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接管北京电影业

中共接管北京电影业

一、中共对北平电影业的接管(论文文献综述)

揭祎琳[1](2021)在《空间重塑与宣传动员:新中国初期北京电影院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电影被迅速纳入主流政治话语和国家行政管理与规划当中。作为电影放映的唯一专门场所,1949—1956年,北京市各大电影院在各大影片上映的同时,也上演着经济、政治乃至文化之变。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作为部分有财力市民娱乐消费场所的电影院,在多措并举之下逐步被构建成一个政治宣传和人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管部门所代表的国家意志与影院经营者的心理及行为互相融合,共同形塑了电影院这一特殊的放映空间。

曲成举[2](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贾婧[3](2020)在《中原光影:民国时期开封电影放映业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自新时期以来,“重写电影史”的口号愈来愈强烈,引起了广大电影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们试图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角度去重新建构中国电影史,以期拨开中国电影史真实面貌前的重重迷雾,寻求更多建构中国电影主体叙述的可能性。在此学术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跳脱出上海之外,引发了“沪外电影”研究的新热潮,“地域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目前电影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封地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是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代以来,开封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之势,加之各类灾害频发、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开封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发展呈现衰落之势,早期的电影放映业也因此呈现出与当时上海、北京、天津等现代化大都市全然不同的历史面貌。电影在诞生之初就与商业和城市结下不解之缘,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后,最先出现在中国的茶楼戏园,而这些茶楼戏园也大都处于城市之中,电影与城市互相交融,共同编织出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空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电影都起源于城市之中,并且在城市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对电影进行考察时,也应与城市文化和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关注到整个社会背景和文化转型。本文依托开封早期的报刊资料、档案资料,地方志为基本史料,从开封早期的电影放映格局、电影广告、电影检查制度、商业与消费、城市文化、放映空间等多个角度来剖析开封早期的电影放映业,探究早期中国电影放映格局中开封这一城市的独特发展面貌,以期进一步构筑中原地区电影景观的真实呈现。

刘大焱[4](2020)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要讨论的清查团专指“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这一临时机构。抗战胜利后,对原日占区的接收工作成为国民政府当务之急。但在接收事业中,国民政府出现政策性失误,军队和政府官员的腐败与滥权现象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接收被讥为“劫收”。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正是国民党政权为应对接收失序所特设的机构,由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院、国民参政会三机关共同组建而成,从1946年7月到1946年11月,在七个主要收复区展开针对接收失序的稽核和整顿工作。战后,国民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在收复区实行复员和接收工作,这也是国民政府在收复区重建政权组织的第一步。后方人员的大量流入改变了收复区原有的经济、政治格局,官员、军队形成泾渭分明的特权阶层,集体性的贪污滥权侵害地方绅民利益。在地方舆论的强烈不满下,国民党中央开始正视接收失序与地方官员腐败问题。在为期数月的接收中,失序现象愈演愈烈,地方常态的行政监管系统难以运转,政治生态进一步恶化。要求整顿接收工作的呼声从地方蔓延到中央,国民政府遂经两次会议统一意见,决定组建清查团彻底整顿接收失序。国民党中央对清查团的赋权不可谓不重,但中央和地方对清查团的诉求存在差异,在清查团与地方主要群体:政府职员、市民群体和新闻界的互动关系中,这一差异与国民政府的政治传统、疲弱的监察权等共同构成清查工作的现实藩篱,使其在获得地方支持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压力。各收复区虽存在区域差异,但各区清查团却有其预定的工作程式,在册籍与实地调查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大抵相同,清查团离去之际,时人对其工作成效产生两种迥异的评价,各区清查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向我们展示了国民政府工作程序的诸多弊病;而透过清查团的行为模式及其工作偏向,我们可以对其成败利钝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清查团具有临时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其存续仅两月,时短事繁,这意味着各收复区的整顿工作将在清查团离去后回归常态。因此大量清查案件的后续调查和审判情况是我们评判清查团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但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对各类清查案件的后续调查审理工作语焉不详。国民政府的整顿行为经过了一个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常态的过程,只有通过清查团重塑政府权能,建立长效的制度保障,才能有效遏制官员借用制度程序牟利的行为,关闭中低级官员合法滥权的通途。在国民政府对收复区的重建工作中,清查团也有着积极作用。收复区接收失序意味着囤积物资可能因处理不当失去经济价值;官员腐败则造成市场环境的极大破坏,清查团通过调查物资实况及解决产权纠纷,使这两个问题获得有限度的改善,这无疑对收复区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大有裨益。

