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皮天然色浆的研究

棉秆皮天然色浆的研究

一、棉杆皮本色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广祥[1](2017)在《棕榈工艺纤维的制备及其可纺性研究》文中提出棕榈纤维具有耐腐蚀、弹性高、保暖性好等优点,但是由于纤维线密度大、刚性高等原因,阻碍了其在纺纱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改进棕榈纤维脱胶工艺,得到了制取工艺纤维的最优路线,对工艺纤维的可纺性指标做了测试分析。通过与棉纤维混纺,纺制出棉/棕榈混纺纱线,并对其品质进行测试分析。针对碱煮法制备纺织用棕榈纤维存在脱胶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预处理后碱煮脱胶过程中添加助剂的方式制备棕榈工艺纤维。通过酸、氧化和高温三种方式预处理纤维,分析脱胶率、聚集态结构和热学性能,得到最优预处理方案:浓度0.06%的硫酸在浴比为1:125时80℃下处理30 min。采用正交试验,得到影响脱胶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浓度,而一定范围内温度、浴比、时间对脱胶结果影响不大。通过间歇性加入过氧化氢和添加助剂的方式优化脱胶方案,制备的棕榈工艺纤维脱胶率51.82%,工艺纤维含量91.26%,线密度5.3 tex,表明该优化工艺可有效脱胶,并降低纤维细度。对纤维成分、结构和可纺性指标进行表征,以综合判定纤维性能。木质素含量由38.00%下降到10.31%,纤维素含量由27.15%提高到59.35%;结晶度由37.26%提高到58.35%;纤维纵向结构清晰,胶质基本去除。对细度、长度整齐度、可绕度、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回潮率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以表征棕榈工艺纤维的可纺性。棕榈工艺纤维的性能测试分析表明其可以用于纺纱。经试纺,选用混纺比为70/30、90/10的棉/棕榈纤维纺纱。其中70/30纱线断裂强度31.68 cN/tex、条干不匀率28.24%、毛羽4.94、细节4680个/km、粗节6420个/km。表明棕榈工艺纤维能提高纱线强力,但品质有待提升。本课题制备的棕榈工艺纤维可拓展其在纺织领域好的应用。

康玉萍[2](2015)在《棉秆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复合地膜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覆盖农用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促进作物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农用地膜在土壤中无法降解,长时间累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很多国内外研究者对可降解农膜进行了研究。本项目首先以废弃的棉秆为原料,对棉秆皮进行脱胶,制取棉秆皮纤维;对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棉秆皮纤维进行了性能测试。再将所得棉秆皮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混合后热压成型,制得可降解的农用地膜。然后对所制备的地膜进行了透光率、拉伸强力、顶破强力、厚度、保温性能、保墒性能、降解性能等做了测试并与普通PE地膜做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得到了棉秆皮脱胶最佳工艺,NaOH的用量为21.46g/L,碱煮温度为95.23℃,碱煮时间为90.16分钟。(2)以自制的棉秆皮纤维为原料,与聚乳酸纤维按重量比为50:50的比例混合,在145℃条件下热压70秒,得到性能较好的复合地膜。(3)经热压成型的复合地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其透光率达到62.12%,虽然不及普通地膜的透光率(普通PE地膜透光率为85.81%),但也可基本满足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育苗要求。(4)拉伸强力测试显示,拉伸强力为190.80N,普通PE地膜为175.55N,高于普通PE地膜,但拉伸伸长率远小于普通PE地膜。(5)顶破强力测试显示,复合地膜的顶破强力为11.14N,普通PE地膜的顶破强力为7.84N,高于普通PE地膜。(6)厚度测试显示,复合地膜的厚度为0.34mm,普通PE地膜的厚度为0.02mm,复合地膜远不及普通PE地膜。(7)保温性测试显示,薄膜覆盖可以增加地面温度,在22时时覆盖普通PE地膜的温度比未覆盖地膜的土壤表面温度升高了3.9℃,覆盖复合地膜的温度比未覆盖地膜的土壤表面温度升高了2.6℃。虽然复合地膜的增温效果略差于普通PE地膜的增温效果,但仍有一定的增温效果。(8)保墒性测试显示,覆盖普通PE地膜的土壤含水率最高,而覆盖复合地膜的土壤含水率介于覆盖普通PE地膜与未覆膜之间。覆盖普通PE地膜的含水率比未覆盖的高了9.6%,覆盖复合地膜的含水率比未覆盖的高了7.7%,也有较好的保墒性能。(9)降解性试验显示,普通PE地膜在试验期间质量无变化,而复合地膜的质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加弱酸的情况下,下降较快。说明复合地膜在土壤中被逐渐降解,且在酸性环境中降解速度较快。土埋降解试验时第2周左右地膜表面出现不均匀龟裂,3周左右龟裂扩大,第4周聚乳酸部分降解,强力降低。第5周、第6周聚乳酸继续降解,棉秆皮纤维变得疏松。第7周时复合地膜已经变脆,无法测得其强力,稍用力搓时会变成粉末状。

杨茜[3](2015)在《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沥青混合料因其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水损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工程。目前,可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类型众多,制备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棉花为锦葵科草木类植物,其秸秆富含植物纤维。为了解决棉秸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挖掘棉秸秆潜在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拓展棉秸秆的应用范围,探索新型路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棉秸秆成分和技术特性,提出将棉秸秆加工成一种可掺入沥青混合料的纤维材料,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评价。首先,根据棉秸秆的结构构造和纤维束的分离原理,分析已有纤维加工设备的适应性,选用水平磨盘研磨机、垂直磨盘研磨机、立盘爪式粉碎机、刀片式剪切机、锤式粉碎机,进行棉秸秆纤维制备,评价制备后纤维的技术性能,确定棉秸秆加工设备为刀片式剪切机;随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棉秸秆纤维,分析其技术性能的差异,确定合理的制备工艺参数。