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大屠杀后党的地下整治工作

“2月7日”大屠杀后党的地下整治工作

一、“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飞[1](2019)在《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国外政治性济难团体建立及其活动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号召,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1925年9月,在中共上海区委的直接号召和具体领导下,于上海成立了以救济革命被难者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济难会。之后,上海市济难会、湖南济难会、广东济难会、北京济难会等地方分会不断成立。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严峻的环境,在部分地区,济难会继续建立。1928年11月,上海市各区济难会开始以人道互济会的名义开展活动。1929年11月下旬,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济难会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决定把名称改为“中国革命互济会”。从此,中共领导的革命济难组织以“中国革命互济会”的面目出现。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对济难会的定位是“实现联合战线的一种工具”和“赤色革命的后防”,宗旨是救济一切解放运动之被难者。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对济难会的路线有所变化。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强调“济难会绝不是一个慈善机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救济机关”,济难会的任务主要为:给被难的革命者以精神上、物质上的救济,并且以“济难”名义“打入广大工农群众,促进其觉悟和团结,并引其走到党的周围”。1929年底到1930年6月,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把互济会完全引向了直接进行全面斗争的道路。1930年9月底,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开始对“立三”路线进行了纠正乃至批判,认为引导互济会组织武装暴动是“立三”路线的恶果。批判“立三路线”后不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又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受此影响,互济会的路线也开始批判“右倾机会主义”,转向重新强调直接斗争的“左倾”。在组织系统上,济难会的制度构想为全国总会、省总会、县或市总会、区总会及各分会,并且对各级互济会的具体组织进行了周密规定。为加强对互济会的领导,中共在各级互济会设立了党团,党团受各级党部领导。在实际的组织发展中,从范围上讲,济难会在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和苏区都有所建立。但是,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等原因,在很多地区的组织发展和运行效能与制度构想相去甚远。与中共对济难会的路线演变相呼应,国民革命时期,中国济难会对受伤、被捕的被难人士及其家属进行了营救和物质救济,对英、日等国和北洋政府的暴行进行了揭露和声讨,对国民革命的推进产生一定助力。国共合作破裂后,在范围上,互济会的实际活动呈现非常泛化。在国统区,援救被捕中共人士及其家属,甚至在部分地区直接参与组织监狱暴动;参与组织公开的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示威游行等活动;公开为红军进行招考救护队宣传员、军医、军官;在上海的部分时期,济难会还做为党外人士同共产党联系的桥梁。在苏区,互济会从事了慰劳和抚恤红军战士及其家属,救济难民等社会救济工作,扩红退还公债等活动。虽然互济会实际所从事的活动严重泛化,但是其活动的开展程度并不充分。总体而言,济难会的活动对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与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有限。