张瑞琼[5](2020)在《“社会主义城市”的想象与构建 ——“十七年”城市电影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电影创作中,城市在电影呈现出独特的面貌。由于电影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宣传工具,这一时期的城市电影还承担着作为城市公共工程的补充的政治文化使命。对“十七年”城市电影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出隐藏在电影与城市背后的一套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与电影本体艺术之间的逻辑,进而理解电影所想象和构建“社会主义城市”与“真实的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城市”的银幕想象与构建作为研究的内容,首先是因为十七年中的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基础,是中国现代性经验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十七年”时期的城市电影通过与国家话语同构,形塑出新的“城市”和城市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电影对于我们感觉结构的塑造方式。在绪论中,笔者总结了“十七年”城市电影的特色语境和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新中国初期的城市以及电影行业现状,以及新中国怎样通过电影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重构“十七年”时期电影的生成语境,从而使电影与国家意识形态同构,进而使城市电影成为城市公共工程的补充。第二章以改造为关键词,以1949-1952年的城市电影为分析文本。分析新中国通过对城市的改造,褪去城市的消费属性,并通过电影来重新表达城市、传播和诠释城市的新形象。通过勾连起新中国初期城市现实与其银幕表征,分析出银幕如何呈现“消费的城市”向“生产的城市”转变的转型过程。第三章通过分析在1953-1966年的城市电影与城市工业建设同构,共同在银幕上构建了一个“工业之城”的乌托邦,并将社会主义工业逻辑全面带入城市,银幕内外的城市都由“消费的”城市转变为“生产的”城市。生产成为了“社会主义城市”的生活方式,但这一“工业之城”神话最终因现实的原因而宣告破产,“社会主义城市”的生活方式也由“为了生产”向“艰苦奋斗”转变。1949-1966年之间,新中国的电影想象与构建了一座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城市”,这座城市反映和象征着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然而,在想象与构建的过程中,国家话语与艺术话语之间并非完全同构,从社会主义城市与其在银幕上的构建之间的交叠与缝隙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如何在“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与“作为一种艺术”之间达成了某种相对的平衡,分析与总结这一历史经验能够启发我们之后的电影理论与实践。

徐娴[6](2019)在《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文中提出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维持会和自治委员会实行统治。1938年后,日本相继扶持了维新政府和汪伪政府,两个伪政权先后在杭州地区建立起了地方伪政权。日伪杭州政权以日本军事占领为靠山,不但对杭州进行了残酷的军事统治和经济上的统制,而且还开展了对民众的奴化宣传。本文聚焦从1937年杭州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间,日伪政权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内容包括日伪政权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的专门组织机构,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政策和策略,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途径和奴化宣传的内容,此外也分析了日伪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过程中的困局。日伪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是由日伪政权的宣传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负责,此外,也充分动用了大民会等伪组织的力量。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执行了日本占领当局的总体政策,也有针对杭州的特定宣传政策。其宣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期刊(包括各类特刊)、广播电影、集会演讲,演艺和街头标语等,其中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的奴化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杭州佛教盛行而展开的相关宣传活动成为日伪在杭州实施奴化宣传的重要特征。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注重在固定公共场所的宣传,也组织了在各地的各种巡回宣传活动。日伪奴化宣传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侧重。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伪政权来树立其占领者的“亲民”形象,宣扬日本军事上的不可战胜,诋毁国共合作抗战。汪伪政府时期,其奴化宣传更具有系统性,其中突出了“和平、反共、建国”等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在奴化宣传中又强调了反美的内容。杭州沦陷时期日伪推行的奴化宣传并未达到日伪消弥杭州人民抗日反日思想的初衷。由于杭州周边地区抗日力量的存在,反日宣传的广泛开展,以及杭州民众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极大消解了日伪奴化宣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日伪奴化宣传本身的虚假和欺骗性注定了其奴化宣传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失败。