综合所选用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参数,确定棉秸秆的最佳制备工艺流程:棉秸秆预处理、锤式粉碎、高速剪切分散、烘干后处理,棉秸秆预处理阶段分为初步碾压与剪切、浸泡,在饱和面干状态进行锤式粉碎,然后在刀片式剪切机中高速剪切分散。最后,得出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棉秸秆纤维长度分布在16 mm。设计吸油率和纤维耐热老化试验方法,评价棉秸秆纤维的吸油性和耐热性,并于木质素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棉秸秆纤维吸油性略小于木质素纤维,在高温下长时间保存,棉秸秆纤维老化变脆,但性能基本趋于稳定。研究成果为棉秸秆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倩[4](2015)在《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因此拥有极其丰富的棉秆皮资源。利用农业废弃资源棉秆皮来开发天然纺织原料,能够缓解我国纺织工业原料及天然纤维资源的短缺,同时也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等目标。但是,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仍然不够理想,残胶和木质素含量比较高,并且一般较粗,难以直接运用到纺纱工艺中。本课题主要研究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问题,即在不同条件下对棉秆皮纤维进行充分分离,探索纤维分离的程度与规律,并分析不同分离度对纤维性能及结构形态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棉秆皮纤维的最大分离程度及其条件。本课题首先采用渗透剂、膨化剂等助剂对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进行化学预处理,以使工艺纤维内部的致密结构被松解,Na OH能够更深一步地进入到纤维内部去除部分胶质,从而使纤维变细的同时降低纤维间的结合力,增加纤维表面的原始缺陷和裂缝。其次,将超声波作用于化学预处理后的纤维,使纤维在原始缺陷或裂纹处产生应力应变能的集中,超声波所传递的部分能量会转化为裂纹扩展新表面所需的能量,从而引起裂缝扩展、纤维分离。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试验以及直观分析,以细度为指标,研究化学预处理、超声波震荡及化学预处理与超声波震荡联合三种分离工艺的优化处理条件,并通过比较各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纤维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形态,得出最大分离程度下的优化方案。通过实验,得出化学预处理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助剂120g/L,Na OH10g/L,时间90min,温度50℃,浴比1: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纤维细度为3.54tex;超声波震荡工艺的优化工艺参数为:Na OH12g/L,功率160W,时间50min,温度80℃,浴比1: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纤维细度为3.07tex;化学预处理与超声波震荡联合工艺的优化工艺参数为:Na OH20g/L,助剂140g/L,功率160W,温度70℃,时间90min,浴比1: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纤维细度为4.18tex。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细度为4.55tex,先化学预处理再超声波震荡即方案一得到的纤维细度为3.07tex,而化学预处理与超声波震荡联合即方案二得到的纤维细度为4.18tex,将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处理后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大于方案二处理后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

房昆[5](2013)在《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碱处理及纱线性能》文中研究说明棉秆皮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素纤维。本文对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进行碱丝光处理。首先对碱丝光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其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定碱丝光处理的碱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与水平,以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失重率、缩水率、回潮率、钡值为指标,分析碱丝光处理的显着影响因素,以及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得到纱线各指标最佳的工艺参数。在最优的碱丝光处理工艺条件下,对碱丝光、碱缩处理的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综合测试评价,主要包括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缩水率、回潮率、钡值、结晶度等。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碱丝光、碱缩处理的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外观形貌,通过X衍射法分析纱线的结晶结构。通过研究,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NaOH浓度200g/L,温度20℃,时间200s,浴比1:50。0/100、20/80、50/50三种不同混纺比的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在经碱丝光、碱缩处理之前,断裂强度(cN/tex)分别为:5.50、5.15、4.35;回潮率(%)分别为:7.32、8.00、8.15;缩水率(%)分别为:1.20、2.50、3.50。经碱丝光处理之后,断裂强度(cN/tex)分别增加为:6.10、5.74、5.12;回潮率(%)分别上升为:8.75、9.00、9.21;缩水率(%)分别减小为:1.05、1.12、1.20。在经碱丝光处理后,纱线的钡值分别达到:137、145、151。纱线的强度、回潮率、吸附性能都会增加,而缩水率会下降,达到增大尺寸稳定性的目的。而经碱缩处理后,断裂强度(cN/tex)分别增加为:6.00、5.20、5.10;回潮率(%)分别上升为:8.24、8.76、8.90;收缩率(%)分别增大为:24.85、35.10、40.20。在经碱缩处理后,纱线的钡值分别达到132、143、144。