亚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研究[D]. 曹盛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D]. 陈晓培.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生物化石综合地球化学研究 ——以我国新疆晚泥盆世和澳大利亚早二叠世腕足类及江西沿沟P-Tr之交牙形石为例[D]. 李杨.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沙漠的尽头总有绿洲 西澳南隅用镜头追逐美景[J]. 白一帆ivan,杨轩昊. 摄影之友(摄影旅游), 2015(04)

标签:;  ;  

西澳大利亚海事博物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