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

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

一、显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月,邓宇峰,詹建华,袁峰,杨治,李光惠,郝文俊[1](2021)在《高纯石英原料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现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高纯石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原材料。本文对高纯石英原料的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通过观察石英岩相学特征,分析矿物包裹体及流体包裹体的数量、大小、化学成分、存在形式和分布状态,以及SiO2和微量杂质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的矿物学特征;通过Ar-Ar同位素定年可以计算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年龄;通过H—O同位素测试,Ti、Al、Ge、Li等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化学组成等特征以及SEM-CL微结构观察,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我国高纯石英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徐晨轩[2](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认为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张九龙[3](2021)在《基于金属钌(Ⅱ)、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检测生理活性小分子HOCl/H2S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三线态激发态,表现出优异的光物理化学性质:较大的Stokes位移,能有效区分激发和发射波长;荧光寿命长,更易结合时间门控检测技术有效屏蔽背景荧光的自干扰;近红外发光,更能深入组织细胞,有效避免背景噪声。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优良的荧光性质,在分子/离子探针、生物成像及疾病检测方面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本文中,选取以钌(Ⅱ)、铱(Ⅲ)为中心的配合物作为荧光发射团,通过对外围配体修饰引入不同的识别基团,合成三种新型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待测物的检测。1.HOCl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原子氧化成亚砜的特性,同时HOCl易分解,要求探针需具有瞬时检测的能力。我们设计合成一种吩噻嗪衍生物,该衍生物含有可与金属钌(Ⅱ)配位的N^N位点,同时可与HOCl瞬时发生反应,达到瞬时检测的目的。在S原子被氧化为亚砜后,使得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发生转移,从而荧光强度发生改变。2.合成了含有NBD-Cl的金属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Ir-NBD,由于NBD-Cl与探针Ir-NBD之间存在强烈的PET作用,使得探针显示出较弱的荧光。当S2—/HSO3-与探针发生时,与哌嗪相连接NBD-Cl脱落,PET效应消失,生成只含有哌嗪的金属铱(Ⅲ)配合物,从而荧光增强,达到识别的作用。3.利用了含吗啉定位基的2,2“-联吡啶衍生物配体,合成了一种用于快速识别水中Cu2+的近红外钌配合物荧光探针Ru-OH,配体中含有可与Cu2+配位的位点。Cu2+具有的顺磁性,与探针结合后,可发生荧光淬灭的现象,完成对Cu2+的识别。

王晓宁[4](2021)在《单斜辉石和长英质糜棱岩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我们分别对单斜辉石和长英质糜棱岩石的流变性质开展了一系列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下面分别对其进行简要概括:(一)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与其内部组成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密切相关。单斜辉石作为岩石圈内部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尽管其含量相对于橄榄石和顽火辉石较少,但它的相对强度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岩石圈内部岩石的塑性变形行为。因此,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探究单斜辉石的流变性质,厘定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流变参数,可以为探索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深入认识地球内部动力学问题提供准确的实验约束,进而对一些地质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以往对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多采用下地壳来源的单斜辉石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上地幔来源单斜辉石的研究甚少。对前人分别关于上地幔与下地壳来源包裹体中单斜辉石的化学组分进行对比显示,壳源单斜辉石的铁含量([Fe]≈16%)明显高于幔源单斜辉石的Fe含量([Fe]≈3%)。前人对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的实验研究均显示矿物中的Fe含量与其蠕变速率呈正相关。对于同为硅酸盐矿物的单斜辉石,如果Fe含量对其蠕变行为有同样影响,那么前人利用壳源单斜辉石厘定出的流变性质是不适用于上地幔环境的。因此,实验探究幔源单斜辉石的流变性质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选用幔源单斜辉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aterson高温高压流变装置,对热压合成的单斜辉石集合体分别在不同含水条件下开展了蠕变实验,厘定出不同含水条件下单斜辉石的流变参数。另外,我们还在不同氧逸度下(Fe/FeO与Ni/NiO)对无水单斜辉石开展了变形实验,以探究氧逸度对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变形前后的单斜辉石进行红外光谱与显微图片的采集,计算变形前后样品中水含量、分析其显微构造特征。并将本研究结果与前人关于壳源单斜辉石位错蠕变性质的研究结果对比,讨论了不同地质环境来源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幔源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研究的空白,有助于我们准确阐释上地幔单斜辉石的流变行为及其对上地幔流变性质的制约关系。以下我们将分别从水的影响、氧逸度影响以及Fe含量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本研究所获得的认识进行概括:1.水的影响预试验显示氧逸度条件会影响单斜辉石的含水量(即氧逸度越高(Ni/NiO),含水量越低),因此在讨论水的影响时,我们将保证氧逸度条件不变:(1)当氧逸度为Ni/NiO时,水饱和单斜辉石比无水单斜辉石的蠕变速率快约45倍。