刘莉[2](2017)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制等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京汉铁路沿线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诱发集体行动的潜质。在近代社会转型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京汉铁路显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非同一般的经济、政治及军事价值。京汉铁路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居住;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环境,容易造成自然灾害,形成重大灾荒,给沿途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对于京汉铁路而言,这种地理环境既给其运营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容易使其沦为兵火集中之地。京汉铁路沿途的人文面貌也是诱发集体行动的潜在因素。长辛店、郑州及江岸三个区域中心地的形成及大量外来人口的聚集,为地域性帮口组织的形成和集体行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清末民初,国内政局纷扰不已,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接连不断,土匪猖獗,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均极不安定。京汉铁路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其运营自然逃不离整个社会大环境。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引发了一系列的铁路危机。同时,铁路作为“洋人洋物”,常成为激怒中国工人罢工、激发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众矢之的,京汉铁路亦不例外。这些问题的长期叠加,增加了铁路工人集体行动的风险。京汉铁路工人自身的劳动条件和生存状态成为容易诱发工人集体行动的潜在因素。年龄结构、技术工人的集中、性别等劳动条件容易滋生群体性事件,而生活的单调及娱乐文化的缺失等因素又导致工人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隐忍、怨恨而又好勇斗狠的社会心态。此外,京汉铁路工人群体在法制、工作及生活三个层面均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而工人又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表达自身的职业诉求及维护自身权益。因此,集体行动成为他们团结有力的反抗方式。就工人组织而言,京汉铁路上的职工组织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分层现象。不管是职业性组织、地缘性组织还是其他性质的组织,均成为工人们之间的壁垒。这些组织团体的出现,一方面成为团结壮大工人力量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工人走向分裂主义的桥梁。这些因素的叠加成为引导工人走向集体行动的暗流。在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努力下,京汉路沿线各地工会组织相继建立。在工会的发动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开启了反抗斗争的模式,从“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在不断的反抗斗争中,京汉铁路工人逐渐成长为一支较为成熟的革命力量。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社会思潮、自然灾荒、中共的介入及北洋政府的恐慌与高压防范等是促发革命的助燃剂。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营造出强烈的革命氛围,这种社会环境对中国工人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其阶级意识开始形成,团结意识逐渐增强,反抗斗争从自在阶段开始向自为阶段转变。20年代初,京汉路沿线地带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荒,加之政府无力应对,导致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和社会恐慌,这是造成京汉及北方铁路工人频繁罢工的经济因素之一。中共介入京汉铁路以后,通过多种策略和方式,改造和利用了京汉铁路工人中固有的地域性帮口组织,在全路建立了统一的工会组织,为革命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面对逐渐风靡全国的“激进主义”和风起云涌的工潮,北洋政府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和高压政策。这一时期,工潮、政争及“过激主义”相互交织。由此可以预见,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的爆发并不是由单一因素促发的,更不是仅凭中共振臂一呼就能群起响应的,而是社会、自然、经济及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罢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各方力量对待此次罢工事件的态度及应对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大罢工发生后,工界、学界与商界之间的联盟关系瓦解。商界转而与军政当局结成同盟,共同抵制和破坏此次大罢工。工界与学界则相互支援,并积极联络商界,酝酿更大规模的反抗行动。最终,由于北京政府的严密防范,工界、学界筹划的总罢工及国民大运动未能实现。但经此一役,北京政府的残暴本质已暴露无遗,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打倒军阀”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民权意识的觉醒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罢工爆发后,北京政府对京汉路罢工事件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处置原则,逐渐平息了这场大罢工事件及全国范围内的反抗暗潮,暂时化解了这场严重的统治危机。然而,从北京政府的应对来看,主要采用的是“灭火”式的被动应对。从现代国家角度来说,北京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手段无疑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的。二七惨案后,国共两党及国内外社会各界对被难的京汉路工人及其家属展开了积极的救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救济效果。透过国共两党在救济工作中的合作与冲突,可以窥见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曲折性、复杂性及国共合作内部蕴含的分裂危机。此次大罢工的失败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二七”惨案确实给京汉路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困苦,也使中共的工运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挫败。然而,这一事件也对中国革命进程和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一方面导致了北洋政府的政治声誉严重恶化,使“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进而引发了中国革命力量的重组和革命策略的调整。此外,此次大罢工事件还推动了中国劳动立法的进程。“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基本社会功能,因此总结历史之得失十分必要。透过时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认知,可以发现大罢工并不是一起简单的罢工事件,事件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矛盾。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多元因素相互作用、激烈碰撞的产物。同样,大罢工的失败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从这次失败中反映出年轻的中共及工人阶级这支革命力量还不够成熟,自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二七”惨案后,在国共两党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塑造下,“二七”成为蕴含着“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等多重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纵观整个民国时期,“二七”纪念不仅是国共关系的晴雨表,而且成为近代中国革命中一个有力的社会动员工具。国共两党对“二七”符号的拥有和阐释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两党共同拥有,到互相争夺,再到中共独自掌控了“二七”符号的话语权。这种变化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共的政治动员技术和话语操控能力渐趋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共作为一支新生革命力量的渐趋壮大历程。