纱线的收缩率大幅度增加,纤维扭曲更加明显,排列不规则,形成波浪型外观,纱线富有弹性,纱线的强度、回潮率、吸附性能也会有所升高,但光泽度改善很小。通过X衍射、高斯拟合、分峰法以及结晶度公式得到了碱丝光、碱缩处理前后的纱线的结晶度,发现碱丝光、碱缩处理前后0/100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的特征衍射峰的位置与纤维素I的特征峰理论值基本吻合,表明经过碱丝光、碱缩处理后,其结晶类型仍属于纤维素I晶型。通过Origin7.5软件进行分峰拟合,得到改性前的0/100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结晶度为58.8%,碱丝光处理后的结晶度为53.6%,碱缩处理后的结晶度为52.7%,碱丝光、碱缩处理后纱线结晶度都有所降低。而50/50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经碱丝光、碱缩处理后,除了纤维素Ⅰ的特征峰外,还出现了纤维素Ⅱ的特征峰,表明烧碱处理使部分纤维素Ⅰ转化成纤维素Ⅱ。在碱处理之前结晶度为54.7%,经碱丝光、碱缩处理后结晶度分别降低为50.6%、47.8%,碱丝光、碱缩处理后的纱线结晶度有所降低。

李鸣[6](2013)在《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芦苇、荻、麦草、蔗渣、棉秆、竹子在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揭示甲氧基脱除历程和甲醇产生历程的关系。同时探讨了蒸煮工艺参数对竹子、蔗渣在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量和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芦苇烧碱-蒽醌法甲氧基脱除分为两个阶段,即:大量脱甲氧基阶段,指升温至140℃。少量脱甲氧基阶段,指蒸煮保温阶段。甲醇的产生历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升温到80℃这个阶段,甲醇发生量较少;一是甲醇大量产生阶段,从80℃一直到蒸煮结束。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甲氧基脱除历程,第一阶段是升温至最高温度140℃。第二阶段是140℃至保温60rmin这个阶段。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甲醇少量产生阶段,从升温到105℃。另一个阶段是甲醇大量产生阶段,指105℃到保温60min。未经水洗的蔗渣甲醇发生量稍大于经过水洗的蔗渣。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氧基的脱除历程,大量脱除阶段指从升温到135℃,少量脱除阶段指135℃到保温60min。甲醇在整个历程中基本以相当的速率增大。与蔗渣1相比,麦草甲氧基脱除率小于蔗渣1,甲醇产生历程没有呈现阶段性。荻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氧基脱除历程分为快速脱甲氧基阶段,指蒸煮升温至125℃。慢速脱甲氧基阶段,指125℃后到蒸煮结束。甲醇产生历程,前一阶段是从蒸煮开始至保温30min。后一阶段是保温30min到保温60min。与芦苇相比,整个历程中发生量小,在蒸煮后期甲醇产生速率变化较小,而芦苇一直增大。棉秆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氧基的脱除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升温开始到保温45min,此阶段甲氧基的脱除率较大。第二阶段从保温45min到保温180min,甲氧基只有少量脱除。甲醇的产生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35℃前是第一个阶段,从135℃到保温90min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保温90min到保温180min。竹子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氧基脱除历程和甲醇产生历程均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升温开始到最高温度160℃是甲氧基脱除第一阶段,在此阶段甲氧基脱除比棉秆快,脱除率大。第二阶段保温阶段。甲醇的产生历程,第一阶段是在105℃以前。第二阶段从105℃到保温180min。但是在整个历程中,相比棉秆发生量小,产生速率在蒸煮后期大于棉杆。不同原料在小放汽时甲醇发生量和甲氧基脱除率均有所不同。两种蔗渣发生量和甲氧基脱除率差别都不大。此外还探讨了蔗渣、竹子蒸煮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其甲醇发生量合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度、用碱量、保温时间和蒸煮温度都对甲醇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而言,对甲氧基脱除率影响较小。

崔宇,陈嘉川,杨桂花[7](2012)在《果胶酶对棉杆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对比不同果胶酶用量处理的棉杆APMP制浆工艺。研究发现,果胶酶处理对棉杆APMP制浆有较好的效果,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浆相比,纤维长度增加,宽度减小,细小纤维含量下降。所得纸张白度提高,不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和光吸收系数都有所降低。强度方面,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了10.59%,46.54%和9.72%。

张晓岑[8](2012)在《棉秆皮脱胶技术及其脱胶效果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天然纤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从农业废弃物获得的纤维。棉花在我国有大面积的种植,它又是人类衣着的主要原料,而棉秆皮是棉花摘取后的农业废弃材料,因此每年收获的棉秆皮数量也相当可观。如果充分利用棉秆皮资源开发新型纤维,将其做为纺纱原料,既可以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缓解近期棉花供应不足带来的压力,又能减少了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棉杆皮纤维是从棉杆皮中提取的纤维,开发棉秆皮资源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取出柔软细长的棉秆皮纤维,棉秆皮属于韧皮纤维,其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蜡质、果胶、水溶物、灰分等,其中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这些非纤维素物质将棉秆皮的单纤维粘结在一起,使得棉秆皮纤维粗硬,可纺性差。因此提取棉秆皮纤维的手段就是脱胶。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本课题中主要完成了测定棉秆皮的各化学成分、脱胶前预处理、三种不同方法脱胶工作。