水饱和与无水单斜辉石位错蠕变的应力指数和活化能分别为:n水饱和=3.0±0.1,Q水饱和=396±30 k J/mol;n无水=5.1±0.4,Q无水=443±12 k J/mol。水对单斜辉石蠕变的活化能无明显影响,与应力指数呈负相关,表明水的存在会影响单斜辉石的变形机制。(2)当氧逸度为Fe/FeO时,对比含有不同微量水的未二次烘干、二次烘干以及名义无水条件下单斜辉石的强度,结果显示,即使是少量水的存在也会对单斜辉石造成明显的弱化现象,且弱化程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H2O主要以H+形式增加晶体内部点缺陷,进而加快位错攀移速率,引起表观上的强度弱化。三组单斜辉石的应力指数呈微弱负相关,而活化能无明显差别,表明水的存在可以影响单斜辉石的变形机制。(3)为了量化非水饱和条件下(氧逸度:Fe/FeO)水对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影响,我们取应力指数为固定值4.3,利用三组单斜辉石(未二次烘干、二次烘干以及名义无水)的含水量与差应力的数据,量化出非水饱和单斜辉石蠕变方程中的水含量指数r’=0.5±0.1,活化能为301±30 k J/mol。(4)变形前后单斜辉石的显微特征显示:对于水饱和条件下,单斜辉石集合体表现出垂直于压缩主轴的轻微定向,颗粒边界呈锯齿状且高度缝合,表明了较大的流动性;对于无水条件下,单斜辉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于压缩方向的优选方位,颗粒晶界较平直或微弯曲,表明了较小的流动性。2.铁的影响(1)相同条件下,本实验的幔源单斜辉石([Fe]≈2%)蠕变速率比Bystricky and Mackwell(2001)研究中壳源单斜辉石([Fe]≈11%)蠕变速率慢~4倍。表明单斜辉石中Fe含量与其位错蠕变速率呈正相关,即Fe含量越高,蠕变速率越快。(2)本研究与Bystricky and Mackwell(2001)获得单斜辉石的流变参数分别为:n本实验=4.4~5.1,Q本实验=389~443;n B&M=4.7±0.2,Q B&M=760±40。对比可知Fe含量对单斜辉石应力指数无明显影响,而与活化能呈正相关。表明Fe含量只影响单斜辉石变形的难易程度,而对主导的变形机制无明显影响,但确定Fe含量对单斜辉石蠕变活化能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探究。(3)与前人关于壳源单斜辉石研究结果对比,单斜辉石的水致弱化程度与其Fe含量呈正相关。这是由于Fe含量对单斜辉石蠕变影响导致的,使得表观上壳源单斜辉石的水致弱化效应更加显着。然而,关于Fe含量对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具体影响须进一步的实验研究。(4)单斜辉石中的Fe作为变价元素会受到氧逸度的影响,进而对单斜辉石的流变性质产生影响,并且Fe含量越高,氧逸度的影响越显着。3.氧逸度的影响(1)单斜辉石在较高氧逸度(Ni/NiO)下比在较低氧逸度(Fe/FeO)下的蠕变速率快约1.5倍,对Bystricky and Mackwell(2001)研究给出的力学数据重新投图,显示单斜辉石在Ni/NiO氧逸度下比在Fe/FeO氧逸度下的蠕变速率快~3倍。表明氧逸度条件与单斜辉石的蠕变速率呈正相关,氧逸度越高(低)时,单斜辉石蠕变速率越快(慢)。(2)本研究中氧逸度的影响程度低于Bystricky and Mackwell(2001)研究中氧逸度的影响程度,主要是由于本实验中单斜辉石的Fe含量(2 at.%)比他们样品中的Fe含量(11 at.%)低导致的。这表明氧逸度可以通过改变变价元素Fe的价态,改变单斜辉石晶体内部的点缺陷特征,进而影响位错蠕变机制,最终导致流变性质发生改变,并且当单斜辉石中铁含量越高时,该影响就越明显。(3)相比于Fe/FeO氧逸度条件(n Fe/FeO=4.4±0.3,Q Fe/FeO=389±15),Ni/NiO氧逸度时(n Ni/NiO=5.1±0.4,Q Ni/NiO=443±12)单斜辉石蠕变的活化能与应力指数均较大。Fe/FeO氧逸度下单斜辉石蠕变的活化能与单斜辉石中Si自扩散的活化能基本一致,并且该氧逸度下的应力指数4.4更接近位错攀移主导变形时应力指数的理论值3,这表明Fe/FeO条件下单斜辉石变形以位错攀移为主导,而Ni/NiO氧逸度下单斜辉石的位错蠕变形式较复杂(如攀移、扭结、滑移等)。总体来讲,氧逸度条件越高,单斜辉石的蠕变速率越快,其位错蠕变机制越复杂。(二)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的高温高高压实验研究世界各地的地壳岩石主要是由长英质岩石组成,由于结晶学优选方位、沉积分层、火成岩侵入、变质面理等影响的存在,地壳在各种尺度上往往表现出形态优选方位组构。岩石中这些组构的存在被证明能够导致其出现力学各向异性和地震各向异性,这不仅影响岩石强度,而且对后期变形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且对地壳中拆离断层的形成以及大陆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前人对先存组构对各向异性岩石变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其中绝大多数研究主要考虑了面理组构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并且影响显着,而关于线理组构对长英质岩石变形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甚少。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变形的地壳岩石通常发育面理或线理、或者同时发育面理和线理,仅仅考察面理组构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此外,以往的变形实验通常是在固体介质装置上进行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实现稳态变形困难的问题,并且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组构对长英质岩石脆性破裂强度的影响,而关于各向异性地壳岩石塑性流变的数据十分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先存组构对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的影响,并且分别讨论单一的面理和线理的影响,我们分别对平行面理且平行线理、平行面理且垂直线理、以及垂直面理且垂直线理三个方向的样品进行了轴向压缩变形实验。实验条件为:围压为300 MPa,温度为850~975°C,变形速率为1×10-4 s-1~2.5×10-6s-1。结合对显微结构的分析,获得的认识如下:(1)面理影响:压缩方向均垂直于线理方向,垂直面理方向的样品强度大于平行于面理方向的强度(即σ^S>σ(14)(14)S),各向异性系数(sper/spar)的范围为1.1~1.5;线理影响:压缩方向均平行于面理,平行线理方向的样品强度大于垂直于线理方向的强度(即σ(14)(14)L>σ^L),各向异性系数(sper/spar)的范围为0.5~0.8。(2)沿三个方向压缩变形的样品应力指数与活化能基本一致,整体拟合得到平均值分别为an=3与aQ=500±52 k J/mol,表明先存组构主要影响样品强度,对流变参数无明显影响。(3)变形前后样品的显微结构与EBSD的组构特征显示:沿垂直面理平行线理方向压缩的样品,原有组构未明显改变或者变形新形成的组构主体继承了原有组构,矿物被压扁拉长;沿平行面理垂直线理方向压缩的样品,新形成的组构通过构造将原有组构置换;沿平行面理平行线理方向压缩的样品:线理和面理均被压缩改变,通常与原方向呈30-40°的交角。该项研究结果分别考虑了线理与面理组构对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的影响,完善了长英质岩石的力学数据库,为今后推测拆离韧性剪切带中岩石强度的变化,与拆离断层的规模、产状等提供更加有利的实验依据。