黄飞[3](2014)在《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湖北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来,湖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将湖北青年运动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全景式地再现了广大湖北青年在各个历史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足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回顾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过程,深入总结其特点、作用和历史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为湖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绪论:主要对选题做详细说明,分析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界定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再加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了。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等一批进步青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湖北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使湖北青年运动从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革命阶段。第二章: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为积极贯彻党的“三大”精神,广大湖北青年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迅速投入到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之中,并与各种反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仅全面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在湖北的建立,更提高了青年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湖北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区域,青年运动随之全面高涨,形成汹涌澎湃的大革命洪流。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湖北青年运动陷入低潮。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八七会议后,湖北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积极参加党领导的秋收暴动,与人民群众一道创建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政权等建设,不断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与封锁,为党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广大青年英勇地走在时代前列,将湖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建立最广泛的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湖北共青团被改造成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武汉保卫战。武汉沦陷后,广大湖北青年按照党的工作方针的指引,在坚持鄂西后方国统区合法斗争的同时,积极创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全面走上抗日战场,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卖国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促进了敌后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湖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五章: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武汉作为华中重镇,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要地。广大湖北青年组成湖北的“第二条战线”,举行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搬迁、反破坏”等一系列爱国运动,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斗争,为解放大武汉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湖北开始试建共青团组织,经过试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湖北青年运动由此在党、团组织领导下,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结束语: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从理论上深刻阐明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认真总结这一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努力为党做好新时期的湖北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使广大青年按照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努力续写当代湖北青年运动新篇章。

金梦[4](2014)在《近十年“二七”工人运动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90多年来,学术界陆续整理出版了新的回忆资料、研究论着和相关人物传记,发表了若干研究论文,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梳理和综述。一、十年来研究资料与论着出版概况第一,相关资料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挖掘。《武汉文史资料》在京汉铁路"二七"运动80周年之际设立"二七纪念专刊",刊载了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领导人邓中夏、项英等人的回忆史料,以及烈士林育南、施洋的后代的珍贵回忆。与此同时,作为京汉铁

陈龙[5](2012)在《北京政府时期铁路工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选取北京政府时期为考察时段,从铁路工人的基本状况、组织形态、经济政治诉求以及政府和共产党对铁路工人的政策等几个视点出发,宏观地剖析近代中国的铁路工人。本研究以铁路工人的斗争为主线,系统地阐释近代铁路工人思想及行为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质。第一,通过对主要的铁路工人运动进行个案分析,揭示铁路工人运动中共产党与政府之间的较量以及“劳资”之间的斗争。铁路工人运动由自在阶段走向自为阶段,由经济、人权斗争走向政治斗争,铁路工人思想行为转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与政府之间的争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阻碍,限制封锁共产党的行动,而共产党则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困难,争取扩大铁路工人运动。第二,以社会舆论为基础,考察政府关于铁路工人运动的基本主张,以及在具体个案中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运动背后的真正根源。近代中国铁路工人因与交通大动脉铁路相联系而显得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于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近代产业工人中无论从思想或行为转变上都最具代表性,并伴随着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铁路工人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工人进行研究,意在揭示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工人阶级近代化过程中的艰难及带来的深远影响。

董宝瑞[6](2004)在《纫秋兰以为佩——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一生》文中研究说明

张玉菡[7](2004)在《2003年度中共创建史研究文章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申秀娟[8](2003)在《“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23年2月7日,震惊中外的“二七”革命斗争遭到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为了隐蔽力量,保存实力,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坚持革命,及时采取了灵活的暂时退却策略,指示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劝说工人忍痛复工。 复工令发出以后,在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总工会秘密迁到北京,在草厂胡同设立

李炤曾,汪佩伟[9](1988)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女革命家向警予》文中提出向警予同志壮烈牺牲六十年了。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一位女中央候补委员和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着名活动家和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六十周年之际,缅怀她光辉的革命业绩,学习她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的神神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腾俊,董振修[10](1984)在《江浩传略》文中研究说明 江浩原名江文浩,字注源,也作着源、着元、竹源。于1880年11月13日出生在直隶省玉田县北刘家桥村一个地主家庭。他早年跟随孙中山搞革命,是一位坚定的爱国民主主义革命家;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是我党的出色的革命活动家。毛泽东同志曾称赞他“是一位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振兴中华,他献身革命,奋斗一生,成为我国旧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从爱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一个突出典型。