赵轩[7](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王璋璋[8](2018)在《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的是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上海市的政权建设意义重大,上海市政权建设成功与否直接检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基于上海市对新中国的重要影响作用,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关系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关系新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提升。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对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论文共分七章对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本部分中,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一一阐述,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二章阐述了上海市政权建设的指导理论。论文认为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上海政权的基础理论是新民主义政治纲领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直接决定了上海政权的性质——人民性和民主性。第三章阐述了中共对旧政权体系的摧毁。上海在解放初期便实行了军事管制制度,上海军管会在接管旧政权时,将上海国民党旧政权系统彻底打碎,对留守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处理,并废除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组织——保甲制。第四章阐述了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的建立。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成立,是上海政权建设正式开始的标志,其后中共对上海政权建设以“市—区—街道”三级结构为框架,逐步对上海的政权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第五章阐述了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民主政治工作建设。中共对上海市民主政治的发展十分重视,从1949年8月第一次上海市各界代表会议开始,到1954年8月第一届第一次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上海在五年的时间中,接连召开数次会议,各界代表充分参与其中,为上海市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言献策。第六章阐述了上海市民主政权的巩固。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发展生产建设为基础,努力恢复上海市的生产事业和各项事业,保障基本民生需要和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还进行反封锁、反轰炸,镇压反革命和“三反”运动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七章阐述了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市政权的建设,始终坚持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这些都充分验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表明了上海政权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以上正确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仍然可以为今天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丁宁[9](2017)在《北京作为新中国电影业中心的构建:1948-1951》文中提出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北平作为新政权的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凸显出来。从1948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电影事业的建设开始了全盘的规划,通过接收"中电"三厂等国民党电影机构、汇集晋察冀解放区的电影创作队伍、调动东北电影制片厂专业人员及干部及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北京有步骤地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心。

鲜佳[10](2016)在《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史论结合,选1949-1966年这十七年时间段作为文章的研究范畴,概括描述上海电影在建国初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与上海电影人的集体转向,且选取典型的老上海电影人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全文的逻辑思路是:十七年上海电影的整体位置——建国后上海电影格局的变化——老上海电影人的三种分流——以此透视以上海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传统在建国后的流变直至对今天的影响。建国初期,面对全新的电影体制和权威话语的思想改造,当时老上海电影人有三种大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化趋势:第一种人是积极适应的人。他们寻求身份认同,寻找话语策略,进行主体塑形、创作转变和银幕内外的表演,并且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类人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代表。第二种人是“不合时宜”的一代人。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边缘化,面临“原罪”带来的身份焦虑,他们的电影被当作“毒草”进行改造,他们塑造出来的“工农兵形象”实际上是个空洞的能指,他们是被钳制了个性和被遮蔽了话语的创作群体。这类人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作为代表。第三种人是在中间地带寻求突围的人。比如在新中国历史发展间隙期的一些多元化题材的产生;以及书写现实题材受挫的老上海电影人转而选择某些特殊题材影片,比如戏曲片、民间故事片、历史传记片等,作为安全的题材庇护。他们也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隐秘地实现革命话语、民族话语和自我话语的融合,试图寻得艺术与政治的平衡。这类人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代表。本论文侧重于通过对影像文本的解读来表现建国后上海电影的“改造”与“转型”,聚焦特殊时代语境里上海电影的精神症候;书写在时代变迁下,老上海电影人的转变路径与应对之策;分析他们是如何在公与私的夹缝之中进行个体书写,亦通过对这一批传统上海电影主体的分析,透视建国后中国电影传统的流变。