邓子昂[5](2021)在《微塑料污染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微塑料在水环境及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研究,以及对生物生长生存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微塑料进行研究,探索一种识别滇池水体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研究了微塑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为获得有较好SERS性能的基底,金纳米粒子(AuNPs)是将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还原制得,并通过改变柠檬酸钠的量得到4种不同粒径大小的AuNPs。考察了4种AuNPs的形貌、UV-vis、SERS活性、重现性、稳定性之间的差异,其中45 nm AuNPs测试拉曼增强效果最好。探讨了PH条件对AuNPs SERS增强效果的影响,以R6G探针分子实验,发现PH由小变大过程中R6G探针分子从以开环形式存在的质子化到以闭环形式的去质子化,分子于AuNPs表面的夹角逐渐变大,致使与苯环连接的C-N键及芳香环C-C键伸缩振动受到干扰,且酸性条件下与C-C和C-N频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选用Na Cl作聚合剂,AuNPs作为增强基底,利用SERS可以有效的检测微米级微塑料,对拉曼信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对荧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SERS检测发现添加适量浓度聚合剂以及保持样品与聚合剂1:1比例下可有效检测水环境中低浓度微塑料,SERS光谱特征峰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微塑料浓度呈现线性变化。这为今后低浓度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滇池湖泊微塑料丰度大约为1.88±0.27 n/L;滇池湖泊水中微塑料主要体现出颗粒、碎片,透明,小尺寸的特点;聚乙烯及聚丙烯为水体微塑料污染成分的主体。证明水体微塑料确实吸附多种物质,颗粒状与纤维状吸附能力较薄膜强。3.研究了微塑料对玉米种子生长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聚乙烯微塑料(m PE)、聚苯乙烯微塑料(m PS)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微塑料的种子进行了研究。采用曲线拟合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贮藏物质的动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玉米种子在PE、PS暴露下的发芽率、抑制率和芽长整体出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m PE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数抑制程度更强;红外光谱检测反映出玉米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研究表明不同微塑料复合污染后萌发种子的自动峰和交叉峰数目、位置和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萌发过程中不同营养物质动用不同。通过拟合多糖及蛋白质光谱范围,发现糖原、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其中高浓度微塑料和m PE复合条件下对这些贮藏物质的影响显着,在对玉米种子生长影响中营养物质蛋白质β-折叠结构部分起到主导作用;主成分分析(PCA)可以识别暴露不同类型、不同浓度微塑料的萌发种子。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6](2021)在《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引进了一批高性能新型微束分析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高规格的实验室。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微束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大型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激光诱导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技术、显微红外光谱、同步辐射等,这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和行星演化历史及许多地质过程的理解。今后,应加快微束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开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姜金培[7](2020)在《“老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挝石”是一种新兴的印章石,因产于老挝阿速坡省而得名,颜色丰富多彩,外观特征与寿山石的某些品种外观高度相似,为了进一步总结“老挝石”的宝石及矿物学特征,本文应用基本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各颜色系“老挝石”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老挝石”主要有白色、黄色、红色、紫红色、灰白色、灰黑色。半透明-不透明,蜡状光泽到油脂光泽,折射率为1.56,相对密度为2.60~2.64。对“老挝石”颜色、质地、透明度、光泽、块度及雕刻工艺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质量评价。主要矿物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老挝石”主要有显微微晶-隐晶、细鳞片状、斑状变晶、他形斑状、细脉状和团块斑状变余结构等结构。扫描电镜下“老挝石”主要呈六方板状、片状、鳞片状结构,矿物微晶形态多呈不规则鳞片状无序堆积,结晶较好的高岭石族矿物呈假六方片状,以叠瓦状方式排列,有的晶面边缘较卷曲,有的棱角较尖锐。粒径大小不一,通常在5~15μm,个别可达到30μm。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老挝石”中高岭石族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且含量与标准值接近,“老挝石”中还含有微量元素Fe、Cr、Cu、Na、Ca、Al、Si、K、Ti、Cr、P。另外还检测到了次要矿物赤铁矿、石英以及金红石的存在。通过分析各颜色“老挝石”FeO的含量表明,部分红色及黄色浸染矿物是由Fe的存在导致的,推测其为“老挝石”致色的主要原因。红外光谱及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表明“老挝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族矿物,大多为地开石及高岭石,少部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石或高岭石-珍珠陶石混层矿物。XRD中计算了“老挝石”的结晶度指数值,认为结晶度指数越高,有序度越好。红外光谱中测量了“老挝石”的红外结晶度指数,认为以地开石为主要成分的“老挝石”,透明度越低,结晶度指数越大,有序度变低,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老挝石”则相反。拉曼光谱特征显示“老挝石”中还存在有杂质矿物黄铁矿、金红石、硬水铝石、石英及锐钛矿。