二、“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济难会的创建及名称演变
    一、中国济难会的创建
        (一)济难会建立的背景
        (二)济难会的建立
    二、中国济难会的名称演变
第二章 中国济难会的宗旨定位与发展
    一、中国济难会的宗旨定位
        (一)强调济难会是联合战线组织
        (二)强调济难会的群众化和宣传化
        (三)走向全面的直接斗争
        (四)对“立三”路线的批判
        (五)斗争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济难会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济难会的组织系统
        (一)济难会的组织结构
        (二)互济会的干部培训与组织改造
    二、中国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一)上海地区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二)国统区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三)苏区互济会的经费状况
第四章 中国济难会的活动
    一、开展各种援救活动
        (一)援救被难人士及其家属
        (二)援助和营救被捕人士
        (三)组织监狱斗争与抚育革命人士后代
    二、反对英日等国和白色恐怖
        (一)揭露和声讨英、日等国
        (二)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
        (三)直接支持革命武装与对外联系
    三、苏区互济会的活动
        (一)慰劳和抚恤红军战士及其家属
        (二)开展救济难民等社会救济工作
        (三)扩红退还公债与反对白色恐怖
结语
    一、广泛但程度有限的组织运行实效
    二、泛化但有限的革命救济活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宏大背景的再考察:大罢工的舞台和环境
    第一节 京汉铁路的自主化过程
        一、筑路之倡议
        二、筹款之波折
        三、筑路与赎路
    第二节 京汉铁路沿线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物产
        二、区域中心地的形成
    第三节 京汉铁路沿线社会环境
        一、兵匪之患
        二、铁路危机
        三、洋人洋物
    小结
第二章 内在动因的再审视: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
    第一节 工作状况
        一、基本样态
        二、福利待遇
        三、大众文化
    第二节 生存困境
        一、生活困境
        二、工作困境
        三、法制困境
    第三节 分裂性因素与早期反抗
        一、政治性分裂
        二、地缘性分裂
        三、早期反抗模式
    第四节 力量成长
        一、工人群体的觉醒
        二、工人群体的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外在动因的再探讨:大罢工之各种触发因素的积聚
    第一节 国内外罢工潮流的影响
        一、国内罢工潮流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诱发罢工的因素
    第二节 灾荒的影响
        一、灾害与恐慌
        二、政府的财政窘况及应对
        三、灾荒与北方铁路工人罢工
    第三节 中共的介入
        一、早期中共对工运工作的探索
        二、中共在京汉路开展工运工作的困难及对策
        三、中共对工人帮口组织的利用与改造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防控
        一、北京政府对“过激主义”的防范
        二、北京政府对工潮的恐慌与压制
    小结
第四章 即时反应的再分析:大罢工爆发后的各方反应与博弈
    第一节 大罢工的爆发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大罢工的反应
        一、工界
        二、学界
        三、商界
        四、政界(议员)
        五、列强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应对
        一、军政当局对此次事件武力镇压的原因
        二、北洋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四节 二七惨案后的救济工作
        一、救济工作面临的困境
        二、国共两党的救济活动
        三、救济工作中的国共冲突
    小结
第五章 后续效应的再思考:革命史视野下的罢工效应与符号流播
    第一节 大罢工的社会效应
        一、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的效应
        二、关于效应的社会认知和反思
    第二节“二七”符号的建构和传播
        一、“二七”符号的初步建构
        二、“二七”符号的强化和传播
    第三节 政治符号与社会动员:“二七”纪念与近代中国革命
        一、“二七”纪念与国民大革命
        二、“二七”纪念与土地革命战争
        三、“二七”纪念与抗日战争
        四、“二七”纪念与解放战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概念界定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1915年—1923年)
    一、五四运动中的湖北青年
        (一) 湖北新青年群体的形成和青年的早期活动
        (二) 新文化运动的涌动和新文化团体的诞生
        (三) 五四运动在湖北的展开
        (四) 五四爱国运动在湖北的持续和发展
        (五) 五四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一) 各种新思潮在湖北地区的传播
        (二)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历史条件
        (三)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
        (四) 从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团湖北区委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1923年—1927年)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一) 团湖北区委的恢复和全省青年团体的建立
        (二) 大力协助党实现国共合作方针
        (三) 湖北青年踊跃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
        (四) 汉口“六·——”惨案掀起湖北青年运动高潮
        (五) 湖北青年支援和参加北伐战争
    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年运动
        (一) 湖北青年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二) 劳动童子团的成立及其活动
        (三) 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1927年—1937年)
    一、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一) 白色恐怖下的共青团湖北省委
        (二) 八七会议与武汉暴动
    二、湖北青年参加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一) 在反“围剿”中英勇斗争的鄂豫皖苏区青年
        (二) 湘鄂西苏区青年参加革命政权建设
        (三) 湘鄂赣苏区青年投身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
        (四) 鄂豫边根据地青年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三、湖北青年运动在曲折的革命斗争中艰难发展
    四、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初步展开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湖北青年运动
        (二) 湖北青年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
        (三) 中共湖北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和湖北青年运动走向复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1937年—1945年)
    一、湖北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 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二) 在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团结广大青年
        (三) 保卫大武汉和“青救团”、“民先队”、“蚁社”等团体的解散
    二、湖北抗日根据地的青年运动
        (一) 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
        (二) 动员青年站在保家卫国的前列
        (三) 帮助青年提高革命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四) 领导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开展工作
        (五) 党的自身建设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三、鄂西后方国统区的青年运动
        (一) 国民党加强对湖北青年运动的管制
        (二) 党在国统区青年工作方针的转变和湖北青年运动的新特点
        (三) 国统区鄂西地下党领导下的青年进步团体及其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1949年)
    一、第二条战线在湖北境内的开辟
        (一) 湖北青年对国民党幻想的破灭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湖北青年
        (三) 湖北青年运动向纵深发展
    二、湖北试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一) 关于重建青年团的讨论与准备
        (二) 中共武汉市委领导的建团工作
        (三) 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湖北试建青年团
        (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委的成立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湖北全境的胜利
        (一) 湖北青年积极参加“反搬迁、反破坏”斗争
        (二) 党带领青年参与统战策反工作
        (三) 党领导湖北青年迎解放
    本章小结
结束语: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青年运动大事记(1919年一1949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近十年“二七”工人运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年来研究资料与论着出版概况
二、十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论点述论
    (一)关于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的称谓
    (二)关于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发生的外部 原因
    (三)关于“二七”惨案死难烈士人数的考证
    (四)关于镇压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的历史 责任
    (五)关于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受挫的原因 及其经验教训
    (六)关于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中的历史人 物研究
    (七)关于京汉铁路“二七”工人运动的地方史研究
    (八)其他研究视角
三、十年来研究总结与研究建议