二、中共对北平电影业的接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对北平电影业的接管(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重塑与宣传动员:新中国初期北京电影院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电影管理
二、性质上:从市民消费场所到大众教育馆
    第一,接管国民党电影院。
    第二,公私合营。
    第三,票价调整。
三、空间上:从娱乐意蕴为主到政治意蕴为主
四、内容上:影片国别与类型的历史性交接
五、结语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3)中原光影:民国时期开封电影放映业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开封电影放映业的肇始(1912-1929)
    第一节 电影传入开封与“寄居”之态
    第二节 开封基督教青年会与电影放映
    第三节 开封电影初时的放映特点与影业面貌
第二章 独立之姿与电影放映业的繁荣(1929-1937)
    第一节 旧时商区放映业的兴盛
        一、电影院独立之姿的出现
        二、开封第一家专业电影院的考证
        三、开封电影放映业商业格局的建构
    第二节 繁荣时期开封电影放映业的景象
        一、开封电影业的经营管理特点
        二、旧时商业区电影放映业的竞争业态
        三、以国产片为主的开封电影放映业与放映业乱象
    第三节 电影教育与爱国之声
        一、社会思潮中的电影教育
        二、影像中的爱国之声
第三章 沦陷时期开封电影放映业的乱象(1938-1945)
    第一节 战火中飘摇的开封电影
    第二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开封电影业面貌
    第三节 日伪奴化教育与电影
    第四节 救亡戏剧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 战后开封电影放映业的复苏(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政府的接收事业与开封电影业
    第二节 开封电影业的艰难复苏与萧条之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1927 年-1937 年开封各影院放映情况一览表
致谢