路玮[8](2020)在《盐源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文中提出盐源彩玉是近年来在市场上兴起的一种新兴玉石品种,产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源彩玉颜色鲜艳丰富,通常由黄色、绿色、紫色、红紫色、黄绿色、白色、粉色等多种颜色聚集在一起,因此也被很多当地人称为“七彩玉”或“盐源玛瑙”。本文主要通过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晶衍射仪、电子探针、X射线荧光光谱仪、差热分析等测试技术对盐源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究其颜色成因。盐源彩玉的原石呈卵型,外表有一层颜色较深较厚的氧化层皮壳,块度整体较小、多裂、颜色丰富多样。中心部位多以黄绿色、绿色、粉紫色为主,色环外部则多呈现红紫色、褐红色。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石英颗粒为粒度非常细小的等粒状结构,粒度约20200μm。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盐源彩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α-石英,利用XRD中的五指衍射峰测量计算方法得出盐源彩玉的结晶度指数约为67之间,与战国红玛瑙相比,盐源彩玉结晶度指数偏高,致密性好。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试下发现,红色、黄绿色、紫色盐源彩玉样品中存在242 cm-1处针铁矿吸收峰、225 cm-1、608 cm-1处赤铁矿吸收峰,进而可以推测出盐源彩玉的主要致色矿物与赤铁矿、针铁矿有关。经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盐源彩玉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微量元素中有属于致色元素的Mn、Fe、Cu等;在电子探针中观察到红色、紫色盐源彩玉中主要的致色元素为Fe,在黄绿色组中发现致色元素是Cu;盐源彩玉样品中均含有结构水和结晶水,而在差热分析中发现黄绿色组样品所含结构水和结晶水最多。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及紫外可见一阶导数光谱图可知,红色盐源彩玉在555595 nm处发现赤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峰,黄绿色盐源彩玉中出现针铁矿及Cu2+的特征吸收峰。粉紫色、红紫色、深紫色盐源彩玉中均出现略有位移的赤铁矿一阶导数特征峰以及Mn3+紫外可见特征吸收峰。由此可知,红色盐源彩玉由赤铁矿致色,黄绿色盐源彩玉由针铁矿及Cu2+共同致色,粉紫色、紫色盐源彩玉由赤铁矿及Mn3+共同致色。

张榕[9](2020)在《广西岑溪“老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文中提出本文以岑溪“老玉”为研究对象,借助常规宝石学仪器、偏光显微镜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大型测试仪器,对岑溪“老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玉石的名称,初步探讨了玉石的成因。岑溪“老玉”原石外观呈磨圆状,有深、浅两个不同的颜色系列。深色系列以黑色、灰蓝色为主,可见杂乱分布的白色、黄色细脉;黑色样品原石表面光泽暗淡,灰蓝色样品呈丝绢光泽,玉石为不透明至半透明,结构致密,局部可见放射状、纤维状,偶尔可见矿物解理面的闪光。浅色系列以灰白色和黄褐色为主,黑色、暗绿色团块随机分布,表面可见黄色的脉或条带,玻璃光泽,黄褐色样品表面可见片状、纤维状和柱状闪光。岑溪“老玉”的相对密度3.04~3.18,折射率1.64~1.66,摩氏硬度6.5~7,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均无荧光。岑溪“老玉”结构细腻,以显微纤维交织结构和显微纤维变晶结构为主,可见束状、柱状变晶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组成玉石的主要矿物为纤维状、柱状的矽线石,次要矿物包括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和磷灰石,不同样品中次要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特点略有不同,还有极少量的独居石、锆石等矿物。根据玉石的常规宝石学参数和矿物组成,按照我国最新的《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17)的定名规则,研究样品应定名为矽线石玉。玉石的红外光谱属于典型的矽线石的光谱特征,主要的吸收峰位于1180cm-1、960cm-1、899cm-1、820cm-1、748cm-1、688cm-1、628cm-1、560cm-1、510cm-1、482cm-1、445cm-1附近。样品加热到950℃时,只有1.42%的失重,主要是玉石中的吸附水和玉石中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等含水矿物受热释放的结构水,表明矽线石玉的热稳定性很好。根据玉石的结构特点、矿物成分及岑溪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初步推断岑溪矽线石玉是由富铝、高铁的原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和后期成矿流体的综合作用改造而成。

李净净[10](2020)在《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其矿物组成、结构特征、谱学特征、地质成因及地球化学等方面,与其它产地透闪石玉进行对比,分析各产地之间的差异。广西大化透闪石玉整体颜色均匀,主要颜色有灰绿色、暗绿色、青白色。透闪石玉样品微透明-不透明,弱油脂-蜡状光泽,品质不均一。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广西大化透闪石玉折射率在1.60-1.61范围内,相对密度在2.75-2.99范围内,摩氏硬度变化范围为5.72-6.17。通过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结合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和电子探针测试分析表明,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Mg/(Mg+Fe2+)比值范围为0.941-1.00;次要矿物包括透辉石、阳起石、绿泥石、钠长石、褐帘石、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毛毡状显微变晶结构、显微纤维交织结构、定向的显微纤维结构等,通过XRD测试结果估算出透闪石玉的结晶度约为89.40%,大于新疆软玉,而小于青海软玉的结晶度。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测试分析表明,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并且含有少量FeO、Al2O3、MnO、Na2O、K2O等。微量元素Cr-Ni-Co含量远低于蛇纹岩型软玉;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高,范围为62.011-223.116ppm,具有Eu正异常(1.090-2.343),Ce正负异常(0.913-1.077),具有LREE富集、HREE平坦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类型多样、变化较大,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多来源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广西大化透闪石玉Fe2+/(Mg2++Fe2+)的比值低于0.06,属于围岩为碳酸盐岩型的软玉矿床;以c(Ca2+)、c(Mg2+)和c(Fe2++Fe3+)为端员进行投图,得出透闪石为接触交代成因。结合地质概况,推测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矿床是由于华力西期造山运动期间辉绿岩等基性岩浆携带的热液侵入白云质灰岩接触交代所形成,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矿床的成因研究为华力西期-印支期时期软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在华力西期-印支期长英质岩体的富硅流体侵入石灰岩或白云石大理岩的区域内成功勘探新的软玉矿床。