棉秆皮的各化学成分的测定,采用按照《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测定;脱胶前预处理探讨了棉秆皮脱胶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即预氧处理和预超声波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一种适合棉秆皮预处理的方法-预氧处理,为下一道的脱胶工序打下基础;在脱胶实验中,采用了高温脱胶、复配酶脱胶、高温-酶联合脱胶三种脱胶方法。在高温脱胶中,利用正交试验综合考察高温脱胶法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浴比这四个因素对木质素含量、残胶率、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的影响,之后通过正交试验中对脱胶效果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做二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用残胶率和断裂强度来衡量脱胶效果的好坏,最终优化得出最优工艺为:处理温度131℃、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1.26%、保温时间50min、浴比1:20。最优工艺下测得纤维的木质素含量达到5.82%、残胶率达到6.03%、细度为2.93tex、断裂强度在6.5,-7cN·dtex1之间,主体长度在70~90mm之间,经过后处理纤维的各项指标也得到改善,脱胶效果良好;在复配酶脱胶中,首先利用单因素分析考察复配酶比例、复配酶浓度、脱胶时间、作用温度和pH对棉秆皮纤维的残胶率、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再以复配酶脱胶中复配酶浓度、脱胶时间和作用温度三个因素为考察指标,以残胶率、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为测试指标,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得出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在复配酶浓度1.97%、时间24.8h、温度49℃时,测得棉秆皮纤维的木质素含量为6.04%、残胶率6.21%、细度1.78tex、断裂强度在8~8.5cN·dtex-1之间、主体长度在80-100mm之间,经过后处理,纤维的各项指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高温-酶联合脱胶制备棉秆皮纤维,测得木质素含量3.83%、残胶率2.31%、细度1.74tex、断裂强度5~6cN·dtex、体长度55~65mm,综合比较几种脱胶方法,高温-酶脱胶工艺所制得的纤维残胶率和木质素含量最低,其它各项指标也达到了纺纱要求,是三种脱胶方法中最优的脱胶工艺。此外,综合考虑能耗和环保要求,复配酶脱胶方法显示了自身的优势,且制得的纤维也达到了纺纱要求,能作为棉杆皮脱胶的备选方法。

聂勋载[9](2011)在《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清洁制浆新工艺——学习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思考和建议》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高举清洁生产的大旗,吹响了放行草浆清洁生产的号角,树立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新的里程碑。从中国国情出发强调多元化的原料方向,要千方百计将造纸工业的原料立足于国内,要珍惜难能可贵的草浆清洁生产新工艺,实事求是大力支持,自力更生,稳步推进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发挥政府的权威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实现造纸强国之梦,使中国造纸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十大产业甚至四大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造纸工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聂勋载[10](2011)在《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学习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感想和建议》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高举清洁生产的大旗,吹响了放行草浆清洁生产的号角,树立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新的里程碑。从中国国情出发强调多元化的原料方向,要千方百计将造纸工业的原料立足于国内,要珍惜难能可贵的草浆清洁生产新工艺,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发挥政府的权威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实现造纸强国之梦,使中国造纸工业进入国民经济十大产业甚至四大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造纸工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棉杆皮本色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杆皮本色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棕榈工艺纤维的制备及其可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植物纤维
        1.1.1 天然植物纤维特点及用途
        1.1.2 天然植物纤维纺纱现状
    1.2 棕榈纤维
        1.2.1 棕榈纤维研究应用现状
        1.2.2 棕榈纤维脱胶工艺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棕榈工艺纤维的处理条件研究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2 棕榈工艺纤维的预处理
        2.2.1 棕榈纤维预处理方式选择
        2.2.2 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
    2.3 棕榈工艺纤维的制备条件探讨
        2.3.1 碱氧法制取棕榈工艺纤维
        2.3.2 过氧化氢添加方式对脱胶的影响
        2.3.3 脱胶助剂的选用
    2.4 棕榈工艺纤维制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棕榈工艺纤维的化学成分、结构及纺纱指标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2 棕榈工艺纤维的化学成分及组成
        3.2.1 棕榈工艺纤维的化学成分
        3.2.2 棕榈工艺纤维的化学组成