(4)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学术前史
        (一) 与清查团相关的国民政府战后接收问题研究
        (二) 与清查团问题相关的国民政府腐败治理问题研究
        (三) 与清查团问题相关的国民政府司法重建问题研究
    三、概念界定与论文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论文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重难点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战后接收失序与政治危机
    第一节 央地军争夺接收权与“劫收”的扩大化
        一、收复区的战后接收困境
        二、接收机关争夺接收权
        三、接收失序的扩大因素
    第二节 战后接收失序引发政治危机
        一、中央“建国”热忱与地方治理危机
        二、官民矛盾:收复区的特权阶层
        三、新形势下收复区与大后方的矛盾
第二章 接收清查团的成立与机构设计
    第一节 清查先声:接收期间国民政府抑制腐败的努力
        一、国民党中央对收复区吏治腐化问题的因应
        二、国民党中央对接收失序问题的重视
        三、职能机关抑制接收腐败的努力及其成效
        四、地方对接收工作的早期清查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一清查意见
        一、地方整顿接收工作的提议
        二、国民政府中央对清查接收工作的讨论
        三、国民党中央最终达成共识
    第三节 清查团的组设与最终成立
    第四节 清查团的组织特点、人员构成与职能范围
        一、清查团的组织特点
        二、清查团的成员构成
        三、清查团的职能范围与工作目标
第三章 清查团与地方:政府治理行为与地方社会的因应
    第一节 地方对清查团的期待
    第二节 清查团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一、吸纳、限制:地方政府参与清查工作的形式
        二、地方政权机关对清查工作的桎梏
    第三节 清查团与地方绅民的互动
        一、地方参议会对清查工作的响应与分歧
        二、清查团走向单一化的沟通渠道
    第四节 新闻界对清查工作的影响
        一、清查团借力新闻界
        二、舆论变迁:清查团的身份认同
        三、舆论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反向作用
第四章 各区清查团的实际运作
    第一节 各区清查团运转与稽核程式
    第二节 清查团稽核接收册籍:横亘在审查工作前的证据漏洞
        一、接收册籍的重要价值
        二、各区清查团收缴册籍情况
        三、册籍问题:清查细节的缺失
    第三节 清查团实地调查及其纰漏
        一、对接收机关及物资的实地调查
        二、清查局限:实地调查中非核心区域的缺失
    第四节 清查团改善收复区政治生态行动的失败
        一、“烂摊子”:关于清查案件的两种结论
        二、央地挽留清查团的行动
        三、回归常态:国民政府接收工作的阶段性和延续性
第五章 清查案件与政府权能运行中的权力干涉
    第一节 江汉关拍卖舞弊案:物资处理工作中的灰色地带
        一、从接收到拍卖:接收机关处理敌伪资产的方式与拍卖的一般程序
        二、清查团质询江汉关拍卖舞弊与江汉关自辩
        三、舞弊案的清查结果与社会影响
    第二节 徐怨宇案与国民政府司法程序中的权力干涉
        一、案件肇始:徐怨宇案的民间举发与清查证据
        二、检、院并行:徐怨宇案的移转、侦讯与不起诉决定
        三、消失的赃车:关于徐怨宇案的侦讯与吊诡的紧急调配权
第六章 清查团与国民政府战后重建工作
    第一节 清查行动对地方经济恢复的影响
        一、战后经济重新分配过程中的数据支持
        二、清查团缓解收复区物资经济损失
        三、清查团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节 清查团与收复区产业纠纷的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社会主义城市”的想象与构建 ——“十七年”城市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十七年”城市电影的社会语境
        二、“十七年”电影与城市研究综述
        三、海外的“十七年”中国城市电影研究
        四、城市电影:题材论与类型论之争
第一章 “十七年”电影与城市
    第一节 新中国初年电影政策与创作语境
        一、城市现实与电影业现实
        二、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
        三、建国初期的城市经济与私营电影公司的“国营”改制
        四、新中国的政策与城市电影创作
    第二节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为市民服务”的矛盾
第二章 改造“罪恶之城”: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1949-1952)
    第一节 城市电影:“社会主义城市”影像化的初步探索(1949-1952)
        一、城市题材影片的创作(1949-1952)
        二、城市人格的银幕构建
    第二节 影片文本分析
        一、“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龙须沟》与《姊姊妹妹站起来》
        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改造:《我们夫妇之间》
第三章 生产与生活:社会主义城市的银幕书写(1953-19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逻辑下的生产与生活
        一、从兴起到消亡:“生产性城市”神话的银幕构建(1953-1966)
        二、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城市”中的隐性书写
        三、生产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生活方式
        四、银幕内外:“社会主义城市”神话的破灭
    第二节 影片文本分析
        一、“工业之城”的银幕想象与构建:从《上海姑娘》到《千万不要忘记》
        二、城市女性题材:从《笑逐颜开》到《女理发师》
        三、反特片中的城市空间:从《人民的巨掌》到《霓虹灯下的哨兵》
结语
附表:1950-1966年城市电影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杭州沦陷及日伪政权的建立与流变
    一、杭州沦陷
    二、伪政权的建立
    三、日伪政权中的宣传机构
第二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政策与策略
    一、日伪奴化宣传政策的制定
    二、日伪在杭州沦陷区推行奴化宣传的策略
第三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途径与内容
    一、日伪在杭州的报刊宣传
    二、广播与电影
    三、集会演讲、演艺、标语及其他方式
第四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困局
    一、抗日力量的反日宣传
    二、民众对日伪奴化宣传的抵制与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的指导理论
    2.1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基本政策依据
    2.2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政权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3章 摧毁上海市旧的政权体系
    3.1 成立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3.2 旧政权系统的彻底打碎
    3.3 废除保甲制度
第4章 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的建立
    4.1 市级政权的建立与完善
    4.2 区级政权的建立与完善
    4.3 街居制的创设
第5章 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民主政治建设
    5.1 组织上海市各界代表会议
    5.2 举行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3 召开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
第6章 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民主政权的巩固
    6.1 反封锁、反轰炸
    6.2 镇压反革命运动
    6.3 开展“三反”运动
第7章 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的经验和意义
    7.1 政权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
    7.2 政权建设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7.3 政权建设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北京作为新中国电影业中心的构建:1948-1951(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电”三厂等国民党电影机构的接收
二、从晋察冀到北平
三、从东影到北影
四、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中心位置