二、显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显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纯石英原料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纯石英及其原料矿床成因类型
2 高纯石英原料特征研究方法
    2.1 手标本及显微特征
        2.1.1 手标本观察特征分析
        2.1.2 偏光显微镜观察特征分析
    2.2 矿物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特征
    2.3 杂质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2.3.1 SiO2和杂质元素含量分析
        (1)电子探针(EPMA):
        (2)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
        (3)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
        2.3.2 杂质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
3 高纯石英原料矿床成因研究方法
    3.1 年代学
    3.2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3.2.1 同位素示踪分析
        3.2.2 Ti、Al、Ge、Li、B等元素含量分析
    3.3 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3.3.1 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及化学组成的测试分析
        3.3.2 SEM-CL微结构观察
4 结语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3 材料表征分析
        2.3.1 形貌结构分析
        2.3.2 材料构成分析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2.4 性能评价分析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2.5 数值计算方法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3.1 引言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3.6 本章小结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4.1 引言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4.2.1 目标结构设计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5.1 引言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5.2.1 技术背景
        5.2.2 性能指标
        5.2.3 电极材料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6.1 引言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金属钌(Ⅱ)、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检测生理活性小分子HOCl/H2S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磷光分子概述
        1.1.1 荧光/磷光分子发光机理
        1.1.2 荧光/磷光探针识别机理
        1.1.3 荧光/磷光分子分类
    1.2 过渡金属钌(Ⅱ)、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
        1.2.1 钌(Ⅱ)、铱(Ⅲ)配合物发光机理
        1.2.2 钌(Ⅱ)、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2章 钌(Ⅱ)金属配合物HOCl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配体及配合物合成路线
        2.2.2 配体及配合物合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Ru-1 水溶液测定与时间响应
        2.3.2 探针Ru-1 紫外性质测定
        2.3.3 探针Ru-1 对次氯酸的荧光响应
    2.4 pH对探针Ru-1 的影响
    2.5 Ru?1对HOCl的检测机制
    2.6 实际水样中HOCl的检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H_2S/HSO_3~-的铱配合物荧光探针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1 主要实验试剂与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配体及配合物合成路线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Ir?NBD紫外性质探究
        3.3.2 H_2S、HSO_3~-紫外滴定试验
        3.3.3 探针Ir-NBD的荧光选择性试验
        3.3.4 探针Ir?NBD对 H_2S、HSO_3~-的时间相应
        3.3.5 Ir?NBD对 H_2S、HSO_3~-的荧光滴定
    3.4 pH与时间稳定性
    3.5 探针Ir?NBD检测H_2S、HSO_3~-机理的探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钌(Ⅱ)金属配合物Cu~(2+)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配体及配合物合成路线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Ru-OH紫外性质
        4.3.2 探针Ru-OH荧光性质测定
        4.3.3 探针Ru-OH与 Cu~(2+)的结合方式
    4.4 水样中Cu~(2+)的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合成探针Ru-1 路线上相关物质表征图
附录B 合成探针Ir-NBD路线上相关物质表征图
附录C 合成探针Ru-OH路线上相关物质表征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单斜辉石和长英质糜棱岩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研究背景
        1.1.2 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的研究背景