    3.3 棕榈工艺纤维的结构
        3.3.1 棕榈工艺纤维表面形态
        3.3.2 棕榈工艺纤维聚集态结构
    3.4 棕榈工艺纤维的纺纱指标
        3.4.1 棕榈工艺纤维细度和长度
        3.4.2 棕榈工艺纤维的可绕度
        3.4.3 棕榈工艺纤维的力学性能
        3.4.4 棕榈工艺纤维的其它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棕榈工艺纤维的试纺及纱线品质测试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4.2 棕榈工艺纤维的纺纱前准备
        4.2.1 纺纱系统的选择
        4.2.2 原料的给油加湿
        4.2.3 混纺比的确定
    4.3 棕榈工艺纤维纺纱工艺探究
        4.3.1 开松、梳理、并条工序
        4.3.2 粗纱、细纱工序
    4.4 棕榈纱线的品质测试分析
        4.4.1 混纺纱线的强力
        4.4.2 混纺纱线的细度和条干均匀度
        4.4.3 混纺纱线的毛羽
        4.4.4 混纺纱线的纱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棉秆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复合地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用地膜的作用
        1.1.2 农用塑料地膜的污染现状
        1.1.3 农用地膜污染的治理措施
    1.2 棉秆皮
        1.2.1 棉秆皮纤维的结构
        1.2.2 棉秆皮纤维的化学成分
        1.2.3 传统棉秆的处理
        1.2.4 棉秆的利用
        1.2.5 棉秆皮纤维研究现状
    1.3 聚乳酸
        1.3.1 聚乳酸结构及性能
        1.3.2 聚乳酸的应用
    1.4 可降解地膜
        1.4.1 生物降解地膜
        1.4.2 光降解地膜
        1.4.3 生/光双降解地膜
        1.4.4 植物纤维降解地膜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课题研究目的
        1.5.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棉秆皮化学成分及脱胶试验
    2.1 棉秆皮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2.1.1 试验原料、仪器及药品
        2.1.2 脂腊质含量的测定
        2.1.3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2.1.4 水溶物含量的测定
        2.1.5 果胶质含量的测定
        2.1.6 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2.1.7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2.1.8 结果分析
    2.2 棉秆皮脱胶试验
        2.2.1 脱胶试验设备及药品
        2.2.2 脱胶工艺流程
        2.2.3 参数范围选择
        2.2.4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
        2.2.5 三维立体图的绘制及分析
    2.3 棉秆皮纤维性能测试
        2.3.1 棉秆皮纤维外观
        2.3.2 棉秆皮纤维聚合度
        2.3.3 棉秆皮纤维强力
        2.3.4 棉秆皮纤维的残胶率
        2.3.5 棉秆皮纤维的回潮率
        2.3.6 棉秆皮纤维吸放湿试验
        2.3.7 棉秆皮纤维细度
        2.3.8 棉秆皮纤维长度
        2.3.9 棉秆皮纤维热重
    2.4 聚乳酸纤维性能测试
        2.4.1 聚乳酸纤维形貌
        2.4.2 聚乳酸X-射线能谱分析
第3章 复合膜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3.1 试验原料及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力学性能
        3.2.2 厚度
        3.2.3 膜的透光率
        3.2.4 复合地膜的保墒、保温性
        3.2.5 复合地膜的降解性
    3.3 热压成型
        3.3.1 温度对复合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棉秆皮/聚乳酸纤维重量比对复合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时间对复合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成膜的性能测试分析
        3.4.1 力学性能分析
        3.4.2 厚度测试分析
        3.4.3 膜的透光率分析
        3.4.4 复合地膜土壤保温、保墒性分析
        3.4.5 地膜降解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4.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棉秸秆应用概况
        1.1.2 棉秸秆的研究现状
        1.1.3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国外研究概况
        1.1.4 纤维沥青混合料国内研究概况
    1.2 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可行性分析
        1.2.1 棉秸秆成分分析
        1.2.2 棉秸秆纤维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可行性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秸秆纤维加工设备选型
    2.1 秸秆纤维加工方法现状
    2.2 棉秸秆纤维制备设备探索
        2.2.1 水平磨盘研磨机
        2.2.2 垂直磨盘研磨机
        2.2.3 立盘爪式粉碎机
        2.2.4 刀片式打散机
        2.2.5 锤式粉碎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棉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
    3.1 工艺路线比选
        3.1.1 预处理工艺
        3.1.2 机械破碎
        3.1.3 高速剪切分散
        3.1.4 烘干后处理
    3.2 最佳制备工艺的筛选
        3.2.1 棉秸秆粒状物料的探索实验
        3.2.2 全棉秸秆的探索实验
    3.3 制备过程中关键因素的研究
        3.3.1 浸泡程度