(5)北京政府时期铁路工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概念及学术史回顾
    二、 研究主题的确立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北京政府时期铁路工人概况
    第一节 铁路工人数量与构成
        一、 铁路工人历年数量
        二、 铁路工人年龄、种类、来源
    第二节 铁路工人收入与生活状况
        一、 铁路工人各项收入
        二、 铁路工人生活水平
    第三节 铁路工人的文化程度及价值观
        一、 政府主导下的铁路职工教育
        二、 铁路工人的文化水平及价值观
第二章 铁路工人的组织形态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工会立法
        一、 北京政府的工会立法
        二、 国民党南方政权的工会立法
    第二节 铁路工人的组织状况
        一、 辛亥革命后铁路工人的自在组织
        二、 共产主义者领导组织的近代铁路工会
        三、 国民党工人部组织的铁路党部
第三章 铁路工人的经济政治诉求与政府对策
    第一节 铁路工人的经济政治诉求与罢工斗争
        一、 铁路工人斗争情况概述
        二、 铁路工人由自在阶段走向自为阶段的原因分析
        三、 铁路工人运动斗争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铁路工人政策
        一、 思想行为上的笼络与控制
        二、 武力镇压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铁路工人运动
    第一节 组织运动过程中的艰难
        一、 初期组织中的艰辛
        二、 北京政府的阻挠破坏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二七”惨案的善后问题
        一、 “二七”惨案后的济难事宜
        二、 “二七”惨案后铁路工人运动的恢复工作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四、“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D]. 杨明飞. 郑州大学, 2019(07)
  •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D]. 刘莉. 苏州大学, 2017(06)
  • [3]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D]. 黄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近十年“二七”工人运动研究综述[J]. 金梦. 北京党史, 2014(03)
  • [5]北京政府时期铁路工人研究[D]. 陈龙. 安徽师范大学, 2012(02)
  • [6]纫秋兰以为佩——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一生[J]. 董宝瑞. 党史纵横, 2004(12)
  • [7]2003年度中共创建史研究文章目录索引[J]. 张玉菡.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2004(00)
  • [8]“二七”惨案后党的地下善后工作[J]. 申秀娟. 武汉文史资料, 2003(01)
  • [9]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女革命家向警予[J]. 李炤曾,汪佩伟. 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 1988(02)
  • [10]江浩传略[J]. 李腾俊,董振修. 天津师大学报, 1984(02)

标签:;  ;  ;  ;  ;  

“2月7日”大屠杀后党的地下整治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