    1.2 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研究现状
        1.2.1 变形机制
        1.2.2 单斜辉石流变性质的影响因素
    1.3 组构对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
    2.1 高温高压变形实验设备与方法
        2.1.1 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
        2.1.2 样品组装
        2.1.3 温度矫正
        2.1.4 实验过程
        2.1.5 实验数据处理及校正
    2.2 样品分析设备与方法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2 光学显微结构分析
第3章 名义无水单斜辉石的流变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初始实验材料
        3.2.1 样品成分
        3.2.2 红外含水量分析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样品及组装
        3.3.2 实验步骤
        3.3.3 变形样品分析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红外分析结果
        3.4.2 显微分析结果
        3.4.3 力学结果
    3.5 讨论
        3.5.1 显微结构
        3.5.2 流变律与变形机制
    3.6 小结
第4章 氧逸度对无水单斜辉石流变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细节
        4.2.1 实验样品及制备
        4.2.2 实验步骤
        4.2.3 变形样品的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红外分析结果
        4.3.2 显微分析结果
        4.3.3 力学结果
    4.4 讨论
        4.4.1 与前人研究对比
        4.4.2 Fe含量的影响
        4.4.3 氧逸度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水饱和单斜辉石的流变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步骤
        5.2.1 氧逸度对水溶解度影响的预试验
        5.2.2 实验细节样品及制备
    5.3 实验结果
        5.3.1 红外分析结果
        5.3.2 显微结构特征
        5.3.3 力学结果
    5.4 讨论
        5.4.1 水对单斜辉石流变强度的影响
        5.4.2 水对单斜辉石流变参数的影响
        5.4.3 与前人结果对比
    5.5 小结
第6章 单斜辉石研究结果讨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水的影响
        6.1.2 铁含量的影响
        6.1.3 氧逸度的影响
    6.2 研究展望
第7章 先存组构对长英质岩石流变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初始样品
        7.2.1 实验样品制备
        7.2.2 初始样品显微特征
    7.3 实验细节
        7.3.1 实验温度圈定
        7.3.2 实验步骤
    7.4 实验结果
        7.4.1 力学结果
        7.4.2 实验样品的结构特征
        7.4.3 样品的组构(CPOs)特征
    7.5 讨论
        7.5.1 样品强度各向异性
        7.5.2 应力指数与活化能
        7.5.3 组构变形模式
    7.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单斜辉石变形实验获得的精简之后的原始数据统计表
附表2 长英质糜棱岩石变形实验获得的精简之后的原始数据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微塑料污染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塑料研究背景
        1.1.1 微塑料的简介
        1.1.2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
        1.1.3 微塑料的污染概况
        1.1.3.1 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
        1.1.3.2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
    1.2 微塑料的研究状况
        1.2.1 微塑料的检测鉴别方法
        1.2.2 微塑料及其污染的光谱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简介
    2.1 傅里叶红外光谱
        2.1.1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2.1.1.1 红外光谱的表征
        2.1.1.2 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2.1.1.3 红外光谱产生条件
        2.1.1.4 基团振动谱带频率
        2.1.1.5 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
        2.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提供的主要信息
        2.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1.3.1 FTIR光谱仪原理
        2.1.3.2 FTIR光谱仪的结构组成
        2.1.3.3 FTIR光谱仪的特点
    2.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2.2.1 拉曼光谱
        2.2.2 拉曼与红外光谱的区别与联系
        2.2.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简介
        2.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第3章 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3.1 光谱预处理
        3.1.1 基线校正
        3.1.2 平滑去躁
        3.1.3 归一化
    3.2 光谱分析方法
        3.2.1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
        3.2.2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3.2.3 曲线拟合法
        3.2.4 主成分分析
        3.2.4.1 PCA分析原理简介
        3.2.4.2 PCA主成分选择方法
第4章 实验
    4.1 实验试剂
    4.2 实验仪器与装置
        4.2.1 常规仪器与装置
    4.3 分析仪器
        4.3.1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4.3.3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