        3.3.2 含水量
        3.3.3 不同打散时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秸秆纤维的路用性能表征研究
    4.1 沥青路面用纤维的性能评价方法
        4.1.1 有机合成类路用纤维评价方法
        4.1.2 无机矿物类路用纤维评价方法
        4.1.3 天然植物类路用纤维评价方法
    4.2 棉秸秆纤维路用性能评价
        4.2.1 棉秸秆纤维的微观形貌分析
        4.2.2 棉秸秆纤维的长径比分析
        4.2.3 棉秸秆纤维的吸油性分析
        4.2.4 棉秸秆纤维的耐热性分析
        4.2.5 棉秸秆纤维掺入沥青胶浆的延度试验分析
    4.3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棉秆皮纤维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棉秆皮纤维的制取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准备
    2.2 棉秆皮纤维的制取
    2.3 原棉秆皮纤维的性能测试
    2.4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设备
        2.4.1 实验所用试剂
        2.4.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2.5 棉秆皮纤维的性能测试方法
        2.5.1 细度
        2.5.2 长度
        2.5.3 拉伸性能
        2.5.4 扫描电镜
    2.6 实验及分析方法
3 化学预处理工艺对棉秆皮纤维分离度的影响
    3.1 助剂选择
    3.2 化学预处理工艺单因子实验
        3.2.1 助剂配比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3.2.2 助剂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3.2.3 氢氧化钠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3.2.4 温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3.2.5 时间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3.3 化学预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3.3.1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3.3.2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3.3.3 验证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超声波震荡工艺对棉秆皮纤维分离度的影响
    4.1 超声波震荡分离原理
    4.2 超声波震荡分离的实验仪器
    4.3 超声波震荡分离工艺单因子实验
        4.3.1 氢氧化钠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4.3.2 超声功率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4.3.3 温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4.3.4 时间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4.4 超声波震荡分离工艺优化设计
        4.4.1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4.4.2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4.4.3 验证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化学预处理/超声波震荡联合工艺对棉秆皮纤维分离度的影响
    5.1 联合分离工艺原理
    5.2 助剂选择
    5.3 联合分离工艺单因子实验
        5.3.1 氢氧化钠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5.3.2 助剂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5.3.3 温度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5.3.4 时间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5.3.5 超声功率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5.4 联合分离工艺优化设计
        5.4.1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5.4.2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5.4.3 验证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棉秆皮纤维分离工艺评价
    6.1 不同分离方案制得的纤维性能的比较
    6.2 不同分离方案制得的纤维形态结构的比较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碱处理及纱线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碱丝光处理机理及实验方法
    2.1 丝光处理基本原理及丝光纤维性质
        2.1.1 丝光处理的基本原理
        2.1.2 丝光纤维的性质
    2.2 实验原料和试验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所用试剂
        2.2.3 实验所用设备及仪器
        2.2.4 纱线性能测试方法
        2.2.5 基于模糊正交法的试验数据处理
3 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丝光处理工艺
    3.1 丝光处理工艺参数分析
        3.1.1 碱浓度
        3.1.2 时间
        3.1.3 温度
    3.2 丝光处理工艺
        3.2.1 丝光处理工艺流程
        3.2.2 丝光处理前纱线性能
    3.3 丝光处理工艺单因素试验
        3.3.1 碱浓度对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分析
        3.3.2 温度对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分析
        3.3.3 时间对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分析
    3.4 丝光处理工艺优化