(10)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源起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老上海影人的体制化生存和思想文化整合
    第一节 可见与不可见的制度
        一、可见的体制
        (一)一体化:新中国电影的建立与生产变迁
        (二)国营化:上海电影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不可见的规范
        (一)新的文艺“生产性机制”
        (二)批判标准和电影审查
    第二节 上海电影人的分流与布局
        一、建国后上海影人的三大去向
        (一)留沪者:民国的遗产
        (二)南下者:赴港/台的电影人
        (三)北上者:与新中国共舞
        二、“南北会师”和新文艺队伍的组建
        (一)会师——第一次文代会
        (二)组合——上海新影人群体构成
    第三节 不破不立——权威话语的社会思潮整合
        一、破——思想改造
        (一)巩固文化领导权
        (二)上海电影界的文艺整风
        二、立——自我改造
        (一)主体演变与话语转型
        (二)从头学起
第三章 老上海影人的三重表演与夹缝求生
    第一节 银幕内外的表演
        一、银幕外的表演——成为“人民艺术家”
        (一)公共表演
        (二)身体塑形
        (三)政治表演
        二、银幕内的表演:转型与建构
        (一)扮演工农兵
        (二)缝合自我与银幕形象
        (三)共和国的“造星运动”
    第二节 被批判的影人和影片
        一、被批判的主体
        (一)地位的变化
        (二)沉浮的影人
        (三)创作的困境
        二、被批判的影片
        (一)对早期私营电影的批判
        (二)被打压的“毒草”
    第三节 历史夹缝与题材策略
        一、历史纵轴上的夹缝生存
        (一)早期私营厂的电影创作
        (二)“双百”时期的短暂早春
        二、历史横向上的寻求突围
        (一)另辟蹊径的戏曲片
        (二)题材庇护的特殊空间
第四章 积极适应者——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例
    第一节 从雇佣导演到国家雇员
        一、体制内生存
        二、体制内创作
    第二节 主流影片的集体书写
        一、“会师”生产的主流题材
        二、雇佣导演的导演力
    第三节 唤询与缝合
        一、现实主义的夹缝求生
        二、高空钢丝和香花毒草
第五章“不合时宜”者——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为例
    第一节“由根起”的自由主义者
        一、迈入新时代的边缘人
        二、由根起的“中间人物”
    第二节 被钳制的个体书写
        一、非主流的个性“解放军”
        二、灰色群中的一抹亮色
    第三节 难逃被“清除”的悲剧宿命
        一、百花天气里的短暂“鸣放”
        二、“反右”中的沉船
第六章 艰难两全者——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例
    第一节 作为左翼电影先驱的“进步包袱”
        一、左翼文艺进步的传统
        二、丢掉“包袱”,“痛改”自我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与自我话语的融合
        一、“双线并进”的策略
        二、“两结合”的发展
    第三节 隐形书写与自我撕扯
        一、安全地带的民族探索
        二、分裂的自我与衰弱的画外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CSSCI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着作
致谢

四、中共对北平电影业的接管(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重塑与宣传动员:新中国初期北京电影院改造[J]. 揭祎琳.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02)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中原光影:民国时期开封电影放映业研究(1912-1949)[D]. 贾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D]. 刘大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社会主义城市”的想象与构建 ——“十七年”城市电影研究[D]. 张瑞琼.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6]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D]. 徐娴.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8]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研究[D]. 王璋璋. 吉林大学, 2018(12)
  • [9]北京作为新中国电影业中心的构建:1948-1951[J]. 丁宁. 电影新作, 2017(03)
  • [10]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D]. 鲜佳. 上海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中共接管北京电影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