        4.3.4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第5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制备及研究
    5.1 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5.1.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5.1.2 纳米粒子的清洗、富集和组装。
        5.1.3 制备金纳米粒子表征
    5.2 不同粒径AuNPs性能研究
    5.3 PH对制备AuNPs在检测中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环境中微塑料SERS检测研究
    6.1 常见微塑料的组成与形貌
    6.2 运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水中微塑料
        6.2.1 样品制备
        6.2.2 纯水中微塑料的检测
    6.3 滇池湖泊水体微塑料污染分析
        6.3.1 供试水样品采集
        6.3.2 微塑料类型和丰度
        6.3.3 微塑料组分鉴定
        6.3.4 SEM-EDS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塑料对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影响
    7.1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7.1.1 样品制备
        7.1.2 种子发芽实验
        7.1.3 测定方法
    7.2 微塑料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7.2.1 微塑料暴露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和抑制率
        7.2.2 微塑料复合后对玉米种子生长影响
        7.2.3 微塑料复合后对玉米芽长、根长和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7.3 微塑料复合后玉米种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7.3.1 微塑料复合玉米种子FT-IR光谱分析
        7.3.2 微塑料复合玉米种子SD-IR光谱分析
        7.3.3 微塑料复合玉米种子2D-IR光谱分析
        7.3.4 曲线拟合分析
        7.3.5 主成分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致谢

(6)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子束相关技术
    1.1 电子探针
        1.1.1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1.1.2 矿物/玻璃Fe3+分析
        1.1.3 超轻元素(Be、B)分析
        1.1.4 仪器硬件的发展
        1.1.5 展望
    1.2 扫描电镜
        1.2.1 低真空分辨率提升
        1.2.2 原位微观实时观测技术
        1.2.3 多种成像技术集成
        1.2.4 展望
    1.3 透射电镜
        1.3.1 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1.3.2 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应用前景和建议
2 离子束相关技术
    2.1 大型离子探针
        2.1.1 含U-Th矿物定年
        2.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1.3 低含量挥发分等分析方法
        2.1.4 标准物质
    2.2 纳米离子探针
        2.2.1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
        2.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3 图像算法优化和多技术联用
    2.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2.3.1 仪器构成
        2.3.2 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2.3.3 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3 激光束相关技术
    3.1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3.1.1 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3.1.2 在副矿物U-Pb定年中的应用
        3.1.3 在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
        3.1.4 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3.2 激光诱导原子探针
        3.2.1 原子探针技术发展简史
        3.2.2 原子探针技术特点
        3.2.3 原子探针当前应用
        3.2.4 展望
4 微光束相关技术
    4.1 显微红外光谱
        4.1.1 微量结构水定量技术
        4.1.2 高温高压原位测试技术
        4.1.3 空间分辨率提升技术
        (1)同步辐射光源:
        (2)光热诱导共振技术:
        (3)散射式扫描近场显微成像技术:
        4.1.4 展望
    4.2 同步辐射
        4.2.1 同步辐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4.2.2 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4.2.3 我国同步辐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5 结语

(7)“老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工作量
2 “老挝石”的宝石学特征
    2.1 概况
    2.2 宝石学基本性质
        2.2.1 样品特征
        2.2.2 颜色
        2.2.3 透明度
        2.2.4 光泽
        2.2.5 折射率
        2.2.6 相对密度
    2.3 质量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老挝石”的结构特征
    3.1 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特征
        3.1.1 矿物组成
        3.1.2 结构特征
    3.2 扫描电镜分析
        3.2.1 测试条件
        3.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老挝石”的矿物成分特征
    4.1 “老挝石”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4.1.1 测试方法及条件
        4.1.2 X射线粉晶衍射峰特征
        4.1.3 高岭石族矿物的有序度与结晶度
        4.1.4 测试结果及分析