        3.4.1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4 验证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混比纱线丝光、碱缩处理及性能测试
    4.1 实验部分
        4.1.1 试验材料
        4.1.2 丝光处理工艺
        4.1.3 碱缩处理工艺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丝光、碱缩处理工艺对纱线外观的影响
        4.2.2 碱丝光、碱缩处理对纱线断裂强度的影响
        4.2.3 碱丝光、碱缩处理对纱线回潮率的影响
        4.2.4 碱丝光处理对纱线缩水率及碱缩处理对纱线收缩率的影响
        4.2.5 碱丝光、碱缩处理对纱线钡值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碱丝光、碱缩处理前后纱线结构形态比较
    5.1 碱丝光、碱缩处理前后纱线内部纤维的形态结构变化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X 射线衍射分析
        5.2.1 试样准备
        5.2.2 X 衍射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环境保护现状
    1.2 我国非木材原料利用概况
    1.3 黑液中甲醇的检测方法
        1.3.1 色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1.3.2 顶空气相色谱法
        1.3.3 全挥发顶空气相色谱法
        1.3.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
    1.4 甲氧基含量的测定方法
    1.5 制浆蒸煮过程中甲醇的产生机理
    1.6 国内外对制浆过程中甲醇的产生机理的研究概况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蒸煮
        2.2.2 黑液的收集方法
        2.2.3 甲氧基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测定
        2.2.4 甲氧基含量计算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甲醇含量计算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6 黑液残碱的测定
        2.2.7 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2.2.8 细浆得率及筛渣率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期间甲醇产生机理的研究
        3.1.1 芦苇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2 蔗渣1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3 蔗渣2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4 麦草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5 荻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6 棉秆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1.7 竹子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
    3.2 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与甲氧基脱除历程的比较
        3.2.1 不同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和甲氧基脱除历程的比较
        3.2.2 棉秆与竹子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和甲氧基脱除历程的比较
        3.2.3 麦草与蔗渣1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和甲氧基脱除历程的比较
        3.2.4 荻与芦苇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产生历程和甲氧基脱除历程的比较
    3.3 不同原料碱法蒸煮小放气时甲醇发生量和甲氧基脱除率
    3.4 蔗渣1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
        3.4.1 用碱量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4.2 保温时间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4.3 最高蒸煮温度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5 蔗渣2烧碱-蒽醌法蒸煮的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
        3.5.1 用碱量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5.2 保温时间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5.3 蒸煮最高温度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6 竹子硫酸盐法蒸煮的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
        3.6.1 硫化度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6.2 用碱量对甲醇发生量及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3.6.3 保温时间对甲醇发生量和甲氧基脱除率的影响
4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果胶酶对棉杆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1.2 酶制剂
    1.3 实验方法
        1.3.1 棉杆APMP制浆工艺流程
        1.3.2 棉杆预处理
        1.3.3 挤压疏解
        1.3.4 化学预浸渍
        1.3.5 酶处理工艺条件
        1.3.6 磨浆
        1.3.7 消潜及打浆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制浆工艺APMP制浆成纸物理性能分析
    2.2 果胶酶处理对棉杆APMP浆料性质的纤维质量分析
    2.3 不同酶用量对APMP制浆成纸物理性能分析
3 结论

(8)棉秆皮脱胶技术及其脱胶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天然植物纤维
        1.2.1 天然纤维的发展历程
        1.2.2 天然植物纤维的优良特性
        1.2.3 几种新型植物纤维及其利用现状
    1.3 棉秆皮概述
        1.3.1 棉秆皮的产生与利用
        1.3.2 棉秆皮脱胶的必要性
    1.4 韧皮纤维的脱胶技术
        1.4.1 天然水沤法脱胶
        1.4.2 化学脱胶法
        1.4.3 生物脱胶法
        1.4.4 闪爆法脱胶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实施方案
    1.6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6.1 研究特色
        1.6.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棉秆皮组分测定及预处理方法筛选
    2.1 前言
    2.2 棉秆皮的组分测定
        2.2.1 试验原料及药品
        2.2.2 试验方法
        2.2.3 棉秆皮组分数据与其他几种天然纤维对比
        2.2.4 棉秆皮的各组分分析
    2.3 棉秆皮的预处理
        2.3.1 试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2.3.2 试验方法
        2.3.3 测试方法
        2.3.4 预氧处理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2.3.5 预超声波处理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棉秆皮的预氧处理与预超声波处理对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温脱胶制备棉秆皮纤维
    3.1 前言
    3.2 棉秆皮纤维的高温脱胶机理
    3.3 试验部分
        3.3.1 试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3.3.2 试验方法
        3.3.3 测试方法
    3.4 试验结果和讨论
        3.4.1 高温脱胶正交试验
        3.4.2 高温脱胶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
    3.5 后处理试验结果
    3.6 小结
第四章 复配生物酶脱胶制备棉秆皮纤维
    4.1 前言
    4.2 棉秆皮纤维的复配酶脱胶机理
        4.2.1 酶的作用机理
        4.2.2 酶的特性
        4.2.3 生物酶脱胶
        4.2.4 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脱胶机理
    4.3 试验部分
        4.3.1 试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4.3.2 试验方法
        4.3.3 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4.2 正交回归试验优化棉秆皮纤维残胶率的结果及分析
        4.4.3 正交回归试验优化棉秆皮纤维细度的结果及分析
        4.4.4 正交回归试验优化棉秆皮纤维断裂强度的结果及分析
        4.4.5 回归正交试验的综合分析
    4.5 后处理试验结果
    4.6 小结
第五章 高温-酶联合脱胶及三种脱胶方法对比
    5.1 前言
    5.2 棉秆皮纤维的高温-酶联合脱胶
        5.2.1 实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5.2.2 试验方法
        5.2.3 测试方法
        5.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高温、复配酶、高温-酶三种脱胶方法各项指标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清洁制浆新工艺——学习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新的里程碑
2 中国造纸工业的原料要立足于国内
3 非木材纤维制浆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只能自力更生依靠国内去解决
4 清洁草浆生产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是贯彻《2011指导目录》的关键
5 加速完成科研程序狠抓示范工程, 科学合理的确定准入产量稳步发展草浆新技术
    (1) 科研示范工程:
    (2) 老厂技改工程:
    (3) 新建工程:
6 发挥政府和行业领导部门的权威作用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后以点带面在全国推广
7 要贯彻执行好《2011指导目录》, 宣传工作很重要

四、棉杆皮本色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棕榈工艺纤维的制备及其可纺性研究[D]. 孙广祥. 苏州大学, 2017(04)
  • [2]棉秆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复合地膜的研制[D]. 康玉萍. 新疆大学, 2015(02)
  • [3]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茜. 长安大学, 2015(01)
  • [4]棉秆皮纤维的分离度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D]. 王倩. 西安工程大学, 2015(04)
  • [5]棉秆皮纤维/棉混纺纱碱处理及纱线性能[D]. 房昆.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 [6]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机理的研究[D]. 李鸣.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5)
  • [7]果胶酶对棉杆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J]. 崔宇,陈嘉川,杨桂花. 华东纸业, 2012(02)
  • [8]棉秆皮脱胶技术及其脱胶效果分析[D]. 张晓岑.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7)
  • [9]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清洁制浆新工艺——学习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思考和建议[J]. 聂勋载. 湖北造纸, 2011(04)
  • [10]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发展制浆造纸工业——学习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感想和建议[J]. 聂勋载. 天津造纸, 2011(04)

标签:;  ;  ;  ;  ;  

棉秆皮天然色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