    4.2 “老挝石”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4.2.1 测试方法及条件
        4.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老挝石”的谱学特征分析
    5.1 “老挝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5.1.1 实验条件及目的
        5.1.2 实验结果分析
    5.2 “老挝石”的拉曼光谱分析
        5.2.1 实验条件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盐源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盐源彩玉的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盐源彩玉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盐源彩玉的地质背景
    2.1 盐源县地质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矿点产状
第3章 盐源彩玉的常规宝石矿物学特征
    3.1 手标本观察
    3.2 放大观察
    3.3 小结
第4章 盐源彩玉的结构特征与矿物组成
    4.1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
        4.2.1 样品选取及测试条件
        4.2.2 数据分析
    4.3 盐源彩玉的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分析
        4.3.1 样品选取及测试条件
        4.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4 XRD粉晶衍射分析
        4.4.1 测试条件及样品制备
        4.4.2 测试结果
        4.4.3 X射线粉晶实验数据分析
        4.4.4 计算结晶度指数
    4.5 X射线荧光光谱
    4.6 电子探针
    4.7 差热分析
    4.8 小结
第5章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5.1 样品的选取及测试条件
    5.2 测试结果分析
    5.3 盐源彩玉致色矿物及颜色成因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广西岑溪“老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玉石的研究现状
        1.2.2 岑溪“老玉”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岑溪地区地质背景
    2.2 区域内的地质作用
    2.3 小结
第3章 岑溪“老玉”的宝石学特征
    3.1 岑溪“老玉”的外观特征
    3.2 岑溪“老玉”的常规宝石学特征
    3.3 小结
第4章 岑溪“老玉”的矿物学特征
    4.1 岑溪“老玉”的结构及矿物组成
        4.1.1 岑溪“老玉”的结构特征
        4.1.2 矿物组成
    4.2 岑溪“老玉”中矿物的化学成分
        4.2.1 EDS能谱分析
        4.2.2 岑溪“老玉”中不同矿物的电子探针成分
    4.3 岑溪矽线石玉的红外光谱特征
    4.4 岑溪矽线石玉的热稳定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岑溪矽线石玉的成因探讨
    5.1 物质来源
    5.2 地质活动对玉石形成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地质概况
    2.1 矿床地质概况
    2.2 矿区概述
第3章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宝石学特征
    3.1 手标本特征
    3.2 宝石学基本特征
第4章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矿物组成与结构特征
    4.1 偏光显微镜观察
        4.1.1 透闪石玉样品特征
        4.1.2 其它矿物组成
        4.1.3 围岩样品特征
    4.2 扫描电镜分析
    4.3 红外光谱分析
        4.3.1 原物反射法
        4.3.2 粉末透射法
    4.4 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4.5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第5章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化学成分特征
    5.1 电子探针分析
        5.1.1 电子探针结果及分析
        5.1.2 背散射图像分析
    5.2 LA-ICP-MS分析
第6章 成矿类型与成矿过程探讨
第7章 与其它产地软玉的对比研究
    7.1 宝石学基本特征对比
    7.2 矿物组成对比
    7.3 成分对比
    7.4 显微结构特征对比
    7.5 地质成因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显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纯石英原料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现状综述[J]. 王云月,邓宇峰,詹建华,袁峰,杨治,李光惠,郝文俊. 地质论评, 2021(05)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金属钌(Ⅱ)、铱(Ⅲ)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检测生理活性小分子HOCl/H2S的性能研究[D]. 张九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4]单斜辉石和长英质糜棱岩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D]. 王晓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微塑料污染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检测研究[D]. 邓子昂.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J].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7]“老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D]. 姜金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盐源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D]. 路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广西岑溪“老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D]. 张榕.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10]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李净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标签:;  ;  ;  ;  ;  

微探针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